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朝歌帶著大軍三天之後離開了豐州道,進入薊州道後,路朝歌命令賈文和就地駐紮,盯著點劉子騰那邊的動向,一旦劉子騰有什麽異動,他們可以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別怪路朝歌小心謹慎,若是劉子騰真不按常理出牌,就是不管渾河沿岸的堤壩了,就是要趁這個機會打你涼州軍一個措手不及,你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而在安排好一切之後,路朝歌立刻帶著玄甲軍趕往陽州道,他要在去處理鄒明旭和他手下那五萬士卒,當然現在已經不足五萬了,於吉昌和關星淵兩個人這段時間也不是一點收獲沒有,已經剿滅了不少人馬,隻不過和五萬這個基數比起來,他們剿滅的那點人實在是不算多。
這就是遊擊戰的恐怖之處,你根本就抓不到人家的影子,可能人家這邊都把事辦完了,你連消息都沒收到呢!
為什麽路朝歌要堅壁清野?這是對付孤軍最好的辦法,隻要讓他們沒地方進行補給,他們早晚會撤退離開,這也是路朝歌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了。
六天之後,路朝歌帶著玄甲軍趕到了陽州城,在這裏路朝歌居然又碰見了李存寧和李存孝。
“你們是不準備走了還是怎麽著?”路朝歌看著一左一右抓著他手的兩個小家夥,笑著問道:“你們比我早走了兩天,怎麽才到陽州?”
“二叔,我現在不想迴去。”李存寧說道:“我想在北方多看看,你不是常跟我說嗎?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裏路,我現在不就是在行萬裏路嗎?”
“我說過嗎?”路朝歌想了半天也沒想到自己到底有沒有說過這句話。
“有說過。”李存寧從懷裏摸出那個小記事本,在上麵一頓翻找之後,找到了那句話指給路朝歌看。
“存寧,想要行萬裏路固然是好事。”路朝歌蹲下身子,從李存寧手裏接過那個小記事本,然後幫他塞迴了懷裏,說道:“但是現在還不是你行萬裏路的時候,知道平州大水的事吧?”
“知道。”李存寧說道:“剛才薛大人已經和我詳細的說了,這次水患平州百姓死傷無數。”
“水患過後最容易發生瘟疫。”路朝歌說道:“你年紀還小,一旦感染了瘟疫,你可能連命都沒有了,你知道嗎?”
“你和存孝是涼州的未來。”路朝歌繼續說道:“我可以死,我身後的這些將軍也都可以死,但是你和存孝不行,你們肩負的東西要比我們多得多,知道了嗎?”
“不知道。”李存寧有些不情願的說道。
“現在你知道了吧?”路朝歌笑著說道。
路朝歌並沒有因為李存寧耍小性子而感到不高興,他畢竟就是一個八歲的孩子,你不可能讓他跟一個成年人一樣,可以控製自己的脾氣,說句不好聽的,他路朝歌都控製不好脾氣呢!更何況是一個八歲的孩子。
“那我什麽時候才能行萬裏路?”李存寧看著路朝歌問道。
“等這次水患平息之後。”路朝歌笑著說道:“二叔讓人陪著你,在咱涼州的地盤上走一走看一看,去你想去的地方,你看行不行?”
“行。”李存寧想了想,也就答應了下來。
“那我今天在陽州在待一天行不行?”李存寧又問道。
“好,在待一天的時間。”路朝歌笑著說道:“明天你們就出發迴長安。”
“薛泰清。”路朝歌安撫好了李存寧之後,喊了一嗓子。
薛泰清就站在不遠的地方和劉子睿說話,聽到路朝歌喊他,趕緊向劉子睿告罪了一聲,小跑著來到了路朝歌麵前。
“下官見過少將軍,見過世子殿下。”薛泰清躬身行禮道。
“陽州平州交界的地方設立難民營地了嗎?”路朝歌扶了一下薛泰清後,開口問道。
“已經設立了。”薛泰清說道:“按照您的吩咐,所有進入陽州道的難民,第一時間集中進行管理,並且每天用生石灰在難民營地進行您說的那個殺毒,並且調集了大量的郎中前往,一旦發現有病患,可以立即進行救治。”
“還有什麽?”路朝歌繼續問道。
“保證隻喝燒開的水,飯前便後洗手。”薛泰清將路朝歌當初交代的事項一一匯報給路朝歌。
聽了這些,路朝歌點了點頭,說道:“現在不僅難民營地的人要喝燒開的水,立即通傳整個陽州百姓,一定不能喝生水,就把我告訴你的那些全都告訴陽州的百姓,讓他們就按照我說的那些去辦,明白了嗎?”
“明白了,下官這就去辦。”薛泰清說道。
“別急。”路朝歌叫住了要離開的薛泰清,說道:“等我把話都問完你再去忙。”
“少將軍您問。”薛泰清又走了迴來說道,
“堤壩修的怎麽樣了?”路朝歌問道。
“雍州那邊運來了大量的那個叫水泥的東西。”薛泰清說道:“我又命人從雁蕩山脈開采巨石,這兩樣東西加在一起,那堤壩修的真是相當結實了。”
“好好好。”路朝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道:“那些被征調的百姓沒有什麽意見吧?”
“沒有意見。”薛泰清說道:“他們連給的工錢都不要,隻要管三頓飯就行。”
“那不行,該給的銀子還是要給的。”路朝歌說道:“強征他們已經很過分了,再不給點銀子,心裏肯定會有怨言,我可不想讓老百姓們罵我。”
“當官的罵我無所謂,就劉子鈺罵我我都無所謂,可是我不想挨老百姓的罵啊!”路朝歌歎了口氣說道:“當官的罵我一百句,都比不上老百姓罵我一句。”
“少將軍,不是我們不給,是他們死活不要。”薛泰清哭笑不得的說道:“哪家話塞手裏了都能給送迴來,我們也沒辦法啊!”
“是啊!少將軍。”這時,一個和薛泰清年紀相仿的官員走了過來說道:“下官陽州道道丞孫君浩,見過少將軍。”
“免禮吧!”路朝歌擺了擺手說道:“你跟我說說到底是怎麽迴事?”
“少將軍可還記得楚安康這個人?”孫君浩問道。
“我想想?”路朝歌沉思了片刻說道:“是不是之前要打劫我,然後讓我證明自己是自己的那個人?”
“對,就是他。”孫君浩笑著說道:“他是第一批被征調去修堤壩的人之一。”
“他咋了?”路朝歌好奇的問道。
“這個不要銀子這件事,就是他帶的頭。”孫君浩說道:“他說大都督和少將軍對他們陽州人有天大的恩情,所以不能要大都督和少將軍的銀子,跟他一起來的那些青壯還都聽他的,後來到的人也就都跟著不要了。”
“這不是胡鬧嗎?”路朝歌沒好氣的說道:“這件事先這樣,我明天去堤壩那邊看看。”
路朝歌嘴上這麽說,心裏還是挺美的,好歹陽州的百姓現在是認可李朝宗的,至於對他的認可,他笑一笑也就過去了,他又不在乎這個。
不過,若是這些被征調的青壯真不要銀子,那涼州這一次可是省了老大一筆錢了。
第二天,路朝歌帶著玄甲軍以及葦子峪帶領的一萬親軍,護送著劉子睿的車隊再一次上路,有李存寧和李存孝兩個小家夥的路程,從來都不會讓你覺得寂寞。
這幾天天氣也是不錯,終於是見到太陽了,連續半個多月的陰雨天終於是過去了,隻要不再下雨,渾河的水患就能控製的住。
天氣晴了,兩個小家夥就不願意在坐馬車了,而是跟著路朝歌騎馬前行,不過就是苦了大黑馬了,本來隻要馱路朝歌一個人就行了,現在愣是要馱三個人。
而邢無忌幾人也不好意思在坐馬車了,路朝歌讓人給他們找了幾匹馬騎著,邢無忌本來應該是跟在路朝歌身邊的,不過他和路朝歌請了假,想送自己的幾個兄弟去長安,路朝歌也沒有拒絕,反正邢無忌現在跟在他身邊也沒什麽事幹,索性就讓他迴長安就是了,也讓他和家人團聚,邢無忌可是有好幾年都沒迴家了,為了掩蓋自己的消息,他甚至都不敢給家裏寫信。
又走了四天的時間,路朝歌帶著人趕到渾河沿岸,現在渾河的沿岸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往來的馱馬川流不息,被征調的青壯更是數不勝數。
路朝歌讓軍隊就地駐紮,然後帶著一眾將軍就上了堤壩。
“你們兩個跟在我身邊別亂跑。”路朝歌一手牽著一個小家夥,說道:“這地方人來人往的,可不比軍營裏麵,能讓你們到處亂竄。”
兩個小家夥倒也是聽話,就這麽一直跟在路朝歌的身邊,劉子睿和路朝歌並肩而行,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說著話。
“這堤壩建的可以啊!”劉子睿蹲下身子,看了看已經建好的堤壩,說道:“十年二十年的絕對不會出問題。”
“我倒是想讓他堅持一百年那麽久。”路朝歌笑著說道:“不過也不現實,能多堅持一年是一年吧!”
“朝歌,這個水泥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劉子睿站起身拍了拍手,說道;“若是用他來鋪路,那路是不是會很結實,而且更平整,若是大楚之內都是用水泥鋪成的路,你想過沒有?”
“我還真想過。”路朝歌笑著說道:“水泥這東西造價低廉,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咱們的底子有點薄。”
“先在涼州試試啊!”劉子睿說道:“畢竟那是咱們的大本營,就當是實驗了,若是可行,將來在大楚之內推廣就是了。”
“那你迴去的時候和我大哥說說吧!”路朝歌想了想說道:“不過我估計今年是夠嗆了,今年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明年看看吧!”
兩人正說話間,就見一名衙役帶著一個中年人走了過來,這人路朝歌不用想都知道是楚安康,這肯定是薛泰清提前叫人通知了這邊,知道自己過來是一定會見這個楚安康的。
別怪路朝歌小心謹慎,若是劉子騰真不按常理出牌,就是不管渾河沿岸的堤壩了,就是要趁這個機會打你涼州軍一個措手不及,你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而在安排好一切之後,路朝歌立刻帶著玄甲軍趕往陽州道,他要在去處理鄒明旭和他手下那五萬士卒,當然現在已經不足五萬了,於吉昌和關星淵兩個人這段時間也不是一點收獲沒有,已經剿滅了不少人馬,隻不過和五萬這個基數比起來,他們剿滅的那點人實在是不算多。
這就是遊擊戰的恐怖之處,你根本就抓不到人家的影子,可能人家這邊都把事辦完了,你連消息都沒收到呢!
為什麽路朝歌要堅壁清野?這是對付孤軍最好的辦法,隻要讓他們沒地方進行補給,他們早晚會撤退離開,這也是路朝歌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了。
六天之後,路朝歌帶著玄甲軍趕到了陽州城,在這裏路朝歌居然又碰見了李存寧和李存孝。
“你們是不準備走了還是怎麽著?”路朝歌看著一左一右抓著他手的兩個小家夥,笑著問道:“你們比我早走了兩天,怎麽才到陽州?”
“二叔,我現在不想迴去。”李存寧說道:“我想在北方多看看,你不是常跟我說嗎?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裏路,我現在不就是在行萬裏路嗎?”
“我說過嗎?”路朝歌想了半天也沒想到自己到底有沒有說過這句話。
“有說過。”李存寧從懷裏摸出那個小記事本,在上麵一頓翻找之後,找到了那句話指給路朝歌看。
“存寧,想要行萬裏路固然是好事。”路朝歌蹲下身子,從李存寧手裏接過那個小記事本,然後幫他塞迴了懷裏,說道:“但是現在還不是你行萬裏路的時候,知道平州大水的事吧?”
“知道。”李存寧說道:“剛才薛大人已經和我詳細的說了,這次水患平州百姓死傷無數。”
“水患過後最容易發生瘟疫。”路朝歌說道:“你年紀還小,一旦感染了瘟疫,你可能連命都沒有了,你知道嗎?”
“你和存孝是涼州的未來。”路朝歌繼續說道:“我可以死,我身後的這些將軍也都可以死,但是你和存孝不行,你們肩負的東西要比我們多得多,知道了嗎?”
“不知道。”李存寧有些不情願的說道。
“現在你知道了吧?”路朝歌笑著說道。
路朝歌並沒有因為李存寧耍小性子而感到不高興,他畢竟就是一個八歲的孩子,你不可能讓他跟一個成年人一樣,可以控製自己的脾氣,說句不好聽的,他路朝歌都控製不好脾氣呢!更何況是一個八歲的孩子。
“那我什麽時候才能行萬裏路?”李存寧看著路朝歌問道。
“等這次水患平息之後。”路朝歌笑著說道:“二叔讓人陪著你,在咱涼州的地盤上走一走看一看,去你想去的地方,你看行不行?”
“行。”李存寧想了想,也就答應了下來。
“那我今天在陽州在待一天行不行?”李存寧又問道。
“好,在待一天的時間。”路朝歌笑著說道:“明天你們就出發迴長安。”
“薛泰清。”路朝歌安撫好了李存寧之後,喊了一嗓子。
薛泰清就站在不遠的地方和劉子睿說話,聽到路朝歌喊他,趕緊向劉子睿告罪了一聲,小跑著來到了路朝歌麵前。
“下官見過少將軍,見過世子殿下。”薛泰清躬身行禮道。
“陽州平州交界的地方設立難民營地了嗎?”路朝歌扶了一下薛泰清後,開口問道。
“已經設立了。”薛泰清說道:“按照您的吩咐,所有進入陽州道的難民,第一時間集中進行管理,並且每天用生石灰在難民營地進行您說的那個殺毒,並且調集了大量的郎中前往,一旦發現有病患,可以立即進行救治。”
“還有什麽?”路朝歌繼續問道。
“保證隻喝燒開的水,飯前便後洗手。”薛泰清將路朝歌當初交代的事項一一匯報給路朝歌。
聽了這些,路朝歌點了點頭,說道:“現在不僅難民營地的人要喝燒開的水,立即通傳整個陽州百姓,一定不能喝生水,就把我告訴你的那些全都告訴陽州的百姓,讓他們就按照我說的那些去辦,明白了嗎?”
“明白了,下官這就去辦。”薛泰清說道。
“別急。”路朝歌叫住了要離開的薛泰清,說道:“等我把話都問完你再去忙。”
“少將軍您問。”薛泰清又走了迴來說道,
“堤壩修的怎麽樣了?”路朝歌問道。
“雍州那邊運來了大量的那個叫水泥的東西。”薛泰清說道:“我又命人從雁蕩山脈開采巨石,這兩樣東西加在一起,那堤壩修的真是相當結實了。”
“好好好。”路朝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道:“那些被征調的百姓沒有什麽意見吧?”
“沒有意見。”薛泰清說道:“他們連給的工錢都不要,隻要管三頓飯就行。”
“那不行,該給的銀子還是要給的。”路朝歌說道:“強征他們已經很過分了,再不給點銀子,心裏肯定會有怨言,我可不想讓老百姓們罵我。”
“當官的罵我無所謂,就劉子鈺罵我我都無所謂,可是我不想挨老百姓的罵啊!”路朝歌歎了口氣說道:“當官的罵我一百句,都比不上老百姓罵我一句。”
“少將軍,不是我們不給,是他們死活不要。”薛泰清哭笑不得的說道:“哪家話塞手裏了都能給送迴來,我們也沒辦法啊!”
“是啊!少將軍。”這時,一個和薛泰清年紀相仿的官員走了過來說道:“下官陽州道道丞孫君浩,見過少將軍。”
“免禮吧!”路朝歌擺了擺手說道:“你跟我說說到底是怎麽迴事?”
“少將軍可還記得楚安康這個人?”孫君浩問道。
“我想想?”路朝歌沉思了片刻說道:“是不是之前要打劫我,然後讓我證明自己是自己的那個人?”
“對,就是他。”孫君浩笑著說道:“他是第一批被征調去修堤壩的人之一。”
“他咋了?”路朝歌好奇的問道。
“這個不要銀子這件事,就是他帶的頭。”孫君浩說道:“他說大都督和少將軍對他們陽州人有天大的恩情,所以不能要大都督和少將軍的銀子,跟他一起來的那些青壯還都聽他的,後來到的人也就都跟著不要了。”
“這不是胡鬧嗎?”路朝歌沒好氣的說道:“這件事先這樣,我明天去堤壩那邊看看。”
路朝歌嘴上這麽說,心裏還是挺美的,好歹陽州的百姓現在是認可李朝宗的,至於對他的認可,他笑一笑也就過去了,他又不在乎這個。
不過,若是這些被征調的青壯真不要銀子,那涼州這一次可是省了老大一筆錢了。
第二天,路朝歌帶著玄甲軍以及葦子峪帶領的一萬親軍,護送著劉子睿的車隊再一次上路,有李存寧和李存孝兩個小家夥的路程,從來都不會讓你覺得寂寞。
這幾天天氣也是不錯,終於是見到太陽了,連續半個多月的陰雨天終於是過去了,隻要不再下雨,渾河的水患就能控製的住。
天氣晴了,兩個小家夥就不願意在坐馬車了,而是跟著路朝歌騎馬前行,不過就是苦了大黑馬了,本來隻要馱路朝歌一個人就行了,現在愣是要馱三個人。
而邢無忌幾人也不好意思在坐馬車了,路朝歌讓人給他們找了幾匹馬騎著,邢無忌本來應該是跟在路朝歌身邊的,不過他和路朝歌請了假,想送自己的幾個兄弟去長安,路朝歌也沒有拒絕,反正邢無忌現在跟在他身邊也沒什麽事幹,索性就讓他迴長安就是了,也讓他和家人團聚,邢無忌可是有好幾年都沒迴家了,為了掩蓋自己的消息,他甚至都不敢給家裏寫信。
又走了四天的時間,路朝歌帶著人趕到渾河沿岸,現在渾河的沿岸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往來的馱馬川流不息,被征調的青壯更是數不勝數。
路朝歌讓軍隊就地駐紮,然後帶著一眾將軍就上了堤壩。
“你們兩個跟在我身邊別亂跑。”路朝歌一手牽著一個小家夥,說道:“這地方人來人往的,可不比軍營裏麵,能讓你們到處亂竄。”
兩個小家夥倒也是聽話,就這麽一直跟在路朝歌的身邊,劉子睿和路朝歌並肩而行,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說著話。
“這堤壩建的可以啊!”劉子睿蹲下身子,看了看已經建好的堤壩,說道:“十年二十年的絕對不會出問題。”
“我倒是想讓他堅持一百年那麽久。”路朝歌笑著說道:“不過也不現實,能多堅持一年是一年吧!”
“朝歌,這個水泥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劉子睿站起身拍了拍手,說道;“若是用他來鋪路,那路是不是會很結實,而且更平整,若是大楚之內都是用水泥鋪成的路,你想過沒有?”
“我還真想過。”路朝歌笑著說道:“水泥這東西造價低廉,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咱們的底子有點薄。”
“先在涼州試試啊!”劉子睿說道:“畢竟那是咱們的大本營,就當是實驗了,若是可行,將來在大楚之內推廣就是了。”
“那你迴去的時候和我大哥說說吧!”路朝歌想了想說道:“不過我估計今年是夠嗆了,今年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明年看看吧!”
兩人正說話間,就見一名衙役帶著一個中年人走了過來,這人路朝歌不用想都知道是楚安康,這肯定是薛泰清提前叫人通知了這邊,知道自己過來是一定會見這個楚安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