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迴英國途中,我想了很多有關斯特裏克蘭的事。我試圖理清我要對他妻子說的話。此行並不圓滿,我不敢妄想她會滿意我的表現,我自己也不滿意。斯特裏克蘭讓我感到很迷惑。我無法理解他的動機。我曾問他最初是怎麽想到要當畫家的,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可能是不願意說。我完全搞不清楚。我試圖這樣說服自己:有一種模糊的反叛意識慢慢在他那遲鈍的頭腦裏冒出了苗頭。但這種解釋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毫無疑問的事實是,他從來不曾對他那平淡單調的生活流露出厭煩的情緒。假如他隻是厭倦了千篇一律的沉悶生活,想要通過當一名畫家來擺脫各種令人心煩意亂的束縛,那這事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也是很尋常的,但我恰恰覺得他不是一個尋常的人。到最後,因為我這人很有羅曼蒂克精神,我設計出一套解釋,我承認這套解釋有點牽強,但這是唯一能夠令我滿意的。它是這樣的:我懷疑他的靈魂裏是否深埋著某種創作本能,那種本能雖然受他的生活環境所抑製,卻像腫瘤在活體器官中膨脹那樣頑強地生長著,最終控製了他整個人,迫使他不由自主地采取行動。就好像布穀鳥把蛋產到其他鳥類的巢裏[67],新生的小鳥破殼而出之後,就把它的養兄養弟擠出去,最後還會破壞那個收容它的鳥巢。
但非常奇怪的是,那種創作本能竟然纏上了這個魯鈍的股票經紀人,造成幾個依靠他的人身陷慘境不說,也許還將會讓他身敗名裂。然而最奇怪的莫過於上帝之靈對達官貴人的糾纏,經過一番鍥而不舍的苦苦追逐之後,那些人終於徹底臣服,舍棄塵世的歡樂和女人的愛慕,投身修道院,過著粗茶淡飯、淒寂冷清的生活。皈依有許多種形式,它的實現方式也有許多種。有些人需要外來的催化因素,宛如巨石被奔騰的激流衝成碎塊;但有些人的皈依來得很慢,就好像經年累月的水珠滴穿了堅硬的石頭。斯特裏克蘭擁有盲信者的率真和布道者的狂熱。
但在講求實際的我看來,這種讓他失魂落魄的激情是否能夠產生足以讓他揚名立萬的作品,那仍有待觀察。我曾問起他在倫敦上夜校時,其他同學如何看待他的繪畫技巧,他笑著說:
“他們把它當成笑話。”
“你開始走訪這邊的畫室了嗎?”
“開始了。那個蠢貨今天早上還找過我——我說的是畫室的主人。他看到我的畫之後,隻是揚揚眉,話也沒說就走了。”
斯特裏克蘭哈哈大笑起來。他並沒有垂頭喪氣。他完全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這正是我在和他打交道時最感到頭痛的一點。有的人也號稱他們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但他們多半是在自己騙自己。總的來說,這些人隻有在相信沒人能發現他們的逾規越矩之處時才敢為所欲為。他們頂多就是因為有了幾個親朋好友的讚許,願意去做一些與大多數人的觀點相悖的事情。假如你的離經叛道無非是你這類人的慣用伎倆,那麽在世人麵前表現得離經叛道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這會讓你對自己肅然起敬。你既可以標榜自己勇氣過人,又無須冒什麽實際的危險。但渴望得到認可也許是文明人最根深蒂固的本能。哪怕是最不守婦道的女人,若是輿論紛紛指責她傷風敗俗,她也會趕緊跑去求某個德高望重的人士為她主持公道。如果有人告訴我他們完全無視別人的看法,那我是不相信的。這是一種無知的虛張聲勢。這些人的意思無非是,他們不怕由於一些微不足道的過失而受到指責,因為他們自信沒有人能發現。
但斯特裏克蘭這個人確實不介意人們對他有什麽看法,所以綱紀倫常根本約束不了他。他就像渾身塗滿油的角鬥士,你永遠抓不住他,這給了他一種讓人火冒三丈的自由。我記得我對他說過:
“喂,要是每個人都像你這樣,這個世界就完蛋啦。”
“你這句話說得太蠢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像我這樣的。絕大多數人做著普普通通的事情就心滿意足了。”
我很想挖苦他一下。
“你顯然並不遵守規矩:做人要循規蹈矩,要讓自己的行動符合普遍法則。”
“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句話,但這是胡說八道。”
“這句話可是康德[68]說的。”
“我管誰說的?反正這就是胡說八道。”
像這種人,你跟他談良知也是沒有用的。那就像沒有鏡子而想看到自己的容貌。我認為良知是心靈的衛兵,它守護著各種社會賴以存續的規則。它是駐紮在每個人心裏的警察,監督我們不要為非作歹。它是安插在自我意識最深處的間諜。人太過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太過害怕遭受別人的責難,所以親自把敵人迎進了家門;於是間諜持續地監視著他,警惕地捍衛著其主人的利益,無情地摧毀任何剛露出端倪的、不服管束的欲望。良知迫使他把社會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它是強韌的紐帶,聯結著個體和整體。而他在說服自己相信社會利益比個人利益更為重要之後,就難免會淪為良知這個監督者的奴隸。他將其供奉起來。到最後,就像宮廷弄臣因為肩膀上扛著皇帝的權杖而感到光宗耀祖那樣,他會因為自己對良知非常敏感而覺得無比自豪。然後當遇到不受良心約束的人,他就會張皇失措、啞口無言,因為身為社會成員,他清楚地意識到麵對這種人他完全是無可奈何的。發現斯特裏克蘭確實不在意他的舉動會引人唾罵之後,我隻能惶恐地落荒而逃,好像我撞見的是不成人形的怪物。
那天晚上我向他道別時,他最後跟我說的話是:
“告訴艾美最好別來找我。我很快就要換酒店了,所以她就算來了也找不到我。”
“我個人認為她能擺脫你反倒是件好事。”我說。
“老兄,我隻希望你能讓她明白這個道理。可惜女人是非常愚蠢的。”
但非常奇怪的是,那種創作本能竟然纏上了這個魯鈍的股票經紀人,造成幾個依靠他的人身陷慘境不說,也許還將會讓他身敗名裂。然而最奇怪的莫過於上帝之靈對達官貴人的糾纏,經過一番鍥而不舍的苦苦追逐之後,那些人終於徹底臣服,舍棄塵世的歡樂和女人的愛慕,投身修道院,過著粗茶淡飯、淒寂冷清的生活。皈依有許多種形式,它的實現方式也有許多種。有些人需要外來的催化因素,宛如巨石被奔騰的激流衝成碎塊;但有些人的皈依來得很慢,就好像經年累月的水珠滴穿了堅硬的石頭。斯特裏克蘭擁有盲信者的率真和布道者的狂熱。
但在講求實際的我看來,這種讓他失魂落魄的激情是否能夠產生足以讓他揚名立萬的作品,那仍有待觀察。我曾問起他在倫敦上夜校時,其他同學如何看待他的繪畫技巧,他笑著說:
“他們把它當成笑話。”
“你開始走訪這邊的畫室了嗎?”
“開始了。那個蠢貨今天早上還找過我——我說的是畫室的主人。他看到我的畫之後,隻是揚揚眉,話也沒說就走了。”
斯特裏克蘭哈哈大笑起來。他並沒有垂頭喪氣。他完全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這正是我在和他打交道時最感到頭痛的一點。有的人也號稱他們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但他們多半是在自己騙自己。總的來說,這些人隻有在相信沒人能發現他們的逾規越矩之處時才敢為所欲為。他們頂多就是因為有了幾個親朋好友的讚許,願意去做一些與大多數人的觀點相悖的事情。假如你的離經叛道無非是你這類人的慣用伎倆,那麽在世人麵前表現得離經叛道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這會讓你對自己肅然起敬。你既可以標榜自己勇氣過人,又無須冒什麽實際的危險。但渴望得到認可也許是文明人最根深蒂固的本能。哪怕是最不守婦道的女人,若是輿論紛紛指責她傷風敗俗,她也會趕緊跑去求某個德高望重的人士為她主持公道。如果有人告訴我他們完全無視別人的看法,那我是不相信的。這是一種無知的虛張聲勢。這些人的意思無非是,他們不怕由於一些微不足道的過失而受到指責,因為他們自信沒有人能發現。
但斯特裏克蘭這個人確實不介意人們對他有什麽看法,所以綱紀倫常根本約束不了他。他就像渾身塗滿油的角鬥士,你永遠抓不住他,這給了他一種讓人火冒三丈的自由。我記得我對他說過:
“喂,要是每個人都像你這樣,這個世界就完蛋啦。”
“你這句話說得太蠢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像我這樣的。絕大多數人做著普普通通的事情就心滿意足了。”
我很想挖苦他一下。
“你顯然並不遵守規矩:做人要循規蹈矩,要讓自己的行動符合普遍法則。”
“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句話,但這是胡說八道。”
“這句話可是康德[68]說的。”
“我管誰說的?反正這就是胡說八道。”
像這種人,你跟他談良知也是沒有用的。那就像沒有鏡子而想看到自己的容貌。我認為良知是心靈的衛兵,它守護著各種社會賴以存續的規則。它是駐紮在每個人心裏的警察,監督我們不要為非作歹。它是安插在自我意識最深處的間諜。人太過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太過害怕遭受別人的責難,所以親自把敵人迎進了家門;於是間諜持續地監視著他,警惕地捍衛著其主人的利益,無情地摧毀任何剛露出端倪的、不服管束的欲望。良知迫使他把社會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它是強韌的紐帶,聯結著個體和整體。而他在說服自己相信社會利益比個人利益更為重要之後,就難免會淪為良知這個監督者的奴隸。他將其供奉起來。到最後,就像宮廷弄臣因為肩膀上扛著皇帝的權杖而感到光宗耀祖那樣,他會因為自己對良知非常敏感而覺得無比自豪。然後當遇到不受良心約束的人,他就會張皇失措、啞口無言,因為身為社會成員,他清楚地意識到麵對這種人他完全是無可奈何的。發現斯特裏克蘭確實不在意他的舉動會引人唾罵之後,我隻能惶恐地落荒而逃,好像我撞見的是不成人形的怪物。
那天晚上我向他道別時,他最後跟我說的話是:
“告訴艾美最好別來找我。我很快就要換酒店了,所以她就算來了也找不到我。”
“我個人認為她能擺脫你反倒是件好事。”我說。
“老兄,我隻希望你能讓她明白這個道理。可惜女人是非常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