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李朝宗在狀元樓設宴,宴請廖泰初和石康樂及其家眷,而李朝宗和路朝歌自然也帶上了自己的家眷,反正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了,不管是謝靈韻也好,還是周靜姝也罷,早就已經習慣了。
席間,眾人也是有說有笑,廖泰初和石康樂兩人雖然是第一次和李朝宗坐在一起吃飯,但是他們兩人的性格決定了,絕對不會讓現場的氣氛出現什麽問題,而且兩人在經曆過泉州城的事情之後,心態上也有了明顯的改變。
當年兩人被抓的時候,誰都沒想過出賣紅杉軍的丁點信息,可是經過泉州城這件事之後,兩人也算是對林成祖死心了,而且他們兩個將來也不會涉及到涼州軍的事情,所以兩人相對來講,已經很放鬆了。
而廖泰初和石康樂的家眷,其實他們說到底還是農人,隻不過這兩年享受了一些常人可能享受不到的生活,可說到底還沒養成那種高高在上或者說不可一世的氣質。
他們雖然很多方麵做不到麵麵俱到,但是就是那種農家人的樸素氣質,就很容易讓人接納。
至於謝靈韻和周靜姝,這二位身份很高很高,但是人家的素養決定了,他們絕對不會鼻孔朝天用下巴看人,這是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所決定的。
要知道,你可以說路朝歌是暴發戶,甚至可以說路朝歌是土財主,但是在李朝宗、謝靈韻以及周靜姝麵前,你絕對不能說這句話,因為不管是李朝宗還是謝靈韻,人家家世背景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而周靜姝所在的周家,人家可是號稱書香門第,那也不是開玩笑的。
“殿下,我敬你一杯。”石康樂舉起酒杯,看向李朝宗道:“這一次可是多謝您了,要不是您呐!我們哥倆估計就交代在泉州城了。”
“你們做到了,我們就不能食言。”李朝宗也舉起了酒杯,道:“做人嘛!總不能失信於天下,對不對?”
李朝宗的話是這麽說,但是他可不是這麽想的,當初要不是路朝歌執意要去,李朝宗都懶得管廖泰初和石康樂的死活,別說李朝宗不近人情,他在乎的是路朝歌的安危,至於廖泰初和石康樂的死活,跟他有什麽關係。
“路將軍,也得感謝你。”石康樂又看向了路朝歌,說道:“我和老廖都做好了全家死在一起的準備了,真沒想到你真敢去泉州,就為了我們兩個人。”
“你們當初為了我涼州的事,不也是冒著被殺的危險迴了泉州嘛!”路朝歌舉起酒杯說道:“將心比心,我也不能把你們扔在那不管不是,更何況我這人最是怕死,要是沒有萬全準備,我敢去嘛!”
“就算是有萬全準備,又有幾個人敢冒險的。”廖泰初舉起了酒杯,長歎了一口氣,道:“經此一事,我也終於是想想明白了,為什麽涼州軍能迅速壯大,而且後方穩定,而紅杉軍隻能窩在小小的地方,格局決定了成就。”
“主要還是三軍用命,官員用心。”李朝宗謙虛道:“我不過就是一個掌握大方向的人罷了。”
“可是這大方向才是最不好掌控的。”廖泰初說道:“就像是戰船上的舵手,他若是不好好掌握航線,整個船隊都會被帶偏,甚至最後都不知道會被帶到什麽地方去。”
“這話說的好。”路朝歌接茬道:“老廖,我沒想到你還有這水準呢!”
“好,為了這句話,咱們幹一杯。”李朝宗笑著說道。
眾人一齊飲下一杯酒。
隨著酒越喝越多,廖泰初和石康樂兩人現在已經喝多了, 而李朝宗和路朝歌哥倆屁事沒有,路朝歌是喝酒如喝水,而李朝宗則完全是酒量過人。
“朝歌……兄弟。”廖泰初舉著酒杯,眼神有些飄忽,說話也是斷斷續續的:“我跟你……跟你說,以後……以後我……我和老廖,就……就……就在長安城……生活了。”
“當然了。”路朝歌笑著說道,他並不討厭廖泰初和石康樂這種真性情的人,反而有些喜歡。
“我們……以前……哪見過……這麽繁華的……地方。”廖泰初又說道:“這……這長安城……太好了。”
“你們就放心在長安城生活,遇到什麽麻煩了,可以來我府上找我。”路朝歌說道:“今天咱們就到這吧!要想喝酒隨時來找我。”
說完,路朝歌衝著廖泰初的兒子招了招手,道:“扶著點你爹,趕緊迴家吧!今天這是喝的有點多了。”
送走了廖泰初和石康樂兩人,李朝宗和路朝歌兩人相視一笑,路朝歌笑著說道:“這件事就算是解決了,該說不說的,老廖這人的酒品還不錯。”
“看著喝多了,其實心裏明白著呢!”李朝宗將酒杯向前推了推,道:“不說他們了,說說咱哥倆的事。”
“咱哥倆有啥事?”路朝歌道:“咋地?你著急登基稱帝啊?你要是著急,我一會就去宮裏和劉宇森商量商量。”
“這件事我不著急。”李朝宗笑著說道:“我說的是另一件事。”
“什麽事?”路朝歌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能是什麽事。
“你也說了,我早早晚晚都要登基是不是?”李朝宗問道。
“當然了。”路朝歌說道:“我在外麵拚死拚活的,我為了什麽啊!”
“那你知不知道,這個皇家有一大堆的禮儀?”李朝宗又問道。
“知道啊!”路朝歌說道:“靜姝跟我說過這件事,我聽著都頭皮發麻。”
“所以,我在登基之前呐!這些我都得學。”李朝宗說道:“不僅我要學,你嫂子也要學。”
“那肯定的啊!”路朝歌說道:“我大嫂將來可是要母儀天下的,那禮儀方麵不能差了。”
“你呢!作為我的弟弟。”李朝宗笑著看著路朝歌,說道:“自然也算是皇家的一份子了……”
“打住。”路朝歌這才聽出李朝宗話裏話外的意思,趕緊說道:“你是不是看我沒事幹,就專門給我找點事幹?我告訴你啊!別的都好商量,這件事你想都別想。”
“我就說了,這件事就不該我跟你說。”李朝宗歎了口氣,道:“媳婦啊!你來跟你弟弟說說。”
謝靈韻聽到李朝宗的唿喚,笑著走到了李朝宗的身邊坐了下來,路朝歌趕緊把自己的媳婦也叫了過來。
“朝歌,嫂子的話你聽不聽啊?”謝靈韻笑著問道。
“大哥,我覺得兗州方向的防線不太穩固。”路朝歌趕緊岔開話題,道:“我想著年前我去一趟,好好梳理一下兗州防線,主要是見一見晏元愷,好多年沒見了,你說是不是?明年開春之後,我的意思是向東擴張,我先去一趟,就當是做戰前準備了。”
“我就說吧!”李存孝壓低了聲音,對身邊的李存寧說道;“二叔肯定是要離家出走的。”
“二叔走不出去。”李存寧同樣壓低了聲音,說道:“這件事不是爹做主,是娘做主。”
“你不用打岔。”謝靈韻笑著說道:“就算是你現在去了兗州,你還能不迴長安了嗎?隻要你迴了長安,你就得跟著學,不管你想不想。”
“就不能不學?”路朝歌道:“那玩意有什麽可學的啊!”
“你就跟我說你學還是不學吧!”謝靈韻眉毛一挑,瞪著路朝歌問道。
“學學學。”路朝歌無可奈何的說道:“我學還不行嗎?”
“路朝歌啊路朝歌,你就純純多餘。”李朝宗笑罵道:“我跟你好說好商量不行,就非得讓你大嫂瞪你一眼是吧!”
“我就是賤。”路朝歌沒好氣的說道。
“爹,我有件事要和你跟二叔說。”李存寧看這邊沒什麽事了,就趕緊開口道。
“說吧!”李朝宗說道。
“今天,我們在學堂的時候,討論了一下涼州現在的處境。”李存寧開口道。
“討論出什麽結果了?”路朝歌笑著問道。
“主要還是官員的問題。”李存寧說道:“現在涼州控製的地盤越來越大,尤其是這一戰之後,足足擴大了將近十一道的地盤,現在最為緊要的就是各地官員的派遣。”
“這確實是當務之急。”李朝宗點了點頭,道:“你是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道府,在涼州並不難選,難選的是下麵的基層官員。”李存寧說道:“涼州從起兵那天開始,就麵臨著官員短缺的問題,這並不是什麽好消息,基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是這麽說的吧?”
“是這麽說的。”路朝歌點了點頭說道。
“現在的涼州看著基礎牢靠,但是官員的缺失,這讓我們看著較為堅固的基礎,其實並沒有那麽牢靠。”李存寧繼續說道:“地方得不到治理就很難繼續發展,尤其是慶州道、郴州道和瀘州道這三個地方,必須從涼州道選派得力官員前往,若是不能短時間內恢複當地的民生經濟,在想恢複可就困難了。”
“有道理。”李朝宗點了點頭,道:“繼續說。”
“所以,為了能夠迅速填補涼州官員的短缺。”李存寧說道:“我們認為,應該在最近的三到五年之內,將科舉從三年一次變成一年一次。”
“待到三五年之後,在恢複成為三年一次。”李存寧繼續說道:“這樣勢必會降低官員的素質,但是這已經是目前來講,我們能夠采用的最好的辦法了。”
“你想出來的?”李朝宗笑著問道。
“是魏無羨魏大人,在和明旭的家書中提到了。”李存寧不敢貪功,也不需要這樣的功勞:“我們討論了一番,倒是覺得可行。”
“那你有沒有辦法解決官員水平下降的這個問題?”李朝宗說道:“或者說,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官員到了地方之後,若是能力不足,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失啊!”
“這一點我想過了。”李存寧說道:“加大禦史台的權利,讓他們巡視各地,一旦發現地方官員能力不足以勝任,就立即向您匯報,若真隻是能力不足,那可以調迴長安,讓他繼續進行學習,若是德行有虧,可以進行相關的處理。”
“禦史台的權利變大了,要如何製約禦史台呢?”路朝歌看向了李存寧問道。
“錦衣衛。”李存寧說道:“徐永州現在兼著刑部尚書的差事,這樣不好。”
“可以讓徐永州履任刑部尚書,將錦衣衛指揮使交出來。”李存寧繼續說道:“交給其他人進行管理,錦衣衛依舊保有監察百官的權利,但是不能對官員進行發落,而錦衣衛最主要的監察對象,就是禦史台的言官。”
“那為什麽要把徐永州從錦衣衛剝離呢?”路朝歌笑著問道:“難道,你覺得這個人不可靠嗎?”
“自然不是。”李存寧說道:“徐永州絕對可靠,但是他的權利太大了,涼州的刑獄之權基本上都在他的手裏,這對於一個朝廷官員來說,不是好事,對於涼州的未來發展也不是好事。”
“若是,徐永州不滿呢?”路朝歌舔了舔嘴唇,看向了李存寧問道。
“他一定不會不滿的。”李存寧直視路朝歌的雙眼,道:“因為他知道,這些權利是誰給他的,更何況隻要二叔你還活著,他就翻不起什麽浪花來。”
“大哥,你覺得怎麽樣?”路朝歌看向了李朝宗問道。
“科舉這件事本來我就是要和你說的。”李朝宗說道:“今天存寧這麽一說,我倒是更覺得可行了,你覺得呢?”
“我肯定支持啊!”路朝歌笑著說道:“那徐永州那邊呢?”
“就像存寧說的那樣,他比一般人懂事。”李朝宗笑著說道:“這樣吧!刑部尚書讓他交出來,錦衣衛還給他帶著吧!一時半刻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來接他的班。”
“那我去找他談。”路朝歌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身體,道:“這件事你和存寧就別出麵了。”
“二叔,這件事我去和徐大人談。”李存寧開口道。
“你就不怕他恨你?”路朝歌笑著問道。
“他不敢。”李存寧很自信的說道:“而且我爹也說了, 徐永州徐大人是一個知進退的人。”
李朝宗和路朝歌相視一眼,隨後就笑了起來,這才是涼州的第二代領軍人物,若是連這點舍我其誰的氣勢都沒有,不管是李朝宗還是路朝歌,都會對他失望的。
席間,眾人也是有說有笑,廖泰初和石康樂兩人雖然是第一次和李朝宗坐在一起吃飯,但是他們兩人的性格決定了,絕對不會讓現場的氣氛出現什麽問題,而且兩人在經曆過泉州城的事情之後,心態上也有了明顯的改變。
當年兩人被抓的時候,誰都沒想過出賣紅杉軍的丁點信息,可是經過泉州城這件事之後,兩人也算是對林成祖死心了,而且他們兩個將來也不會涉及到涼州軍的事情,所以兩人相對來講,已經很放鬆了。
而廖泰初和石康樂的家眷,其實他們說到底還是農人,隻不過這兩年享受了一些常人可能享受不到的生活,可說到底還沒養成那種高高在上或者說不可一世的氣質。
他們雖然很多方麵做不到麵麵俱到,但是就是那種農家人的樸素氣質,就很容易讓人接納。
至於謝靈韻和周靜姝,這二位身份很高很高,但是人家的素養決定了,他們絕對不會鼻孔朝天用下巴看人,這是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所決定的。
要知道,你可以說路朝歌是暴發戶,甚至可以說路朝歌是土財主,但是在李朝宗、謝靈韻以及周靜姝麵前,你絕對不能說這句話,因為不管是李朝宗還是謝靈韻,人家家世背景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而周靜姝所在的周家,人家可是號稱書香門第,那也不是開玩笑的。
“殿下,我敬你一杯。”石康樂舉起酒杯,看向李朝宗道:“這一次可是多謝您了,要不是您呐!我們哥倆估計就交代在泉州城了。”
“你們做到了,我們就不能食言。”李朝宗也舉起了酒杯,道:“做人嘛!總不能失信於天下,對不對?”
李朝宗的話是這麽說,但是他可不是這麽想的,當初要不是路朝歌執意要去,李朝宗都懶得管廖泰初和石康樂的死活,別說李朝宗不近人情,他在乎的是路朝歌的安危,至於廖泰初和石康樂的死活,跟他有什麽關係。
“路將軍,也得感謝你。”石康樂又看向了路朝歌,說道:“我和老廖都做好了全家死在一起的準備了,真沒想到你真敢去泉州,就為了我們兩個人。”
“你們當初為了我涼州的事,不也是冒著被殺的危險迴了泉州嘛!”路朝歌舉起酒杯說道:“將心比心,我也不能把你們扔在那不管不是,更何況我這人最是怕死,要是沒有萬全準備,我敢去嘛!”
“就算是有萬全準備,又有幾個人敢冒險的。”廖泰初舉起了酒杯,長歎了一口氣,道:“經此一事,我也終於是想想明白了,為什麽涼州軍能迅速壯大,而且後方穩定,而紅杉軍隻能窩在小小的地方,格局決定了成就。”
“主要還是三軍用命,官員用心。”李朝宗謙虛道:“我不過就是一個掌握大方向的人罷了。”
“可是這大方向才是最不好掌控的。”廖泰初說道:“就像是戰船上的舵手,他若是不好好掌握航線,整個船隊都會被帶偏,甚至最後都不知道會被帶到什麽地方去。”
“這話說的好。”路朝歌接茬道:“老廖,我沒想到你還有這水準呢!”
“好,為了這句話,咱們幹一杯。”李朝宗笑著說道。
眾人一齊飲下一杯酒。
隨著酒越喝越多,廖泰初和石康樂兩人現在已經喝多了, 而李朝宗和路朝歌哥倆屁事沒有,路朝歌是喝酒如喝水,而李朝宗則完全是酒量過人。
“朝歌……兄弟。”廖泰初舉著酒杯,眼神有些飄忽,說話也是斷斷續續的:“我跟你……跟你說,以後……以後我……我和老廖,就……就……就在長安城……生活了。”
“當然了。”路朝歌笑著說道,他並不討厭廖泰初和石康樂這種真性情的人,反而有些喜歡。
“我們……以前……哪見過……這麽繁華的……地方。”廖泰初又說道:“這……這長安城……太好了。”
“你們就放心在長安城生活,遇到什麽麻煩了,可以來我府上找我。”路朝歌說道:“今天咱們就到這吧!要想喝酒隨時來找我。”
說完,路朝歌衝著廖泰初的兒子招了招手,道:“扶著點你爹,趕緊迴家吧!今天這是喝的有點多了。”
送走了廖泰初和石康樂兩人,李朝宗和路朝歌兩人相視一笑,路朝歌笑著說道:“這件事就算是解決了,該說不說的,老廖這人的酒品還不錯。”
“看著喝多了,其實心裏明白著呢!”李朝宗將酒杯向前推了推,道:“不說他們了,說說咱哥倆的事。”
“咱哥倆有啥事?”路朝歌道:“咋地?你著急登基稱帝啊?你要是著急,我一會就去宮裏和劉宇森商量商量。”
“這件事我不著急。”李朝宗笑著說道:“我說的是另一件事。”
“什麽事?”路朝歌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能是什麽事。
“你也說了,我早早晚晚都要登基是不是?”李朝宗問道。
“當然了。”路朝歌說道:“我在外麵拚死拚活的,我為了什麽啊!”
“那你知不知道,這個皇家有一大堆的禮儀?”李朝宗又問道。
“知道啊!”路朝歌說道:“靜姝跟我說過這件事,我聽著都頭皮發麻。”
“所以,我在登基之前呐!這些我都得學。”李朝宗說道:“不僅我要學,你嫂子也要學。”
“那肯定的啊!”路朝歌說道:“我大嫂將來可是要母儀天下的,那禮儀方麵不能差了。”
“你呢!作為我的弟弟。”李朝宗笑著看著路朝歌,說道:“自然也算是皇家的一份子了……”
“打住。”路朝歌這才聽出李朝宗話裏話外的意思,趕緊說道:“你是不是看我沒事幹,就專門給我找點事幹?我告訴你啊!別的都好商量,這件事你想都別想。”
“我就說了,這件事就不該我跟你說。”李朝宗歎了口氣,道:“媳婦啊!你來跟你弟弟說說。”
謝靈韻聽到李朝宗的唿喚,笑著走到了李朝宗的身邊坐了下來,路朝歌趕緊把自己的媳婦也叫了過來。
“朝歌,嫂子的話你聽不聽啊?”謝靈韻笑著問道。
“大哥,我覺得兗州方向的防線不太穩固。”路朝歌趕緊岔開話題,道:“我想著年前我去一趟,好好梳理一下兗州防線,主要是見一見晏元愷,好多年沒見了,你說是不是?明年開春之後,我的意思是向東擴張,我先去一趟,就當是做戰前準備了。”
“我就說吧!”李存孝壓低了聲音,對身邊的李存寧說道;“二叔肯定是要離家出走的。”
“二叔走不出去。”李存寧同樣壓低了聲音,說道:“這件事不是爹做主,是娘做主。”
“你不用打岔。”謝靈韻笑著說道:“就算是你現在去了兗州,你還能不迴長安了嗎?隻要你迴了長安,你就得跟著學,不管你想不想。”
“就不能不學?”路朝歌道:“那玩意有什麽可學的啊!”
“你就跟我說你學還是不學吧!”謝靈韻眉毛一挑,瞪著路朝歌問道。
“學學學。”路朝歌無可奈何的說道:“我學還不行嗎?”
“路朝歌啊路朝歌,你就純純多餘。”李朝宗笑罵道:“我跟你好說好商量不行,就非得讓你大嫂瞪你一眼是吧!”
“我就是賤。”路朝歌沒好氣的說道。
“爹,我有件事要和你跟二叔說。”李存寧看這邊沒什麽事了,就趕緊開口道。
“說吧!”李朝宗說道。
“今天,我們在學堂的時候,討論了一下涼州現在的處境。”李存寧開口道。
“討論出什麽結果了?”路朝歌笑著問道。
“主要還是官員的問題。”李存寧說道:“現在涼州控製的地盤越來越大,尤其是這一戰之後,足足擴大了將近十一道的地盤,現在最為緊要的就是各地官員的派遣。”
“這確實是當務之急。”李朝宗點了點頭,道:“你是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道府,在涼州並不難選,難選的是下麵的基層官員。”李存寧說道:“涼州從起兵那天開始,就麵臨著官員短缺的問題,這並不是什麽好消息,基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是這麽說的吧?”
“是這麽說的。”路朝歌點了點頭說道。
“現在的涼州看著基礎牢靠,但是官員的缺失,這讓我們看著較為堅固的基礎,其實並沒有那麽牢靠。”李存寧繼續說道:“地方得不到治理就很難繼續發展,尤其是慶州道、郴州道和瀘州道這三個地方,必須從涼州道選派得力官員前往,若是不能短時間內恢複當地的民生經濟,在想恢複可就困難了。”
“有道理。”李朝宗點了點頭,道:“繼續說。”
“所以,為了能夠迅速填補涼州官員的短缺。”李存寧說道:“我們認為,應該在最近的三到五年之內,將科舉從三年一次變成一年一次。”
“待到三五年之後,在恢複成為三年一次。”李存寧繼續說道:“這樣勢必會降低官員的素質,但是這已經是目前來講,我們能夠采用的最好的辦法了。”
“你想出來的?”李朝宗笑著問道。
“是魏無羨魏大人,在和明旭的家書中提到了。”李存寧不敢貪功,也不需要這樣的功勞:“我們討論了一番,倒是覺得可行。”
“那你有沒有辦法解決官員水平下降的這個問題?”李朝宗說道:“或者說,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官員到了地方之後,若是能力不足,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失啊!”
“這一點我想過了。”李存寧說道:“加大禦史台的權利,讓他們巡視各地,一旦發現地方官員能力不足以勝任,就立即向您匯報,若真隻是能力不足,那可以調迴長安,讓他繼續進行學習,若是德行有虧,可以進行相關的處理。”
“禦史台的權利變大了,要如何製約禦史台呢?”路朝歌看向了李存寧問道。
“錦衣衛。”李存寧說道:“徐永州現在兼著刑部尚書的差事,這樣不好。”
“可以讓徐永州履任刑部尚書,將錦衣衛指揮使交出來。”李存寧繼續說道:“交給其他人進行管理,錦衣衛依舊保有監察百官的權利,但是不能對官員進行發落,而錦衣衛最主要的監察對象,就是禦史台的言官。”
“那為什麽要把徐永州從錦衣衛剝離呢?”路朝歌笑著問道:“難道,你覺得這個人不可靠嗎?”
“自然不是。”李存寧說道:“徐永州絕對可靠,但是他的權利太大了,涼州的刑獄之權基本上都在他的手裏,這對於一個朝廷官員來說,不是好事,對於涼州的未來發展也不是好事。”
“若是,徐永州不滿呢?”路朝歌舔了舔嘴唇,看向了李存寧問道。
“他一定不會不滿的。”李存寧直視路朝歌的雙眼,道:“因為他知道,這些權利是誰給他的,更何況隻要二叔你還活著,他就翻不起什麽浪花來。”
“大哥,你覺得怎麽樣?”路朝歌看向了李朝宗問道。
“科舉這件事本來我就是要和你說的。”李朝宗說道:“今天存寧這麽一說,我倒是更覺得可行了,你覺得呢?”
“我肯定支持啊!”路朝歌笑著說道:“那徐永州那邊呢?”
“就像存寧說的那樣,他比一般人懂事。”李朝宗笑著說道:“這樣吧!刑部尚書讓他交出來,錦衣衛還給他帶著吧!一時半刻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來接他的班。”
“那我去找他談。”路朝歌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身體,道:“這件事你和存寧就別出麵了。”
“二叔,這件事我去和徐大人談。”李存寧開口道。
“你就不怕他恨你?”路朝歌笑著問道。
“他不敢。”李存寧很自信的說道:“而且我爹也說了, 徐永州徐大人是一個知進退的人。”
李朝宗和路朝歌相視一眼,隨後就笑了起來,這才是涼州的第二代領軍人物,若是連這點舍我其誰的氣勢都沒有,不管是李朝宗還是路朝歌,都會對他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