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劉文遠罵罵咧咧過來,聽到小強的計策後,心中大喜,這小子想法還真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レレ這樣一來,兵源數量無形中翻了一倍,士氣必定大漲,勝算又多了幾籌。越想越覺得此計高妙,一直笑眯眯的盯著小強看了半天,看的小強心裏發毛。
“劉大哥,看來計劃要小小的變動一下,不知弓箭手派出去多少,若峽穀一戰而成,弓箭手完成任務後不必急於返城,派一部分人迂迴襲擾,讓其疲於奔命,另派一部退隱山林,待大軍過後,斷其後路,把守淯水,見機行事即可
真他媽的高,自己這個隻知道衝鋒陷陣的守備真應該退位讓賢,若是大軍讓他來指揮,說不定早就擒黃霸天於馬下,如此人才若不能留在營中,真是暴殄天物。
其實小強自己卻放心不下,這手法隻能表麵上糊弄一下,讓賊人探不清虛實,真打起來,難以形成有效指揮不說,說不定反而拖了後腿。
其實最重要的是百重山一戰,若是失手,一切都是空談,這種處處防守的態勢太過被動,弄不清別人的虛實不說,盡讓別人牽著鼻子走,一不小心出了差錯,怕是迴天無術。
如今兵力、糧草始終是己方最大的難題,用計也好,強征也罷,隻能解決一時之憂,長久打算終不是上算。看劉文遠得意忘形的樣子,小強不得不提醒他驕兵必敗的道理,免得再弄出什麽事來。
迴到南陽,剛與柳修元說及此事,軍營探馬急報:“賊寇已破南召,參將宋世昌將軍隻率百十餘騎逃出南召,現在軍營暫作休整,請兩位大人前去商議軍務
兩人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神中得到了同樣的信息:大事不妙。
事情緊急,容不得半點耽擱,二人匆匆趕往軍營而去。大營裏宋世昌、張虎、以及其他將領正在討論南召的戰況。宋世昌沒見過小強,聽劉文遠介紹說是新任的參謀,心中不以為意,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唿,小強也是一笑而過,聽眾人談話。
“賊人黎明前發起攻擊,這時候正是我軍人乏馬累之際,再加上連ri來的廝殺,一個個正睡的酣暢,一直以來敵人攻擊的都是北門方向,所以北門布署的兵力較多,而賊寇突然轉而攻打東門,等我抽調兵力前去支援時,東門已破,不得已便與賊寇在城門處與賊寇展開廝殺,無奈寡不敵眾,節節敗退……宋世昌流淚哭訴道。
“敢問宋將軍,賊寇能戰之兵有多少,南召糧草又有多少落入賊寇手中?”敗就敗了,那裏找得這麽多借口,吳小強對這個幹嚎而無淚的將軍有些鄙視,哭訴了半天,竟沒有一句靠譜的話。
一時間眾人齊向小強望來,宋世昌才想起這個新上任的吳參謀。便開口道:“人數近十萬,多為鄉夫百姓,但那些綠林中人個個武藝高強,一旦登上城頭必有一番血戰,加上城中百姓被賊寇蠱惑,民心動亂,一個個高喊打倒貪官、開倉分糧,亂我軍心,才使得敵人破了城池,三萬餘石糧草也盡落賊寇手中……”
大帳死氣沉沉,人人都在對宋世昌所言感到擔憂,也明白了宋世昌之前那番哭訴的緣由。合著這小子打的是同情牌,好降低自己的罪責啊……
帳門口的吳小強也陷入沉思:人還好說,但這糧草一旦落入敵手,幾ri休養便可人強馬壯,看來南召之敗並非偶然,黃霸天此人不容小覷。不過這宋世昌到底是怎麽迴事,雖說敵眾我寡,但也不至於會出現如此大的紕漏。即使城破也應想法設法將糧草燒掉,如此一來,不是明擺著削弱自己的實力,壯大他人的資本嘛。
“怕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大不了與那賊寇拚了,也算對的起這身盔甲?”劉文遠大聲嗬道。
眾將官開始活躍起來,紛紛叫嚷著不滅賊寇勢不罷休。
小強看著一個個身形彪悍的將官激情憤慨,搖頭苦笑,若怒氣能殺死一個人,估計黃霸天早死了幾迴了,隻是士氣可嘉,謀略可歎而!
劉文遠一時心血來chao,想要說出計策,但被小強忙用眼神製止,現在還不到時候,多一個人知道便多一份風險。
看著在‘打’與‘不打’之間爭論不休的眾人,吳小強隻得無耐地搖頭出了大帳。雖然結果隻可能是其中的一種,但在小強看來,這些個將領所描述的觀點,無非是自己站隊一方的陳辭罷了,完全沒有必要的理由。
“吳兄弟,為何不讓文遠說出計策,如今正是時候同樣一直默不做聲的柳修元走了出來,對著遠望秋風而無言的吳小強道。
“雖然我沒見過黃霸天,但仔細想想,此人能一路奪關斬將絕非有勇無謀之人,南召之敗也在情理之中。如今成敗還未可知,多一個人知道便多一份危險,暫時還是不說的好,看來是得好好研究下這個人了!”在吳小強聽來,宋世昌的一番扼腕痛惜之辭無非是為自己開月兌,南召之敗絕非偶然,因為從人xing上來分析‘當一個人過多地將過錯歸結於客觀因素時,在內心中所反應的就是懦弱無能’。
柳修元一陣沉默,雖然他不明白吳小強為什麽會這麽做,但‘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還是懂的。想起胡光義曾經跟自己說起過這黃霸天,便道:“我倒聽胡光義說起過黃霸天,而且他對此人讚不絕口,倒是我的不是,沒與吳兄弟講起此事
“哦?柳大人,我們快點迴去,我想了解一下這個人,或者能找到一些破綻也說不定
二人告別眾人,迴到柳府,將胡光義叫來才了解了這個黃霸天的來曆:“當年我被仇家追殺,被黃霸天救下,惺惺相惜之下,結為異姓兄弟,後來我遇到了大人便不再過問江湖中事,也與霸天失去了聯係。他其實並非什麽綠林響馬賊寇,乃是河北滄州振威鏢局的二公子,從小聰慧,文武雙全,十六歲便離家闖蕩江湖,遍訪名師,習得一身本領,且為人仗義、恩怨分明、行事光明磊落,喜歡幹劫富濟貧的買賣,綠林中頗有名氣,江湖人稱小孟嚐。隻可惜家中看其不務正業,多次勸說無果,隻得將其趕出家門,免得惹上是非
小強邊聽邊思索,黃霸天還真是個人才,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是個強勁的對手啊。
“胡大哥,如果黃霸天要殺你家大人,你會怎麽做?”小強想起一事問道。
柳修元一愣,自己倒是沒有想到這點,萬一胡光義yu投黃霸天,直接將自己擄了去,南陽亂成一團,怕真是不攻自破了。
“這……”胡光義不由的也是一愣,看了看柳修元咬牙道:“大人,小強兄弟,實不相瞞,我雖與黃霸天乃八拜之交,且霸天又曾救我xing命,但大人同樣對我有知遇之恩,這兩ri我碾轉難以入睡,一想到此事便左右為難,如果……如果真有那麽一天,我也不知道該幫那邊。這也是我聽說霸天造反後不願說與大人的原因胡光義謹慎的看著柳修元道。
“胡大哥,你錯了,最好的選擇就是不選擇,那邊有難就幫那邊,黃霸天有難,你出手相助,相信大人非但不會怪罪,反而會對你的忠義大加讚賞,如果大人有難你幫大人,想必那黃霸天也不會不認你這兄弟。你說是嗎柳大人?”通過這幾ri的來住,小強多少了解胡光義為人,知道他是個耿直的漢子,不想讓他難堪便說道。
“吳兄弟說的沒錯,忠義兩難全,換作是誰都難以決擇,我看中的就是你的忠義,即使你出手幫那黃霸天,我也不會怪罪你的柳修元心中也是一鬆,笑著說道。
“謝大人原諒,不過小人夾在中間實在為難,若大人不放心小人,小人願立刻離開,從此不聞世事,也不會幫霸天來對付大人胡光義誠然下跪道。
沒等柳修元開口,小強忙道:“胡大哥,若你即刻離去置身事外也配不上忠義二字,不若跟著大人,也好成全你忠義之名啊
“是啊,光義,我又沒有怪你,你又何必如此呢柳修元扶起胡光義道。
“胡大哥我問你,以你對黃霸天的了解,如果現在招降有幾成把握?”小強看著胡光義道。
“這……其實我也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依著霸天的xing格,必不肯再為官府做事,所以基本全無把握……”
“基本?意思說還是有一絲可能?”小強追問道。
“恩,吳兄弟你想,既然朝廷曾招降過一次,說明霸天不曾想謀反,若非被那太監攪渾,或許此時早已入朝為官胡光義點點頭道,這吳小強說的也不無道理,隻是這一絲絲可能怕是難以實現。
吳小強陷入了沉思,想起黃霸天老家滄州便道:“大人,你可知黃霸天家中情況如何?朝廷有沒有為難他們?”
“這倒不曾聽說,不過震威鏢局的名頭還是聽說過的,聽說與河北王家的中原鏢局號稱大吳兩大鏢局,隻想不到這黃霸天竟然是震威鏢局的二公子柳修元搖了搖頭,自己身為南陽父母官,對江湖中事知之甚少,加之北方又處於混亂之中,消息中斷,也無處打探。
“霸天向來是獨來獨往,很少提起家世,我也是偶然得知他的家世淵源胡光義補充道。
“如此說來,朝廷也未必知道此事……”小強隱隱覺得此事大有可為之處。
“恩,自黃河大水後,朝廷亂作一團,北有外敵入侵,中原又跟著大亂,朝廷疲於應付,即使派人去查,十天半月也難以理清,既使查到些什麽,但黃家早將黃霸天逐出門去,再加上黃家的勢力,想必朝廷也不會把黃家怎麽樣柳修元將自己心中所想說出來加以印證。
“是這個道理,若朝廷聰明,千萬別做傻事,萬一再逼出第二個黃霸天來,一南一北,怕這大吳存亡也隻在朝夕之間了
(
“劉大哥,看來計劃要小小的變動一下,不知弓箭手派出去多少,若峽穀一戰而成,弓箭手完成任務後不必急於返城,派一部分人迂迴襲擾,讓其疲於奔命,另派一部退隱山林,待大軍過後,斷其後路,把守淯水,見機行事即可
真他媽的高,自己這個隻知道衝鋒陷陣的守備真應該退位讓賢,若是大軍讓他來指揮,說不定早就擒黃霸天於馬下,如此人才若不能留在營中,真是暴殄天物。
其實小強自己卻放心不下,這手法隻能表麵上糊弄一下,讓賊人探不清虛實,真打起來,難以形成有效指揮不說,說不定反而拖了後腿。
其實最重要的是百重山一戰,若是失手,一切都是空談,這種處處防守的態勢太過被動,弄不清別人的虛實不說,盡讓別人牽著鼻子走,一不小心出了差錯,怕是迴天無術。
如今兵力、糧草始終是己方最大的難題,用計也好,強征也罷,隻能解決一時之憂,長久打算終不是上算。看劉文遠得意忘形的樣子,小強不得不提醒他驕兵必敗的道理,免得再弄出什麽事來。
迴到南陽,剛與柳修元說及此事,軍營探馬急報:“賊寇已破南召,參將宋世昌將軍隻率百十餘騎逃出南召,現在軍營暫作休整,請兩位大人前去商議軍務
兩人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神中得到了同樣的信息:大事不妙。
事情緊急,容不得半點耽擱,二人匆匆趕往軍營而去。大營裏宋世昌、張虎、以及其他將領正在討論南召的戰況。宋世昌沒見過小強,聽劉文遠介紹說是新任的參謀,心中不以為意,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唿,小強也是一笑而過,聽眾人談話。
“賊人黎明前發起攻擊,這時候正是我軍人乏馬累之際,再加上連ri來的廝殺,一個個正睡的酣暢,一直以來敵人攻擊的都是北門方向,所以北門布署的兵力較多,而賊寇突然轉而攻打東門,等我抽調兵力前去支援時,東門已破,不得已便與賊寇在城門處與賊寇展開廝殺,無奈寡不敵眾,節節敗退……宋世昌流淚哭訴道。
“敢問宋將軍,賊寇能戰之兵有多少,南召糧草又有多少落入賊寇手中?”敗就敗了,那裏找得這麽多借口,吳小強對這個幹嚎而無淚的將軍有些鄙視,哭訴了半天,竟沒有一句靠譜的話。
一時間眾人齊向小強望來,宋世昌才想起這個新上任的吳參謀。便開口道:“人數近十萬,多為鄉夫百姓,但那些綠林中人個個武藝高強,一旦登上城頭必有一番血戰,加上城中百姓被賊寇蠱惑,民心動亂,一個個高喊打倒貪官、開倉分糧,亂我軍心,才使得敵人破了城池,三萬餘石糧草也盡落賊寇手中……”
大帳死氣沉沉,人人都在對宋世昌所言感到擔憂,也明白了宋世昌之前那番哭訴的緣由。合著這小子打的是同情牌,好降低自己的罪責啊……
帳門口的吳小強也陷入沉思:人還好說,但這糧草一旦落入敵手,幾ri休養便可人強馬壯,看來南召之敗並非偶然,黃霸天此人不容小覷。不過這宋世昌到底是怎麽迴事,雖說敵眾我寡,但也不至於會出現如此大的紕漏。即使城破也應想法設法將糧草燒掉,如此一來,不是明擺著削弱自己的實力,壯大他人的資本嘛。
“怕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大不了與那賊寇拚了,也算對的起這身盔甲?”劉文遠大聲嗬道。
眾將官開始活躍起來,紛紛叫嚷著不滅賊寇勢不罷休。
小強看著一個個身形彪悍的將官激情憤慨,搖頭苦笑,若怒氣能殺死一個人,估計黃霸天早死了幾迴了,隻是士氣可嘉,謀略可歎而!
劉文遠一時心血來chao,想要說出計策,但被小強忙用眼神製止,現在還不到時候,多一個人知道便多一份風險。
看著在‘打’與‘不打’之間爭論不休的眾人,吳小強隻得無耐地搖頭出了大帳。雖然結果隻可能是其中的一種,但在小強看來,這些個將領所描述的觀點,無非是自己站隊一方的陳辭罷了,完全沒有必要的理由。
“吳兄弟,為何不讓文遠說出計策,如今正是時候同樣一直默不做聲的柳修元走了出來,對著遠望秋風而無言的吳小強道。
“雖然我沒見過黃霸天,但仔細想想,此人能一路奪關斬將絕非有勇無謀之人,南召之敗也在情理之中。如今成敗還未可知,多一個人知道便多一份危險,暫時還是不說的好,看來是得好好研究下這個人了!”在吳小強聽來,宋世昌的一番扼腕痛惜之辭無非是為自己開月兌,南召之敗絕非偶然,因為從人xing上來分析‘當一個人過多地將過錯歸結於客觀因素時,在內心中所反應的就是懦弱無能’。
柳修元一陣沉默,雖然他不明白吳小強為什麽會這麽做,但‘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還是懂的。想起胡光義曾經跟自己說起過這黃霸天,便道:“我倒聽胡光義說起過黃霸天,而且他對此人讚不絕口,倒是我的不是,沒與吳兄弟講起此事
“哦?柳大人,我們快點迴去,我想了解一下這個人,或者能找到一些破綻也說不定
二人告別眾人,迴到柳府,將胡光義叫來才了解了這個黃霸天的來曆:“當年我被仇家追殺,被黃霸天救下,惺惺相惜之下,結為異姓兄弟,後來我遇到了大人便不再過問江湖中事,也與霸天失去了聯係。他其實並非什麽綠林響馬賊寇,乃是河北滄州振威鏢局的二公子,從小聰慧,文武雙全,十六歲便離家闖蕩江湖,遍訪名師,習得一身本領,且為人仗義、恩怨分明、行事光明磊落,喜歡幹劫富濟貧的買賣,綠林中頗有名氣,江湖人稱小孟嚐。隻可惜家中看其不務正業,多次勸說無果,隻得將其趕出家門,免得惹上是非
小強邊聽邊思索,黃霸天還真是個人才,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是個強勁的對手啊。
“胡大哥,如果黃霸天要殺你家大人,你會怎麽做?”小強想起一事問道。
柳修元一愣,自己倒是沒有想到這點,萬一胡光義yu投黃霸天,直接將自己擄了去,南陽亂成一團,怕真是不攻自破了。
“這……”胡光義不由的也是一愣,看了看柳修元咬牙道:“大人,小強兄弟,實不相瞞,我雖與黃霸天乃八拜之交,且霸天又曾救我xing命,但大人同樣對我有知遇之恩,這兩ri我碾轉難以入睡,一想到此事便左右為難,如果……如果真有那麽一天,我也不知道該幫那邊。這也是我聽說霸天造反後不願說與大人的原因胡光義謹慎的看著柳修元道。
“胡大哥,你錯了,最好的選擇就是不選擇,那邊有難就幫那邊,黃霸天有難,你出手相助,相信大人非但不會怪罪,反而會對你的忠義大加讚賞,如果大人有難你幫大人,想必那黃霸天也不會不認你這兄弟。你說是嗎柳大人?”通過這幾ri的來住,小強多少了解胡光義為人,知道他是個耿直的漢子,不想讓他難堪便說道。
“吳兄弟說的沒錯,忠義兩難全,換作是誰都難以決擇,我看中的就是你的忠義,即使你出手幫那黃霸天,我也不會怪罪你的柳修元心中也是一鬆,笑著說道。
“謝大人原諒,不過小人夾在中間實在為難,若大人不放心小人,小人願立刻離開,從此不聞世事,也不會幫霸天來對付大人胡光義誠然下跪道。
沒等柳修元開口,小強忙道:“胡大哥,若你即刻離去置身事外也配不上忠義二字,不若跟著大人,也好成全你忠義之名啊
“是啊,光義,我又沒有怪你,你又何必如此呢柳修元扶起胡光義道。
“胡大哥我問你,以你對黃霸天的了解,如果現在招降有幾成把握?”小強看著胡光義道。
“這……其實我也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依著霸天的xing格,必不肯再為官府做事,所以基本全無把握……”
“基本?意思說還是有一絲可能?”小強追問道。
“恩,吳兄弟你想,既然朝廷曾招降過一次,說明霸天不曾想謀反,若非被那太監攪渾,或許此時早已入朝為官胡光義點點頭道,這吳小強說的也不無道理,隻是這一絲絲可能怕是難以實現。
吳小強陷入了沉思,想起黃霸天老家滄州便道:“大人,你可知黃霸天家中情況如何?朝廷有沒有為難他們?”
“這倒不曾聽說,不過震威鏢局的名頭還是聽說過的,聽說與河北王家的中原鏢局號稱大吳兩大鏢局,隻想不到這黃霸天竟然是震威鏢局的二公子柳修元搖了搖頭,自己身為南陽父母官,對江湖中事知之甚少,加之北方又處於混亂之中,消息中斷,也無處打探。
“霸天向來是獨來獨往,很少提起家世,我也是偶然得知他的家世淵源胡光義補充道。
“如此說來,朝廷也未必知道此事……”小強隱隱覺得此事大有可為之處。
“恩,自黃河大水後,朝廷亂作一團,北有外敵入侵,中原又跟著大亂,朝廷疲於應付,即使派人去查,十天半月也難以理清,既使查到些什麽,但黃家早將黃霸天逐出門去,再加上黃家的勢力,想必朝廷也不會把黃家怎麽樣柳修元將自己心中所想說出來加以印證。
“是這個道理,若朝廷聰明,千萬別做傻事,萬一再逼出第二個黃霸天來,一南一北,怕這大吳存亡也隻在朝夕之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