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話的宮娥忙道:“全帶走了,不獨他們,連殿下從宮外帶迴的幾個侍從也一起帶走了,不知帶去哪裏。*******$百*度*搜**小*說*網*看*最*新*章*節******小梁子機靈,臨走前悄悄和旁邊一處宮室掃灑的小宮娥巧兒說了,讓她傳信,如今宮內戒備森嚴,誰都不準輕易走動,巧兒躲躲閃閃過來報信,廢了不少功夫。幸好在前頭角門遇見我,不然後頭又是一對監察的內監,怕是她也過不來
楊嬤嬤看著鎮定,內心早已焦急起來:“好好兒的,怎麽要把伺候的人都帶走?那殿下可好?可有受驚受傷?那些人是誰帶走的?帶去了哪裏?”
宮娥搖頭:“聽說殿下有驚無險,無恙。其他便不知了。那些人是禁軍帶走的,其他的事,小梁子也不清楚。小婢留了心,恰好監察的內監裏有一個是小婢同鄉,他告訴我,昨夜裏禁軍也有人謀反,剩下的幾個將領大半都暫解了職,留待查看,一應事務,都由阮相統管
楊嬤嬤皺緊了眉。這話一思量,叫人更覺兇險。不免猜測昨夜荊王到底經曆了什麽事,這宮內的“驚”可大可小,董太後和寶慶公主都不在宮中,阮家素來和董太後不親近,荊王孤身一人,怕是會吃虧。
她這樣想著,忙撐著桌子從椅上起身,命道:“顧不得那麽多了,你們幾個把我扶到漪蘭殿去她雖然是一品,但身為女官,隻能步行,並沒有在宮中乘坐車轎的資格,便是一抬簡易的滑竿也不行。
幾個宮娥麵麵相覷,其中一個道:“嬤嬤的傷,太醫說了這個月內斷不能出這門。不然,隻怕日後會有礙
楊嬤嬤正如熱鍋上的螞蟻,聞言不耐煩道:“這都什麽時候了?若是荊王有什麽,我哪裏還用等以後,索性如今就一頭碰死
俞憲薇認得楊嬤嬤這麽久,從來見她都是神色從容,淡然處之,言語舒緩文雅,自有一番風範,如今竟這般毛躁,顯見得是真著急了。隻是這裏到漪蘭殿路途遙遠,不要說她的腿根本不能行走,便是有宮娥們扶著慢慢挪過去,怕也要白白費上幾個時辰。
“還是我去吧俞憲薇扶住楊嬤嬤一側手臂,道,“嬤嬤身體實在挪動不了,且漪蘭殿我這些日子跑熟了的,各處的人手都混了個臉熟,那些人是否真如傳聞所說都被帶走了,我一看便知,”
楊嬤嬤不同意:“姑娘到底還小,若遇著事照應不了。老婆子在宮裏這些年,到底薄麵還有幾分
俞憲薇見她固執己見,已經準備要走,便上前一步,湊在她耳邊道:“嬤嬤勿急。到底如今宮中局勢不明,趕緊請了太後迴來才是要緊,不然就憑嬤嬤和我們這些人,真有什麽,縱我們去了也於事無補。現下外頭亂,嬤嬤不如坐鎮隆福殿,如今天色已亮,又已評定,比夜裏亂時行事方便,差人將宮中情形報之太後,再著人去禁軍和阮寧妃處打探頓了頓,又道,“若能從福寧殿裏探知消息便是最好。我們也好盡早有個對策
楊嬤嬤停住腳步,將手按在俞憲薇肩上,略略猶豫。
俞憲薇又道:“我和幾位姐姐都是沒經過事的,這裏還需有嬤嬤在,才有了主心骨,不然,倘若隆福殿也亂了,那荊王殿下的事,豈不是連個報信的人都沒了?”
楊嬤嬤這才沉沉歎了口氣,下定了決心,點頭道:“姑娘說得有理。老婆子關心則亂了雖這樣說,不免心裏又多了一重不放心,“那裏說不準情形如何,姑娘萬事自己當心,若有什麽,隻管說你是太後親口所封的縣主,料尋常人也不敢對你如何。若還有什麽不妥立刻讓人迴報,老婆子便是爬斷了腿也會過去
俞憲薇一愣,不知這縣主是何意思,她並沒細想,隻當是楊嬤嬤隨口說來給她做一重保障用的,便點頭應了,取了鬥篷裹上,帶了燕金和另一個大宮娥便出了殿門。
剛離開隆福殿不遠,便察覺出異樣,長街上空蕩蕩靜悄悄的,一個人影都沒有,大白天也隻聽到自己的腳步聲,頗有些叫人心驚肉跳。
匆匆走到長街盡頭垂花門處,門兩邊便是兩個內監,板著臉查問身份。幸而那大宮娥入宮時間久,內監們都認得,聽說是隆福殿的人,俞憲薇又有二品女官的腰牌,他們也沒怎麽為難便放行了,隻是口風甚緊,大宮娥旁敲側擊也問不出什麽。
接著一道門又是一道盤問,雖然宮內不能見兵刃,但那些內監手上都拿著手臂粗的棍棒,棒頂是幾圈尖細的鐵釘,活像個狼牙棒,那鐵釘上暗紅一片,似是剛剛才幹涸的血跡,頗為令人震驚。經了這幾番,三人心都沉了下來,這宮內局勢,比她們預想的要嚴重得多。
到得漪蘭殿,便是另一番景象,遠遠看著許多戎裝禁軍挎著刀將宮門團團守住,圍得鐵桶一般,看那神色頗為不善。
俞憲薇皺緊了眉,緩緩走過去,到了跟前,大宮娥開腔道:“我們是太後娘娘隆福殿的人,來看望荊王殿下。還請各位放行
其中一個頭領模樣的冷冰冰將三人上下打量一番,硬邦邦道:“奉阮相之命,漪蘭殿不準任何人進入。三位姑姑請迴吧
大宮娥語氣有些不穩,忙問道:“這是為何?隆福殿留守諸人照看漪蘭殿是太後娘娘親口下的懿旨。你想抗旨麽?”
那頭領冷冷瞥了她一眼,大宮娥心頭一顫,險些後退半步。那頭領鼻子裏哼出一聲:“凡膽敢私闖漪蘭殿者,格殺勿論。幾位若不信,盡可一試!”
燕金心頭一亂,忍不住顫聲道:“你們這是作甚?莫不是想害荊王殿下麽?”
那頭領眼一眯,叮一聲輕響,腰刀已半出鞘:“放肆,竟敢胡言亂語汙蔑禁軍!我敬你們是太後殿的人,這次便不計較,若再聒噪,便休怪我不客氣!”
氣氛頓時僵到極點,三人心裏都有了極不好的猜測,隻怕殿內荊王果真有不測。
俞憲薇一個唿吸間便下定了決心,她攥緊拳,輕輕吸了一口氣,上前一步道:“這位軍爺,若是不方便讓我們進去,便請一位裏頭伺候的內監或宮娥來,我們見了人,確保內裏無虞即刻便走。不然,荊王殿下是皇上唯一的侄兒,也是太後唯一的孫兒,倘若他真有什麽事,便都會算在你們身上,屆時皇上和太後雷霆之怒,不要說軍爺你,就是阮相,隻怕也擔當不起
那頭領哼笑一聲,嗤之以鼻:“一個黃毛小丫頭,倒敢威脅起我們來了
俞憲薇不卑不亢,一字一句清晰道:“小女雖然年幼,卻已是宮中二品女官。也是太後娘娘的娘家孫女,她老人家金口玉言,此番皇陵祭祀先皇迴來,便會冊封我為縣主。受了太後恩眷,便須忠於所托。所以,今日要麽,軍爺讓我們見一見裏麵的人,確認荊王殿下無恙,要麽,小女這就闖進去,軍爺要打要殺盡管上。我縱是死在這宮門口,也算不曾辜負太後信任說罷,迴頭交代燕金和大宮娥,“你們兩個就在這裏守著,我若死了,就即刻迴去告知嬤嬤說著,隨手解開鬥篷係帶,低頭就往前衝。
事出突然,燕金和大宮娥都不及防備,微微一怔,便錯過了攔住她的機會,燕金一聲驚唿,匆匆伸手去抓人,隻來得及拽住那滑落的鬥篷。
那禁軍頭領也是一愣,便見這小姑娘一頭撞了過來,他方才聽她所說自己身份,知道她是太後親眷,且在太後跟前得寵,不免有些猶豫,擔心真傷了碰了她,太後必然不肯輕易善罷甘休,他不想惹麻煩,便忙將刀入鞘,伸手攔人。
旁邊幾個禁軍見了,也忙圍了過來,不讓俞憲薇闖進去。
眼見俞憲薇單薄的身影被人推搡了幾下,燕金和大宮娥也衝了過去,喝道:“住手!”
驚唿聲,叫喊聲,粗聲粗氣的責罵聲,連帶淩亂的腳步聲,推推搡搡間,漪蘭殿門口亂成一鍋粥。
“這是做什麽?!”忽然門內傳來一道聲音略顯得尖細的責備,“都給我住手!”
一群人都停了下來,往聲音處望去。
從內走出個中年內監,板著臉罵道:“這是當德象宮是菜市場呢,哪來的一群莽夫潑婦
他一出口便將兩邊人都罵上了。幾個禁軍臉色一沉,卻也沒有出聲。
俞憲薇頭發在拉扯中散亂了,她抬手挽起散發,隻覺這內監十分眼熟,忙努力迴想,她入宮後見的內監有數,立刻便想明白此人是誰:“吳公公?!”這人竟是她和楊嬤嬤入宮時,沐陽門搜檢物品的內監頭領吳內監。
吳內監循聲望過來,略一皺眉,立刻笑了:“我當是誰,原來是俞姑娘。聽說姑娘升了二品女官,真是恭喜。又聽說楊嬤嬤傷了腿,如今可好了?”
俞憲薇放下手,燕金乖覺,立刻上前接受替她挽發。
她笑笑,道:“多謝公公關懷。嬤嬤很好,隻是腿腳不便,不得出門,不知荊王殿下這裏情形如何,焦心得很
吳內監眼珠微動,笑道:“姑娘隻管叫嬤嬤放心,荊王殿下好著呢,早起還吃了一大碗小米粥,猶嫌不足,直嚷嚷著還要添,還是小的勸說半日,方才沒有再要了
聽了荊王安好,三人心裏的石頭都落了地,俞憲薇心頭飛速思忖著,又笑道:“公公真是費心了。殿下還是孩子脾氣呢,多虧了有公公照顧。隻不知梁公公和素月姐他們怎麽不見?前幾日隆福殿又來了幾位公公在這裏伺候,卻全不見人。過不了幾日太後便要迴來,隆福殿內雜事多,正想叫幾個人迴去幫著收拾呢。公公可否叫他們出來?”
(
楊嬤嬤看著鎮定,內心早已焦急起來:“好好兒的,怎麽要把伺候的人都帶走?那殿下可好?可有受驚受傷?那些人是誰帶走的?帶去了哪裏?”
宮娥搖頭:“聽說殿下有驚無險,無恙。其他便不知了。那些人是禁軍帶走的,其他的事,小梁子也不清楚。小婢留了心,恰好監察的內監裏有一個是小婢同鄉,他告訴我,昨夜裏禁軍也有人謀反,剩下的幾個將領大半都暫解了職,留待查看,一應事務,都由阮相統管
楊嬤嬤皺緊了眉。這話一思量,叫人更覺兇險。不免猜測昨夜荊王到底經曆了什麽事,這宮內的“驚”可大可小,董太後和寶慶公主都不在宮中,阮家素來和董太後不親近,荊王孤身一人,怕是會吃虧。
她這樣想著,忙撐著桌子從椅上起身,命道:“顧不得那麽多了,你們幾個把我扶到漪蘭殿去她雖然是一品,但身為女官,隻能步行,並沒有在宮中乘坐車轎的資格,便是一抬簡易的滑竿也不行。
幾個宮娥麵麵相覷,其中一個道:“嬤嬤的傷,太醫說了這個月內斷不能出這門。不然,隻怕日後會有礙
楊嬤嬤正如熱鍋上的螞蟻,聞言不耐煩道:“這都什麽時候了?若是荊王有什麽,我哪裏還用等以後,索性如今就一頭碰死
俞憲薇認得楊嬤嬤這麽久,從來見她都是神色從容,淡然處之,言語舒緩文雅,自有一番風範,如今竟這般毛躁,顯見得是真著急了。隻是這裏到漪蘭殿路途遙遠,不要說她的腿根本不能行走,便是有宮娥們扶著慢慢挪過去,怕也要白白費上幾個時辰。
“還是我去吧俞憲薇扶住楊嬤嬤一側手臂,道,“嬤嬤身體實在挪動不了,且漪蘭殿我這些日子跑熟了的,各處的人手都混了個臉熟,那些人是否真如傳聞所說都被帶走了,我一看便知,”
楊嬤嬤不同意:“姑娘到底還小,若遇著事照應不了。老婆子在宮裏這些年,到底薄麵還有幾分
俞憲薇見她固執己見,已經準備要走,便上前一步,湊在她耳邊道:“嬤嬤勿急。到底如今宮中局勢不明,趕緊請了太後迴來才是要緊,不然就憑嬤嬤和我們這些人,真有什麽,縱我們去了也於事無補。現下外頭亂,嬤嬤不如坐鎮隆福殿,如今天色已亮,又已評定,比夜裏亂時行事方便,差人將宮中情形報之太後,再著人去禁軍和阮寧妃處打探頓了頓,又道,“若能從福寧殿裏探知消息便是最好。我們也好盡早有個對策
楊嬤嬤停住腳步,將手按在俞憲薇肩上,略略猶豫。
俞憲薇又道:“我和幾位姐姐都是沒經過事的,這裏還需有嬤嬤在,才有了主心骨,不然,倘若隆福殿也亂了,那荊王殿下的事,豈不是連個報信的人都沒了?”
楊嬤嬤這才沉沉歎了口氣,下定了決心,點頭道:“姑娘說得有理。老婆子關心則亂了雖這樣說,不免心裏又多了一重不放心,“那裏說不準情形如何,姑娘萬事自己當心,若有什麽,隻管說你是太後親口所封的縣主,料尋常人也不敢對你如何。若還有什麽不妥立刻讓人迴報,老婆子便是爬斷了腿也會過去
俞憲薇一愣,不知這縣主是何意思,她並沒細想,隻當是楊嬤嬤隨口說來給她做一重保障用的,便點頭應了,取了鬥篷裹上,帶了燕金和另一個大宮娥便出了殿門。
剛離開隆福殿不遠,便察覺出異樣,長街上空蕩蕩靜悄悄的,一個人影都沒有,大白天也隻聽到自己的腳步聲,頗有些叫人心驚肉跳。
匆匆走到長街盡頭垂花門處,門兩邊便是兩個內監,板著臉查問身份。幸而那大宮娥入宮時間久,內監們都認得,聽說是隆福殿的人,俞憲薇又有二品女官的腰牌,他們也沒怎麽為難便放行了,隻是口風甚緊,大宮娥旁敲側擊也問不出什麽。
接著一道門又是一道盤問,雖然宮內不能見兵刃,但那些內監手上都拿著手臂粗的棍棒,棒頂是幾圈尖細的鐵釘,活像個狼牙棒,那鐵釘上暗紅一片,似是剛剛才幹涸的血跡,頗為令人震驚。經了這幾番,三人心都沉了下來,這宮內局勢,比她們預想的要嚴重得多。
到得漪蘭殿,便是另一番景象,遠遠看著許多戎裝禁軍挎著刀將宮門團團守住,圍得鐵桶一般,看那神色頗為不善。
俞憲薇皺緊了眉,緩緩走過去,到了跟前,大宮娥開腔道:“我們是太後娘娘隆福殿的人,來看望荊王殿下。還請各位放行
其中一個頭領模樣的冷冰冰將三人上下打量一番,硬邦邦道:“奉阮相之命,漪蘭殿不準任何人進入。三位姑姑請迴吧
大宮娥語氣有些不穩,忙問道:“這是為何?隆福殿留守諸人照看漪蘭殿是太後娘娘親口下的懿旨。你想抗旨麽?”
那頭領冷冷瞥了她一眼,大宮娥心頭一顫,險些後退半步。那頭領鼻子裏哼出一聲:“凡膽敢私闖漪蘭殿者,格殺勿論。幾位若不信,盡可一試!”
燕金心頭一亂,忍不住顫聲道:“你們這是作甚?莫不是想害荊王殿下麽?”
那頭領眼一眯,叮一聲輕響,腰刀已半出鞘:“放肆,竟敢胡言亂語汙蔑禁軍!我敬你們是太後殿的人,這次便不計較,若再聒噪,便休怪我不客氣!”
氣氛頓時僵到極點,三人心裏都有了極不好的猜測,隻怕殿內荊王果真有不測。
俞憲薇一個唿吸間便下定了決心,她攥緊拳,輕輕吸了一口氣,上前一步道:“這位軍爺,若是不方便讓我們進去,便請一位裏頭伺候的內監或宮娥來,我們見了人,確保內裏無虞即刻便走。不然,荊王殿下是皇上唯一的侄兒,也是太後唯一的孫兒,倘若他真有什麽事,便都會算在你們身上,屆時皇上和太後雷霆之怒,不要說軍爺你,就是阮相,隻怕也擔當不起
那頭領哼笑一聲,嗤之以鼻:“一個黃毛小丫頭,倒敢威脅起我們來了
俞憲薇不卑不亢,一字一句清晰道:“小女雖然年幼,卻已是宮中二品女官。也是太後娘娘的娘家孫女,她老人家金口玉言,此番皇陵祭祀先皇迴來,便會冊封我為縣主。受了太後恩眷,便須忠於所托。所以,今日要麽,軍爺讓我們見一見裏麵的人,確認荊王殿下無恙,要麽,小女這就闖進去,軍爺要打要殺盡管上。我縱是死在這宮門口,也算不曾辜負太後信任說罷,迴頭交代燕金和大宮娥,“你們兩個就在這裏守著,我若死了,就即刻迴去告知嬤嬤說著,隨手解開鬥篷係帶,低頭就往前衝。
事出突然,燕金和大宮娥都不及防備,微微一怔,便錯過了攔住她的機會,燕金一聲驚唿,匆匆伸手去抓人,隻來得及拽住那滑落的鬥篷。
那禁軍頭領也是一愣,便見這小姑娘一頭撞了過來,他方才聽她所說自己身份,知道她是太後親眷,且在太後跟前得寵,不免有些猶豫,擔心真傷了碰了她,太後必然不肯輕易善罷甘休,他不想惹麻煩,便忙將刀入鞘,伸手攔人。
旁邊幾個禁軍見了,也忙圍了過來,不讓俞憲薇闖進去。
眼見俞憲薇單薄的身影被人推搡了幾下,燕金和大宮娥也衝了過去,喝道:“住手!”
驚唿聲,叫喊聲,粗聲粗氣的責罵聲,連帶淩亂的腳步聲,推推搡搡間,漪蘭殿門口亂成一鍋粥。
“這是做什麽?!”忽然門內傳來一道聲音略顯得尖細的責備,“都給我住手!”
一群人都停了下來,往聲音處望去。
從內走出個中年內監,板著臉罵道:“這是當德象宮是菜市場呢,哪來的一群莽夫潑婦
他一出口便將兩邊人都罵上了。幾個禁軍臉色一沉,卻也沒有出聲。
俞憲薇頭發在拉扯中散亂了,她抬手挽起散發,隻覺這內監十分眼熟,忙努力迴想,她入宮後見的內監有數,立刻便想明白此人是誰:“吳公公?!”這人竟是她和楊嬤嬤入宮時,沐陽門搜檢物品的內監頭領吳內監。
吳內監循聲望過來,略一皺眉,立刻笑了:“我當是誰,原來是俞姑娘。聽說姑娘升了二品女官,真是恭喜。又聽說楊嬤嬤傷了腿,如今可好了?”
俞憲薇放下手,燕金乖覺,立刻上前接受替她挽發。
她笑笑,道:“多謝公公關懷。嬤嬤很好,隻是腿腳不便,不得出門,不知荊王殿下這裏情形如何,焦心得很
吳內監眼珠微動,笑道:“姑娘隻管叫嬤嬤放心,荊王殿下好著呢,早起還吃了一大碗小米粥,猶嫌不足,直嚷嚷著還要添,還是小的勸說半日,方才沒有再要了
聽了荊王安好,三人心裏的石頭都落了地,俞憲薇心頭飛速思忖著,又笑道:“公公真是費心了。殿下還是孩子脾氣呢,多虧了有公公照顧。隻不知梁公公和素月姐他們怎麽不見?前幾日隆福殿又來了幾位公公在這裏伺候,卻全不見人。過不了幾日太後便要迴來,隆福殿內雜事多,正想叫幾個人迴去幫著收拾呢。公公可否叫他們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