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雲在完成第五輪鑄造以後,調配好的合金熔液還有三分之一左右,被他倒進先前就已經做好,擺在角落的一體鑄造模板之中。


    沐雲先用陣法讓模板的溫度降下來,再將騎士長槍和騎士長矛的模板打開,隻見二者在完成第五輪鑄造以後已經初具雛形,隻缺劍刃和槍刃的部分。


    沐雲將最後一個模具從模板中取出,並敲掉槍體上多餘的金屬薄片以後,就將模板重新歸位。


    這一次,沐雲在用封土填充的時候,可謂格外地仔細,除了最上端的注入孔和排氣孔以外,所有縫隙都被他填滿。


    第六論鑄造,配比和第五輪差不多,隻是將紫銅拿掉,並將山銅的比例從百分之三十提升到百分之六十。


    值得一提的是,沐雲在將熔液倒入模板以後,並沒有像前幾輪那樣,用陣法加速其冷卻,而是讓它們靜置在一旁,緩緩地降溫。


    至此,鑄造的工作就算大致完成,接下來隻需要進行打磨和附紋等後期加工,再使它們聚合成一把形變武器就大功告成了。


    沐雲看著七座熔爐裏麵,用剩下來的熔液,嘴角微微揚了起來。


    不是沐雲在熔煉的時候估算錯誤,而是沐雲從一開始,要做的就不單單隻是形變武器。


    沐雲這次鑄造的武器,除了三米長的騎士長槍和五米長的騎士長矛以外,還有一體鑄造的騎士細長劍和兩米長的步兵長槍。


    騎士長槍、騎士長矛的部分,為騎士在騎戰時所用的主要武器,前文已經講得差不多,這邊就不再贅述。


    騎士細長劍的部分,則是騎士的通用裝備,無論是步戰還是騎戰都能使用,重點在於它不僅可以隨身攜帶,基本上還不受環境限製。


    就某方麵而言,騎士細長劍對於一名騎士來說,可謂極其重要。


    一名騎士的身上,可以沒有其它的武器,卻不能沒有騎士細長劍。


    沒有騎士細長劍在身的騎士,相當於缺了牙的老虎,哪怕他的爪子再利,體型再龐大,終究還是少了一分威脅。


    至於步兵長槍的部分,則是騎士在進行步戰防守時的一種補充。


    騎士長矛太長太重,騎士長槍也沒好到哪裏去,而騎士細長劍的攻擊距離又太短,多一個步兵長槍剛好可以彌補這個缺口。


    簡單來說,這四種武器都有其適用的戰場環境。


    騎士長矛主要適合用在衝鋒、突圍,騎士長槍適用於騎戰、步戰和野戰,騎士細長劍適用於室內戰鬥、混戰和巷戰等貼身肉搏的環境,至於步兵長槍的部分,則適用於各類防守環境,以城牆等防禦工事作為依托來抵禦敵人的攻擊。


    在不同的作戰環境下,騎士對防禦裝備的要求,其實也是不一樣的。


    全覆式重型盔甲的防禦性雖好,行動能力卻極其低下,主要適用於騎戰,尤其是在集體衝鋒的情況下。


    在沒有打算衝鋒的情況下進行作戰,行動能力相對優秀的連身板甲和板鱗複合甲,會是更好的選擇。


    以城牆、城堡等防禦工事作為依托,進行防禦作戰時,重量相對較輕,且具備重點防禦能力的板鏈複合甲,能有效降低騎士的負擔,使其得以進行較長時間的戰鬥。


    至於一般的鏈甲和鱗甲,則適合騎士日常活動的穿戴,哪怕突然遭遇襲擊,也能提供有效的防禦能力。


    重點在於,鏈甲和鱗甲的重量相對較輕,且基本上不影響騎士的敏捷性,能讓騎士在遭遇突襲時,更快地進行反應。


    總而言之,騎士所使用的武器和裝備,其實是有配套關聯性的。


    沐雲雖然是條鹹魚,卻是一條講究的鹹魚,有自己的做事原則。


    所有的事情,要嘛不做,要嘛盡可能地做到最好。


    光有專屬的形變武器,卻沒有配套的形變防具,其價值也就跟著大打折扣。


    對於自己人,沐雲還是很大方的。既然已經做出獎勵赫拉蒂曼的決定,沐雲自然不會摳門到隻送一把形變武器。


    要獎勵,就一次獎勵到位!


    不過,要讓沐雲這條鹹魚,像他製作武器那樣,一個配件一個配件地打造,再將它們組裝起來,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沐雲雖然有心為其打造配套的形變防具,卻沒打算用鍛造和鑄造的方式來完成。


    在二次元宇宙,雖然文明、傳承、職業、技術等等,並沒有絕對的先進和落後之說,卻有層次上的差異。


    二次元宇宙的生產製造模式,共分成六個層級。


    第一個層次叫做【製造】,既透過各種工藝對材料進行加工,從而製作出成品的製作模式。


    下至各文明通用的鑄造、鍛造等常規工藝,上至修真文明的煉丹、煉器,以及其它各種看似玄幻的生產製作方式,絕大多數都在其範疇之內。


    第二個層次叫做【生產】,是將各項工藝的流程精簡,並固化在特定的載體上,以降低生產製作的成本和難度,並提升其品質和產量之製作模式。


    比如科技側的自動流水線、神秘側的魔能生產線等等,包含蟲族和異形借以批量繁衍幼體的基因工程,均屬這一層次的範圍。


    第三個層次叫做【打印】,最大限度地縮減其製作的流程和載體,直接將材料做成產品的製作模式。


    包含科技側的3d打印技術、神秘側的煉金術,以及存在於宇宙遊戲的各種規則造物製作圖紙,均屬此類。


    第四個層次叫做【合成】,既透過物質重組,乃至於質能轉換的方式,以其它物質或能量作為材料,直接凝聚成品的製作模式。


    諸如科技側的質能轉換技術,以及神秘側的虛空造物手段,都屬於這個檔次。


    一般來說,隻有中等以上文明才有可能涉略到這一層次的生產製作手段。


    第五個層次叫做【模塊】,透過規則層麵的虛實轉換,將物質轉換成某種概念,亦或反過來將某種概念轉化成物質。


    重點在於,被提取出來的概念,可以像插件那樣,加載在其它物體上,使其具備相應的功能。


    與此同時,直接以概念製成的插件,也可反過來具現成相應的物質。


    需要什麽樣的功能,就加載什麽樣的插件,再不受空間和載體的限製,所有的功能性器具都被模塊化的插件所取代,不管是生產製作的方式,還是日常生活的運用,乃至於科技研究的模式等等,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一層次,基本上已經擺脫傳統的生產製作原理,屬於規則造物的範疇,哪怕是在高等文明,也是妥妥的【尖端科技】,掌握者寥寥無幾,無一不是金字塔頂端的存在。


    至於第六個層次,名為【創造】。


    若說模塊隻是接觸到規則,並能利用規則來進行製作生產,那創造就是掌握規則,無須透過解析的方式了解規則的構成,他們自己就代表著規則。


    掌握此能力的存在隻要心念一動,就能憑自身掌握的規則,演化出他們所想要的東西。


    其所掌握的規則越多,對規則的掌握越深刻,其所能製作的東西也就越多,能力越強,層次也越高。


    不過,具備唯一性質的東西,除了【那一位】以外,其他人雖然也能整出來,卻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包含沐雲也是一樣。


    雖然沐雲有心整個大的,卻沒想在這上麵花費太大的時間和心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沐雲能做的選擇也就不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世木魚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世木魚1並收藏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