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軍組建的熱度之所以能與平羌戰場相提並論,甚至一度反超,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漢靈帝的舉措上。</p>
許多原本對西園軍組建不怎麽感興趣的玩家,頓時就被吸引了過去,其中並不乏那些工會玩家。</p>
隻不過,因為距離西園軍組建起來還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即便玩家們想挑戰也沒辦法,所以熱度才漸漸地迴落下來。</p>
至於挑戰一事的熱度為什麽會突然炒起來?</p>
那是因為現在這個時間點,可以說是西園軍的實力最為虛弱的時期,不少玩家都想在這個時候混水摸魚地撈一把。</p>
隻可惜,以漢靈帝在這方麵的精明程度,根本不可能留下這麽明顯的破綻給玩家們鑽。</p>
在知道沒有混水摸魚的機會以後,那些實力不濟的玩家們就放棄了挑戰的打算,迴到了原本的生活軌跡,該做什麽就做什麽。</p>
也正因為如此,西園軍組建的熱度才會直接迴落。</p>
隻是,挑戰一事終究還是因為熱度的關係,進了那些玩家工會的眼中。</p>
這世界上,永遠不缺所謂的聰明人。</p>
這些玩家工會的智囊團很輕易地便看穿了漢靈帝斂財的打算,也分析過他們參與挑戰的勝率,知道他們現階段幾乎沒有可能贏得漢靈帝的這筆懸賞。</p>
可是知道歸知道,這些玩家工會還是毅然決然的做出了參與挑戰的決定。</p>
不為別的,就為了從西園軍身上偷師。</p>
大漢帝國的玩家在《帝望》混了這麽久,又在平羌戰場上曆練了一年多的時間,早已發覺他們在藍星接觸到的戰術戰略,與大漢帝國正統勢力所慣用的手段截然不同。</p>
藍星的戰術運用,基本上僅適用於小規模作戰,隻要將規模一放大,便會出現大量的漏洞。</p>
因此,在進行集團式作戰的時候,更多是以團隊為單位在進行配合。</p>
比如先讓近戰玩家抵近,將戰線維持住,再讓擁有遠程攻擊手段的玩家出手等等。</p>
戰略布置的部份,則像是在下棋一樣,最主要是以兌子的方式來完成的。</p>
當實力落差懸殊的時候,往往就需要用上數倍乃至數十倍的人數,才能達成既有的目標。</p>
也就是說,藍星的作戰手段,基本上是以戰略為主,戰術為輔的模式建構起來的。</p>
大漢帝國正統勢力的手段則反了過來,基本上是以戰術為主,戰略的部份更多隻是輔助。</p>
在接戰的過程中,往往能憑借著兵種的配合與走位,形成局部包圍或切割,借此來完成以多擊少的目的。</p>
正因如此,才使玩家們的兌子戰術屢屢受挫,難以建功。</p>
當初在打黃巾的時候,玩家們就隱隱有了這方麵的察覺,可是因為實力落差太過懸殊的關係,沒能總結出這些差異。</p>
直到平羌戰場重啟,玩家們在戰場上與羌人正麵交鋒,才清楚地感受到這方麵的差異。</p>
玩家們在平羌戰場重啟之初,其實還挺樂觀的,因為他們基本上都已經完成轉生,與羌人等原住民npc的實力沒有過去這麽大的差距了。</p>
可是,現實卻給了他們狠狠的一個巴掌!</p>
哪怕玩家們的基礎實力已經與羌人拉近了許多,可是因為作戰配合等方麵的差異,在正麵交鋒的時候,基本上還是被全方位吊打的那一方,最後隻能憑借著陷阱與防禦工事之類的手段,才有辦法維持住戰線。</p>
在此之後,才有玩家開始鑽研大漢帝國的兵法,並從而得到這樣的結論。</p>
不單單隻有大漢帝國這邊如此,其它國玩家也陸陸續續地發現了這一點,然後相繼投入鑽研。</p>
時至今日,玩家們的鑽研已經有了一點點的成效,而這點成效也在平羌戰場上逐漸地發揮作用。</p>
包含瀝青拒馬的投放、床弩走軻的預先布置、玩家們的戰鬥編組調整等等都是。</p>
不過,也僅此而已。</p>
排兵布陣也就算了,那些兵書看一看也就能有大概的了解和觀念,可是這些戰陣究竟該怎麽配合?又該怎麽演練才好?在沒有一個實際的參照之下,玩家們是真的一頭霧水。</p>
玩家們雖然在羌人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可基本上都是有關於騎兵的手段,對於當前的玩家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作用。</p>
難不成要組建騎兵來與羌人對抗?</p>
嗬嗬……別鬧了!</p>
在西園軍組建曆史劇情展開以前,玩家們隻能以盲人摸象的方式,透過實戰來進行摸索和修正,而現在……</p>
謔!西園軍不就是最好的參考模板嗎?有什麽好考慮的?上就對了!</p>
現在還不能進行挑戰?沒關係,不是還有兵員的選拔與正常的操練嗎?不是還有西園軍各軍之間的對抗嗎?</p>
有一個算一個,都給我去觀戰!把他們的手段給我複製迴來!</p>
一時間,絕大多數的玩家工會裏麵,基本上都充斥著這樣的言論。</p>
於是,便看到西園軍的八個據點營寨外麵的巨型校場當中,從開始招募兵員的那一刻起,幾乎都是呈現滿員的狀態。</p>
〝嘖嘖嘖,想得挺不錯的,隻是……兵家操練之法,哪有這麽容易就能學會?你們太小看這些傳承了。〞沐雲在看見玩家們的舉動以後,不禁有些無語地說道。</p>
為什麽在讀書的時候,會分成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其中又要分成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p>
因為傳授的知識,不管是深度還是廣度,都有明顯的差距。</p>
為什麽《帝望》裏的傳承也有雜兵、正兵、精兵與精銳等級別上的差異?真的隻是因為實力的關係嗎?</p>
道理其實是一樣的。</p>
玩家如果能將西園軍的戰陣配合給學會,整體實力肯定會有極大的增長,這是無庸置疑的。</p>
可是,有這麽容易學會嗎?</p>
別鬧了!</p>
感覺就像剛學會加減乘除的小學生要去學微積分,剛學會怎麽蹲馬步的武術學徒要學飛簷走壁一樣。</p>
學全是不可能的,了不起也隻是照貓畫虎地學個皮毛。</p>
〝不過,就算隻學個皮毛,也好過像現在這樣,幾乎什麽都不懂的好……〞沐雲最後輕歎了一聲,並沒有打算做出任何幹涉。</p>
隻是,就在沐雲選擇冷眼旁觀之際,有一群人卻行動了起來。</p>
不用說,正是軒轅亢明等幾位重生者。</p>
許多原本對西園軍組建不怎麽感興趣的玩家,頓時就被吸引了過去,其中並不乏那些工會玩家。</p>
隻不過,因為距離西園軍組建起來還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即便玩家們想挑戰也沒辦法,所以熱度才漸漸地迴落下來。</p>
至於挑戰一事的熱度為什麽會突然炒起來?</p>
那是因為現在這個時間點,可以說是西園軍的實力最為虛弱的時期,不少玩家都想在這個時候混水摸魚地撈一把。</p>
隻可惜,以漢靈帝在這方麵的精明程度,根本不可能留下這麽明顯的破綻給玩家們鑽。</p>
在知道沒有混水摸魚的機會以後,那些實力不濟的玩家們就放棄了挑戰的打算,迴到了原本的生活軌跡,該做什麽就做什麽。</p>
也正因為如此,西園軍組建的熱度才會直接迴落。</p>
隻是,挑戰一事終究還是因為熱度的關係,進了那些玩家工會的眼中。</p>
這世界上,永遠不缺所謂的聰明人。</p>
這些玩家工會的智囊團很輕易地便看穿了漢靈帝斂財的打算,也分析過他們參與挑戰的勝率,知道他們現階段幾乎沒有可能贏得漢靈帝的這筆懸賞。</p>
可是知道歸知道,這些玩家工會還是毅然決然的做出了參與挑戰的決定。</p>
不為別的,就為了從西園軍身上偷師。</p>
大漢帝國的玩家在《帝望》混了這麽久,又在平羌戰場上曆練了一年多的時間,早已發覺他們在藍星接觸到的戰術戰略,與大漢帝國正統勢力所慣用的手段截然不同。</p>
藍星的戰術運用,基本上僅適用於小規模作戰,隻要將規模一放大,便會出現大量的漏洞。</p>
因此,在進行集團式作戰的時候,更多是以團隊為單位在進行配合。</p>
比如先讓近戰玩家抵近,將戰線維持住,再讓擁有遠程攻擊手段的玩家出手等等。</p>
戰略布置的部份,則像是在下棋一樣,最主要是以兌子的方式來完成的。</p>
當實力落差懸殊的時候,往往就需要用上數倍乃至數十倍的人數,才能達成既有的目標。</p>
也就是說,藍星的作戰手段,基本上是以戰略為主,戰術為輔的模式建構起來的。</p>
大漢帝國正統勢力的手段則反了過來,基本上是以戰術為主,戰略的部份更多隻是輔助。</p>
在接戰的過程中,往往能憑借著兵種的配合與走位,形成局部包圍或切割,借此來完成以多擊少的目的。</p>
正因如此,才使玩家們的兌子戰術屢屢受挫,難以建功。</p>
當初在打黃巾的時候,玩家們就隱隱有了這方麵的察覺,可是因為實力落差太過懸殊的關係,沒能總結出這些差異。</p>
直到平羌戰場重啟,玩家們在戰場上與羌人正麵交鋒,才清楚地感受到這方麵的差異。</p>
玩家們在平羌戰場重啟之初,其實還挺樂觀的,因為他們基本上都已經完成轉生,與羌人等原住民npc的實力沒有過去這麽大的差距了。</p>
可是,現實卻給了他們狠狠的一個巴掌!</p>
哪怕玩家們的基礎實力已經與羌人拉近了許多,可是因為作戰配合等方麵的差異,在正麵交鋒的時候,基本上還是被全方位吊打的那一方,最後隻能憑借著陷阱與防禦工事之類的手段,才有辦法維持住戰線。</p>
在此之後,才有玩家開始鑽研大漢帝國的兵法,並從而得到這樣的結論。</p>
不單單隻有大漢帝國這邊如此,其它國玩家也陸陸續續地發現了這一點,然後相繼投入鑽研。</p>
時至今日,玩家們的鑽研已經有了一點點的成效,而這點成效也在平羌戰場上逐漸地發揮作用。</p>
包含瀝青拒馬的投放、床弩走軻的預先布置、玩家們的戰鬥編組調整等等都是。</p>
不過,也僅此而已。</p>
排兵布陣也就算了,那些兵書看一看也就能有大概的了解和觀念,可是這些戰陣究竟該怎麽配合?又該怎麽演練才好?在沒有一個實際的參照之下,玩家們是真的一頭霧水。</p>
玩家們雖然在羌人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可基本上都是有關於騎兵的手段,對於當前的玩家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作用。</p>
難不成要組建騎兵來與羌人對抗?</p>
嗬嗬……別鬧了!</p>
在西園軍組建曆史劇情展開以前,玩家們隻能以盲人摸象的方式,透過實戰來進行摸索和修正,而現在……</p>
謔!西園軍不就是最好的參考模板嗎?有什麽好考慮的?上就對了!</p>
現在還不能進行挑戰?沒關係,不是還有兵員的選拔與正常的操練嗎?不是還有西園軍各軍之間的對抗嗎?</p>
有一個算一個,都給我去觀戰!把他們的手段給我複製迴來!</p>
一時間,絕大多數的玩家工會裏麵,基本上都充斥著這樣的言論。</p>
於是,便看到西園軍的八個據點營寨外麵的巨型校場當中,從開始招募兵員的那一刻起,幾乎都是呈現滿員的狀態。</p>
〝嘖嘖嘖,想得挺不錯的,隻是……兵家操練之法,哪有這麽容易就能學會?你們太小看這些傳承了。〞沐雲在看見玩家們的舉動以後,不禁有些無語地說道。</p>
為什麽在讀書的時候,會分成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其中又要分成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p>
因為傳授的知識,不管是深度還是廣度,都有明顯的差距。</p>
為什麽《帝望》裏的傳承也有雜兵、正兵、精兵與精銳等級別上的差異?真的隻是因為實力的關係嗎?</p>
道理其實是一樣的。</p>
玩家如果能將西園軍的戰陣配合給學會,整體實力肯定會有極大的增長,這是無庸置疑的。</p>
可是,有這麽容易學會嗎?</p>
別鬧了!</p>
感覺就像剛學會加減乘除的小學生要去學微積分,剛學會怎麽蹲馬步的武術學徒要學飛簷走壁一樣。</p>
學全是不可能的,了不起也隻是照貓畫虎地學個皮毛。</p>
〝不過,就算隻學個皮毛,也好過像現在這樣,幾乎什麽都不懂的好……〞沐雲最後輕歎了一聲,並沒有打算做出任何幹涉。</p>
隻是,就在沐雲選擇冷眼旁觀之際,有一群人卻行動了起來。</p>
不用說,正是軒轅亢明等幾位重生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