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禮拜前我寫過一篇網誌,叫“加油,人生已經開始了”。


    (http://retch/blog/giddens/7143074&tpage=5#trackback3953664


    大家反應熱烈,但我注意到在這篇網誌底下,有個位居218樓的讀者rociosnow響應了這兩句話:“其實我很害怕,夢想變成我逃避的借口”。


    我想我明白這個網友在說什麽。


    我常常說一些鼓勵大家朝夢想前進的話,經常被大家引用的兩大段話,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夢想不是掛在嘴邊炫耀的空氣,而是需要認真的實踐。


    等到對的風,我們展翅翱翔。


    沒有風,隻要擁有足夠強壯的翅膀,我們照樣拔地飛行。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完成了什麽,而是如何完成它。


    天空見。


    這一段話,以第一句話最重要。


    如果你整天將夢想掛在嘴邊,卻一點也沒有在做一些實踐夢想的暖身運動,那麽追求夢想的論調,就隻是你逃避“人生需要努力”的借口。


    用超低分考上大學,絕對不是可以用驕傲的語氣拿出來臭屁的事,僅僅七分,實在很低,可以說是毫無標準。


    如果你常常把“讀什麽學校不是重點,實力比較重要”這個論點當作是反擊文憑主義的擋箭牌,久了,你就會習慣拿出下一個擋箭牌:“實力不重要,要緊的是你有沒有擁有夢想”。


    接下來,長期擁有夢想卻隻是每天努力夢遺的你,幾年後就會開始信奉下一個座右銘:“夢想隻是成功人士催眠出來的幻覺,重要的是你過得開不開心!”


    更多年以後,懶惰到沒有學曆、也沒有一技之長的你,終於發覺自己沒辦法開心,也沒辦法讓家人開心,情非得以下,你隻好相信:“人終將一死,是非成敗轉眼成空啊。”


    到頭來你什麽也沒做。


    沒有確確實實努力過,隻是熱血地信奉一些熱血的格言,你的人生就隻是一堆句子的總集合,扣掉這些,什麽也不是。


    人生,要流汗的。


    盡管我們遲早都要接受很多汗水都是白流的事實,但不流不行。因為沒有流過那些莫名其妙的汗水,不會有強壯的人格體質。


    發哥討厭別人拿槍指著他的頭,我則很討厭別人用說教的語氣跟我講話,但我更討厭很多人把“自己明明就做不到的事,講得很稀鬆平常……沒什麽了不起嘛”,如果我非得用說教的語氣反擊這些人,我會做。


    所以以下一段全是很雞巴的說教!


    從來我就覺得,可以把書念好的人很厲害,因為我在高中時期徹底嚐試過了“努力用功”這一件事,雖然個性搞怪,但我可是老老實實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拿來念書,極限了,我很多物理觀念都一知半解,為了得分我隻好用自己幻想出來的“創意”徑自理解它。化學,雖然分數一直不差,幹,但到了最後階段我都用陳建宏教的暴力記憶法去搶分數。數學我則很幸運為了幫沈佳儀解題我變得挺罩的。


    反正我就很用功,但不管我再怎麽努力,我就是贏不了我們班上前十五名(其實就是全校前十五名的意思,能力編班的常態)。我深知在念書上的天資有差異,不過成績贏我的那十五個人,我想私下也非常用功,沒有浪費了父母生給他的好腦袋。


    如此用功三年後,我甄試上了交大,應該是我努力用功生涯的極限了。


    (甄試上後,班導跟我爸都希望我放棄資格,衝衝看聯考考醫科,我瘋了才這麽做!我太清楚除非文昌帝君上身,或是哈棒幫我去考,不然毫無指望。)


    後來展開寫小說征服天下之旅,我到建中、北一女、師大附中、中山女中、台中一中評審文學獎時,我都覺得挺榮幸的,因為我所看到的那些彬彬有禮的孩子,都是在“努力用功”這一點上狂贏我的人,他們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而且他們竟然還有閑暇寫小說!


    所以我不會說,努力用功又怎樣?成績好又怎樣?讀好高中又怎樣?


    很怎麽樣啊!


    底子紮實的高中生上了大學,如果還能繼續努力用功,我想學習到的本事沒道理比高中亂讀一通的人還少吧?


    我不過就是非常反感,就因為書讀得好、就把其它人看扁的那種機歪菁英。


    迴到7.69分念大學這件事。


    “大學生”這個名詞已經被整體社會、給媒體給汙名化了,原因在哪裏?


    原因在於大學太多,升級的、改製的、新設的大學越來越多,生產出來的大學生當然很多。負責核準的教育部要擔責任,買地蓋學校的那些人也要負責任。


    那麽,這些人是哪些人呢?


    這些人就是發明了“草莓族”名詞貶抑他們下一代的大人,這些人就是當年控訴大學入學門坎太高阻礙小孩求知求學的權益、讓小孩讀書不快樂的大人,這些大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弄出一大堆學校,然後呢?


    這下子好了,大學那麽多,大學教育演變得普及了,這些大人現在才要戴上麵具,迴過頭來用憂心忡忡的語氣教訓這些孩子:“把世界交給你們,真讓人不放心啊!”


    吃大便吧!你們這種爛大人才讓人無法信任吧!


    念了大學,不代表你就可以從那一間大學畢業。


    今天大學把大門放得很寬,用滾的都可以進去,這個現狀可以有許多關於學術自由、有教無類的名目作為解讀,但如果將來畢業的門跟入學的門一樣寬,那才是真正說不過去。


    重點來了,“有教無類”的意思,並不是直接發給你一張畢業證書告訴你人生就是這麽便宜,順手就可以拿走你想得到的東西。


    7.69分進大學的意思,應該解讀成,你以後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能畢業。


    7.69分進大學的意思,應該解讀成,你以後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能畢業。


    7.69分進大學的意思,應該解讀成,你以後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能畢業。


    如果你無法畢業,在讀大學的這個過程,希望你不要虛擲了光陰,而是想辦法從大學豐沛的學術資源中,帶走了一些對你有用的知識,或得到人生的啟發。


    低分進大學是一迴事,高分進大學也不見得是好事一件,因為我們常常被分數誌願表迷惑,常常被社會人力資源的需求給迷惑,最後他媽的填錯。


    (請參考http://retch/blog/giddens/4789391過重的父母期待)


    進了大學,就算你猛然發現讀錯了,如果你覺得重考很度爛、無法來個壯士斷腕,那就好好把書念一念等畢業吧(念錯係不稀奇啊,我看有一半的人都會說自己念錯了係),在這個過程中想辦法到你有興趣的係所旁聽課程、試探自己的潛力,或者幹脆花心思準備轉換跑道的研究所考試。


    大學可以填錯誌願、誤解自己的喜好,但大學畢業後,考上某某研究所,你要抱怨說研究所也讀錯了,隻能說你過去四年活得真白目啊!


    如此,縱使大學念錯了,畢業後雖然拿一張可有可無的文憑,但至少——你知道下一步要怎麽走。


    我說過了我在念交大時,本科係的必修都修得很爛,但我對傳播有興趣(當時我想到廣告公司上班,寫文案,或發想創意),除了把通識課表上關傳播的課全部都修過一遍外,還想更進一步,念點難一點的東西試試看。


    剛剛好我那成績爛到爆炸的室友對法律很有興趣(記得嗎?今年七月他跑去美國念法學博士了),於是我們兩個大三生就一起跑去交大傳播所修碩士班的“傳播法規”課程。


    開課的李老師跟幾個一起修課的碩士生都覺得我們很扯,一開始還想勸退我們。我們要念很多國外的智慧財產權的判例,還要每周輪流報告,我室友英文很強把原文書當中文書看,但我可是很努力查了一個學期的單字,最後我們都拿了八十五分,李教授還幫我寫過推薦信。


    我大學沒有把係上開的課學好,但我可沒閑著,我總算在這個階段弄清楚我的興趣,並相當努力準備了研究所考試,研究所考了兩次,第一次全部都沒上(太幸運了真的是!),來年一邊寫小說一邊準備,後來考七中四,選了離我家最近的東海社會學研究所去念。(過程請見壹周刊後麵的故事連載啦,在那邊寫得太詳細,贅述很累,我很喜歡東海啊,私立的又怎樣?不懂ptt鄉民是瞧不起東海哪一點啊?)


    這一大段從獵命師14那邊搶時間過來的東西在寫什麽?


    夢想不是拿來擁有的,需要認真的實踐!


    夢想不是拿來擁有的,需要認真的實踐!


    夢想不是拿來擁有的,需要認真的實踐!


    十年之後,你應該將努力實踐夢想的過程,濃縮成一句屬於你自己的座右銘。


    不要迴過頭來,赫然發現你人生最猛的戰績,不過就是:“哈哈哈告訴你,當年7.69分就上大學的那個人——就是我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是盡力,是一定要做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把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把刀並收藏不是盡力,是一定要做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