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思皇後,漢靈帝的第二任皇後,何進的異母妹,因美貌出眾加之何氏家人何進等賄賂挑選才人的郭勝等而入宮,身長七尺一寸(約164公分),由采女升為貴人,非常得寵。</p>
熹平五年(176年),靈思皇後生下皇子劉辯,因靈帝先前諸子皆夭,使劉辯成為事實上的皇長子。</p>
光和元年(178年),靈帝皇後宋氏受中常侍王甫誣陷被廢。光和三年(180年),何氏就被立為皇後,其已死去的父親何真也因此被追諡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母興稱舞陽君。</p>
從這裏就能看出,何皇後當時有多麽地受寵。</p>
隻可惜,光和四年(181年),美人王榮生下漢靈帝的次子劉協,卻遭到何皇後忌恨而被毒殺,使漢靈帝就此對何皇後改觀,大怒之下欲廢皇後,卻因諸宦官的固請而停止。</p>
在這樣的情況下,漢靈帝都沒有暗中下手,削弱何進的兵權,甚至拔掉何進的大將軍官職,繼續由著他統帥大漢帝國的天下兵馬,漢靈帝對何進真心不差。</p>
(雖然說,當時的何進已成氣候,有了自己的勢力和圈子,又掌握著司隸的軍隊,讓漢靈帝有些難以下手是事實,可漢靈帝真想對他下手,還是沒有問題的。</p>
可漢靈帝不僅沒有這麽做,甚至連對其進行限製的作為都沒有,就能看出漢靈帝對何進還是比較信任的。)</p>
隻可惜,何進並不這麽認為,三番兩次地挑戰漢靈帝的底線,原史中的漢靈帝才會在臨死之前,將劉協托付給蹇碩,並下密旨令宦官誅殺何進,為劉協繼位鋪路。</p>
《帝望》裏的漢靈帝,因外部環境和實力等因素,其手腕之強,決斷之果決,遠非原史裏的漢靈帝所能比擬,沒有直接將何進祭天,隻是貶為鎮東將軍,讓他守著烏桓疆域以戴罪立功,漢靈帝已經算很對得起他了。</p>
隻是說到何進被貶的事情,就不得不提一提漢靈帝的布置。</p>
在石製令牌開始拍賣之際,漢靈帝便下令讓皇甫嵩、朱雋和盧植三人,率領三河五校八支禁衛入駐洛陽和周邊關隘,並在成功拍下石製令牌以後,便將親近何進與世家豪門的將領調到司隸外圍。</p>
由於漢靈帝的動作太過果決的關係,打了那些世家豪門和心懷不軌的家夥一個措手不及,何進雖然對此頗有不滿,但也知道漢靈帝此舉無可厚非,若他是漢靈帝的話,估計也會這麽做。</p>
畢竟,漢靈帝拍下的石製令牌,可是關係到仙途與長生的關鍵之物。</p>
隻是當時的何進萬萬沒有想到,漢靈帝此舉的目的,並不單單隻是為了震懾那些世家豪門與心懷不軌的家夥,就連他自己也在漢靈帝的算計之中。</p>
漢靈帝以防止鮮卑利用威脅利誘等方式,令餘夫和肅慎介入戰場為由,將原本駐守在洛陽和周邊關隘,然後被調到司隸外圍的精兵和將領,分批調至烏桓疆域的位置駐守。</p>
漢靈帝此舉最厲害的點,在於他並沒有自己開口說要調派哪些將領和軍隊,而是在朝堂上將這事情給丟出來,讓何進與那些世家豪門自行決議。</p>
不得不說,作為大漢帝國的政治中心,洛陽一帶,乃至於司隸周邊地區的軍隊,撇開王牌禁衛級的單位不談,無論是人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是最頂尖的那種。</p>
在三河五校八支禁衛入駐洛陽和周邊關隘,京畿一帶的防禦就有足夠的保證的情況下,原本駐守在洛陽一帶,乃至於司隸範圍內的精銳,就成為他們調派烏桓疆域的不二選擇。</p>
何進與那些世家豪門雖然私底下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可在大漢帝國的體製尚存的情況下,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還是有這麽一點兒共識的。</p>
隨著這些將領和精銳離開司隸,皇甫嵩三人要想掌控洛陽一帶,乃至於司隸的所有軍隊,還不是跟玩兒一樣的簡單?</p>
這便是漢靈帝能用一道聖旨,就兵不見血刃地拿下何進手上的官職和兵權,而不擔心底下的軍隊會因此而嘩變的原因所在。</p>
因為,何進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麵,已在不知不覺間被皇甫嵩等三人給架空。</p>
對此,那些世家豪門雖非一無所覺,可在漢靈帝利用石製令牌做餌,左右他們的注意和決斷之下,誰會刻意去提醒和他們不怎麽對路,隻是彼此相互利用的何進?</p>
就在這件事情塵埃落定之後不久,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漢靈帝的動作已經告一段落之際,漢靈帝幹出了繼奪何進大將軍官職和兵權,然後發配邊疆駐守烏桓疆域的第五件大事。</p>
漢靈帝立劉協為太子,封劉辯為安西王,封邑在穆州以東的援西鎮,並命其進入第二太學深造,直至分經授業,得獲博士功名為止,方可離開封邑。</p>
援西鎮位在哪裏?位於益州與氐羌疆域之間的邊境群山之中,征西將軍沐雲當初遠征氐羌的起兵之地。</p>
向西北經過氐東穀,穿越數道關隘以後,便能抵達征西城所在之處,然後再往西穿過鎮戎關,以及長達數十公裏的峽穀通道,才能進入原氐人疆域的東部,也就是現在的穆州坤震郡。</p>
向東經過登大關,踏上長達上千公裏的登天古道,穿越沐雲利用金雕騎從玩家手上拿下的大小附屬領地,便能走到邊境群山的北端,進入涼州天水郡之中。</p>
正因如此,其地理位置雖然偏僻了點兒,卻有相當的戰略價值,若再將其設有與大漢帝國的傳送網絡相連之傳送陣給算進去……</p>
嘖嘖嘖!</p>
從某方麵來說,援西鎮不僅僅隻是穆州對外的一道門戶,也是一道特殊的屏障,其重要性比常人所想的還要高出許多。</p>
有鑒於此,漢靈帝將劉辯的封邑設在這裏,雖有不待見他,然後將之流放之意,但也不乏借助征西將軍沐雲的力量對其進行保護之謀劃。</p>
漢靈帝之所以不喜歡劉辯,更多是因為何皇後毒殺王美人的關係,讓漢靈帝心裏有了一塊疙瘩在,而非漢靈帝所說的那樣,過於輕佻,沒有帝王的威儀。</p>
事實上,因其在於道人身邊求道數年的關係,劉辯的性子並沒有漢靈帝所謂的輕佻,而是寬厚敦和,甚至能用與世無爭來形容。篳趣閣</p>
以劉辯的性子來說,若其生在和平的年代,就算當不了所謂的明君,也不會差得太多。</p>
但很可惜,劉辯生在了一個亂世!</p>
以劉辯的這種性子,怎麽可能鎮得住世家豪門那些豺狼虎豹?劉辯沒有辦法獲得漢靈帝的青睞,真不是沒有原因的。</p>
但是,漢靈帝不喜歡劉辯歸不喜歡,劉辯終究還是漢靈帝的嫡長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漢靈帝並不介意為他安排一番,讓他能夠安安穩穩地過完一生。</p>
隻是,漢靈帝雖然沒有想像中的那般薄情,但也僅此而已。</p>
洞悉漢靈帝想法的沐雲見狀,不禁搖頭歎道:〝唉……都說天道無情,可實際上呢?最是無情的,一直以來都是所謂的帝王家啊!〞</p>
熹平五年(176年),靈思皇後生下皇子劉辯,因靈帝先前諸子皆夭,使劉辯成為事實上的皇長子。</p>
光和元年(178年),靈帝皇後宋氏受中常侍王甫誣陷被廢。光和三年(180年),何氏就被立為皇後,其已死去的父親何真也因此被追諡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母興稱舞陽君。</p>
從這裏就能看出,何皇後當時有多麽地受寵。</p>
隻可惜,光和四年(181年),美人王榮生下漢靈帝的次子劉協,卻遭到何皇後忌恨而被毒殺,使漢靈帝就此對何皇後改觀,大怒之下欲廢皇後,卻因諸宦官的固請而停止。</p>
在這樣的情況下,漢靈帝都沒有暗中下手,削弱何進的兵權,甚至拔掉何進的大將軍官職,繼續由著他統帥大漢帝國的天下兵馬,漢靈帝對何進真心不差。</p>
(雖然說,當時的何進已成氣候,有了自己的勢力和圈子,又掌握著司隸的軍隊,讓漢靈帝有些難以下手是事實,可漢靈帝真想對他下手,還是沒有問題的。</p>
可漢靈帝不僅沒有這麽做,甚至連對其進行限製的作為都沒有,就能看出漢靈帝對何進還是比較信任的。)</p>
隻可惜,何進並不這麽認為,三番兩次地挑戰漢靈帝的底線,原史中的漢靈帝才會在臨死之前,將劉協托付給蹇碩,並下密旨令宦官誅殺何進,為劉協繼位鋪路。</p>
《帝望》裏的漢靈帝,因外部環境和實力等因素,其手腕之強,決斷之果決,遠非原史裏的漢靈帝所能比擬,沒有直接將何進祭天,隻是貶為鎮東將軍,讓他守著烏桓疆域以戴罪立功,漢靈帝已經算很對得起他了。</p>
隻是說到何進被貶的事情,就不得不提一提漢靈帝的布置。</p>
在石製令牌開始拍賣之際,漢靈帝便下令讓皇甫嵩、朱雋和盧植三人,率領三河五校八支禁衛入駐洛陽和周邊關隘,並在成功拍下石製令牌以後,便將親近何進與世家豪門的將領調到司隸外圍。</p>
由於漢靈帝的動作太過果決的關係,打了那些世家豪門和心懷不軌的家夥一個措手不及,何進雖然對此頗有不滿,但也知道漢靈帝此舉無可厚非,若他是漢靈帝的話,估計也會這麽做。</p>
畢竟,漢靈帝拍下的石製令牌,可是關係到仙途與長生的關鍵之物。</p>
隻是當時的何進萬萬沒有想到,漢靈帝此舉的目的,並不單單隻是為了震懾那些世家豪門與心懷不軌的家夥,就連他自己也在漢靈帝的算計之中。</p>
漢靈帝以防止鮮卑利用威脅利誘等方式,令餘夫和肅慎介入戰場為由,將原本駐守在洛陽和周邊關隘,然後被調到司隸外圍的精兵和將領,分批調至烏桓疆域的位置駐守。</p>
漢靈帝此舉最厲害的點,在於他並沒有自己開口說要調派哪些將領和軍隊,而是在朝堂上將這事情給丟出來,讓何進與那些世家豪門自行決議。</p>
不得不說,作為大漢帝國的政治中心,洛陽一帶,乃至於司隸周邊地區的軍隊,撇開王牌禁衛級的單位不談,無論是人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是最頂尖的那種。</p>
在三河五校八支禁衛入駐洛陽和周邊關隘,京畿一帶的防禦就有足夠的保證的情況下,原本駐守在洛陽一帶,乃至於司隸範圍內的精銳,就成為他們調派烏桓疆域的不二選擇。</p>
何進與那些世家豪門雖然私底下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可在大漢帝國的體製尚存的情況下,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還是有這麽一點兒共識的。</p>
隨著這些將領和精銳離開司隸,皇甫嵩三人要想掌控洛陽一帶,乃至於司隸的所有軍隊,還不是跟玩兒一樣的簡單?</p>
這便是漢靈帝能用一道聖旨,就兵不見血刃地拿下何進手上的官職和兵權,而不擔心底下的軍隊會因此而嘩變的原因所在。</p>
因為,何進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麵,已在不知不覺間被皇甫嵩等三人給架空。</p>
對此,那些世家豪門雖非一無所覺,可在漢靈帝利用石製令牌做餌,左右他們的注意和決斷之下,誰會刻意去提醒和他們不怎麽對路,隻是彼此相互利用的何進?</p>
就在這件事情塵埃落定之後不久,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漢靈帝的動作已經告一段落之際,漢靈帝幹出了繼奪何進大將軍官職和兵權,然後發配邊疆駐守烏桓疆域的第五件大事。</p>
漢靈帝立劉協為太子,封劉辯為安西王,封邑在穆州以東的援西鎮,並命其進入第二太學深造,直至分經授業,得獲博士功名為止,方可離開封邑。</p>
援西鎮位在哪裏?位於益州與氐羌疆域之間的邊境群山之中,征西將軍沐雲當初遠征氐羌的起兵之地。</p>
向西北經過氐東穀,穿越數道關隘以後,便能抵達征西城所在之處,然後再往西穿過鎮戎關,以及長達數十公裏的峽穀通道,才能進入原氐人疆域的東部,也就是現在的穆州坤震郡。</p>
向東經過登大關,踏上長達上千公裏的登天古道,穿越沐雲利用金雕騎從玩家手上拿下的大小附屬領地,便能走到邊境群山的北端,進入涼州天水郡之中。</p>
正因如此,其地理位置雖然偏僻了點兒,卻有相當的戰略價值,若再將其設有與大漢帝國的傳送網絡相連之傳送陣給算進去……</p>
嘖嘖嘖!</p>
從某方麵來說,援西鎮不僅僅隻是穆州對外的一道門戶,也是一道特殊的屏障,其重要性比常人所想的還要高出許多。</p>
有鑒於此,漢靈帝將劉辯的封邑設在這裏,雖有不待見他,然後將之流放之意,但也不乏借助征西將軍沐雲的力量對其進行保護之謀劃。</p>
漢靈帝之所以不喜歡劉辯,更多是因為何皇後毒殺王美人的關係,讓漢靈帝心裏有了一塊疙瘩在,而非漢靈帝所說的那樣,過於輕佻,沒有帝王的威儀。</p>
事實上,因其在於道人身邊求道數年的關係,劉辯的性子並沒有漢靈帝所謂的輕佻,而是寬厚敦和,甚至能用與世無爭來形容。篳趣閣</p>
以劉辯的性子來說,若其生在和平的年代,就算當不了所謂的明君,也不會差得太多。</p>
但很可惜,劉辯生在了一個亂世!</p>
以劉辯的這種性子,怎麽可能鎮得住世家豪門那些豺狼虎豹?劉辯沒有辦法獲得漢靈帝的青睞,真不是沒有原因的。</p>
但是,漢靈帝不喜歡劉辯歸不喜歡,劉辯終究還是漢靈帝的嫡長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漢靈帝並不介意為他安排一番,讓他能夠安安穩穩地過完一生。</p>
隻是,漢靈帝雖然沒有想像中的那般薄情,但也僅此而已。</p>
洞悉漢靈帝想法的沐雲見狀,不禁搖頭歎道:〝唉……都說天道無情,可實際上呢?最是無情的,一直以來都是所謂的帝王家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