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路邊的殿下不要撿 (18)
快穿:拯救病嬌反派計劃 作者:它的貓撲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完,司荼頭也不迴地離開了。
草原人驍勇善戰,再加上心中積滿了憤恨,一時間大周的將士竟節節敗退。
“殿下,這樣子下去,將士們的士氣會被大大消耗的。”
陳倉收迴沾血的長槍,玄色盔甲上滿是血跡。
看著周圍一個個倒下的將士,司荼雙拳緊緊攥著。
這場仗,絕不能輸!
就算是戰死在這裏,她也絕不能讓察哈爾人踏入大周領土一步!
“掩護我,我去取蒙恩的首級!”
擒賊先擒王,這麽淺顯的道理,司荼明白,陳倉自然也明白。
蒙恩身邊的勇士們被死死拖住,司荼把握住機會,提劍而去。
“顧瑩!”
眼看著周圍的族人一個個倒下,蒙恩殺紅了眼,直直地朝司荼襲去。
劍與刀相撞,冒出呲呲火花,刺耳的聲音湮滅於肅殺的呐喊聲。
蒙恩雖然身經百戰,但畢竟年歲已高,很快就支撐不住了。
劍尖抵在他的脖頸,司荼高聲道,
“本將軍說得話依舊作數,隻要你投降,我便保察哈爾部落十萬人無憂。”
殺戮從來就不是解決爭端最好的方法。
而司荼手裏染過太多的鮮血,對於戰爭,她早已疲倦。
冰涼的觸感令蒙恩迴籠理智。
大周兵甲精銳,而他們察哈爾的王帳都被尋到,顯然敗局已定。
“你說得可算數?”
既然能保下部族延續,那他這條命就送還給長生天也無妨!
“絕對算數。”
司荼迴答得堅定有力。
聽到她的迴答,蒙恩抬起的雙臂驟然放下,緩緩閉上了雙眼。
劍鋒劃過他的脖間,鮮血飛濺在司荼的臉上,汩汩的鮮血染紅了一片黃沙。
而這血色的場景也倒映在哲別的雙眸中。
“不要!阿翁!”
司荼驟然迴頭,隻見哲別提著劍,滿身傷痕地跪在地上。
那雙璀璨如星辰的眸子再也沒了往日的光彩,跪在那兒,像是具死氣沉沉的雕塑。
“是你殺了阿翁,是你將路線圖送給了大周,是你滅了察哈爾部。”
哲別低垂著空洞的雙眸,沒有大聲地質問,平靜得像潭死水。
鮮血順著劍尖滴落,而司荼的手上沾滿了蒙恩與察哈爾部落的鮮血。
“對不起,哲別,我、我”
司荼丟下劍,小跑著過去想要將他扶起來,可卻被一把長劍抵在眼前。
“從今往後,你是司荼,我是哲別,再見麵我會毫不猶豫地殺了你!”
他愛的顧瑩,在他們成婚之日就已經死了。
而麵前這個女人,是大周主將,是殺了阿翁的仇人!
司荼僵硬在原地,望著他眼底翻湧的仇恨,心如痛絞。
可這一切不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嗎?
是她親手選擇放棄了他們之間的感情,錯的人從來就是她。
她又有什麽資格去奢求他的原諒?
正在兩人僵持之際,一道長纓馬槍將那把劍挑了出去,而哲別整個人被掀翻了出去。
脖間瞬間就被冰涼的刺尖所抵住。
“李戈,住手!”
“他是九黎的王子,殿下,您絕不能放虎歸山。”
一旦將他放迴去,誰知邊境之亂又會不會卷土重來?
司荼揮鞭而去,打落了那把紅纓槍。
“正因為他是九黎的人,才更不能動!”
九黎是西域諸國與大周的交通樞紐,一旦與它發生摩擦,大周邊境將再次陷入動亂。
這次可就不止是滅掉一個察哈爾這麽簡單了。
“將他安全地送迴九黎。”
司荼話音剛落,哲別就因失血過多而暈了過去。
平亂後,司荼將人帶迴臨城,請了最好的大夫診治著。
好在大夫醫術高明,不過三天的時間,哲別就醒了過來。
可醒來後的哲別什麽都記得,唯獨忘記了前一個月的記憶。
大夫的意思是說,他受了太重的刺激,出於對自己身體的保護,忘掉了那段最讓他痛苦的記憶。
少年擺弄著傷口上的繃帶,一雙黑眸活潑又明亮,陰霾不見蹤影。
“你叫什麽名字啊,你救了我,我得好好謝謝你才行。”
額吉說了有恩報恩,可哲別皺著眉頭,卻不知道要用什麽來報答她。
靈光一閃,他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本來自中原的話本子。
“要不你跟我迴草原吧,以後我來照顧你。”
以身相許的套路嘛,他還是懂的。
少年星眸璀璨,言笑晏晏,一如初見般的模樣。
可司荼的喉中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一樣,什麽話也說不出。
或許這個結果,於他而言,是最好的安排。
“陳倉,將九王子送迴九黎。”
逼著自己移開視線,司荼轉身大步離開。
就這樣將那段痛苦的過往忘了吧,連帶著她,統統忘個幹淨,再也不要記起來。
做迴他快樂的小王子,像隻雄鷹般翱翔於草原。
而她,也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
看著司荼離開的背影,那抹紅色的戰袍格外惹眼。
哲別低著頭,神色不明。
他好像之前在哪裏,見過她呢
平複邊境之亂後,司荼第一個要清算的人,就是雍州郡守李守良!
大軍班師迴朝,百姓夾道歡迎,上京一片歡樂。
駿馬在長長的甬道中飛馳,司荼僅拿出了塊令牌,禁衛軍便層層放行。
足以見得陛下對她的信任與榮寵。
司荼迴到璿璣宮後,將沉重的鎧甲換下,侍女們替她換上華貴的朝服。
燙金玄色緄袍,袖間用金線繡製著五彩鳳凰,裙底以大紅色為邊,墜著數百顆東珠。
描摹紅唇,黛眉輕掃,碧青將她的長發挽起,晃動的金步搖丁零當啷地直響。
“母皇呢?”
司荼看著銅鏡中的自己,與之前在草原狼狽時的模樣,可真是大相徑庭。
“在太極殿與內閣諸位大臣議事,聽殿前伺候的人說,陛下似乎麵色不太好。”
碧青自小跟在司荼身邊,自然會為她留意著宮中前朝的一切動向。
嘴角扯出一抹嘲諷的弧度,司荼素手擺弄著步搖,輕嗤道,
“是商議國事,還是逼母皇退位讓賢啊?”
以劉巢為首的內閣,向來對母皇登基的事憤憤不滿。
而她的迴歸,恐怕是踩在了他們的狗尾巴上。
瞧瞧,這不就疼得叫喚上了麽。
草原人驍勇善戰,再加上心中積滿了憤恨,一時間大周的將士竟節節敗退。
“殿下,這樣子下去,將士們的士氣會被大大消耗的。”
陳倉收迴沾血的長槍,玄色盔甲上滿是血跡。
看著周圍一個個倒下的將士,司荼雙拳緊緊攥著。
這場仗,絕不能輸!
就算是戰死在這裏,她也絕不能讓察哈爾人踏入大周領土一步!
“掩護我,我去取蒙恩的首級!”
擒賊先擒王,這麽淺顯的道理,司荼明白,陳倉自然也明白。
蒙恩身邊的勇士們被死死拖住,司荼把握住機會,提劍而去。
“顧瑩!”
眼看著周圍的族人一個個倒下,蒙恩殺紅了眼,直直地朝司荼襲去。
劍與刀相撞,冒出呲呲火花,刺耳的聲音湮滅於肅殺的呐喊聲。
蒙恩雖然身經百戰,但畢竟年歲已高,很快就支撐不住了。
劍尖抵在他的脖頸,司荼高聲道,
“本將軍說得話依舊作數,隻要你投降,我便保察哈爾部落十萬人無憂。”
殺戮從來就不是解決爭端最好的方法。
而司荼手裏染過太多的鮮血,對於戰爭,她早已疲倦。
冰涼的觸感令蒙恩迴籠理智。
大周兵甲精銳,而他們察哈爾的王帳都被尋到,顯然敗局已定。
“你說得可算數?”
既然能保下部族延續,那他這條命就送還給長生天也無妨!
“絕對算數。”
司荼迴答得堅定有力。
聽到她的迴答,蒙恩抬起的雙臂驟然放下,緩緩閉上了雙眼。
劍鋒劃過他的脖間,鮮血飛濺在司荼的臉上,汩汩的鮮血染紅了一片黃沙。
而這血色的場景也倒映在哲別的雙眸中。
“不要!阿翁!”
司荼驟然迴頭,隻見哲別提著劍,滿身傷痕地跪在地上。
那雙璀璨如星辰的眸子再也沒了往日的光彩,跪在那兒,像是具死氣沉沉的雕塑。
“是你殺了阿翁,是你將路線圖送給了大周,是你滅了察哈爾部。”
哲別低垂著空洞的雙眸,沒有大聲地質問,平靜得像潭死水。
鮮血順著劍尖滴落,而司荼的手上沾滿了蒙恩與察哈爾部落的鮮血。
“對不起,哲別,我、我”
司荼丟下劍,小跑著過去想要將他扶起來,可卻被一把長劍抵在眼前。
“從今往後,你是司荼,我是哲別,再見麵我會毫不猶豫地殺了你!”
他愛的顧瑩,在他們成婚之日就已經死了。
而麵前這個女人,是大周主將,是殺了阿翁的仇人!
司荼僵硬在原地,望著他眼底翻湧的仇恨,心如痛絞。
可這一切不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嗎?
是她親手選擇放棄了他們之間的感情,錯的人從來就是她。
她又有什麽資格去奢求他的原諒?
正在兩人僵持之際,一道長纓馬槍將那把劍挑了出去,而哲別整個人被掀翻了出去。
脖間瞬間就被冰涼的刺尖所抵住。
“李戈,住手!”
“他是九黎的王子,殿下,您絕不能放虎歸山。”
一旦將他放迴去,誰知邊境之亂又會不會卷土重來?
司荼揮鞭而去,打落了那把紅纓槍。
“正因為他是九黎的人,才更不能動!”
九黎是西域諸國與大周的交通樞紐,一旦與它發生摩擦,大周邊境將再次陷入動亂。
這次可就不止是滅掉一個察哈爾這麽簡單了。
“將他安全地送迴九黎。”
司荼話音剛落,哲別就因失血過多而暈了過去。
平亂後,司荼將人帶迴臨城,請了最好的大夫診治著。
好在大夫醫術高明,不過三天的時間,哲別就醒了過來。
可醒來後的哲別什麽都記得,唯獨忘記了前一個月的記憶。
大夫的意思是說,他受了太重的刺激,出於對自己身體的保護,忘掉了那段最讓他痛苦的記憶。
少年擺弄著傷口上的繃帶,一雙黑眸活潑又明亮,陰霾不見蹤影。
“你叫什麽名字啊,你救了我,我得好好謝謝你才行。”
額吉說了有恩報恩,可哲別皺著眉頭,卻不知道要用什麽來報答她。
靈光一閃,他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本來自中原的話本子。
“要不你跟我迴草原吧,以後我來照顧你。”
以身相許的套路嘛,他還是懂的。
少年星眸璀璨,言笑晏晏,一如初見般的模樣。
可司荼的喉中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一樣,什麽話也說不出。
或許這個結果,於他而言,是最好的安排。
“陳倉,將九王子送迴九黎。”
逼著自己移開視線,司荼轉身大步離開。
就這樣將那段痛苦的過往忘了吧,連帶著她,統統忘個幹淨,再也不要記起來。
做迴他快樂的小王子,像隻雄鷹般翱翔於草原。
而她,也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
看著司荼離開的背影,那抹紅色的戰袍格外惹眼。
哲別低著頭,神色不明。
他好像之前在哪裏,見過她呢
平複邊境之亂後,司荼第一個要清算的人,就是雍州郡守李守良!
大軍班師迴朝,百姓夾道歡迎,上京一片歡樂。
駿馬在長長的甬道中飛馳,司荼僅拿出了塊令牌,禁衛軍便層層放行。
足以見得陛下對她的信任與榮寵。
司荼迴到璿璣宮後,將沉重的鎧甲換下,侍女們替她換上華貴的朝服。
燙金玄色緄袍,袖間用金線繡製著五彩鳳凰,裙底以大紅色為邊,墜著數百顆東珠。
描摹紅唇,黛眉輕掃,碧青將她的長發挽起,晃動的金步搖丁零當啷地直響。
“母皇呢?”
司荼看著銅鏡中的自己,與之前在草原狼狽時的模樣,可真是大相徑庭。
“在太極殿與內閣諸位大臣議事,聽殿前伺候的人說,陛下似乎麵色不太好。”
碧青自小跟在司荼身邊,自然會為她留意著宮中前朝的一切動向。
嘴角扯出一抹嘲諷的弧度,司荼素手擺弄著步搖,輕嗤道,
“是商議國事,還是逼母皇退位讓賢啊?”
以劉巢為首的內閣,向來對母皇登基的事憤憤不滿。
而她的迴歸,恐怕是踩在了他們的狗尾巴上。
瞧瞧,這不就疼得叫喚上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