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說道:“
草原民族突厥、鐵勒、突利、匈奴等等部族,他們戰敗了,要麽遠遁大漠以北,要麽臣服漢民族。漢朝和前隋也對他們實行了管理。
可是,一旦漢民族衰弱,他們立刻就卷土重來了。到了貞觀初年,仍然對我漢民族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這些都是大家親曆過的。
如果朝廷的措施不當,這種情況會一直延續下去,會成為我漢民族永遠的痛。
我們的祖先在戰勝了草原民族以後,對他們的管理十分鬆弛,隻要他們臣服進貢,不襲擾反叛,就不幹涉他們的發展。他們仍然自成體係,保持著民族的獨立性。
這就是問題所在。
要長久地解決這個問題,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實行民族同化。通過民族雜居、通商、通婚,推行漢文化教育等等手段,深刻地影響他們,使得他們融入漢民族之中,那麽,到了兩代人或者三代人以後,他們也就失去了本民族的特性,成為了我漢民族的一部分。
請問,大家今後都是一個民族了,那麽曆史上大規模的民族衝突還會存在嗎?”
魏征首先說道:“殿下說得好,這的確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辦法啊。”
長孫無忌也點頭說道:“的確如此,民族同化,這是個好辦法。”
大家也紛紛表示讚同。
這時,李恪不服氣了,他發現了李愔的一個漏洞,他說道:“既然如此,那為什麽還要保留自治區呢?不會是因為你的王妃是草原人吧?”
此話一出,李靖等人就覺得李恪過分了,這明顯帶有人身攻擊的意味了。
李愔說道:“任何事情,不能夠一蹴而就。草原民族的基數太大了,有幾百萬人。朝廷沒有辦法立刻就將他們分散安置,隻能夠循序漸進地逐步安置。
即使如此,自治區和以前草原人獨自居住情況也大為不同了。
例如雲州。在雲州地區有不到20萬草原人,原先居住在雲州的漢人也有數萬人。鐵勒部離開了原先的生活環境,大部分已經定居了,他們就和以前的生活方式遠離了。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雲州的工商業,教育和衛生等方麵,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漢人和鐵勒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他們已經不是原來的鐵勒人,正在逐步融入我大唐漢人的生活。”
參與會議的鴻臚寺正卿唐斐說道:“臣剛剛陪同吐穀渾可汗去過雲州,那裏的景象令諾曷缽可汗大為震驚和讚歎。這也是他同大唐簽訂合作開發吐穀渾礦產資源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說道:“這個問題就不要再說了,雲州的發展有目共睹。梁王,你接著往下說。”
李愔說道:“既然這個辦法可行,那麽大唐今後的開疆拓土就應該結合大唐的國力和人口狀況來定。
西域雖然國家眾多,人口也不少,但是他們和草原民族有一個共性。就是自從漢朝以來,接受漢民族的影響較大。比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多少能夠說漢話。
因此,大唐對西域進行改造和同化就比較容易。
對於吐蕃和吐穀渾來說,他們的人口基數太大,而且以前基本上沒有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這樣的國家,目前就不是大唐攻占的首選目標了。
不要說大唐能不能在短期內打下來,即使打下來,大唐的國力也會受到重大的損耗。試問,幾百萬語言文字,生活習俗都不相同的民族,大唐如何進行同化改造?
況且,吐蕃和吐穀渾的領地上資源較少,生活環境惡劣,即使打下來,對於大唐也沒有多少增益。
因此,對於吐蕃和吐穀渾就保持現狀。和他們通商、通婚,進行經濟往來,增進相互了解。為將來打基礎。
綜上所述,大唐應該一麵大力發展內部事務,一麵考慮對外擴張。擴張的主要方向是南方氣候條件好,物產豐富的地區。選擇的目標是小國,孤立的更好,便於各個擊破,也便於同化統治。積小為大,極少成多,隨著大唐的國力一點點增強,到時候,周圍的國家都會望風而降的。
選擇南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建立海軍,控製海洋,隻有控製了海洋,才能夠征服整個世界。”
李愔的發展方略,為大唐的統治者提供了一條有效的擴張思路,使得大唐今後的征戰行為更加有目的性,也更加高效了。
經過討論,大家都同意了這個發展戰略。
李世民當場表態,今後的鴻臚寺,脫離禮部,獨立成為二級部,歸梁王節製。
李成乾、李恪和李泰十分鬱悶。三害又占了上風。
此次出征,杜荷、尉遲寶琪、楊康和薛仁貴都立了功。各有封賞。薛仁貴被封為二等男爵,晉升為從六品作戰參謀。
梁王府。
這次迴來,除了契苾烏雲以外,其餘的夫人和武瞾都跟著李愔迴到了長安。
這天,李愔、李旦和杜荷,加上采紗正在玩牌,楊康進來說道:“王爺,九殿下來了。”他口中的九殿下,就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李治。李治今年已經14歲了。
李旦皺著眉頭說道:“他來幹什麽?”
李愔說道:“請他進來吧。”
楊康應了一聲,就出去了。
采紗說道:“王爺,要不我先迴房去了?”
李愔說道:“也好,你先去吧。”
不久,李治來了。見到李愔,他拱手說道:“三哥好。”
李愔笑道:“九弟,稀客啊,你可是第一次來我府上的,來,坐吧。”
李治坐下後,李愔笑道:“來,九弟,三缺一,你正好搭把手。”他們邊玩邊聊。
李愔問道:“你今天來,有什麽事情嗎?”
“聽說您這幾天在府上休息,母後吩咐我過來拜訪您。母後說了,六哥學識淵博,見識不凡,她吩咐我多跟您接近,好好向您學習。還請六哥不吝賜教。”李治恭敬地說道。
李愔聽到這裏,就覺出了裏麵隱藏的味道——長孫一脈已經有了太子被廢的預案了,就和曆史上一樣,他們要扶持李治了。
草原民族突厥、鐵勒、突利、匈奴等等部族,他們戰敗了,要麽遠遁大漠以北,要麽臣服漢民族。漢朝和前隋也對他們實行了管理。
可是,一旦漢民族衰弱,他們立刻就卷土重來了。到了貞觀初年,仍然對我漢民族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這些都是大家親曆過的。
如果朝廷的措施不當,這種情況會一直延續下去,會成為我漢民族永遠的痛。
我們的祖先在戰勝了草原民族以後,對他們的管理十分鬆弛,隻要他們臣服進貢,不襲擾反叛,就不幹涉他們的發展。他們仍然自成體係,保持著民族的獨立性。
這就是問題所在。
要長久地解決這個問題,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實行民族同化。通過民族雜居、通商、通婚,推行漢文化教育等等手段,深刻地影響他們,使得他們融入漢民族之中,那麽,到了兩代人或者三代人以後,他們也就失去了本民族的特性,成為了我漢民族的一部分。
請問,大家今後都是一個民族了,那麽曆史上大規模的民族衝突還會存在嗎?”
魏征首先說道:“殿下說得好,這的確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辦法啊。”
長孫無忌也點頭說道:“的確如此,民族同化,這是個好辦法。”
大家也紛紛表示讚同。
這時,李恪不服氣了,他發現了李愔的一個漏洞,他說道:“既然如此,那為什麽還要保留自治區呢?不會是因為你的王妃是草原人吧?”
此話一出,李靖等人就覺得李恪過分了,這明顯帶有人身攻擊的意味了。
李愔說道:“任何事情,不能夠一蹴而就。草原民族的基數太大了,有幾百萬人。朝廷沒有辦法立刻就將他們分散安置,隻能夠循序漸進地逐步安置。
即使如此,自治區和以前草原人獨自居住情況也大為不同了。
例如雲州。在雲州地區有不到20萬草原人,原先居住在雲州的漢人也有數萬人。鐵勒部離開了原先的生活環境,大部分已經定居了,他們就和以前的生活方式遠離了。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雲州的工商業,教育和衛生等方麵,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漢人和鐵勒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他們已經不是原來的鐵勒人,正在逐步融入我大唐漢人的生活。”
參與會議的鴻臚寺正卿唐斐說道:“臣剛剛陪同吐穀渾可汗去過雲州,那裏的景象令諾曷缽可汗大為震驚和讚歎。這也是他同大唐簽訂合作開發吐穀渾礦產資源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說道:“這個問題就不要再說了,雲州的發展有目共睹。梁王,你接著往下說。”
李愔說道:“既然這個辦法可行,那麽大唐今後的開疆拓土就應該結合大唐的國力和人口狀況來定。
西域雖然國家眾多,人口也不少,但是他們和草原民族有一個共性。就是自從漢朝以來,接受漢民族的影響較大。比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多少能夠說漢話。
因此,大唐對西域進行改造和同化就比較容易。
對於吐蕃和吐穀渾來說,他們的人口基數太大,而且以前基本上沒有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這樣的國家,目前就不是大唐攻占的首選目標了。
不要說大唐能不能在短期內打下來,即使打下來,大唐的國力也會受到重大的損耗。試問,幾百萬語言文字,生活習俗都不相同的民族,大唐如何進行同化改造?
況且,吐蕃和吐穀渾的領地上資源較少,生活環境惡劣,即使打下來,對於大唐也沒有多少增益。
因此,對於吐蕃和吐穀渾就保持現狀。和他們通商、通婚,進行經濟往來,增進相互了解。為將來打基礎。
綜上所述,大唐應該一麵大力發展內部事務,一麵考慮對外擴張。擴張的主要方向是南方氣候條件好,物產豐富的地區。選擇的目標是小國,孤立的更好,便於各個擊破,也便於同化統治。積小為大,極少成多,隨著大唐的國力一點點增強,到時候,周圍的國家都會望風而降的。
選擇南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建立海軍,控製海洋,隻有控製了海洋,才能夠征服整個世界。”
李愔的發展方略,為大唐的統治者提供了一條有效的擴張思路,使得大唐今後的征戰行為更加有目的性,也更加高效了。
經過討論,大家都同意了這個發展戰略。
李世民當場表態,今後的鴻臚寺,脫離禮部,獨立成為二級部,歸梁王節製。
李成乾、李恪和李泰十分鬱悶。三害又占了上風。
此次出征,杜荷、尉遲寶琪、楊康和薛仁貴都立了功。各有封賞。薛仁貴被封為二等男爵,晉升為從六品作戰參謀。
梁王府。
這次迴來,除了契苾烏雲以外,其餘的夫人和武瞾都跟著李愔迴到了長安。
這天,李愔、李旦和杜荷,加上采紗正在玩牌,楊康進來說道:“王爺,九殿下來了。”他口中的九殿下,就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李治。李治今年已經14歲了。
李旦皺著眉頭說道:“他來幹什麽?”
李愔說道:“請他進來吧。”
楊康應了一聲,就出去了。
采紗說道:“王爺,要不我先迴房去了?”
李愔說道:“也好,你先去吧。”
不久,李治來了。見到李愔,他拱手說道:“三哥好。”
李愔笑道:“九弟,稀客啊,你可是第一次來我府上的,來,坐吧。”
李治坐下後,李愔笑道:“來,九弟,三缺一,你正好搭把手。”他們邊玩邊聊。
李愔問道:“你今天來,有什麽事情嗎?”
“聽說您這幾天在府上休息,母後吩咐我過來拜訪您。母後說了,六哥學識淵博,見識不凡,她吩咐我多跟您接近,好好向您學習。還請六哥不吝賜教。”李治恭敬地說道。
李愔聽到這裏,就覺出了裏麵隱藏的味道——長孫一脈已經有了太子被廢的預案了,就和曆史上一樣,他們要扶持李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