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駕出行,必然是勞師動眾,小半個宮廷衛隊傾巢而出,禁軍更是嚴陣以待。**********請到s+i+k+u+s+h+u.c+o+m看最新章節******


    六尚局將一切準備停當,隻待第二日出發。董太後也把一切都交代妥當,留了楊嬤嬤在宮中照看荊王,隻帶巧慧和其他幾個宮娥前往。


    董太後仍是放心不下荊王,百般叮囑,楊嬤嬤隻差立下軍令狀,保證道:“荊王殿下也是我從小帶大的,太後隻管放心去


    董太後身體痊愈後,立刻便去漪蘭殿探望了荊王,眼見孫兒比一年前又瘦弱了許多,怎能不心疼,隻是此時縱然心疼,也莫可奈何,隻得吩咐了太醫好生調養,又送了無數補品和補藥過去。


    楊嬤嬤怕她太過憂心,於旅途無益,便以別言岔開話題,“若此行有合適的機會,太後或許就能在皇上麵前提一提寶慶公主的親事了


    董太後最疼的就是一雙孫兒孫女,聽了這話便點頭道:“我也想到了這事。阿媞先前許配給了武安侯世子,之後世子早亡,現下也有三年了,縱是別人家中已經嫁為人婦的寡婦,守孝三年都可再嫁,更何況阿媞?皇帝相對武安侯示好,也不該將阿媞的一生都搭進去


    武安侯在先帝晚年時因戰功封侯,兩個年長的兒子十來歲就跟隨父親上戰場,都折損在幾次戰役裏,嫡出的唯剩一個幼子,請封為世子,因在睿王之亂時護衛皇帝有功,故而皇帝即位後,憐憫他忠義,便將嫡長女寶慶公主許配給武安侯世子,但幾年前世子在校場墜馬身亡,嫡出三子盡皆未滿二十而夭,便隻剩個繈褓中的庶子,皇帝為示憐憫,格外破例封武安侯庶子為世子,不使武安侯後繼無人,又特地命寶慶公主為亡夫戴孝,公主是君,武安侯世子是臣,自古來,從未有過未出閣的公主為臣子戴孝的先例,故而此事可見皇帝當年對武安侯是何等的隆寵。


    楊嬤嬤蹙眉道:“小的隱隱聽見信,皇上近來很有些冷待武安侯,不如先前那般寵信,而且此次對北狄之戰,武安侯先頭急功冒進吃了敗仗,卻隱瞞軍情,險些釀成大禍,後來是他手下一個年輕將軍從敵營帶迴了狄人的布陣圖,這才反敗為勝。消息傳來,朝中都說武安侯已然年老昏聵,不堪大任了


    董太後微驚:“果真麽?”


    楊嬤嬤點頭,低聲道:“是垂拱殿裏的小內監悄悄告訴了小梁子,他轉告的我。就是前兩日的事


    董太後了然:“這幾日就要起身前往皇陵祭奠了,自然是能有得勝的消息最好,如此方能告慰衛家先祖,皇帝臉麵才有光。如此險勝,乃是兵家大忌。皇帝此時揪著這事來罰武安侯,倒也師出有名。隻是皇帝素來便不是心血來潮之人,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斷然不會因一時之怒而如此懲罰一個重臣,隻怕這是素日裏嫌隙累積所成的後果


    楊嬤嬤雖跟了董太後多年,到底朝政上所知不多,便不敢輕易置喙。


    董太後將手交握放在膝頭,沉思許久,方才歎道:“如此看來,皇帝是想動武安侯了


    楊嬤嬤向來十分信服董太後,所以並不懷疑這話的真實性,隻是憂心寶慶公主,便焦急道:“若如此,公主可要如何自處?”


    董太後道:“阿媞反會得好處,若武安侯倒了,阿媞身為公主,自然不該再為一個罪臣之後守著。我催促皇帝給她另擇駙馬便更容易。我隻是擔心,武安侯是兩朝元老,在軍中故舊無數,他若倒了,恐怕朝堂上又是一番動蕩如此說來,皇帝選在離京之前發作武安侯,隻怕有更深的用意。


    果然如董太後的猜測,在離京前一日,皇帝在朝上重重訓斥了武安侯,說他屍位素餐,有負先皇重任,實乃不忠不義之臣,直把這臣子訓得臉色煞白驚惶,滿頭冷汗,幾乎跪在地上爬不起來。最後皇帝見他如此,似有了些惻隱之心,便讓他自行迴府,為先帝


    無論前朝有何風波,皇帝和太後一行仍是按定好的時辰離開了玉京。


    京郊皇陵距離玉京城隻有一百餘裏,尋常百姓腳程快的一日便能到達,但禦駕人多,且各項規矩繁雜,行進緩慢,足足要走上兩天,然後齋戒沐浴三日,便是先帝的忌辰,要做七天法事,再停頓兩三日方才迴京。前前後後足有近二十日的功夫。未免耽誤朝政,朝中二品以上大員都隨行前往,助帝王理政,唯有右相阮乾坐鎮玉京,而他,也是阮寧妃的哥哥,顯見得帝王聖眷阮寧妃,信賴阮家。


    而相對的,另一個有妊本該更得寵的夏貴妃,卻並不見夏家得到更多的優待,幸而夏家積澱深厚,內斂含蓄,仍和往日一般謙卑處事,從未因夏貴妃有孕而有雞犬升天的虛榮之事,故而此次夏貴妃明顯落了下風,眾人也不曾嘲笑夏家,反倒覺得果然是古老世家,為人處世自有一番準則,不以外物而輕易喜怒,頗符中庸之道。夏家反因此得了些讚譽之聲。


    皇帝和太後是德象宮地位最尊貴的兩人,他們一走,又帶走了不少宮娥內監,這宮裏便像是空了一半,妃嬪們都安分在各自宮室,一時宮中顯得十分寂靜。


    楊嬤嬤是閑不住手腳的,太後剛走,她便指揮著幾個宮娥把隆福殿各處仔細洗刷整理了一番,因了太後日常起居都在這裏,殿裏很少有空閑下來的時候,所以有些梁柱的清掃,以及各處牆麵的休整都拖了下來,眼下剛好趁這個機會將殿內仔仔細細打掃修補一番。因得用的人少,俞憲薇也帶著照水燕金過來幫忙。


    楊嬤嬤便笑:“姑娘隻管在西配殿玩耍便是。這裏灰撲撲的,可容易弄髒衣裳


    俞憲薇扶了她的胳膊,亦笑道:“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來幫嬤嬤做些事的好。嬤嬤有什麽事盡管吩咐我把


    楊嬤嬤和藹一笑,輕輕拍了拍她的手。俞憲薇前幾日已然受封二品宮中女官,從品級而論的確低楊嬤嬤一等,故而她待楊嬤嬤比先前更恭敬了,楊嬤嬤察覺,聯想到昔日二小姐的嬌寵尊貴,不免心中微酸澀,便不時安撫俞憲薇,叫她不至心有傷感。幸而宮中一品的女官和內監總共隻有楊嬤嬤和高內監兩個,俞憲薇便也不需對太多人折腰,這才讓楊嬤嬤心中稍稍舒暢些。


    兩人正站在那裏督著宮娥們掃灑內殿。外頭匆匆進來一個小宮娥,笑道:“嬤嬤,小廚房的山藥泥和棗泥都搗好好了一會兒了,問您怎麽還不去做山藥糕


    楊嬤嬤愣了一愣,一拍手道:“果然是人老多忘事,明明說了要做糕點給荊王殿下送去,這一會兒功夫竟給忘了但看了眼還未整理完畢的內殿,似有些猶豫。


    俞憲薇會意,忙笑道:“這裏交給我吧,我雖不大懂,但請教幾位姐姐,大約也能幫上忙。不然,還有燕金呢,她也很能幹


    燕金一向沉默跟在她身後,聞言不由吃驚地抬頭看了眼俞憲薇。


    楊嬤嬤眸光微閃,笑道:“好。就托給姑娘了,她們日常都是做慣了的,大褶上不會有問題,姑娘隻管看著可有整理不到之處,提醒她們一句就行了。若整理完了,隻管用這鎖鎖好


    俞憲薇自是笑應了。楊嬤嬤又看了燕金一眼,這才往小廚房去了。


    內殿東西不算多,不多時便整理完了,俞憲薇親自將門扣緊,用鎖鎖好,將鑰匙藏在袖中,這才讓眾人開始整理外殿。


    差不多整理了一半,先前來傳話的小宮娥笑眯眯捧了一疊熱騰騰香噴噴的糕點來,道:“這是楊嬤嬤親手做的棗泥燕絲山藥糕。請姑娘嚐嚐呢


    俞憲薇忙讓照水接了,又問:“嬤嬤人在哪呢?”


    小宮娥道:“現下無漪蘭殿了,約莫半個時辰之內就會迴來


    俞憲薇應了,卻不獨享這糕點,恰好此時外殿已經整理停當,幾個宮娥紛紛在旁汲水洗手,她便笑說道:“今日大家都辛苦了,嬤嬤迴然會有賞,現下已經整理得差不多了,剛好來趁熱用些糕點吧


    幾個宮娥互相看了看,其中一個笑道:“這是嬤嬤給姑娘的點心,小婢們不敢擅動


    俞憲薇隻管笑道:“嬤嬤是借我的手犒勞你們呢,這般客氣作甚


    幾人這才福禮謝了,待俞憲薇先取了一塊,她們方上前取用。正笑著分食,忽然外頭慌慌張張撲進來一個小宮娥:“姑娘,不好了,嬤嬤在漪蘭殿台階上跌了一跤,傷得不輕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台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似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似眠並收藏帝台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