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條?”


    第一次經曆這種事情的狄邯,不由得微微蹙眉,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一時間,竟有些拿不定主意。


    要是嶽少謙在,應當已經習慣了。


    早年劉恪剛登基的時候,完全就當著嶽少謙的麵,在其眼皮子底下,直接遛出了城。


    且說,這擅自行動不告而別的,是皇帝。


    包括狄邯在內的所有將軍們,自然不好說什麽。


    總的來說,至少是個好現象。


    至少皇帝不在半點消息都傳不出的汝南郡,而是迴來了荊州,對士氣也是個不小的提升。


    近一年時間荊北戰事都沒有什麽大的突破,確實需要逢戰必勝逢敵必破逢城必奪的皇帝,來拉高士氣。


    而且還有著極大的戰略意義。


    起碼這皇帝迴荊州的消息一旦傳出去,荊北各地郡城的東胡守將,都不敢再輕舉妄動。


    這種戰略威懾,是天底下任何將領,都做不到的。


    隻是狄邯當前確實有點拿不準主意,索性還是和軍中諸將一同議事。


    “諸位將軍。”


    狄邯稍作猶疑,便讓雷蘭將字條拿出來,道:


    “陛下留下的幾封條陳,咱們便一同閱覽一番,也好商議商議,後續該如何行事……”


    “在下智拙,不敢擅動。”


    一眾將領也是無奈,無論是侯君延還是樂順,固然有一定能力,但魄力和威望,都差了一些。


    隻能與狄邯,一同看起字條。


    然而,當雷蘭打開字條,狄邯一經翻閱,看見抬頭幾個字,便是一聲歎息。


    其餘將領上前見了,也具是倒吸一口涼氣。


    剛開春,這氣候就開始變暖。


    這字條裏外翻覆看來,無非就兩個字。


    攻城。


    還是要他們攻城,攻宛城,攻新野,能攻哪兒攻哪兒,反正不能躺軍營裏,都得拿起兵刃往東胡人身上捅。


    要說的話,這確實是當今天子的作風。


    不管怎麽打,氣勢得打出來。


    但要知道,攻城一事,說來輕巧,做起來難。


    真要能攻城略地,何至於這一年半載,都沒有什麽進展?


    甚至於,這才是北伐的正常情況。


    沒個三年五載,都不太可能攻破一座城。


    就說當年昭烈帝和武侯北伐,還帶著關聖帝君又有東吳牽製,從蜀中打到關中,就花了多少年?


    再說了,真要開始傾全軍之力,大舉攻城,幾乎牽扯到方方麵麵。


    不僅是用兵調兵,還有後續的糧秣輜重運輸,以及各路兵馬的溝通,乃至於還要時時刻刻關注著東胡人的動向,就連嶽少謙陳列於淯水的防線,也得多加關注。


    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比如今對峙的情況,實際上更加危險,稍有不慎,就容易出岔子。


    千頭萬緒之下,哪是說攻城就能攻城的?


    但偏偏,還不可能就這麽不聽。


    雖說是小小的幾張字條,乍看之下,字跡也還挺可愛的。


    可確確實實,是君命。


    君命如山,還是皇帝自汝南迴歸後,下達的第一道旨意。


    誰敢違逆?


    狄邯帶著一種極其複雜的心情,將手中這千斤重般的字條,交給身後侯君延。


    侯君延昂了昂頭,鼻孔出氣輕哼一聲,他性格上就喜歡行險,頗為自傲,倒是不慫。


    而且他覺得,皇帝迴到荊州的消息一旦傳開,加上漢軍大舉動兵,全力攻城,有可能讓一些膽小的東胡人,棄城而走。


    但侯君延兩百斤的人,一百九十九斤的反骨,還是不太願意執行命令,按照常理去攻城。


    畢竟是真的攻不下來。


    這時候狄邯又拿起了第二個字條,然後又是一陣頭大。


    原來這是在說韓起的事兒。


    按皇帝的意思是說,韓起雖然在蜀南有所建樹,自發籌集了數萬兵馬,但不要指望他能轉過頭來支援荊州。


    就當韓起和蜀南的漢軍不存在就行了。


    狄邯啞然無語。


    韓起根本不是在蜀南有所建樹,簡直是殺瘋了好嗎!


    蜀南地方幾乎是成了癱瘓的狀態的,要不是地形實在太過複雜,韓起現在怕是都能帶兵一直北進,直接打到成都城下,進度比荊州的漢軍主力,說不準還要快些!


    但這隻是假設。


    重點在於,蜀南的地形複雜,氣候也不好,韓起能贏,是打了一個防守反擊,同時東胡人也吃了抽調兵力滅蝗,準備不足有所輕敵的虧。


    韓起肯定不能繼續北進。


    而明擺著荊州才是主戰場,你韓起搞定了蜀南,又增了大幾萬的兵馬,居然不支援主戰場,而是留在了蜀南?


    皇帝也是離譜。


    汝南郡消息閉塞,難以知曉韓起在蜀南的消息。


    皇帝肯定是在渡水迴到荊州之後,才探到韓起的消息。


    但就這麽幾日的時間,就直接斷定了韓起不會來援?


    這比之上一張的攻城字條,信息量還要大些。


    不僅說明了此時荊州再無任何援軍,而且還擺明了韓起可能有擁兵自重的嫌疑。


    難怪皇帝要急著攻城,甚至在汝南成功完成敵後作戰之後,還要火急火燎的趕迴荊州。


    這表明,如果漢軍主力在荊州仍舊沒有什麽突破,隻怕蜀南、交州那邊,得出事啊!


    皇帝的識人水平天下一絕,這麽說來,韓起說不準真有擁兵自重的心思!


    侯君延與樂順見了,都不由得嚴肅以對。


    狄邯將這個字條,交給了身後的樂順,你一張我一張,一碗水端平。


    他從雷蘭手中,拿起了第三張字條。


    第一眼下去,整個人,便已是顯得有些麻木。


    “襄陽!”


    “咳咳咳——”


    隻見薛嘉撩開了簾帳,與一股冷風一同走入帳中。


    狄邯趕忙迎上,詢問道:


    “軍師身體可好上了一些?”


    這薛嘉身子骨弱,成天又是咳啊咳的,前陣子還染了風寒,一直在躺平休息,軍中眾將都擔心,怕他死了。


    “無妨,小病而已,說來,將軍的箭傷,應當是好的差不多了?”


    薛嘉擺了擺手,示意沒啥事,風寒而已,小毛病,死不了。


    而後他定了定神,指著狄邯手中的字條,重複了一遍:


    “必是襄陽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殆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殆火並收藏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