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家夥的如意算盤打得還挺響的。〞沐雲扯了扯嘴角道。</p>
擴編了的三河五校,在黃巾之亂平息以後並不像原史那樣被漢靈帝給裁掉。</p>
一方麵是因為《帝望》諸國在沐雲的幹涉之下,國庫都十分地充盈,尤其是大漢帝國的部份。</p>
因此,漢靈帝根本不需要透過裁軍來節省開銷。</p>
另一方麵,就像前文所說的那樣,沐雲的動作太大了,大到漢靈帝不得不將擴編了的三河五校保留下來,防止變故的發生。</p>
隻是隨著局勢逐漸轉好,漢靈帝的心思也漸漸地活絡了起來,於是才有西園軍的組建。</p>
西園軍的組建,除了用來加強洛陽的防禦以外,也是為了彌補三河五校當前不宜輕動的缺憾,準備用來平定內部的隱患。</p>
什麽隱患?</p>
講白了,就是那些黃巾餘孽,以及……那些不聽話的豪門世家!</p>
沒看錯!在中央的軍力恢複至鼎盛狀態,並將各方勢力震懾住以後,漢靈帝就開始想著要從那些豪門世家身上,將原本屬於大漢帝國,後來卻被豪門世家奪走的權柄和資源一一奪迴。</p>
隻是,過於強硬的態度,往往隻會帶來反效果。</p>
為了維持住當前的大好局勢,《帝望》裏的漢靈帝,選擇了相對柔和的手段——妥協,亦或者稱之為利益交換。</p>
妥協,其實是一種借著讓步的方法來避免衝突或爭執發生的藝術。</p>
可是,單方麵的妥協,往往卻會變成單方麵的壓榨。</p>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必須讓敵對的雙方,彼此退讓部分的意見、原則等,才有辦法做到消除爭端,謀求融洽的目的。</p>
漢靈帝所組建的西園軍,便是他用來與那些豪門世家進行博弈媒介。</p>
袁紹之所以能夠成為西園軍的中軍校尉,便與隱藏在西園軍組建背後的這場博弈有著莫大的關係。</p>
袁紹,出自著名士族汝南袁氏,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叔曾祖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湯官至司空、司徒、太尉,生父袁逢官至司空,叔叔袁隗官至司徒、太傅,家族中四世居三公之位者多達五人,故號稱【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p>
漢靈帝將袁紹拉進西園軍並賦予其中軍校尉之職,便是為了將整個汝南袁氏給拉下水。</p>
要職務給職務,要兵權給兵權,就連王牌和禁衛級別的傳承都給了。</p>
這麽大的餅給你塞進嘴裏,你汝南袁氏是不是也該意思意思地表示一下,做個表率?</p>
紅蘿卜加大棒,汝南袁氏就算心有不滿,也隻能捏著鼻子認栽。</p>
既然連汝南袁氏這麽大的一個世家都選擇服軟了,其它世家又該如何自處?</p>
隻要漢靈帝的安撫工作做得好,將這口子徹底打開,漢靈帝日後再搞這一類的小動作時,隻怕這些豪門世家不僅不會抗拒,搞不好還會主動示好呢!</p>
漢靈帝付出的代價再高,隻要拿捏好分寸,將命門給抓在手中,等漢靈帝將權柄迴收得差不多以後,想要收迴來還不容易?</p>
〝如果再給你十年、八年的時間去運作,隻要大漢帝國能維持現在這樣的局勢,還真有可能讓你辦到,隻可惜……〞</p>
沐雲透過帝望網絡看著洛陽,輕聲呢喃道:〝這些豪門世家有哪個是簡單的?根本不需要多久時間,就能明白你的意圖。隻要他們反應過來,要想再有下一次……難!〞</p>
〝狗急了都會跳牆,何況是人?真把他們給惹急了,信不信他們就敢直接掀桌子?〞</p>
〝想要透過溫水煮青蛙的手段來炮製這些豪門世家,簡直就是妄想。〞</p>
〝更重要的是,你……已經沒有這麽多的時間了!〞</p>
按照軒轅亢明等人上輩子的記憶來說,三河五校在黃巾之亂甫一平息,就被漢靈帝給裁了。</p>
這便導致黃巾餘孽在《帝望》第五年開始肆虐的時候,大漢帝國根本沒有能力去鎮壓。</p>
於是,漢靈帝便將權利下放,使刺史變成州牧,並於《帝望》第六年組建西園軍。</p>
結果,因為氣運流失太快的緣故,導致帝國氣運崩解、降格,漢靈帝也因氣運反噬而亡。</p>
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先上演了一場好戲,然後就輪到董胖子上台,於《帝望》第六年底至第七年初,在大漢帝國的朝堂上掀起了一場巨大的風波。</p>
再然後就是西園軍落幕,袁紹與曹操等人狼狽出逃,號召十八路諸侯討董,董卓放火燒洛陽,掀起群雄割據的大幕。</p>
隻可惜,大幕才剛拉開,便因為有人觸發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的關係,眨眼間便宣告落幕了。</p>
幽、並、涼三州率先被破,除公孫瓚逃到三韓百濟,憑著既有的家底在境外打遊擊以外,幾可說是全軍覆沒。</p>
益州有沒有好到哪裏去,在氐、羌、西南夷(南蠻)的三麵夾攻之下,隻能憑天險據守,領土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裏麵就淪陷大半。</p>
西南夷(南蠻)甚至還流竄到了荊州和交州,在那邊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p>
司隸一帶的京畿重地,更是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要不是羌人、匈奴和鮮卑忙著搶地盤和尋找老上單於的金鷹,時不時就會自個兒打起來,讓大漢帝國的守軍有喘息的空間,隻怕連司隸都會整個淪陷。</p>
若非漢獻帝早已被曹操給迎到許昌,隻怕大漢帝國在此時就已經可以說是亡國了。</p>
至於原本應該在這個時期稱霸一方的汝南袁氏,則是差點兒被連根拔起,冀州在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開始以後沒多久就丟了,靠近司隸的袞州也在轉眼間淪陷過半,隻能退守到青州那邊苟延殘喘。</p>
玩家們與大漢帝國殘存的諸侯勢力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將這些胡夷給趕了迴去,然後隨著戰事不斷整合,最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麵。</p>
這輩子要不是有沐雲暗中幹涉,又是大把大把地撒錢,又是滅氐奪氣運,為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續命,還透過殺胡令進行威懾,大幅降低了黃巾餘孽所造成的影響和危害,漢靈帝在此時早已歸天了好嗎?</p>
饒是如此,也隻是多為漢靈帝續了兩年的命,倘若沐雲在今年,也就是《帝望》第七年沒能搞定羌人,終結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的觸發,並再次為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續命,漢靈帝在《帝望》第八年還是得歸天。</p>
就算沐雲搞定了這些,也不過再為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續三年命。</p>
正所謂【事不過三,過三而逾】,沐雲怎麽可能會為了大漢帝國的漢靈帝犯忌諱?</p>
因此,在搞定羌人與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的問題以後,沐雲便會就此收手。</p>
也就是說,漢靈帝要是再不做出改變,好好地處理大漢帝國的問題,並沉下心來梳理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了不起也隻能再活四年多五年的時間。</p>
十年?八年?</p>
沐雲表示:嗬嗬。</p>
擴編了的三河五校,在黃巾之亂平息以後並不像原史那樣被漢靈帝給裁掉。</p>
一方麵是因為《帝望》諸國在沐雲的幹涉之下,國庫都十分地充盈,尤其是大漢帝國的部份。</p>
因此,漢靈帝根本不需要透過裁軍來節省開銷。</p>
另一方麵,就像前文所說的那樣,沐雲的動作太大了,大到漢靈帝不得不將擴編了的三河五校保留下來,防止變故的發生。</p>
隻是隨著局勢逐漸轉好,漢靈帝的心思也漸漸地活絡了起來,於是才有西園軍的組建。</p>
西園軍的組建,除了用來加強洛陽的防禦以外,也是為了彌補三河五校當前不宜輕動的缺憾,準備用來平定內部的隱患。</p>
什麽隱患?</p>
講白了,就是那些黃巾餘孽,以及……那些不聽話的豪門世家!</p>
沒看錯!在中央的軍力恢複至鼎盛狀態,並將各方勢力震懾住以後,漢靈帝就開始想著要從那些豪門世家身上,將原本屬於大漢帝國,後來卻被豪門世家奪走的權柄和資源一一奪迴。</p>
隻是,過於強硬的態度,往往隻會帶來反效果。</p>
為了維持住當前的大好局勢,《帝望》裏的漢靈帝,選擇了相對柔和的手段——妥協,亦或者稱之為利益交換。</p>
妥協,其實是一種借著讓步的方法來避免衝突或爭執發生的藝術。</p>
可是,單方麵的妥協,往往卻會變成單方麵的壓榨。</p>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必須讓敵對的雙方,彼此退讓部分的意見、原則等,才有辦法做到消除爭端,謀求融洽的目的。</p>
漢靈帝所組建的西園軍,便是他用來與那些豪門世家進行博弈媒介。</p>
袁紹之所以能夠成為西園軍的中軍校尉,便與隱藏在西園軍組建背後的這場博弈有著莫大的關係。</p>
袁紹,出自著名士族汝南袁氏,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叔曾祖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湯官至司空、司徒、太尉,生父袁逢官至司空,叔叔袁隗官至司徒、太傅,家族中四世居三公之位者多達五人,故號稱【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p>
漢靈帝將袁紹拉進西園軍並賦予其中軍校尉之職,便是為了將整個汝南袁氏給拉下水。</p>
要職務給職務,要兵權給兵權,就連王牌和禁衛級別的傳承都給了。</p>
這麽大的餅給你塞進嘴裏,你汝南袁氏是不是也該意思意思地表示一下,做個表率?</p>
紅蘿卜加大棒,汝南袁氏就算心有不滿,也隻能捏著鼻子認栽。</p>
既然連汝南袁氏這麽大的一個世家都選擇服軟了,其它世家又該如何自處?</p>
隻要漢靈帝的安撫工作做得好,將這口子徹底打開,漢靈帝日後再搞這一類的小動作時,隻怕這些豪門世家不僅不會抗拒,搞不好還會主動示好呢!</p>
漢靈帝付出的代價再高,隻要拿捏好分寸,將命門給抓在手中,等漢靈帝將權柄迴收得差不多以後,想要收迴來還不容易?</p>
〝如果再給你十年、八年的時間去運作,隻要大漢帝國能維持現在這樣的局勢,還真有可能讓你辦到,隻可惜……〞</p>
沐雲透過帝望網絡看著洛陽,輕聲呢喃道:〝這些豪門世家有哪個是簡單的?根本不需要多久時間,就能明白你的意圖。隻要他們反應過來,要想再有下一次……難!〞</p>
〝狗急了都會跳牆,何況是人?真把他們給惹急了,信不信他們就敢直接掀桌子?〞</p>
〝想要透過溫水煮青蛙的手段來炮製這些豪門世家,簡直就是妄想。〞</p>
〝更重要的是,你……已經沒有這麽多的時間了!〞</p>
按照軒轅亢明等人上輩子的記憶來說,三河五校在黃巾之亂甫一平息,就被漢靈帝給裁了。</p>
這便導致黃巾餘孽在《帝望》第五年開始肆虐的時候,大漢帝國根本沒有能力去鎮壓。</p>
於是,漢靈帝便將權利下放,使刺史變成州牧,並於《帝望》第六年組建西園軍。</p>
結果,因為氣運流失太快的緣故,導致帝國氣運崩解、降格,漢靈帝也因氣運反噬而亡。</p>
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先上演了一場好戲,然後就輪到董胖子上台,於《帝望》第六年底至第七年初,在大漢帝國的朝堂上掀起了一場巨大的風波。</p>
再然後就是西園軍落幕,袁紹與曹操等人狼狽出逃,號召十八路諸侯討董,董卓放火燒洛陽,掀起群雄割據的大幕。</p>
隻可惜,大幕才剛拉開,便因為有人觸發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的關係,眨眼間便宣告落幕了。</p>
幽、並、涼三州率先被破,除公孫瓚逃到三韓百濟,憑著既有的家底在境外打遊擊以外,幾可說是全軍覆沒。</p>
益州有沒有好到哪裏去,在氐、羌、西南夷(南蠻)的三麵夾攻之下,隻能憑天險據守,領土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裏麵就淪陷大半。</p>
西南夷(南蠻)甚至還流竄到了荊州和交州,在那邊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p>
司隸一帶的京畿重地,更是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要不是羌人、匈奴和鮮卑忙著搶地盤和尋找老上單於的金鷹,時不時就會自個兒打起來,讓大漢帝國的守軍有喘息的空間,隻怕連司隸都會整個淪陷。</p>
若非漢獻帝早已被曹操給迎到許昌,隻怕大漢帝國在此時就已經可以說是亡國了。</p>
至於原本應該在這個時期稱霸一方的汝南袁氏,則是差點兒被連根拔起,冀州在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開始以後沒多久就丟了,靠近司隸的袞州也在轉眼間淪陷過半,隻能退守到青州那邊苟延殘喘。</p>
玩家們與大漢帝國殘存的諸侯勢力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將這些胡夷給趕了迴去,然後隨著戰事不斷整合,最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麵。</p>
這輩子要不是有沐雲暗中幹涉,又是大把大把地撒錢,又是滅氐奪氣運,為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續命,還透過殺胡令進行威懾,大幅降低了黃巾餘孽所造成的影響和危害,漢靈帝在此時早已歸天了好嗎?</p>
饒是如此,也隻是多為漢靈帝續了兩年的命,倘若沐雲在今年,也就是《帝望》第七年沒能搞定羌人,終結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的觸發,並再次為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續命,漢靈帝在《帝望》第八年還是得歸天。</p>
就算沐雲搞定了這些,也不過再為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續三年命。</p>
正所謂【事不過三,過三而逾】,沐雲怎麽可能會為了大漢帝國的漢靈帝犯忌諱?</p>
因此,在搞定羌人與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的問題以後,沐雲便會就此收手。</p>
也就是說,漢靈帝要是再不做出改變,好好地處理大漢帝國的問題,並沉下心來梳理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了不起也隻能再活四年多五年的時間。</p>
十年?八年?</p>
沐雲表示:嗬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