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代穿越指南


    本書主要講述古人的日常生活。鑒於許多朋友離開學校的曆史課多年,可能連中國曆史朝代順序都記不清了,所以我們先“溫故”一下,而後再“知新”。


    中華文明是人類曆史中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古文明,一朝一代延續下來,猶如地層之堆積。每個朝代都有詳細的曆史記載,光是官修正史,就有“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之多。這麽多的朝代,該如何來記呢?我們可以根據朝代特點,將眾多朝代整合分成六個大時期,分別是: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


    第一個時期是先秦。所謂先秦,就是秦統一之前,包含夏、商、周三朝。夏朝作為一個曆史朝代是否真的存在,史學界還存在爭議。姑且按照其存在來計算,中華文明史是四千年左右。而我們常說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是把夏朝之前的傳說時代和史前的原始社會史都算了進來。但一般來說,判斷文明誕生的重要標準是文字的出現,所以甲骨文出現後的中國曆史才是毫無爭議的文明史。甲骨文是商朝誕生的,算下來已有三千多年。先秦時期是中華文明的奠基時期,相當於中華文明的繈褓與少兒階段。


    第二個時期是秦漢。秦朝短短二世而亡,之後是漢朝。漢朝中間有個王莽篡權的插曲,這又把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也叫前漢和後漢。秦漢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時期,製定了許多延續千年的製度。這一時期相當於中華文明的少年時代,朝氣蓬勃,荷爾蒙旺盛。


    第三個時期是三國兩晉南北朝。當時國家正處於大分裂狀態,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推動了民族大融合,中原文明則“衣冠南渡”,江南因此得到了開發。這一時期相當於中華文明少年長大後的青春期階段,既有少年時代的煩惱,又有青春期的躁動。


    第四個時期是隋唐。這一時期國家再次實現了統一,文明也蓬勃發展。唐朝文化自信、開放、包容。既海納百川,又普照萬邦;既影響後世,又輻射周邊。這一時期相當於中華文明意氣風發的青年階段,充滿著詩情,眺望著遠方。


    第五個時期是五代遼宋夏金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原地區相對統一,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並立。主體朝代是代表中華文明登峰造極狀態的宋朝,其經濟之富庶、文化之繁榮、政治之文明,已達近代化前夜。宋朝的曆史地位,相當於中華文明事業有成、心態成熟的中年階段。隻是麵對少數民族政權的崛起,宋朝應付得有些力不從心,產生了“中年危機”。


    第六個時期是元明清三朝。國家高度統一,專製皇權達到巔峰。但由於政治上的高壓政策,社會壓抑,科技也逐漸落後於西方。這個時期相當於中華文明的暮年階段。人到暮年,渾渾噩噩,身體慢慢衰老。終於,在西方近代文明的堅船利炮之下,中國古代史走向了死亡。


    以上這六個時期,彼此之間其實有規律可言,即分裂與統一之交替排列。先秦是分裂的,秦漢是統一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分裂的,隋唐又是統一的,五代遼宋夏金是分裂的,元明清又是統一的。正應了《三國演義》開篇之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當人們遙望浩瀚星河,迴首千年中華,可能會產生穿越迴去的衝動。那麽,穿越迴哪個朝代會更幸福呢?


    無論在哪個朝代,王侯將相永遠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是特權階層。普通民眾則有時歡喜有時愁。我們都是普通百姓,不必替特權階層瞎操心,隻需要考慮我們自己的幸福感。影響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主要有以下四點:社會穩定程度、經濟發展水平、政治文明水準與文化繁榮程度。


    最不幸的朝代,連人的基本生存都無法保障。秦、三國兩晉南北朝與五代中的大部分就屬這樣的朝代。戰爭連年,老百姓沒有安穩的日子過。今天被征兵,明天就可能戰死沙場,活命都是難題。我們讀三國,感覺那個時代英雄輩出,卻較少想到在其背後是政治上的大混亂。並非時勢造英雄,而是亂世造英雄。仔細想想,如果是和平安定的時代,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哪裏需要英雄挺身而出呢?越是亂世,越是出英雄——也並非都是英雄,大部分乃是梟雄。混亂的時代,社會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影響,老百姓可支配的錢財物資因戰爭被國家竭澤而漁。《漢書》記載秦朝“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所謂“泰半之賦”就是指國家要征收走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即使你沒死於戰場,也不過是國家收稅時待割的“韭菜”而已。這些時代更談不上政治文明,靠的都是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白骨之下出順從。然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在文化上是自由的。這種自由主要源於朝廷對國家管控能力的下降。


    比上述幾個混亂時代稍好一點的是元明清,君主專製社會的巔峰時代。文化上很壓抑,但社會穩定,經濟也能發展,老百姓雖不自由,但至少活下去沒多大問題。有的朋友會認為元朝有四等人製度,清朝又是滿族人統治,明朝會比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好不少。其實真沒有好多少,少數民族政權盡管有民族不平等政策,但這種不平等在基層社會的體現並沒有那麽明顯。換句話說,作為普通人的老百姓,永遠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在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是被權貴階層奴役的命。元明清三朝的區別,僅在於權貴的民族屬性不同。同樣都是奴仆,換個主子難道就幸福了嗎?


    漢朝與隋唐是比較幸福的時代,中華文明開放而自信,八方來賀,萬國來朝,奠定了中華文化圈的基礎。這幾個朝代的經濟也相當富庶,特別是隋唐的盛世時期。杜甫迴憶中的開元盛世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時代。注意,杜甫說的是政府和老百姓都很富,並不像康乾盛世,政府很富有,老百姓卻吃不飽飯。然而,如果你要穿越迴漢朝的武帝時代則需要慎重,那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時代。不要期待自己上了戰場就會成為拓土開疆的萬戶侯,“白骨亂蓬蒿”的下場可能性更大。


    最幸福的時代要屬宋朝,少有的重商主義王朝,民殷國富。宋朝統治者還頗具人情味,趙宋朝廷立下祖訓不殺文人士大夫,很講政治文明。另外,宋朝城市發達,有夜市。要知道在唐朝之前,晚上是不能隨便出門上街的。宋朝還有娛樂場所“瓦子”,生活舒適得很。史學家陳寅恪就講過華夏文明“造極於趙宋之世”。如果真的能穿越迴去,王老師一定穿越迴宋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講曆史的王老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講曆史的王老師並收藏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