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被艾洛西亞突襲,在折損人口與領土的同時,還被漫長的城牆所阻斷,北方又被認真起來的蘇特蘭格王國打得節節敗退,使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形勢在轉眼間變得岌岌可危了起來。</p>
若依照這個局勢發展下去,可能不用三個月的時間,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會被徹底剿滅。</p>
可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卻一點兒都不緊張。</p>
卡美洛特斯王國的布置,讓他嗅到了一股不尋常的味道。</p>
怎麽說?</p>
他利用巫術探查到的四道城牆,北方的兩道城牆之間的間隔,莫約在一百公裏上下,南方兩道城牆的間隔也差不多。</p>
這樣的間隔在《帝望》隻能說是中規中矩,沒什麽好說的,重點在於南、北城牆之間的距離!</p>
用最直觀的說法就是,卡美洛特斯王國所修築的城牆,直接將蘇特蘭格王國南部疆域切割成三等份。</p>
是的,三等份。</p>
以最北邊和最南邊的城牆為界,將蘇特蘭格王國南部疆域切割成三等份,各五十幾個縣的麵積。</p>
〝想要以我族為界,瓜分這片土地嗎?〞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看著地圖,心裏做出了這樣的判斷。</p>
在這四道城牆裏麵,最南方的那道城牆,算是建得最毫無爭議的。</p>
這道城牆直接建立在溪河的對岸,因為距離溪河較近的關係,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蠻躍斬根本施展不開,透過船隻抵近的方式又距離太遠,想要突破這道防線,隻能用正規的手段憑絕對實力鑿穿,沒有取巧的地方。</p>
同理,因為城牆離岸太近等因素,限製了船塢的規模,根本無法修築中型以上船隻,運輸能力相對有限,在乘船北上登岸之際,也很容易被他們包夾圍殲。</p>
所以,卡美洛特斯王國在退守到南部的城牆以後,再次北上的難度也不會小到哪裏去。</p>
也就是說,不管是卡美洛特斯王國也好,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也罷,包含蘇特蘭格王國也一樣,隻要在這道邊界投放一定的兵力,就能確保對方無法逾越防線。</p>
渡河向北一百公裏位置上的第二道城牆,就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看來也沒太大的問題,更多是為了緩衝而建立起來的。</p>
畢竟,南方那道城牆在占據地形優勢的同時,也阻礙了他們自己的撤退行動,在戰事不利需要撤退時,若無這道城牆進行阻擋和緩衝,能夠全身而退的人數必將大幅縮減。</p>
關鍵在於北方的第三、第四道城牆!</p>
蘇特蘭格王國南部疆域的精華地帶,原本就比較偏北方,所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分布,也是北方比較密集。</p>
在卡美洛特斯王國與蘇特蘭格王國聯合發出通牒以後,盎格魯撒克遜人便朝著北部遷徙,雖然南方的聚落仍有不少盎格魯撒克遜人留守,可對周邊地區的掌控力來說,還是下降了好幾個檔次,營造出許多無人生存的真空地帶。</p>
在這樣的情況下,卡美洛特斯王國能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修築第三道城牆也就說得過去了。</p>
可是,卡美洛特斯王國沒有在第三道城牆的南方修築領地進行鞏固,而是向北抵近一百多公裏,在盎格魯撒克遜人集中的位置邊緣修築第四道城牆,其用意就有些耐人尋味了。</p>
雖然不是沒有機會像第三道城牆那般,成功地避開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探查,然後將城牆給修築起來。</p>
可是,成功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p>
此舉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對盎格魯撒克遜人和蘇特蘭格王國宣告他們的存在。</p>
說實話,卡美洛特斯王國要是沒有這樣做,即便最後沒辦法啃下這麽多領地,啃下一半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p>
既然如此,卡美洛特斯王國圖的是什麽?</p>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思索了一下,心裏便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p>
卡美洛特斯王國的騎士,雖然號稱攻守兼備,可實際上隻有在衝鋒的時候,才能發揮出他們的所有戰力。</p>
蘇特蘭格王國的重步兵的部份則剛好相反,雖然號稱銅牆鐵壁,可實際上他們的攻城能力同樣犀利,隻是因為機動能力太差的關係而名聲不顯。</p>
至於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戰士,則是耐力好,抗性強,能適應絕大多數的環境,雖然整體戰力不如前二者,可在不利於對方的環境下,配合他們慣用的人海戰術,卻能無往不利。</p>
卡美洛特斯王國的騎士以城牆為依托,可以輕易地抵擋住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攻勢,可在麵對蘇特蘭格王國的重步兵時,卻會居於劣勢。</p>
卡美洛特斯王國的騎士雖然能在野戰方麵扳迴一城,可是傷亡也會十分可觀。</p>
反觀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戰士,不管是攻守城也好,野戰也罷,隻要能在數量方麵占據優勢,再硬的骨頭都能啃下來。</p>
與其配合蘇特蘭格王國將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給剿滅,然後付出巨大的代價拿下蘇特蘭格王國南部疆域的一半領土,還不如將中心這片地區讓給他們,以最小的代價拿下南部的三分之一領地。</p>
在這樣的情況下,隻要盎格魯撒克遜人沒有被逼到絕境,根本不會選擇南下渡河,隻會北上與蘇特蘭格王國爭鋒。</p>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在心中簡單地推演過一遍以後,得到了這樣的結論。</p>
不過,若隻是這樣的話,卡美洛特斯王國似乎沒必要修建第四道城牆……</p>
嗯?不對!</p>
若說第一道城牆是卡美洛特斯王國留給自己的,第二道和第三道城牆是留給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那多出來的第四道城牆是留給誰的,不就很清楚了嗎?</p>
以蘇特蘭格王國貴族的尿性,在拿下這道城牆以後會做什麽事?</p>
繼續進攻?</p>
別鬧了!城牆不用防守嗎?要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跟他們打時間差,繞開他們並對城牆進行攻擊的話,被斷了後路的重步兵還有活路嗎?撫恤不用錢啊?</p>
再征一次兵?</p>
可以啊!重點是誰出錢?</p>
不想出錢?那你還講個鬼幾把毛?</p>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大概地推演了一下,臉色頓時變得有些……嗯,一言難盡。</p>
咳咳!</p>
依照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對蘇特蘭格王國貴族的了解,十有八九會像這樣瞎扯皮,最後不了了之。</p>
在意識到這一點以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眼中,不禁閃過了一抹忌憚之色。</p>
〝卡美洛特斯的騎士王……不簡單啊!〞</p>
〝要是沒有對人心和局勢的了解達到一定程度,根本設不出這樣的局。〞</p>
〝隻是,這麽大的一個局,想要脫身可沒這麽容易!〞</p>
〝我很好奇,你會用什麽理由來離場呢?〞</p>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望著南方,輕聲地呢喃道。</p>
若依照這個局勢發展下去,可能不用三個月的時間,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會被徹底剿滅。</p>
可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卻一點兒都不緊張。</p>
卡美洛特斯王國的布置,讓他嗅到了一股不尋常的味道。</p>
怎麽說?</p>
他利用巫術探查到的四道城牆,北方的兩道城牆之間的間隔,莫約在一百公裏上下,南方兩道城牆的間隔也差不多。</p>
這樣的間隔在《帝望》隻能說是中規中矩,沒什麽好說的,重點在於南、北城牆之間的距離!</p>
用最直觀的說法就是,卡美洛特斯王國所修築的城牆,直接將蘇特蘭格王國南部疆域切割成三等份。</p>
是的,三等份。</p>
以最北邊和最南邊的城牆為界,將蘇特蘭格王國南部疆域切割成三等份,各五十幾個縣的麵積。</p>
〝想要以我族為界,瓜分這片土地嗎?〞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看著地圖,心裏做出了這樣的判斷。</p>
在這四道城牆裏麵,最南方的那道城牆,算是建得最毫無爭議的。</p>
這道城牆直接建立在溪河的對岸,因為距離溪河較近的關係,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蠻躍斬根本施展不開,透過船隻抵近的方式又距離太遠,想要突破這道防線,隻能用正規的手段憑絕對實力鑿穿,沒有取巧的地方。</p>
同理,因為城牆離岸太近等因素,限製了船塢的規模,根本無法修築中型以上船隻,運輸能力相對有限,在乘船北上登岸之際,也很容易被他們包夾圍殲。</p>
所以,卡美洛特斯王國在退守到南部的城牆以後,再次北上的難度也不會小到哪裏去。</p>
也就是說,不管是卡美洛特斯王國也好,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也罷,包含蘇特蘭格王國也一樣,隻要在這道邊界投放一定的兵力,就能確保對方無法逾越防線。</p>
渡河向北一百公裏位置上的第二道城牆,就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看來也沒太大的問題,更多是為了緩衝而建立起來的。</p>
畢竟,南方那道城牆在占據地形優勢的同時,也阻礙了他們自己的撤退行動,在戰事不利需要撤退時,若無這道城牆進行阻擋和緩衝,能夠全身而退的人數必將大幅縮減。</p>
關鍵在於北方的第三、第四道城牆!</p>
蘇特蘭格王國南部疆域的精華地帶,原本就比較偏北方,所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分布,也是北方比較密集。</p>
在卡美洛特斯王國與蘇特蘭格王國聯合發出通牒以後,盎格魯撒克遜人便朝著北部遷徙,雖然南方的聚落仍有不少盎格魯撒克遜人留守,可對周邊地區的掌控力來說,還是下降了好幾個檔次,營造出許多無人生存的真空地帶。</p>
在這樣的情況下,卡美洛特斯王國能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修築第三道城牆也就說得過去了。</p>
可是,卡美洛特斯王國沒有在第三道城牆的南方修築領地進行鞏固,而是向北抵近一百多公裏,在盎格魯撒克遜人集中的位置邊緣修築第四道城牆,其用意就有些耐人尋味了。</p>
雖然不是沒有機會像第三道城牆那般,成功地避開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探查,然後將城牆給修築起來。</p>
可是,成功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p>
此舉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對盎格魯撒克遜人和蘇特蘭格王國宣告他們的存在。</p>
說實話,卡美洛特斯王國要是沒有這樣做,即便最後沒辦法啃下這麽多領地,啃下一半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p>
既然如此,卡美洛特斯王國圖的是什麽?</p>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思索了一下,心裏便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p>
卡美洛特斯王國的騎士,雖然號稱攻守兼備,可實際上隻有在衝鋒的時候,才能發揮出他們的所有戰力。</p>
蘇特蘭格王國的重步兵的部份則剛好相反,雖然號稱銅牆鐵壁,可實際上他們的攻城能力同樣犀利,隻是因為機動能力太差的關係而名聲不顯。</p>
至於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戰士,則是耐力好,抗性強,能適應絕大多數的環境,雖然整體戰力不如前二者,可在不利於對方的環境下,配合他們慣用的人海戰術,卻能無往不利。</p>
卡美洛特斯王國的騎士以城牆為依托,可以輕易地抵擋住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攻勢,可在麵對蘇特蘭格王國的重步兵時,卻會居於劣勢。</p>
卡美洛特斯王國的騎士雖然能在野戰方麵扳迴一城,可是傷亡也會十分可觀。</p>
反觀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戰士,不管是攻守城也好,野戰也罷,隻要能在數量方麵占據優勢,再硬的骨頭都能啃下來。</p>
與其配合蘇特蘭格王國將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給剿滅,然後付出巨大的代價拿下蘇特蘭格王國南部疆域的一半領土,還不如將中心這片地區讓給他們,以最小的代價拿下南部的三分之一領地。</p>
在這樣的情況下,隻要盎格魯撒克遜人沒有被逼到絕境,根本不會選擇南下渡河,隻會北上與蘇特蘭格王國爭鋒。</p>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在心中簡單地推演過一遍以後,得到了這樣的結論。</p>
不過,若隻是這樣的話,卡美洛特斯王國似乎沒必要修建第四道城牆……</p>
嗯?不對!</p>
若說第一道城牆是卡美洛特斯王國留給自己的,第二道和第三道城牆是留給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那多出來的第四道城牆是留給誰的,不就很清楚了嗎?</p>
以蘇特蘭格王國貴族的尿性,在拿下這道城牆以後會做什麽事?</p>
繼續進攻?</p>
別鬧了!城牆不用防守嗎?要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跟他們打時間差,繞開他們並對城牆進行攻擊的話,被斷了後路的重步兵還有活路嗎?撫恤不用錢啊?</p>
再征一次兵?</p>
可以啊!重點是誰出錢?</p>
不想出錢?那你還講個鬼幾把毛?</p>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大概地推演了一下,臉色頓時變得有些……嗯,一言難盡。</p>
咳咳!</p>
依照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對蘇特蘭格王國貴族的了解,十有八九會像這樣瞎扯皮,最後不了了之。</p>
在意識到這一點以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眼中,不禁閃過了一抹忌憚之色。</p>
〝卡美洛特斯的騎士王……不簡單啊!〞</p>
〝要是沒有對人心和局勢的了解達到一定程度,根本設不出這樣的局。〞</p>
〝隻是,這麽大的一個局,想要脫身可沒這麽容易!〞</p>
〝我很好奇,你會用什麽理由來離場呢?〞</p>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巫望著南方,輕聲地呢喃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