冼家因為路朝歌的一句話迎來了未來可期,而金家雖然失去了港口,但是也得到了路朝歌這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雖然他隻是個甩手掌櫃,但是有路朝歌這個在這,他們金家在新羅的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這裏麵唯一受傷的可能就是洪誌哉了,但是他的收獲其實也不小,複國成功了,崔家該抓的都抓住了,唯一跑掉的也就是崔明智了。
崔明智這段日子過的可以說是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間,一個本來就沒有什麽大誌向的小王子,如今家人死的死抓的抓,他一個人在外城也是東躲西藏,現在想離開王都根本就不到,整個王都還在軍管狀態下,他想出城就必須在等上一段時間,等到涼州軍解除軍管狀態他才有機會混出去。
而也就是在今天,他打聽到了一個消息,洪誌哉已經放棄了抓捕崔家人,而也就是在今天,洪誌哉要在內城前的廣場上,處置了所有崔家人。
他現在隻知道自己的大哥崔明淹戰死在了城頭,而自己其他家人的消息他一無所知,他想知道還有沒有僥幸逃脫的崔家人,所以他在喬裝打扮一番之後,也來到了廣場,混在人群之中,也算是送崔家人最後一程。
當他來到廣場的時候,崔家人已經被人押解著跪在了廣場上,看著數百崔家人跪在那裏,崔明智有那麽一瞬間,想衝上去和這些人一起死去。
可他又想起了大哥對他的叮囑,他強忍著內心的悲痛,混在人群之中,看著眼前即將發生的一切。
午時許,洪誌哉在一眾新羅官員的簇擁之下出現在了廣場上,這段時間,洪誌哉除了抓捕崔家人之外,就是立即組建了自己登基之前的班底,這些人有一部分是路朝歌塞到他手裏的,不過並不算多,剩下的都是他自己物色的,不敢說這些人對他這個小王子有多忠誠,至少在崔家父子叛亂之中,他們沒有站在崔家父子的身邊,這是他現在選人唯一的標準。
這些人也算是因禍得福,在崔家父子那邊還沒來得及清算他們的時候,洪誌哉就打了迴來,並且成功的奪迴了這個國家的控製權,而他們也因為之前的所作所為,得到了洪誌哉的信任。
而在這些大臣之中,有一個年約五十的人,看著並不起眼,但是他卻站在了金熙健的身,這也就是說眼前這人在新羅的朝堂上,是僅次於金熙健的人物。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新羅另一座港口的擁有人,也就是新羅世家大族鞏家的家主鞏時新,他在洪誌哉複國成功的第三天,就趕到了王都城,見到了當時還在忙著抓捕崔家人的洪誌哉。
對於他的到來,洪誌哉是抱著歡迎的態度的,鞏家雖然沒有金家勢力那麽龐大,但是在新羅也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和鞏家打好關係,是他王位穩固的基礎一環。
而也就在前兩天時間,洪誌哉提出了要將港口收歸國有的時候,鞏時新毫不猶豫的交出了自己家港口的控製權,並以此從洪誌哉這裏換來了新羅戶部尚書的職務,這可以說是一個利益交換,但是也能看出鞏家對洪誌哉的支持,一個戶部尚書就換迴來一座天然良港,誰都知道這裏麵洪誌哉是占了大便宜的。
至於鞏家為什麽要這麽做,沒有人知道,就連洪誌哉都不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而鞏時新也沒有過多的進行解釋,雙方就這麽好似達成了某種默契一般,你不問我也不說。
洪誌哉出現在廣場上,頓時就引起了一陣一陣的歡唿聲,洪家在新羅還是很受歡迎的,尤其是在王都城進入軍官狀態的這些天裏,老百姓的吃喝全都是洪誌哉管的。
在百姓們安靜下來之後,洪誌哉走上了臨時搭建的高台,百姓們再一次爆發出了歡唿聲,他輕輕的壓了壓手,台下再一次安靜了下來。
“孤的子民們,孤迴來了。”這是洪誌哉在百姓們安靜下來之後說的第一句話。
路朝歌站在人群的後麵,看著站在高台上意氣風發的洪誌哉,就想起來自己當年第一次領兵出西疆的時候,那時候自己真的是意氣風發,雖然手裏兵不過三千,但是他卻是打出了十幾二十萬人的氣勢。
“有我當年出征的風采了哈!”路朝歌碰了碰身邊的楊延昭,笑著說道:“你還記不記得當年咱倆去西域,身邊就三千輕騎,那一仗打的真是過癮。”
“確實挺過癮的。”楊延昭不是一個會附和別人的人,但是那一仗他確實是參與了,他對其中的詳情比一般人了解的要多的多。
“你說,這小子未來能不能成為涼州的心腹大患?”路朝歌又問道。
“不能。”楊延昭堅定的說道:“要是實在控製不住了,那就殺了換個人唄!反正誰當這個新羅國王都一樣,更何況二十年之後的事,想那麽遠幹什麽,有那個時間我不如弄點好吃的吃來得實在。”
聽了楊延昭的話,路朝歌向他看了一眼,然後就笑了起來,為什麽楊延昭在整個涼州軍中是除了路朝歌最特別的一個,就是他這個人你永遠在他身上看不到野心這種東西,他做的一切都是因為路朝歌讓他做或者是李朝宗讓他那麽做的,其他人說什麽幹什麽就好像與他無關一樣。
他這輩遇到路朝歌之前不清楚,但是在遇到路朝歌之後,他唯一一次自己做主,就是跑到路朝歌的府邸,告訴了路朝歌,該給他找個媳婦了,就這麽一次。
“還得是你啊!”路朝歌笑著說道:“活的隨心開心,真好啊!”
“那我為什麽要活的那麽累?”楊延昭看向了路朝歌問道:“難道人活著不就應該舒舒服服的嗎?”
路朝歌想了想,好像也確實是這麽迴事,人家戰場拚死拚活的,沒事的時候還不能享受享受了?
人家也不想自己能當多大的官,也不想自己能幹出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人家就主打一個你讓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沒事的時候我就好好過自己的日子,什麽官場升遷什麽爾虞我詐的,與我有什麽關係。
這樣的人隻有兩種人,一種是真的活明白了,另一種就是在假裝自己活明白了,其實他活的根本就不如意。
顯然,楊延昭是第一種人,人家怎麽說都是涼州軍的將軍,每個月的俸祿足夠養活一家人好吃好喝,而且人家媳婦的娘家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銀子,而楊延昭在涼州的身份地位也給他媳婦的娘家帶來了許多隱性的好處,人家還能虧了自己的閨女嗎?
你可以說楊延昭憨厚,甚至你都可以說他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他的人生難道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嗎?
他每次上陣打的都是最難打的仗,啃的都是最難啃的骨頭,誰敢保證能活著從戰場上走下來?
他現在的生活,真的就是自己一刀一刀的砍出來的,他是憨厚,可能智商也沒有那麽高,情商這東西在他這裏根本就不存在,但是為什麽涼州軍中就沒有一個討厭他的人呢?
因為,他現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人家自己拚來的。
“你說得對,人活著就應該舒舒服服的。”路朝歌笑著說道:“我都沒有你活的明白,一天到晚想的事太多。”
“你和我不一樣。”楊延昭說道:“你要操心的事那麽多,怎麽可能舒舒服服的活著,要想跟我一樣活著,你得等大都督真的當了皇帝之後,現在你還得多操心才行。”
“誰以後要是敢說你傻,我第一個踹死他。”路朝歌笑著說道:“你這腦袋轉的可比許多人轉的快多了。”
“我媳婦跟我說的。”楊延昭說道:“不過,我兒子可比我聰明多了,你看才四歲,現在都會背詩了,我四歲的時候連字都不認識。”
“一代更比一代強嘛!”路朝歌說道:“你兒子將來你準備讓他去文院還是武院?”
這不是路朝歌在跟楊延昭開玩笑,這是在為他家族的未來進行規劃,將門和文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當然是去武院。”楊延昭說道:“我就是戰場上殺出來的將軍,難不成他還想數典忘祖?”
“你都會用成語了。”路朝歌說道:“那就去武院,這涼州的未來,不能全都是文縐縐的讀書人是不是?”
“其實你們說的那些大道理我都不懂。”楊延昭看著路朝歌說道:“但是我知道一點,咱們這些人打江山坐江山,可咱們終究隻能護著這大好河山幾十年,那幾十年之後呢?難道就要讓那些小人奪了去?肯定是要有人接過我們手裏的戰刀,去繼續守護著江山和百姓的,那我兒子自然要接他爹我的刀了。”
“說的好啊!”路朝歌笑著說道:“這大好河山,總是要有人守護的,我們能打能坐,但是能護著她多久呢!隻能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守護下去,我們才能江山永固。”
“延昭,等仗都打完了,你最想幹什麽?”路朝歌問道。
“我家現在有快二百畝地了。”楊延昭笑著說道:“等著仗都打完了,我就去種地,我就記得小時候,看著爹娘在地裏忙活,特別幸福。”
“你都是將軍了,還種地啊?”路朝歌笑著問道。
“什麽身份都不耽誤我種地啊!”楊延昭說道:“老百姓沒錢花可以,但是不能沒飯吃,沒飯吃就要逃荒,逃荒就會變成流民,流民多了就說明這個國家時日不多了。”
“果然,獲得女性的人,都是知道民間疾苦的。”路朝歌笑著說道:“那以後我家的地也給你種,我也有可多地了。”
“我可不種。”楊延昭用一種看傻子的表情看著路朝歌說道:“我給你種地,那我不成了你家的佃戶了嗎?種那麽多的地,你才給我那麽一點點糧食,虧得要死。”
“對了,你哪來的一百畝地啊?”路朝歌好奇的問道:“按照涼州律,你算上你兩個兒子也就二十畝地啊!”
“你不知道吧!”楊延昭說起這件事就可開心了:“出了長安城向北走半天的功夫,那個地方有一塊荒地,地不是特別好的那種,我沒事的時候就過去開墾一點,這幾年加起來就有一百畝地了,那都是我自己開墾出來的,我都去了長安縣報備的,反正也沒人種,那我就種唄!要不放在那是不是就浪費了?”
路朝歌想了想楊延昭說的那個地方,確實是有一片荒地,而且那片荒地特別大,可不止一百畝,那個地方以前是個戰場,後來因為距離長安城太遠,周邊有沒有村子,就變成荒地了,而且因為曾經是戰場的原因,也沒有人願意去那邊居住,曾經李朝宗也想著往那個地方安置流民來著,後來就因為那裏偶爾還能挖出屍骨來,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對於一個從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將軍來說,挖出屍骨什麽的都不算個事。
“那你有時間種嗎?”路朝歌說道:“你這一出征不就耽誤了農時了嗎?”
“那塊地不好得養地。”楊延昭說道;“今年我收集了幾百車糞便,雇人給我揚地裏去了,在養上兩年,那地就能變成一塊好地,到時候我就能種了。”
“好家夥,你這種地成本夠高的。”路朝歌笑著說道:“你雇人這一係列的下來,一年打的糧食,夠不夠這麽多的費用啊?”
“不夠啊!”楊延昭說道:“但這次投入是未來幾年的,不是就種一年不種了。”
路朝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對於種地的事懂的不算多,但是他知道,未來幾年楊延昭也收不迴成本,最多就是圖一樂嗬,那養地養一年種幾年的事,怎麽可能呢!
崔明智這段日子過的可以說是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間,一個本來就沒有什麽大誌向的小王子,如今家人死的死抓的抓,他一個人在外城也是東躲西藏,現在想離開王都根本就不到,整個王都還在軍管狀態下,他想出城就必須在等上一段時間,等到涼州軍解除軍管狀態他才有機會混出去。
而也就是在今天,他打聽到了一個消息,洪誌哉已經放棄了抓捕崔家人,而也就是在今天,洪誌哉要在內城前的廣場上,處置了所有崔家人。
他現在隻知道自己的大哥崔明淹戰死在了城頭,而自己其他家人的消息他一無所知,他想知道還有沒有僥幸逃脫的崔家人,所以他在喬裝打扮一番之後,也來到了廣場,混在人群之中,也算是送崔家人最後一程。
當他來到廣場的時候,崔家人已經被人押解著跪在了廣場上,看著數百崔家人跪在那裏,崔明智有那麽一瞬間,想衝上去和這些人一起死去。
可他又想起了大哥對他的叮囑,他強忍著內心的悲痛,混在人群之中,看著眼前即將發生的一切。
午時許,洪誌哉在一眾新羅官員的簇擁之下出現在了廣場上,這段時間,洪誌哉除了抓捕崔家人之外,就是立即組建了自己登基之前的班底,這些人有一部分是路朝歌塞到他手裏的,不過並不算多,剩下的都是他自己物色的,不敢說這些人對他這個小王子有多忠誠,至少在崔家父子叛亂之中,他們沒有站在崔家父子的身邊,這是他現在選人唯一的標準。
這些人也算是因禍得福,在崔家父子那邊還沒來得及清算他們的時候,洪誌哉就打了迴來,並且成功的奪迴了這個國家的控製權,而他們也因為之前的所作所為,得到了洪誌哉的信任。
而在這些大臣之中,有一個年約五十的人,看著並不起眼,但是他卻站在了金熙健的身,這也就是說眼前這人在新羅的朝堂上,是僅次於金熙健的人物。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新羅另一座港口的擁有人,也就是新羅世家大族鞏家的家主鞏時新,他在洪誌哉複國成功的第三天,就趕到了王都城,見到了當時還在忙著抓捕崔家人的洪誌哉。
對於他的到來,洪誌哉是抱著歡迎的態度的,鞏家雖然沒有金家勢力那麽龐大,但是在新羅也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和鞏家打好關係,是他王位穩固的基礎一環。
而也就在前兩天時間,洪誌哉提出了要將港口收歸國有的時候,鞏時新毫不猶豫的交出了自己家港口的控製權,並以此從洪誌哉這裏換來了新羅戶部尚書的職務,這可以說是一個利益交換,但是也能看出鞏家對洪誌哉的支持,一個戶部尚書就換迴來一座天然良港,誰都知道這裏麵洪誌哉是占了大便宜的。
至於鞏家為什麽要這麽做,沒有人知道,就連洪誌哉都不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而鞏時新也沒有過多的進行解釋,雙方就這麽好似達成了某種默契一般,你不問我也不說。
洪誌哉出現在廣場上,頓時就引起了一陣一陣的歡唿聲,洪家在新羅還是很受歡迎的,尤其是在王都城進入軍官狀態的這些天裏,老百姓的吃喝全都是洪誌哉管的。
在百姓們安靜下來之後,洪誌哉走上了臨時搭建的高台,百姓們再一次爆發出了歡唿聲,他輕輕的壓了壓手,台下再一次安靜了下來。
“孤的子民們,孤迴來了。”這是洪誌哉在百姓們安靜下來之後說的第一句話。
路朝歌站在人群的後麵,看著站在高台上意氣風發的洪誌哉,就想起來自己當年第一次領兵出西疆的時候,那時候自己真的是意氣風發,雖然手裏兵不過三千,但是他卻是打出了十幾二十萬人的氣勢。
“有我當年出征的風采了哈!”路朝歌碰了碰身邊的楊延昭,笑著說道:“你還記不記得當年咱倆去西域,身邊就三千輕騎,那一仗打的真是過癮。”
“確實挺過癮的。”楊延昭不是一個會附和別人的人,但是那一仗他確實是參與了,他對其中的詳情比一般人了解的要多的多。
“你說,這小子未來能不能成為涼州的心腹大患?”路朝歌又問道。
“不能。”楊延昭堅定的說道:“要是實在控製不住了,那就殺了換個人唄!反正誰當這個新羅國王都一樣,更何況二十年之後的事,想那麽遠幹什麽,有那個時間我不如弄點好吃的吃來得實在。”
聽了楊延昭的話,路朝歌向他看了一眼,然後就笑了起來,為什麽楊延昭在整個涼州軍中是除了路朝歌最特別的一個,就是他這個人你永遠在他身上看不到野心這種東西,他做的一切都是因為路朝歌讓他做或者是李朝宗讓他那麽做的,其他人說什麽幹什麽就好像與他無關一樣。
他這輩遇到路朝歌之前不清楚,但是在遇到路朝歌之後,他唯一一次自己做主,就是跑到路朝歌的府邸,告訴了路朝歌,該給他找個媳婦了,就這麽一次。
“還得是你啊!”路朝歌笑著說道:“活的隨心開心,真好啊!”
“那我為什麽要活的那麽累?”楊延昭看向了路朝歌問道:“難道人活著不就應該舒舒服服的嗎?”
路朝歌想了想,好像也確實是這麽迴事,人家戰場拚死拚活的,沒事的時候還不能享受享受了?
人家也不想自己能當多大的官,也不想自己能幹出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人家就主打一個你讓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沒事的時候我就好好過自己的日子,什麽官場升遷什麽爾虞我詐的,與我有什麽關係。
這樣的人隻有兩種人,一種是真的活明白了,另一種就是在假裝自己活明白了,其實他活的根本就不如意。
顯然,楊延昭是第一種人,人家怎麽說都是涼州軍的將軍,每個月的俸祿足夠養活一家人好吃好喝,而且人家媳婦的娘家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銀子,而楊延昭在涼州的身份地位也給他媳婦的娘家帶來了許多隱性的好處,人家還能虧了自己的閨女嗎?
你可以說楊延昭憨厚,甚至你都可以說他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他的人生難道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嗎?
他每次上陣打的都是最難打的仗,啃的都是最難啃的骨頭,誰敢保證能活著從戰場上走下來?
他現在的生活,真的就是自己一刀一刀的砍出來的,他是憨厚,可能智商也沒有那麽高,情商這東西在他這裏根本就不存在,但是為什麽涼州軍中就沒有一個討厭他的人呢?
因為,他現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人家自己拚來的。
“你說得對,人活著就應該舒舒服服的。”路朝歌笑著說道:“我都沒有你活的明白,一天到晚想的事太多。”
“你和我不一樣。”楊延昭說道:“你要操心的事那麽多,怎麽可能舒舒服服的活著,要想跟我一樣活著,你得等大都督真的當了皇帝之後,現在你還得多操心才行。”
“誰以後要是敢說你傻,我第一個踹死他。”路朝歌笑著說道:“你這腦袋轉的可比許多人轉的快多了。”
“我媳婦跟我說的。”楊延昭說道:“不過,我兒子可比我聰明多了,你看才四歲,現在都會背詩了,我四歲的時候連字都不認識。”
“一代更比一代強嘛!”路朝歌說道:“你兒子將來你準備讓他去文院還是武院?”
這不是路朝歌在跟楊延昭開玩笑,這是在為他家族的未來進行規劃,將門和文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當然是去武院。”楊延昭說道:“我就是戰場上殺出來的將軍,難不成他還想數典忘祖?”
“你都會用成語了。”路朝歌說道:“那就去武院,這涼州的未來,不能全都是文縐縐的讀書人是不是?”
“其實你們說的那些大道理我都不懂。”楊延昭看著路朝歌說道:“但是我知道一點,咱們這些人打江山坐江山,可咱們終究隻能護著這大好河山幾十年,那幾十年之後呢?難道就要讓那些小人奪了去?肯定是要有人接過我們手裏的戰刀,去繼續守護著江山和百姓的,那我兒子自然要接他爹我的刀了。”
“說的好啊!”路朝歌笑著說道:“這大好河山,總是要有人守護的,我們能打能坐,但是能護著她多久呢!隻能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守護下去,我們才能江山永固。”
“延昭,等仗都打完了,你最想幹什麽?”路朝歌問道。
“我家現在有快二百畝地了。”楊延昭笑著說道:“等著仗都打完了,我就去種地,我就記得小時候,看著爹娘在地裏忙活,特別幸福。”
“你都是將軍了,還種地啊?”路朝歌笑著問道。
“什麽身份都不耽誤我種地啊!”楊延昭說道:“老百姓沒錢花可以,但是不能沒飯吃,沒飯吃就要逃荒,逃荒就會變成流民,流民多了就說明這個國家時日不多了。”
“果然,獲得女性的人,都是知道民間疾苦的。”路朝歌笑著說道:“那以後我家的地也給你種,我也有可多地了。”
“我可不種。”楊延昭用一種看傻子的表情看著路朝歌說道:“我給你種地,那我不成了你家的佃戶了嗎?種那麽多的地,你才給我那麽一點點糧食,虧得要死。”
“對了,你哪來的一百畝地啊?”路朝歌好奇的問道:“按照涼州律,你算上你兩個兒子也就二十畝地啊!”
“你不知道吧!”楊延昭說起這件事就可開心了:“出了長安城向北走半天的功夫,那個地方有一塊荒地,地不是特別好的那種,我沒事的時候就過去開墾一點,這幾年加起來就有一百畝地了,那都是我自己開墾出來的,我都去了長安縣報備的,反正也沒人種,那我就種唄!要不放在那是不是就浪費了?”
路朝歌想了想楊延昭說的那個地方,確實是有一片荒地,而且那片荒地特別大,可不止一百畝,那個地方以前是個戰場,後來因為距離長安城太遠,周邊有沒有村子,就變成荒地了,而且因為曾經是戰場的原因,也沒有人願意去那邊居住,曾經李朝宗也想著往那個地方安置流民來著,後來就因為那裏偶爾還能挖出屍骨來,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對於一個從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將軍來說,挖出屍骨什麽的都不算個事。
“那你有時間種嗎?”路朝歌說道:“你這一出征不就耽誤了農時了嗎?”
“那塊地不好得養地。”楊延昭說道;“今年我收集了幾百車糞便,雇人給我揚地裏去了,在養上兩年,那地就能變成一塊好地,到時候我就能種了。”
“好家夥,你這種地成本夠高的。”路朝歌笑著說道:“你雇人這一係列的下來,一年打的糧食,夠不夠這麽多的費用啊?”
“不夠啊!”楊延昭說道:“但這次投入是未來幾年的,不是就種一年不種了。”
路朝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對於種地的事懂的不算多,但是他知道,未來幾年楊延昭也收不迴成本,最多就是圖一樂嗬,那養地養一年種幾年的事,怎麽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