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望》諸國各方勢力之間的關係很是複雜,既相互扶持,亦相互競爭,大漢帝國的內部局勢也不例外。</p>


    當呂布從沐雲那裏獲得支持的消息,透過丁原之手在並州軍的內部傳開以後不久,大漢帝國的世家豪門、各路諸侯,乃至於其它大大小小的勢力,便紛紛接到了消息。</p>


    大漢帝國的世家豪門,能夠存在這麽長的時間,並與大漢帝國的皇室相抗衡,將地方基層的事務給把持住,然後隱隱將其給架空,其底蘊之深厚也就可想而知。</p>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成為其高層,乃至於一家之主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沒有一個是簡單的。</p>


    能在大漢帝國崛起,並成為一方諸侯者,要嘛有著世家豪門的支持,要嘛有著過人的武勇和謀略,或許在能力和品性等方麵,存在著所謂的高低落差,可基本上都在水平之上,沒有一個是易與之輩。</p>


    丁原能看出來的事情,這些人自然也能看得出來,甚至要比丁原看得更深,更遠。</p>


    但很可惜,就如丁原自個兒所說的那樣,就算他們看明白了,也隻能被沐雲牽著鼻子走,因為沐雲根本不和他們玩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整的就是陽謀!</p>


    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那種。</p>


    他們要嘛拿出同等的條件和沐雲競爭,要嘛加入沐雲的陣營,想辦法獲得沐雲的支持。</p>


    如若不然,就隻能在一旁幹瞪眼,看著沐雲肆意施為。</p>


    世家豪門之所以能夠坐大?</p>


    因為他們把持住了基層的上升渠道,並借此間接地掌控了大漢帝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資源,即便是大漢帝國的皇室,都得倚靠世家豪門的力量,才能維持大漢帝國的體製之運作。</p>


    寒門子弟,也就是所謂的基層,在過去要想循著體製往上爬,要嘛成為世家豪門的附庸,要嘛憑借著過人的能力和種種機緣,硬生生地打通上升的渠道。</p>


    若選擇前路,隻要能力不差,基本上都能出頭;若選擇後者,則多埋沒於基層,能夠成功上位者寥寥無幾。</p>


    換言之,寒門子弟想要出頭,就隻能依附在世家豪門底下,而依附在世家豪門底下的結果,就是世家豪門的勢力和底蘊進一步壯大,然後對那些有能力卻不願依附在世家豪門底下的寒門子弟進行壓迫,形成一種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惡性循環。</p>


    丁原能以寒門子弟的身份爬到這個位置,若不選擇世家豪門依附,又無其它機遇的話,基本上算是到頭了。</p>


    由此可見,大漢帝國寒門子弟的境遇,到底有多麽地艱辛。</p>


    沐雲這一手,不啻於在世家豪門的根基上動了一刀,將他們的牆腳給撬了一個洞。</p>


    重點是,世家豪門明明知道這一點,在這個時候卻沒有辦法,也不能去把這個洞給堵住,因為他們很清楚,誰敢去堵這個洞,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p>


    別的不說,就說漢靈帝好了!他巴不得沐雲將他所有的家底都掏出來支持大漢帝國北伐鮮卑的戰爭,然後迫使大漢帝國的世家豪門跟進,從而降低大漢帝國的財政壓力,並提高北伐鮮卑的成功概率。</p>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在這個時候玩手段,就是跟漢靈帝過不去。</p>


    雖然大漢帝國皇室在此時此刻,對大漢帝國的掌控力不如已往,可其終究還是把持著大漢帝國體製上的大義,盡管敵不過抱團起來的世家豪門,對付幾個不講規矩的世家豪門還是輕輕鬆鬆的。</p>


    就算世家豪門擺平了漢靈帝這一關,也不代表這件事就會隨之落幕,他們還得麵對沐雲可能展開的報複行動,以及寒門子弟的人心向背。</p>


    姑且不提沐雲的部分,光是寒門子弟的背離,就夠世家豪門頭痛的了。</p>


    別看世家豪門對寒門子弟一副高高在上,甚至不屑一顧的模樣,可實際上當他們失去寒門子弟支持以後,缺乏新鮮血液補充的他們,雖在短時間裏麵不會因此而衰落,卻會使他們的發展日漸趨緩,然後慢慢地被其它世家豪門所超越,最終淪為地方性的勢力。</p>


    正因如此,大漢帝國的世家豪門與各路諸侯雖然對沐雲的舉措感到十分地不滿,卻還是隻能捏著鼻子認了這件事情。</p>


    於是乎,一場風暴就這樣無預警地掀了起來。</p>


    底蘊豐厚的勢力,直接拿出更加優渥的條件跟進,隻要能夠獲得其認可,不管是裝備、物資,還是兵力,一應俱全。</p>


    底蘊稍差一點兒的勢力,則像丁原那樣,拿出對等的兵力跟進,既不交好也不敵對,維持著其中的平衡。</p>


    至於那些中、小勢力,就隻能隨波逐流,看能夠傍上哪邊兒的大腿。</p>


    就這樣,大漢帝國對鮮卑的戰場上,在短時間裏麵湧現出大量的新軍,多則上萬,少則數千,聲勢異常的浩大,讓鮮卑不得不調派更多的兵力在東南和西南戰場,側麵地減緩了南匈奴在北方戰場的壓力。</p>


    隻是,世家豪門的動作雖大,其成果卻怎麽也比不上沐雲。</p>


    不是這些世家豪門不給力,而是沐雲這幾年下來,在民間積攥起來的名聲實在太過響亮。</p>


    黃巾亂起祭殺胡,孤軍滅氐立穆州,西疆塞外築長城,馬踏西羌震四方,重啟絲路設辛鴻,懾使西域入漢疆。</p>


    這一連串的事跡,讓大漢帝國上至漢靈帝與世家豪門,下至基層百姓與寒門子弟,都對沐雲的動向異常地關注,後者甚至對其有著盲目的信任。</p>


    ……</p>


    麴姓乃春秋十二諸侯魯國貴族的後代,發展到漢靈帝在位的時期,因避難而遷移至武威郡,成為當地的一個大姓。</p>


    麴氏雖然在這個時候已經式微,稱不上所謂的世家豪門,其傳承卻沒有因為家族勢力日漸式微的關係而斷絕,還保有相當的底蘊。</p>


    正因如此,麴氏才能在飽受羌人、南匈奴,乃至於鮮卑劫掠之苦的涼州站穩腳跟。</p>


    且說,麴氏雖然已經式微,可其關係網卻沒有因此而消失,盡管不像過去那般好用,可至少能讓麴氏在第一時間取得各方的情報,把握住大漢帝國的局勢脈動。</p>


    常年生活在涼州,精通掌握羌人戰法的麴義,在結合自家的傳承以後,其練兵造詣可謂十分高超,盡管因為性格的關係,其上限沒有辦法和高順相比,卻不妨礙他成為練兵一道的大拿。</p>


    還未成為韓馥部將的麴義,在接獲相關訊息以後,不禁大為意動。</p>


    在經過一番猶豫和掙紮以後,麴義做出了他的決定……</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世木魚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世木魚1並收藏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