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秋鴻之所以出現在大殿上,完全是因為劉子揚跑的時候太倉促,他還沒來得及出城就被攔了迴來,劉子鈺對於皇甫秋鴻的態度就是,你既然是劉子揚的人,那我肯定不會重用你,但是你想迴到劉子揚的身邊也絕對不可能。
皇甫秋鴻倒是看得開,既然自己跑不了了,那就消停待在長安城就是了,反正劉子鈺也不敢把他怎麽樣,先不說別的,就說自己的大兒子可是江州道道府,那可是李朝宗手下的重要人物,而且自己也是代表皇甫家,在私下裏投靠了李朝宗,若是劉子鈺真想對他怎麽樣,那路朝歌絕對第一個不答應,當初為了鄭洞國一家,他都敢大鬧長安城,那要是為了他皇甫秋鴻,路朝歌敢不敢兵臨長安城下呢?
皇甫秋鴻留在長安城這段時間,可是幹了不少大事,他已經為李朝宗拉攏了好幾個人,這些人之中不乏劉子鈺的心腹,就比如一直沒跳出來說話的禮部尚書秋玉書。
“陛下,臣以為浦大人說的也不無道理。”皇甫秋鴻站了出來說道:“臣對涼州軍的了解還是頗多的,畢竟臣的長子在涼州道任事,犬子在與臣的書信中,多有提及涼州軍製的優秀,相比於我大楚現有軍製,確實略勝一籌。”
皇甫秋鴻站出來為浦興賢站台,你以為他是安了好心?他皇甫秋鴻明麵上可是劉子揚的人,那他說的話劉子鈺肯定不會采納,他可不想劉子鈺真的訓練出一批精銳,那對李朝宗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哦?愛卿既然如此了解涼州軍,那你不妨說說,涼州軍製優於我大楚軍製的地方。”劉子鈺麵無表情的說道:“朕與涼州軍未曾接觸過,倒是不了解涼州軍,既然愛卿如此了解,那你就說一說,讓諸位臣工也知道知道涼州軍的厲害。”
皇甫秋鴻一聽劉子鈺的話,頓時就愣住了,這不是他要的劇本啊!他的劇本是自己說完之後,劉子鈺直接就否決了浦興賢的建議,可這劉子鈺不按套路出牌啊!
皇甫秋鴻暗自咬了咬牙,心裏想道:“既然你們想聽,那我就說給你們聽,不過說完了我就不信那些人能同意。”
“陛下想知道,臣自然是知無不言。”皇甫秋鴻道:“若是臣的話有不妥之處,還請陛下海涵。”
“你說就是了。”劉子鈺道:“朕豈能因為幾句話就治你的罪,何況你還是為了我大楚能更好,朕豈能怪罪你們。”
“有你這句話就行。”皇甫秋鴻心裏想道:“也不怕你秋後算賬。”
“陛下,我就單說蜀州道的鐵律軍。”皇甫秋鴻說道:“鐵律軍的前身是蜀州道駐軍,是涼州軍奉當時還是太子的陛下之命,平定蜀州之亂後重新成軍的。”
“他現在的將軍錢毅謙,曾經是涼州叛軍的頭目之一,在安定縣保衛戰之前,就投靠了李朝宗。”皇甫秋鴻繼續說道:“這個人若是放在現在的朝堂之上,諸位覺得他可以站在什麽位置上?”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人說話,劉子鈺倒是接過了話,說道:“我想他若是在朝堂之上,應該連這大殿都進不來吧?”
“正是。”皇甫秋鴻點了點頭,道:“諸位大人,不要以為他錢毅謙是因為他投靠李朝宗早才得了今天這個職位,諸位若是這麽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皇甫秋鴻環視眾人,道:“巍寧關血戰,他也曾站在城頭上血戰不退,據巍寧關戰後統計,他一個人在巍寧關之上,最少殺了二百多西域聯軍。”
“諸位將軍,你們哪一個真刀真槍的殺過二百人?”皇甫秋鴻略帶嘲諷的說道:“若是把你們扔在巍寧關城頭,怕是還沒拔出刀來,就嚇破了膽吧!”
“繼續說涼州軍。”劉子鈺有些無奈的說道:“至於其他的就不要說了。”
劉子鈺這也是在給一眾將軍留臉麵,雖然他皇甫秋鴻說的是實話,可自己也不能跟著打擊自己手下的這些將軍不是。
“涼州軍的軍製其實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皇甫秋鴻躬身行禮後,繼續說道:“他們從來不看重出身,隻要你有能力,那你就可以做到一軍將軍,也就是從三品的輔國將軍,諸位大人細數一下,涼州軍十幾個軍,他們的將軍有幾個是世家大族出身?他們的營將軍又有幾個是世家大族出身?這麽說吧!涼州軍出身世家大族的輔國將軍,出去王爺之外,隻有鄭洞國一人,而營將軍就更是了不得,都是從最底層一層一層的提拔上來的。”
皇甫秋鴻的話,頓時讓本來安靜的大殿喧鬧了起來,在這些官員的眼中,庶民就是最底層的勞動力罷了,他們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給大楚不斷的生產糧食,以及源源不斷的兵源,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才是這個時代的頂梁柱。
劉子鈺看著有些喧鬧的大殿,看了一眼站在他身邊不遠處的貼身大太監,大太監看到劉子鈺的眼神,尖細的聲音再次響遍大殿:“肅靜……”
隨著貼身大太監的喊聲,大殿內瞬間恢複了平靜,劉子鈺看著皇甫秋鴻,說道:“你的意思是隻要給那些庶民機會,他們才會為大楚拚命嗎?難道不是應該無條件為了大楚付出一切嗎?”
皇甫秋鴻現在真想笑,若不是礙於身份,他都想跳起來罵劉子鈺兩兩句,什麽狗屁的應該,哪有那麽多的應該,現在百姓的生活都成了什麽模樣了,還想著他們為了大楚無條件付出,這簡直就是幼稚他媽給幼稚開門,幼稚到家了。
“陛下,您知道涼州軍為什麽作戰那麽英勇嗎?”皇甫秋鴻問道。
“因為他們有進身之階?”劉子鈺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對,就是因為有進身之階。”皇甫秋鴻說道:“這裏可有和涼州軍交過手的將軍?”
“臣與涼州軍交過手。”新任禁軍將軍馬德曜站出來行禮道。
“馬將軍,感覺涼州軍如何?”皇甫秋鴻問道。
馬德曜抬頭看了看坐在龍椅上的劉子鈺,劉子鈺點了點頭,道:“你如實說就是。”
“涼州軍作戰勇猛如虎,毫不憐惜自己的性命。”馬德曜說道:“當初一千騎兵襲營盡皆戰死,本要招降他們,可他們根本都不考慮投降,而是毫不猶豫的殺向我軍,當時的場景現在想想還曆曆在目,這些人,從領兵的將軍到戰兵,沒有一個投降的,也沒有一個退縮的。”
“這是為何?”劉子鈺不解的問道:“難道所謂的進身之階比活著還重要嗎?”
“對,就是因為進身之階。”皇甫秋鴻迴答道:“這個進身之階在諸位眼裏什麽也不是,可是在這些最底層的百姓心裏,那就是一個光耀門楣的機會,李朝宗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他們就會為了這個機會拚命。”
“若是朕也給他們機會,他們會不會為了朕拚命?”劉子鈺思索片刻說道。
“會。”皇甫秋鴻毫不猶豫的說道:“隻要能公平公正的給所有人機會,他們就會為了陛下為了大楚豁出自己的性命,隻要諸位大人別覺得自己的地位不保就行。”
皇甫秋鴻最後這半句話就是在挑動這些官員的神經,快站出來反對吧!要不然你們的地位就不保了,別小看這些庶民的力量,隻要給了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把你們從這個大殿趕出去,你們就在也沒有了耀武揚威的資本了。
果然不出皇甫秋鴻所料,皇甫秋鴻的話音剛落,一眾大臣就站了出來,開始反駁皇甫秋鴻,皇甫秋鴻則跟個沒事人一般,對著劉子鈺行了禮之後,又退迴了自己的位置。
而這幫方隊的大臣目的也很明確,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大楚的軍隊,都應該掌握在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手裏,他們才應該是這個國家的基石,而不是那些庶民,而且這些官員們的聯想能力可不一般,在他們看來,若是今天庶民能掌控軍隊,那將來是不是也能霸占文官隊伍,那對於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而坐在龍椅上的劉子鈺也不得不考慮這些大臣的意見,他們代表的可是世家大族,若是這些世家大族不在支持他劉子鈺,那他劉子鈺可就有麻煩了。
好不容易將這麽多世家大族爭取到自己身邊,怎麽可能輕易的讓這些世家大族對自己產生敵對情緒?雖然他現在已經登上了皇位,可地位還是不穩固,外麵可是還有人對他屁股下麵的位置虎視眈眈呢!
最終,大楚的軍製改革隻能不了了之,浦興賢有些失落的隨著人流走出了大殿,而那些從他身邊經過的官員,無不是對他嗤之以鼻,他浦興賢已經觸犯了所有人的利益,這些人是絕對容不下他的,估計用不了幾天,他浦興賢就要從兵部尚書的位置退下來了。
皇甫秋鴻看著落寞的浦興賢,他心裏卻有些高興,浦興賢這種為數不多願意跟你劉子鈺說實話的人,最後卻被你傷成了這樣,這個大楚還有希望嗎?一個一心為了大楚好的官員,被所有人排斥,這個大楚還有好嗎?
既然你劉子鈺不珍惜這個忠誠於你的人,那就別怪他皇甫秋鴻要揮起自己的小搞頭挖人了,李朝宗手裏缺人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要不然也不會再長安城四處給李朝宗挖人,現在這麽好的機會擺在自己麵前,若是自己不動手豈不是浪費了這麽好的時機。
皇甫秋鴻倒是看得開,既然自己跑不了了,那就消停待在長安城就是了,反正劉子鈺也不敢把他怎麽樣,先不說別的,就說自己的大兒子可是江州道道府,那可是李朝宗手下的重要人物,而且自己也是代表皇甫家,在私下裏投靠了李朝宗,若是劉子鈺真想對他怎麽樣,那路朝歌絕對第一個不答應,當初為了鄭洞國一家,他都敢大鬧長安城,那要是為了他皇甫秋鴻,路朝歌敢不敢兵臨長安城下呢?
皇甫秋鴻留在長安城這段時間,可是幹了不少大事,他已經為李朝宗拉攏了好幾個人,這些人之中不乏劉子鈺的心腹,就比如一直沒跳出來說話的禮部尚書秋玉書。
“陛下,臣以為浦大人說的也不無道理。”皇甫秋鴻站了出來說道:“臣對涼州軍的了解還是頗多的,畢竟臣的長子在涼州道任事,犬子在與臣的書信中,多有提及涼州軍製的優秀,相比於我大楚現有軍製,確實略勝一籌。”
皇甫秋鴻站出來為浦興賢站台,你以為他是安了好心?他皇甫秋鴻明麵上可是劉子揚的人,那他說的話劉子鈺肯定不會采納,他可不想劉子鈺真的訓練出一批精銳,那對李朝宗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哦?愛卿既然如此了解涼州軍,那你不妨說說,涼州軍製優於我大楚軍製的地方。”劉子鈺麵無表情的說道:“朕與涼州軍未曾接觸過,倒是不了解涼州軍,既然愛卿如此了解,那你就說一說,讓諸位臣工也知道知道涼州軍的厲害。”
皇甫秋鴻一聽劉子鈺的話,頓時就愣住了,這不是他要的劇本啊!他的劇本是自己說完之後,劉子鈺直接就否決了浦興賢的建議,可這劉子鈺不按套路出牌啊!
皇甫秋鴻暗自咬了咬牙,心裏想道:“既然你們想聽,那我就說給你們聽,不過說完了我就不信那些人能同意。”
“陛下想知道,臣自然是知無不言。”皇甫秋鴻道:“若是臣的話有不妥之處,還請陛下海涵。”
“你說就是了。”劉子鈺道:“朕豈能因為幾句話就治你的罪,何況你還是為了我大楚能更好,朕豈能怪罪你們。”
“有你這句話就行。”皇甫秋鴻心裏想道:“也不怕你秋後算賬。”
“陛下,我就單說蜀州道的鐵律軍。”皇甫秋鴻說道:“鐵律軍的前身是蜀州道駐軍,是涼州軍奉當時還是太子的陛下之命,平定蜀州之亂後重新成軍的。”
“他現在的將軍錢毅謙,曾經是涼州叛軍的頭目之一,在安定縣保衛戰之前,就投靠了李朝宗。”皇甫秋鴻繼續說道:“這個人若是放在現在的朝堂之上,諸位覺得他可以站在什麽位置上?”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人說話,劉子鈺倒是接過了話,說道:“我想他若是在朝堂之上,應該連這大殿都進不來吧?”
“正是。”皇甫秋鴻點了點頭,道:“諸位大人,不要以為他錢毅謙是因為他投靠李朝宗早才得了今天這個職位,諸位若是這麽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皇甫秋鴻環視眾人,道:“巍寧關血戰,他也曾站在城頭上血戰不退,據巍寧關戰後統計,他一個人在巍寧關之上,最少殺了二百多西域聯軍。”
“諸位將軍,你們哪一個真刀真槍的殺過二百人?”皇甫秋鴻略帶嘲諷的說道:“若是把你們扔在巍寧關城頭,怕是還沒拔出刀來,就嚇破了膽吧!”
“繼續說涼州軍。”劉子鈺有些無奈的說道:“至於其他的就不要說了。”
劉子鈺這也是在給一眾將軍留臉麵,雖然他皇甫秋鴻說的是實話,可自己也不能跟著打擊自己手下的這些將軍不是。
“涼州軍的軍製其實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皇甫秋鴻躬身行禮後,繼續說道:“他們從來不看重出身,隻要你有能力,那你就可以做到一軍將軍,也就是從三品的輔國將軍,諸位大人細數一下,涼州軍十幾個軍,他們的將軍有幾個是世家大族出身?他們的營將軍又有幾個是世家大族出身?這麽說吧!涼州軍出身世家大族的輔國將軍,出去王爺之外,隻有鄭洞國一人,而營將軍就更是了不得,都是從最底層一層一層的提拔上來的。”
皇甫秋鴻的話,頓時讓本來安靜的大殿喧鬧了起來,在這些官員的眼中,庶民就是最底層的勞動力罷了,他們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給大楚不斷的生產糧食,以及源源不斷的兵源,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才是這個時代的頂梁柱。
劉子鈺看著有些喧鬧的大殿,看了一眼站在他身邊不遠處的貼身大太監,大太監看到劉子鈺的眼神,尖細的聲音再次響遍大殿:“肅靜……”
隨著貼身大太監的喊聲,大殿內瞬間恢複了平靜,劉子鈺看著皇甫秋鴻,說道:“你的意思是隻要給那些庶民機會,他們才會為大楚拚命嗎?難道不是應該無條件為了大楚付出一切嗎?”
皇甫秋鴻現在真想笑,若不是礙於身份,他都想跳起來罵劉子鈺兩兩句,什麽狗屁的應該,哪有那麽多的應該,現在百姓的生活都成了什麽模樣了,還想著他們為了大楚無條件付出,這簡直就是幼稚他媽給幼稚開門,幼稚到家了。
“陛下,您知道涼州軍為什麽作戰那麽英勇嗎?”皇甫秋鴻問道。
“因為他們有進身之階?”劉子鈺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對,就是因為有進身之階。”皇甫秋鴻說道:“這裏可有和涼州軍交過手的將軍?”
“臣與涼州軍交過手。”新任禁軍將軍馬德曜站出來行禮道。
“馬將軍,感覺涼州軍如何?”皇甫秋鴻問道。
馬德曜抬頭看了看坐在龍椅上的劉子鈺,劉子鈺點了點頭,道:“你如實說就是。”
“涼州軍作戰勇猛如虎,毫不憐惜自己的性命。”馬德曜說道:“當初一千騎兵襲營盡皆戰死,本要招降他們,可他們根本都不考慮投降,而是毫不猶豫的殺向我軍,當時的場景現在想想還曆曆在目,這些人,從領兵的將軍到戰兵,沒有一個投降的,也沒有一個退縮的。”
“這是為何?”劉子鈺不解的問道:“難道所謂的進身之階比活著還重要嗎?”
“對,就是因為進身之階。”皇甫秋鴻迴答道:“這個進身之階在諸位眼裏什麽也不是,可是在這些最底層的百姓心裏,那就是一個光耀門楣的機會,李朝宗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他們就會為了這個機會拚命。”
“若是朕也給他們機會,他們會不會為了朕拚命?”劉子鈺思索片刻說道。
“會。”皇甫秋鴻毫不猶豫的說道:“隻要能公平公正的給所有人機會,他們就會為了陛下為了大楚豁出自己的性命,隻要諸位大人別覺得自己的地位不保就行。”
皇甫秋鴻最後這半句話就是在挑動這些官員的神經,快站出來反對吧!要不然你們的地位就不保了,別小看這些庶民的力量,隻要給了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把你們從這個大殿趕出去,你們就在也沒有了耀武揚威的資本了。
果然不出皇甫秋鴻所料,皇甫秋鴻的話音剛落,一眾大臣就站了出來,開始反駁皇甫秋鴻,皇甫秋鴻則跟個沒事人一般,對著劉子鈺行了禮之後,又退迴了自己的位置。
而這幫方隊的大臣目的也很明確,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大楚的軍隊,都應該掌握在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手裏,他們才應該是這個國家的基石,而不是那些庶民,而且這些官員們的聯想能力可不一般,在他們看來,若是今天庶民能掌控軍隊,那將來是不是也能霸占文官隊伍,那對於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而坐在龍椅上的劉子鈺也不得不考慮這些大臣的意見,他們代表的可是世家大族,若是這些世家大族不在支持他劉子鈺,那他劉子鈺可就有麻煩了。
好不容易將這麽多世家大族爭取到自己身邊,怎麽可能輕易的讓這些世家大族對自己產生敵對情緒?雖然他現在已經登上了皇位,可地位還是不穩固,外麵可是還有人對他屁股下麵的位置虎視眈眈呢!
最終,大楚的軍製改革隻能不了了之,浦興賢有些失落的隨著人流走出了大殿,而那些從他身邊經過的官員,無不是對他嗤之以鼻,他浦興賢已經觸犯了所有人的利益,這些人是絕對容不下他的,估計用不了幾天,他浦興賢就要從兵部尚書的位置退下來了。
皇甫秋鴻看著落寞的浦興賢,他心裏卻有些高興,浦興賢這種為數不多願意跟你劉子鈺說實話的人,最後卻被你傷成了這樣,這個大楚還有希望嗎?一個一心為了大楚好的官員,被所有人排斥,這個大楚還有好嗎?
既然你劉子鈺不珍惜這個忠誠於你的人,那就別怪他皇甫秋鴻要揮起自己的小搞頭挖人了,李朝宗手裏缺人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要不然也不會再長安城四處給李朝宗挖人,現在這麽好的機會擺在自己麵前,若是自己不動手豈不是浪費了這麽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