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那麽急,手裏頭總要留點錢。”


    大胖這些天一直聽沈寅初不停地跟他打聽東北國企的狀況,還以為他留錢是往這個方麵走:“寅子,我知道你有點兒那個憂國憂民的意識。但是我跟你說,東北如果真的爆發了下崗潮,那就絕對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幫得上忙的。你可千萬別琢磨著拿錢去救濟的念頭!”


    “升米恩鬥米仇你知道不?再說你一百萬扔出去也不帶出什麽響動的!”


    沈寅初搖搖頭:“你放心,不是因為這個,我心裏頭有數。下崗這件事,我已經盡了我能盡的最大努力,剩下的事兒,我也幫不了什麽了。”


    九八年,正是下崗潮鋪天蓋地襲來的時候,四月份上映的《泰坦尼克號》火遍了全國,在大船傾覆的特效奇觀下頭,無數艘國企大船也悄然沉沒。


    或許有人會說,下崗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難不成在國企上班,就一輩子什麽也幹不了了?


    但是實際情況是,北方尤其是東北的很多城市,唯一能夠提供工作場所的就是各種大中小國企了。當國企開始下崗,意味著整個城市可能有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崗位都沒有了。


    這意味著,你擺攤幾乎沒人會買,清潔工的職位多少人搶破頭。


    上岡市的煤礦還好,盛城的經濟被衝擊到幾乎完全崩潰,沈寅初開在盛城的一家小吃店一家烤肉店,幾乎瞬間變得門可羅雀。如果不是門市是當初買下來的,恐怕連房租都開不出來。


    他也做不了更多,隻能保證在這樣的時候不裁撤服務員,把鴨脖店的一些鹵製品改到盛城店裏頭生產,做成真空包裝。


    他留下來的這一百萬,不是為了這下崗潮準備的。街頭結尾都放著劉歡老師《從頭再來》的時候,他除了默默地在心裏頭給同胞們鼓勁,憑著一個人的力量也做不了更多。


    沈寅初留下來的這一百萬存款,後續還會再加上一些,為的是給九八年那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準備的!


    他不是聖人,不會把全部家產都捐獻出去,也不會冒著自身危險去宣稱自己有預知能力。不過,把手裏頭的現錢捐出去一半,他自問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隨著七月份越來越近,連世界杯都無法讓他集中注意力。白露和為霜都發現,爸爸開始每天雷打不動地看《人民日報》頭版和新聞聯播。


    六月二十四日,長江水位超過警戒水位;六月末至七月二十日,長江上遊出現大量降雨,超過曆史最高水位;八月份,長江接連出現了五次洪峰!


    這次降水簡直是史無前例,甚至連遠離幾大水係的上岡市,望山屯村口的小河都上漲到村裏頭了。


    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來了……


    一次又一次洪峰,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幾乎所有人都一直在關注著這場大洪水,電視裏頭不停地播放著進度,子弟兵撲在抗洪第一線,用身體壘成橋給小孩子們過河……


    8月1日建軍節那一天,19位軍人犧牲在了簰洲灣,最大的三十三歲,最小的才十八歲。


    8月8日,九江大堤潰口處,解放軍跳進江水裏,用身體擋住防止沙袋被衝走,在水裏泡了一天一夜……


    沈寅初坐不住了。


    他把存折裏頭那一百萬取出來,再加上這幾個月陸陸續續又攢下來的三十二萬元,找到官方公布的募捐處,一股腦都捐了出去。


    拒絕了留下姓名電話,他和二柱子從募捐處匆匆走了出來,看著不少人抱著衣服棉被往裏頭走去。


    “哥,你說,第六次洪峰咱能不能挺過去?”


    “能。肯定能。”


    沈寅初在心裏頭默默補了一句。


    天佑中華。


    作者有話要說:九八年洪水真的……太慘了。我到現在都忘不掉電視上的畫麵……


    第120章


    九八年洪災,牽動著的不僅僅是大陸人民的心。


    香港捐助了六點八個億,台灣捐助了一點八個億,新加坡捐了八千萬。連日本都捐助了四百五十萬。


    這一年裏頭,媒體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大概是“眾誌成城”。


    事後公布的募捐名單裏頭,很多人都注意到,京城募捐處收到的個人捐款中,有一筆一百三十二萬元的款項,署了個明顯是假名的“蒹葭”。


    沈寅初捐款沒告訴別人,隻是捐助之前跟媳婦兒商量了一下,蘇鯉自然是舉雙手讚成。


    劉大胖一看這數字,再看明顯對應了白露為霜的“蒹葭”,立刻打電話過來。


    “沈哥,當初看你留那一百萬,我今天算是服了!我迴家也跟媳婦兒商量商量去,多少還有點存款。”


    沈寅初倒是不以為意:“捐款這種事情是心意,不要一時衝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九零鳳凰男[穿書]+番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異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異雀並收藏穿成九零鳳凰男[穿書]+番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