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史中的天龍國,又或者該說世界政府,之所以能夠統治整個星球,並不單單隻是因為它有強大的海軍,而在於它掌控了整個紅土大陸,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糧食產出,那些加盟國即便聯合起來也不是其對手。


    為了確保他們對紅土大陸的統治,天龍國乃至所謂的世界政府,有著數量極其龐大的陸軍和空軍,駐紮在紅土大陸的各處。


    也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建立起稱霸整個世界的海軍。


    別的不說,光是各類軍艦像下餃子一樣地下水,就不是那些加盟國做得到的事情。


    《帝望》裏的天龍國,雖然沒有原史中的天龍國那般風光,可在邊獄四海的疆域範圍內,其地位卻是不遑多讓。


    因為他們占據著邊獄四海乃至周邊海域中,唯一一座次級大陸。


    要知道,海外之地的體製雖與主大陸有所差異,可整體上來說,終究還是以主大陸的體製為基礎衍生而來。


    羽型島嶼隻能建村,一般隻能養活一、兩百人,就算發展得再好,養活五百人就算頂天。


    小型島嶼才能設鄉建鄔,人口數量從三、五百至三、五千人不等,大多設有港口,為往來的船隻提供淡水和糧食等一般性的補給。


    中型島嶼才有足夠的底蘊立鎮建城,人口數量多在一萬以上,但基本上不會超過五萬。海外之地的島上侯國,大多都是以此作為基礎所建立起來的。


    當然,若有大量的附屬島嶼支持,也不是不能建立縣城,隻是如此一來的話,其糧食等方麵的資源供應,就會變得相當吃緊,一旦附屬島嶼出現問題,將有可能發生劇烈的動蕩。


    到了大型島嶼這個級別,便可建立縣城、郡城,甚至設立微縮版的州城,常駐人口多在十萬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百萬之巨。


    海外之地絕大多數的島上公國,基本上都是以大型島嶼為基礎所建立起來的,邊獄四海的那些加盟國,差不多也是這個級別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因海外之地的環境使然,建立州城的島上公國為了與那些隻建立縣城和郡城的島上公國進行區別,大多自號【王國】。


    巨型島嶼的部份,設立州城隻是基本標準,建立王城的也不在少數,常駐人口普遍超過百萬,有的甚至高達兩、三千萬,在海外之地屬於島上王國的標配,一個個都是周邊海域赫赫有名的存在。


    當然,這種王城的規模普遍不大,基本上都是諸侯王級別的那種,達到君王級別僅有少數。


    到了次級大陸這個規模就更不得了了!別說是諸侯王級(小型)的王城,君王級(中型)乃至於王朝級(大型至巨型)的王城的都不在少數,常駐人口更是以千萬為單位,若算上流動人口的話,破億的比比皆是。


    雖然說,並非所有的海上王國都能擁有自己的次級大陸,但能占據次級大陸的海外勢力,必定會是海上王國級別的存在。


    至於標準大陸和以上規模的存在,常駐人口破億都隻是等閑,能占據這種規模的領地的海外勢力,即便放在主大陸也是妥妥的王國級勢力,而且還是能與帝國級勢力扳扳手腕的那種。


    別懷疑,海外之地的島嶼和大陸的規模,差距就是這麽大,可耕種麵積的大小還是其次,關鍵在於它們所具備的地脈能量場域。


    地脈能量場域越強,作用範圍越大,不僅能降低極端性天候發生的概率,還能提升土壤肥沃度和空氣中的遊離能量的含量,縮短各類作物的生長周期,並提高其產量和品質,使其能用更少的耕地來養活更多的人。


    在《帝望》開服之初,主大陸那邊的糧食作物生長周期,大約是五至七天,每一畝農田的糧食產出,依照農田的品質不同,在兩千至五千單位不等。


    (注1:稻米和小麥等一般的糧食作物,一單位一斤,也就是五百克。肉類糧食的部分,則依其類別有所差異,比如:營養價值相對較高的牛肉,一單位一百克,然後營養價值相對較低的豬肉,一單位兩百克。)


    (注2:這裏的糧食作物,指的是a級層次的一般作物,產量相對較高,但營養價值相對較低,不過成長周期也比較短的那種。)


    (注3:a級層次的平民糧食消耗極少,且一天隻吃兩餐,一單位的一般糧食,可以讓一個平民吃五天,或供十個平民飽餐一頓。)


    (注4:無論層次高低,所有單位維持日常生活所需的糧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但這裏有一個前提,就是他們必須食用相應層次或相應品質的糧食。當高層次的單位食用低層次的糧食,其糧食消耗將會依照層次的差距成倍地提升,反之則會降低。)


    隻是在《帝望》第二年過後,隨著《帝望》諸國各方勢力的氣運衰退,各種天災人禍頻傳,接著又是連年的征戰,其糧食產出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糧食作物的生長周期從五至七天,先後延長到十至十四天,再到現在一至三個月不等。


    每畝農田的糧食產出,也從兩千至五千單位,逐步降到一千六百至四千單位。


    生長周期翻了六至十倍,每次收成卻減少兩成,一來一迴就差了八至十三倍。


    若非《帝望》諸國各方勢力都有極為龐大的糧食儲備,加上天災人禍與連年征戰導致人口銳減,主大陸可能已經出現輕重不等的糧荒。


    可即便如此,主大陸的糧價還是節節攀升,相較於《帝望》開服之初,翻了整整一倍。


    這還是在禦魂商團宏觀調控的情況下,才勉強維持住的糧價,要是沒有禦魂商團存在,主大陸的糧價可能要再翻個三、五倍。


    相較於主大陸,海外之地又是另外一個情況。


    雖然說,海上時不時就有極端性天候發生,但也帶來了豐厚的遊離能量,使土壤更加肥沃,各類作物生長得更快、更好。


    海外之地的糧食產出,從《帝望》開服到現在,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各類糧食作物的生長周期依照環境不同,在三至七天不等,每畝農田的產出,則在兩千至八千單位的範圍波動。


    紅土大陸的環境在海外之地雖稱不上頂尖,但也在一流之列,各類作物的生長周期,基本上都在五天上下,每畝農田的產出,則在五千至六千單位。


    正因紅土大陸可怕的糧食產出,使其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才能以此為基礎,更進一步地發展,從而稱霸甚至統治整個邊獄四海。


    也正因天龍國在紅土大陸,還有數以千萬計的常駐人口,數以百萬計的陸軍和空軍,以及隱藏在暗處,實力不下於血狼大將等人,直屬於天龍國的強者存在,才鎮得住血狼大將等人,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如若不然,依照血狼大將那些人的作派,紅土大陸乃至於整個天龍國,早就變成他們的東西了,哪會像現在這樣暗中拉扯?


    不過這是題外話,在此暫且帶過。


    在抵達紅土大陸鄰近海域以後,便有不少天龍國的海軍軍艦靠近。


    可能是因為血狼大將已經對天龍國海軍的修羅元帥稟報過的關係,這些海軍軍艦並沒有做出什麽過激行為,在確認沐雲一行人的身份以後,就為其安排升降水道,準備引領他們進入紅土大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世木魚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世木魚1並收藏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