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朝歌在幽州翻劉子騰的族譜,李朝宗這邊也不輕省,劉子騰派兵在陽州搞破壞的消息他同樣也收到了,他一樣也很憤怒,但是他比路朝歌有素質多了,至少沒有跳腳罵娘,可他現在一樣也不好過,不僅是因為陽州的事,要單單隻是陽州的事情,他也不至於焦頭爛額。
這半個月的時間連降暴雨,渾河水位不斷上漲,渾河沿岸已經有多地的水位線超越了警戒水位,各地一天一封奏報,隨著水位的不斷上漲,隨時都有潰堤的危險。
連著好幾天的時間,李朝宗連個囫圇覺都沒睡,他現在把家都搬到了禁軍衙門,就是為了在第一時間能夠收到各地送來的消息。
現在在長安為官的這些官員,基本上每天就是聚集在禁軍衙門,頭等大事就是解決各地可能隨時出現的災情。
“報……”一名傳令兵衝進禁軍衙門,道:“啟稟大都督,清風縣水位已超過警戒水位。”
“報……”有一名傳令兵衝進了禁軍衙門,道:“啟稟大都督,淮濱縣水位超過警戒水位線。”
一名名傳令兵不斷衝進禁軍衙門,每衝進來一個人,李朝宗的心裏就緊上一分。
“大都督,是不是先將渾河沿岸的百姓內遷?”薑文賦作為李朝宗的幕僚,這個時候要起到自己的作用。
“不能內遷。”坐在李朝宗下首的周俊彥突然開口道:“內遷會讓當地百姓陷入混亂,若是此時再有奸人挑撥,很容易就爆發民亂。”
薑文賦畢竟還是為官時日較短,很多事考慮的並不周全,和周俊彥這種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二十年的人相比,經驗上還是有所欠缺。
“可一旦潰堤,百姓必然死傷慘重。”薑文賦說道:“首先不是要保證百姓的安全嗎?”
“百姓的安全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讓天災變成人禍。”周俊彥捋了捋胡子,說道:“下官以為,應該積極組織百姓進行自救,加固堤壩方為上策。”
李朝宗一直沒有說話,而是在心裏不斷的盤算著,現在整個渾河流域必然已經是處處告急,不僅是他占領的雍州、陽州等地,就是朝廷的地盤也是一樣。
這個時候不管是誰都不可能在發動戰爭,組織百姓自救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閆向榮、董成德、夏文宇。”李朝宗開口道
“末將在。”閆向榮、董成德、夏文宇三人站起身齊聲道。
“三位將軍,立即整軍前往雍州兗州交界處,盯死朝廷軍隊的一舉一動,一旦朝廷軍隊對雍州用兵,不需要向我請示,立即展開反擊。”路朝歌傳達出了今天的的第一條軍令。
“末將領命。”三人齊聲道。
領了命令,三人轉身出了禁軍衙門,雖然外麵依舊大雨連綿,但也擋不住涼州軍行進的步伐。
“傳令……”當閆向榮、董成德、夏文宇三人離開後,李朝宗再一次開口道:“命令渾河沿岸縣、府,立即征調民夫,加固堤壩防止潰堤。”
“林哲言。”李朝宗看向了涼州的大管家林哲言,說道:“立即調配物資送往各地,確保各地救災物資足夠供應。”
“那庫中存放的水泥是否拿出來?”林哲言問道。
“全部拿出來。”李朝宗思略片刻說道:“全部送往各地,用水泥加固堤壩。”
“我這就去。”林哲言應了一聲,也離開了禁軍衙門。
“這邊都安排好了,朝歌那邊怎麽處理?”很少說話的劉子睿突然開口道:“陽州百姓被屠戮,你覺得朝歌能不管不問?”
劉子睿這麽一提醒,李朝宗才想起來,自己家那個兄弟的問題還沒解決呢!這要是按不住路朝歌,他才不會管什麽大雨不大雨的,他不把劉子騰的家給掏了都見鬼了。
“不能在開戰了。”李朝宗想了想,說道:“現在所有的重心都要轉移到鑄堤壩上,所有戰事必須停下來。”
“你這話跟我們說沒有用,你得跟朝歌說。”劉子睿看著李朝宗說道:“你看看怎麽讓朝歌心甘情願的聽你話吧!”
路朝歌那狗脾氣誰不知道,他要是認準的事,別說八匹馬了,就算是把涼州的戰馬都拉出來,也改變不了路朝歌的想法。
“得先讓劉子騰把人撤出陽州。”李朝宗說道:“這些人留在陽州,朝歌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你準備和劉子騰談判停戰?”劉子睿問道。
“現在也隻有這一個辦法了。”李朝宗說道:“不停戰,劉子騰肯定不會把人從陽州撤出來,人不撤走,朝歌絕對不會放過劉子騰的。”
“誰去談?”劉子睿又問道:“你去?除了你之外誰能讓路朝歌乖乖的聽話?”
“大都督現在不能離開雍州。”周俊彥依舊坐在那裏說道:“現在正是各地險情不斷的時候,大都督一旦離開雍州,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你去。”李朝宗看向了劉子睿,道:“你和劉子騰身份相當,你們兩個談也對等。”
“我去?”劉子睿指了指自己,說道:“你覺得我能控製的住朝歌嗎?那小子的狗脾氣上來了,能把我綁起來你信不信?我可不去。”
“總不能讓周大人走一遭吧?”李朝宗問道。
“倒是有個人能製得住朝歌。”周俊彥這個時候又開口道。
“周大人說的是靜姝?”李朝宗看著周俊彥說道:“靜姝不行,孩子還那麽小,她這個當娘的不能離開。”
“自然不是她。”周俊彥開口道:“兩位世子殿下能暫時製得住朝歌。”
“我覺得周大人說的對。”劉子睿說道:“這兩小子在朝歌心裏的地位可比你這個大哥高多了。”
李朝宗現在有些糾結了,兩個孩子年歲都不大,李存寧八歲李存孝六歲不到七歲,這兩個小子去這麽遠的地方,他是真不放心,可現在滿涼州找,都找不出幾個能製得住路朝歌的人了。
“去人把存寧存孝叫來。”李朝宗思略片刻,把心一橫,說道。
李存寧和李存孝哥倆現在可是很忙的,上午要跟著曾永德學習,下午還要去袁庭之那裏學習兵法,反正路朝歌不在的這段時間,哥倆就沒有一天清閑的時候。
此時兩個小家夥在學堂裏跟著曾永德學習,李存寧倒是還好,可是李存孝就不一樣了,這小子對學這些東西好像就是沒有什麽興趣,反倒是在袁庭之那裏他倒是活力滿滿。
李朝宗的親兵趕到了學堂,和曾永德交涉了一番後,護送著兩個小家夥上了馬車,一路到了禁軍衙門。
兩名親兵撐起油紙傘,帶著李存寧和李存孝進了禁軍衙門,兩個小家夥一走進大堂,一眾官員趕緊起身行禮。
“見過世子殿下。”眾人齊聲道。
“免禮。”李存寧學著他爹的樣子擺了擺手說道。
“爹,你叫我們來幹啥?”李存孝顛顛的跑到李朝宗麵前問道。
“存寧,你也過來。”路朝歌衝著李存寧招了招手說道。
李存寧走到李朝宗麵前,道:“爹……”
“存寧、存孝,現在有一件大事需要你們去辦。”李朝宗格外嚴肅的說道。
“爹,你就說什麽事吧!”李存孝拍著胸脯說道:“我保證完成任務。”
“你們二叔現在在北方你們知道吧!”李朝宗說道。
“知道。”李存寧說道:“我二叔在幽州收攏難民。”
“現在陽州道出了一點事。”李朝宗說道:“劉子騰也就是你姨夫的大哥,在陽州道殺了我們好多的百姓……”
“那就打他。”李存孝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開口道:“殺我涼州百姓,打他。”
“存孝,安靜聽爹把話說完。”李存寧拍了拍李存孝說道:“若是需要打仗,爹也不會把你我叫來。”
一眾官員聽了李存寧的話,把目光全都聚集在了李存寧的身上,一個八歲的孩子,懂的東西肯定沒有那麽多,但是能說出這番話,可見這孩子不一般。
李朝宗笑了笑,說道:“你知道你們二叔的脾氣並不是太好,他現在肯定一門心思要對劉子騰用兵,但是現在暴雨連連,渾河兩岸各地水位線都成超過了警戒線,現在並不是對劉子騰用兵的好時候。”
“您是讓我和存孝去哄住二叔?”李存寧問道。
“對,哄住你們二叔。”李朝宗說道:“讓他暫時放棄對劉子騰用兵的想法,等到大水退去之後在用兵。”
“我們還要和劉子騰和談。”說到和談的時候,李朝宗明顯就有些不適應,有些低沉的說道:“讓你二叔停戰已經不容易了,在提到和談……”
“二叔絕對的不會同意的。”李存寧接過了李朝宗的話頭,說道:“我和存孝最多就是讓二叔暫時放棄對劉子騰用兵,但是讓二叔去和談……我做不到。”
“和談的事不用你二叔出麵。”李朝宗說道:“你姨夫會去談,你們隻要穩住你們二叔就可以了。”
“我二叔真憋屈。”李存孝小聲的嘀咕道:“仗也不讓打,還讓他去和談,這麽丟人的事,別再把我二叔氣出個好歹來。”
李朝宗也不想談,可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渾河,一旦渾河某一處決堤,那殃及的就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百姓,他不敢賭也賭不起。
“那我和存孝就走一趟。”李存寧想了想,說道:“但是你最好還是有所準備,我二叔的脾氣你比我了解的要多,他要是真瘋起來,我可真攔不住。”
確實,這些年路朝歌發瘋的次數並不多,但是每一次發瘋都能幹出點大事來。
“存寧,你二叔不是不講理,有些道理他懂。”李朝宗說道:“隻不過這些話不是每個人說他都能聽的進去的,但是你們兄弟兩個不一樣,你們二叔最寵的就是你們,你們說的話他能聽的進去。”
李朝宗了解路朝歌,也知道路朝歌不是不分輕重的人,但是這個時候,必須要有個人能哄住路朝歌,然後再把一些話說給路朝歌聽,然後路朝歌才能在把話聽進去,簡單點說就是,這些話現在隻有李存寧和李存孝說了,對路朝歌采用用,被人說約等於沒說。
這半個月的時間連降暴雨,渾河水位不斷上漲,渾河沿岸已經有多地的水位線超越了警戒水位,各地一天一封奏報,隨著水位的不斷上漲,隨時都有潰堤的危險。
連著好幾天的時間,李朝宗連個囫圇覺都沒睡,他現在把家都搬到了禁軍衙門,就是為了在第一時間能夠收到各地送來的消息。
現在在長安為官的這些官員,基本上每天就是聚集在禁軍衙門,頭等大事就是解決各地可能隨時出現的災情。
“報……”一名傳令兵衝進禁軍衙門,道:“啟稟大都督,清風縣水位已超過警戒水位。”
“報……”有一名傳令兵衝進了禁軍衙門,道:“啟稟大都督,淮濱縣水位超過警戒水位線。”
一名名傳令兵不斷衝進禁軍衙門,每衝進來一個人,李朝宗的心裏就緊上一分。
“大都督,是不是先將渾河沿岸的百姓內遷?”薑文賦作為李朝宗的幕僚,這個時候要起到自己的作用。
“不能內遷。”坐在李朝宗下首的周俊彥突然開口道:“內遷會讓當地百姓陷入混亂,若是此時再有奸人挑撥,很容易就爆發民亂。”
薑文賦畢竟還是為官時日較短,很多事考慮的並不周全,和周俊彥這種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二十年的人相比,經驗上還是有所欠缺。
“可一旦潰堤,百姓必然死傷慘重。”薑文賦說道:“首先不是要保證百姓的安全嗎?”
“百姓的安全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讓天災變成人禍。”周俊彥捋了捋胡子,說道:“下官以為,應該積極組織百姓進行自救,加固堤壩方為上策。”
李朝宗一直沒有說話,而是在心裏不斷的盤算著,現在整個渾河流域必然已經是處處告急,不僅是他占領的雍州、陽州等地,就是朝廷的地盤也是一樣。
這個時候不管是誰都不可能在發動戰爭,組織百姓自救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閆向榮、董成德、夏文宇。”李朝宗開口道
“末將在。”閆向榮、董成德、夏文宇三人站起身齊聲道。
“三位將軍,立即整軍前往雍州兗州交界處,盯死朝廷軍隊的一舉一動,一旦朝廷軍隊對雍州用兵,不需要向我請示,立即展開反擊。”路朝歌傳達出了今天的的第一條軍令。
“末將領命。”三人齊聲道。
領了命令,三人轉身出了禁軍衙門,雖然外麵依舊大雨連綿,但也擋不住涼州軍行進的步伐。
“傳令……”當閆向榮、董成德、夏文宇三人離開後,李朝宗再一次開口道:“命令渾河沿岸縣、府,立即征調民夫,加固堤壩防止潰堤。”
“林哲言。”李朝宗看向了涼州的大管家林哲言,說道:“立即調配物資送往各地,確保各地救災物資足夠供應。”
“那庫中存放的水泥是否拿出來?”林哲言問道。
“全部拿出來。”李朝宗思略片刻說道:“全部送往各地,用水泥加固堤壩。”
“我這就去。”林哲言應了一聲,也離開了禁軍衙門。
“這邊都安排好了,朝歌那邊怎麽處理?”很少說話的劉子睿突然開口道:“陽州百姓被屠戮,你覺得朝歌能不管不問?”
劉子睿這麽一提醒,李朝宗才想起來,自己家那個兄弟的問題還沒解決呢!這要是按不住路朝歌,他才不會管什麽大雨不大雨的,他不把劉子騰的家給掏了都見鬼了。
“不能在開戰了。”李朝宗想了想,說道:“現在所有的重心都要轉移到鑄堤壩上,所有戰事必須停下來。”
“你這話跟我們說沒有用,你得跟朝歌說。”劉子睿看著李朝宗說道:“你看看怎麽讓朝歌心甘情願的聽你話吧!”
路朝歌那狗脾氣誰不知道,他要是認準的事,別說八匹馬了,就算是把涼州的戰馬都拉出來,也改變不了路朝歌的想法。
“得先讓劉子騰把人撤出陽州。”李朝宗說道:“這些人留在陽州,朝歌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你準備和劉子騰談判停戰?”劉子睿問道。
“現在也隻有這一個辦法了。”李朝宗說道:“不停戰,劉子騰肯定不會把人從陽州撤出來,人不撤走,朝歌絕對不會放過劉子騰的。”
“誰去談?”劉子睿又問道:“你去?除了你之外誰能讓路朝歌乖乖的聽話?”
“大都督現在不能離開雍州。”周俊彥依舊坐在那裏說道:“現在正是各地險情不斷的時候,大都督一旦離開雍州,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你去。”李朝宗看向了劉子睿,道:“你和劉子騰身份相當,你們兩個談也對等。”
“我去?”劉子睿指了指自己,說道:“你覺得我能控製的住朝歌嗎?那小子的狗脾氣上來了,能把我綁起來你信不信?我可不去。”
“總不能讓周大人走一遭吧?”李朝宗問道。
“倒是有個人能製得住朝歌。”周俊彥這個時候又開口道。
“周大人說的是靜姝?”李朝宗看著周俊彥說道:“靜姝不行,孩子還那麽小,她這個當娘的不能離開。”
“自然不是她。”周俊彥開口道:“兩位世子殿下能暫時製得住朝歌。”
“我覺得周大人說的對。”劉子睿說道:“這兩小子在朝歌心裏的地位可比你這個大哥高多了。”
李朝宗現在有些糾結了,兩個孩子年歲都不大,李存寧八歲李存孝六歲不到七歲,這兩個小子去這麽遠的地方,他是真不放心,可現在滿涼州找,都找不出幾個能製得住路朝歌的人了。
“去人把存寧存孝叫來。”李朝宗思略片刻,把心一橫,說道。
李存寧和李存孝哥倆現在可是很忙的,上午要跟著曾永德學習,下午還要去袁庭之那裏學習兵法,反正路朝歌不在的這段時間,哥倆就沒有一天清閑的時候。
此時兩個小家夥在學堂裏跟著曾永德學習,李存寧倒是還好,可是李存孝就不一樣了,這小子對學這些東西好像就是沒有什麽興趣,反倒是在袁庭之那裏他倒是活力滿滿。
李朝宗的親兵趕到了學堂,和曾永德交涉了一番後,護送著兩個小家夥上了馬車,一路到了禁軍衙門。
兩名親兵撐起油紙傘,帶著李存寧和李存孝進了禁軍衙門,兩個小家夥一走進大堂,一眾官員趕緊起身行禮。
“見過世子殿下。”眾人齊聲道。
“免禮。”李存寧學著他爹的樣子擺了擺手說道。
“爹,你叫我們來幹啥?”李存孝顛顛的跑到李朝宗麵前問道。
“存寧,你也過來。”路朝歌衝著李存寧招了招手說道。
李存寧走到李朝宗麵前,道:“爹……”
“存寧、存孝,現在有一件大事需要你們去辦。”李朝宗格外嚴肅的說道。
“爹,你就說什麽事吧!”李存孝拍著胸脯說道:“我保證完成任務。”
“你們二叔現在在北方你們知道吧!”李朝宗說道。
“知道。”李存寧說道:“我二叔在幽州收攏難民。”
“現在陽州道出了一點事。”李朝宗說道:“劉子騰也就是你姨夫的大哥,在陽州道殺了我們好多的百姓……”
“那就打他。”李存孝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開口道:“殺我涼州百姓,打他。”
“存孝,安靜聽爹把話說完。”李存寧拍了拍李存孝說道:“若是需要打仗,爹也不會把你我叫來。”
一眾官員聽了李存寧的話,把目光全都聚集在了李存寧的身上,一個八歲的孩子,懂的東西肯定沒有那麽多,但是能說出這番話,可見這孩子不一般。
李朝宗笑了笑,說道:“你知道你們二叔的脾氣並不是太好,他現在肯定一門心思要對劉子騰用兵,但是現在暴雨連連,渾河兩岸各地水位線都成超過了警戒線,現在並不是對劉子騰用兵的好時候。”
“您是讓我和存孝去哄住二叔?”李存寧問道。
“對,哄住你們二叔。”李朝宗說道:“讓他暫時放棄對劉子騰用兵的想法,等到大水退去之後在用兵。”
“我們還要和劉子騰和談。”說到和談的時候,李朝宗明顯就有些不適應,有些低沉的說道:“讓你二叔停戰已經不容易了,在提到和談……”
“二叔絕對的不會同意的。”李存寧接過了李朝宗的話頭,說道:“我和存孝最多就是讓二叔暫時放棄對劉子騰用兵,但是讓二叔去和談……我做不到。”
“和談的事不用你二叔出麵。”李朝宗說道:“你姨夫會去談,你們隻要穩住你們二叔就可以了。”
“我二叔真憋屈。”李存孝小聲的嘀咕道:“仗也不讓打,還讓他去和談,這麽丟人的事,別再把我二叔氣出個好歹來。”
李朝宗也不想談,可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渾河,一旦渾河某一處決堤,那殃及的就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百姓,他不敢賭也賭不起。
“那我和存孝就走一趟。”李存寧想了想,說道:“但是你最好還是有所準備,我二叔的脾氣你比我了解的要多,他要是真瘋起來,我可真攔不住。”
確實,這些年路朝歌發瘋的次數並不多,但是每一次發瘋都能幹出點大事來。
“存寧,你二叔不是不講理,有些道理他懂。”李朝宗說道:“隻不過這些話不是每個人說他都能聽的進去的,但是你們兄弟兩個不一樣,你們二叔最寵的就是你們,你們說的話他能聽的進去。”
李朝宗了解路朝歌,也知道路朝歌不是不分輕重的人,但是這個時候,必須要有個人能哄住路朝歌,然後再把一些話說給路朝歌聽,然後路朝歌才能在把話聽進去,簡單點說就是,這些話現在隻有李存寧和李存孝說了,對路朝歌采用用,被人說約等於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