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迴答略有差別。


    張巨鹿說的是:“皇上,此書大逆不道,對聖人不敬,毫無禮儀廉恥,不值一讀!”


    “如果讓其在世間傳播,忠孝禮儀必定會荒廢,後患無窮。”


    “因此,臣認為皇上應將此書列為禁書。”


    “禁百姓和學子們閱讀此書。”


    張巨鹿是寒門學子出身,三十年黃門生涯,一直不驕不躁,慢慢地看著一些人蹦躂,隻聽隻看,從來不說。


    在其恩師死後,他頂上了老首輔的空位,一下子連升十一級,當了首畏宰相。


    自此位高權重,讓人忌憚。


    然而,他是孔門一脈的儒臣,自然要支持孔門一脈。


    離陽皇帝趙淳聽了之後,當場麵露笑容點頭稱讚:“張愛卿所言極是。”


    張巨鹿知道這話說到皇帝心坎裏去了,於是就不再出聲了。


    然後趙淳又看向了楊太歲。


    張巨鹿忠於國家社稷,但趙淳心裏覺得楊太歲的建議顯然更加有用,因為論陰謀和毒計,還是黑衣病虎楊太歲更狠。


    楊太歲本是東越國頂尖士族楊氏的後裔。


    他從小就學識淵博、通曉百家,精讀儒釋道三教典籍,對於陰陽五行術數這塊尤為精通。


    在十三歲的時候剃發出家了。


    他表麵上雖然是一個和尚,但是師從的卻是清虛宮的道長,學習的道門方術以及兵家學問。


    所以他骨子裏學的其實是法家,行的是縱橫捭闔術。


    二十餘年前,楊太歲為求功名入皇城,此時徐驍也正好帶六百黑甲出了錦州。


    兩人為先皇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楊太歲負責出謀劃策,徐驍負責衝鋒陷陣。


    三人一起爬上保和殿暢談天下,飲酒高歌,肆意橫躺,誰也不介意,直到徐驍受封大柱國。


    後來,楊太歲被皇陽的先皇授意,與徐驍喝了一場離別酒。


    這當然是一場陰謀。


    就在楊太歲拉著徐驍喝酒的時候,徐驍的妻子吳素,卻是被一位天象境和三位指玄境強者圍殺。


    他們的目標是,想要讓吳素腹中的胎兒死於腹中。


    這便是震驚天下的京城白衣案。


    後來,吳素為保兒子,強行踏入陸地神仙境偽境,並殺出重圍。


    但是這位奇女子,也因此也落下了病根,短短數年後便離世了。


    而楊太歲,在這次白衣案當中,是最主要的幕後黑手和幫兇之一。


    最終陷於忠義難兩全的境地當中。


    不過,也正是因此,他與北涼王再無和好之日,故而得到了離陽先帝與當今皇帝趙淳的絕對信任。


    “皇上,微臣認為此書讀著玩賞挺有趣,但書上思想大逆不道,因此微臣也認為當將其列為禁書。”


    “以免……百姓生出異心,患害蒼生啊。”


    楊太歲還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來處理此事的。


    其實他個人認為,這本書非常好,但是也正是這本書太好了,普通百姓讀了之後就不會當順民了。


    故而,為了繼續掌控百姓,他建議將《聖人盜》列為禁書。


    禁止百姓閱讀,以免那些溫順的百姓們覺醒之後,生出叛逆之心,不利於皇朝的統治。


    有了這兩位做表率之後,離陽的文武百官,自然也都一個個反對此書。


    “下官也認為,張大人和楊大人說得對,此書思想大逆不道,有違聖道不說,而且還胡說八道,當禁!”


    “對對對,下官也認為,此書寫得狗屁不通,書院新聖的水平連我離陽的一個秀才都不如。”


    “說什麽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書院那位聖人,讀書都把腦子讀壞了,他寫這本書就是為了沽名釣譽,嘩眾取寵罷了!”


    “皇上,微臣提議,聯合孔門以及其實幾大帝國一起討伐這書院新聖。”


    “他寫出這等大逆不道的書,目的就是想要鼓動那些亂臣賊子們禍亂天下,然後他好從中謀利。”


    “其實居心不良,已經昭然若揭,日月可景鑒了。”


    “不錯,皇上,這書院新聖,活脫脫的就是一個亂臣賊子!”


    朝堂之上,真的是越罵越熱鬧了。


    其實這些文武百官們個個都是人精,自然知道張巨鹿和楊太歲這兩位的意思,基本上就可以代表皇帝的意思了。


    其實,這些官員們個個都算得上是人間精英,見識他們自然有。


    而且讀了陳牧的《聖人盜》之後,心裏早就按案驚奇,大讚此書真乃是天下第一奇書也!


    這樣的好書,他們窮其一生,也難以遇到一本。


    然而,混跡官場多年,他們自然知道,王朝的政策都是用來愚民的。


    儒家的三綱五常,忠君愛國,孝義為先等思想,正好可以為他們所用。


    這些思想大肆傳播出去以後,天下百姓個個守規矩,講禮義,那麽就不會有有人犯上作亂。


    個個當順民,那麽朝中的王侯將相們,便可以高枕無憂地享受榮華富貴。


    上位者們的衣食住行,一切用度,自然有底層百姓為他們提供。


    從百姓的角度來看,帝王以及王候將相們,才是卑鄙無恥的大盜!


    他們利用了儒門聖人提倡的三綱五常、忠孝人倫那一套來約束百姓,然後美其名曰反對他們就是反抗聖人之道。


    其實,全都是為了一己之私。


    這還不夠無恥嗎?


    然而這種無恥,以前沒有人敢揭露,也沒有人敢說。


    現在,書院新聖卻用一部《聖人盜》全部給揭露出來了。


    故而此書如果廣為流傳的話,那麽百姓對於帝王們等統治階層的那一套便會一清二楚了。


    到時,人人覺醒,可就不好糊弄了。


    因此從皇帝的位置來看,此書定然要列為禁書,這種思想就算是再驚采絕豔,再曠古爍今,也絕對不能說它是對的。


    相對,還要破口大罵,說其大逆不道,說它狗不通……


    總之就是他們罵得越狠,皇帝就越喜歡。


    至於書院新聖嘛,雖然他們心對很佩服。


    但是新聖跟他們又不熟。


    也不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因此,這一份佩服最多也就值得幾個銅板。


    昧著良心討好皇帝,才是升官發財平步青雲的王道。


    “眾位愛卿的意見都很好,朕且看看天下人的態度如何,再行下旨。”


    趙淳可不是傻子,他做事從不魯莽,沒有當朝立即將《聖人盜》列為禁書。


    而是打算在將此書列為禁書之前,派人去了解天下人對此書的看法,因為如此離陽先禁此書的話,那麽就勢必會先得罪書院。


    書院在大陸上屹立四百年而不倒,自然有它的厲害之處。


    趙淳才沒有那麽傻。


    下朝之後,趙淳就招來了貓人韓貂寺,叫他外出辦事。


    另外,趙淳還派心腹帶上了禮物,以及那本《聖人盜》去往深宮當中,送到了那位神秘的年輕宦官之前。


    此人的身份,在離陽是機密中的機密。


    看不出年齡,看不出修為,更看不出他的身份地位,但他卻能永保青春,與國同壽。


    “大人,這是皇上讓咱家送來給您的。”


    “請你過目。”


    作為離陽皇帝身邊的大紅人,趙淳身邊的太監在這年輕宦官的麵前,連大氣都不敢大喘一下。


    隻敢恭恭敬敬,俯首帖耳。


    “放下吧。”


    “是。”


    放下之後,見年輕宦官沒有別的吩咐,他便識趣地無聲告退。


    等其走後,年輕宦官手指輕抬往桌上一招。


    那一本《聖人盜》便飄然飛到了他的手中。


    “看起來挺有趣。”光看書名,他便來了興致,於是徐徐翻開,細細閱讀了起來……


    那津津有味的樣子,仿佛他此刻不是在讀書,而是在細品著一道絕世佳肴似的。


    那臉上流露出來的微笑,顯示著此書極對他的胃口。


    其中三味,甚至令其如癡如醉。


    “有趣,書院新聖,是個有意思的人……”


    然而他的這番話,是注定無人聽得見的,因為方圓百裏之內有沒有人偷聽得到,他皆了如指掌。


    此事,他沒有幹涉的打算。


    隻要不影響到國運,就算是天塌下來,甚至是皇帝親自來求他出手,年輕宦官也都不會理會。


    風水輪流轉,皇帝輪流做,但是鐵打的王朝流水的帝王,隻要王朝不倒,隻要國運不敗,那麽他就可以永生長在。


    所以,皇帝又算得了什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大道無情以長生為目標。


    末了之後,年輕宦官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麽,他掐指一算,忽然又笑了:“時間不合適,不然咱家還真想去會一會這新聖。”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若按你這思想,我便是那最大的大盜!”


    “不過咱家盜的是國之氣運。”


    想到這裏,年輕宦官臉上的笑容更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百年儒聖被曝光,震驚夫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從不敗狒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從不敗狒狒並收藏綜武:百年儒聖被曝光,震驚夫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