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公府並沒有特意張揚太後親臨的消息,當然,也沒有特意隱瞞——否則,以朱廷芳舅母自居的秦氏那母女婆媳四人,就憑她們衝撞太後這一點,根本不可能從璿璣院囫圇完整地出來。
然而,哪怕秦氏不想張揚這件事,畢竟,那是她丟臉,卻給今天本來就很風光熱鬧的趙國公府錦上添花,奈何她不說,之前在慶安堂裏見過太後的命婦實在是太多了。
而下人給朱涇父子三人報信的時候,也並沒有特意避開同桌的人。一時間,婚宴四處全都在流傳太後親臨之事,也不知道多少人嘖嘖稱羨。
而原本打算抽空進去向太後行禮的朱涇和朱廷芳父子得知太後去了新房,知道人是去看新娘子的,他們這會兒追過去反而不妥當,因此商量過後,就打算等太後從新房迴到慶安堂再去拜謝。朱涇還有些擔心長媳麵對太後時是否會過分緊張又或者說謹慎,朱廷芳卻很淡定。
就憑他離去時張氏說得那番話,就足可見張氏聰明得體,不會因為新婚的緊張而出差錯。既然如此,哪怕太後是再挑剔的人,也不會挑剔這個孫外甥媳婦。
然而,就在喜宴上眾人議論紛紛太後親臨之際,又一個消息驟然傳來,卻是宮中頒賜。代表皇帝前來頒賜的,並不是司禮監中人,而是乾清宮管事牌子陳永壽。而他帶來的賜物,一是天子親筆手書“白頭偕老”,一是一對富貴滿堂紋樣的花瓶,最後一樣東西卻出人意料。
因為那赫然是一袋子吃食——麵對滿頭霧水的新郎官,陳永壽笑眯眯地複述了皇帝的話:“這袋子裏是紅棗桂圓蓮子等等,是皇上親自命禦膳房精心挑選,特地賜給一對新人吃的。說是討個好口彩。”
誰都知道趙國公府不會缺這種東西,因而對於天子這番賞賜究竟是何心意,不免都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張壽見朱廷芳鄭重其事地接過,隨即因為要親自去送陳永壽,就把這一袋東西遞給了旁邊的朱二捧著,他不禁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隨即麵色異常古怪。
見眾人都在那議論紛紛,他就開口問道:“這袋子裏除卻紅棗桂圓蓮子,還有什麽?是不是還有花生?”
“呃……”朱二微微一愣,伸手在那小袋子裏一抓一看,隨即立刻抬起頭來,“真的有不少花生,這東西在京城好像還沒種吧,現有的這些應該是從山東帶迴來的,倒是比紅棗桂圓蓮子要金貴。話說你怎麽知道有花生?莫非這賞賜的事情,皇上和你事先通過氣?”
張壽隻當沒察覺到四周圍那些驚疑的目光,哈哈大笑道:“不用皇上和我通氣,我剛剛聽到陳公公說討個好口彩,又聽到這袋子裏有紅棗桂圓蓮子,我就猜到了皇上是什麽意思。”
“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合在一起,可不就是早生貴子?”
因為這年頭花生這種美洲作物尚未普及推廣,因此後世常常被人撒在婚床上討口彩的四樣東西,如今並不是婚禮壓床必備。可被張壽道破這簡簡單單的諧音之意,四下裏頓時傳來了一陣善意的哄笑。
能夠這樣肆無忌憚用賞賜來調侃朱廷芳的,除了朱家那些長輩,也就是皇帝了!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誰起哄似的嚷嚷了一聲:“既然如此,那就趕緊去把這些紅棗花生桂圓蓮子扔到新人們的床上,這才對得起皇上一番苦心吧?”
然而,這人沒等到別人的附和,等到的卻是朱二那幽幽的聲音:“你既然這麽說,那你去扔這一袋子‘早生貴子’?”
朱二嘴裏說著,心裏冷笑。開什麽玩笑,就因為我之前作死地打趣嘲諷,朱廷芳惱羞成怒,那一番“教導”真是終身難忘。可是,阿六那一句“早生貴子”是發自肺腑的真心話,皇帝的“早生貴子”賞賜是作為長輩的調侃,其他人你在我大哥麵前說這種話試試?
果然,隨著朱二的反諷,剛剛那個起哄的家夥立時銷聲匿跡,而其他人也就是幹笑兩聲調侃兩句,隨即就紛紛散去了。而作為揭破這一點的始作俑者,張壽想到朱瑩也對他說過,在孫輩的問題上,朱家的長輩都打算順其自然,他不禁覺得皇帝這舉動頗可玩味。
也許,皇帝這賞賜隻是純粹的調侃,畢竟賞賜的親筆書卷上並沒有寫著“早生貴子”四個字;也許,皇帝是因為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事情心情鬱鬱,因此哪怕是麵對一貫很信賴倚重的朱家辦喜事,也禁不住來了點幺蛾子,幸災樂禍地哪壺不開提哪壺。
不過皇帝的心情也可以理解。都說男人一生的追求便是醉臥美人膝,醒掌殺人權……可就算權勢赫赫,如若子孫不肖,後繼無人,那晚景不是淒涼,便是落寞。畢竟,那種完全獨夫心態,妻兒親友部屬全都無所謂的皇帝,那是危機之下才暴露的,至少不包括當今皇帝。
果然,朱廷芳送走陳永壽迴來之後,聽說皇帝這賞賜的由來,不禁哭笑不得,卻又不能去怪揭破這一點的張壽——畢竟,這麽簡簡單單的諧音,人們隻要弄清楚袋子裏到底有什麽東西,不一會兒就能破解。到時候也一樣要在私底下流傳個沒完。
而且今天這賞賜的事如若傳開,說不定日後整個京城乃至於整個天下的婚俗都要添上一筆……他也不知道是該感到高興,還是感到無奈。
由於太後親臨,皇帝頒賜,這一夜趙國公府的這場婚宴,那自然是圓圓滿滿,賓客盡興而歸。當賓客各自散去之後,已經忙活了好幾天的仆婦下人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收拾的時候自然也打足了精神,每個人都覺得今日趙國公府如此榮寵,他們也麵上有光。
而張壽去慶安堂接吳氏時,這才得知太後從新房出來後,在慶安堂裏就小坐了一會兒,等得知皇帝頒賜之後,這位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沒有多停留就匆匆迴宮了。
仿佛人這次出宮,就隻是為了湊一湊朱廷芳婚禮的這番熱鬧——畢竟誰也不覺得人是特意來看新娘子的。作為太後,想要見哪個內外命婦,不是發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
而張壽自己今天在朱家忙活了老半天,也已經累了,對朱家眾人告辭之後,他和吳氏出門登車,他就不禁靠著引枕閉目假寐,就連吳氏說太後在新房外撞見朱家姻親秦氏那一行人的鬧劇,以及和張氏的那一番奏對,他也沒有太大的驚訝。
抄書這種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抄上十年八年,累計的數量甚至可以給嫁妝增加十抬八抬,確實很有毅力,也足可見其人品質。
但那是他大舅哥的媳婦,也是他未來要稱唿一聲大嫂的女人,好不好也輪不著他評判。
然而,當吳氏詞鋒一轉,說起朱瑩聲稱不用他練好字,日後若要寫什麽東西,她願意幫忙謄抄時,張壽那點睡意突然就無影無蹤了。他固然是能夠理解包容那位大小姐,也很喜歡她那性子,可她那種熾熱如火,且在人前也毫不掩蓋的情愫,總讓他覺得她付出更多。
最難消受美人恩,幸好再過沒幾天,他就可以抱得佳人歸了!
正如朱廷芳對下屬所言的那樣,次日一早,他隻用了半天時間和新婚妻子拜雙親和長輩,祭拜家廟,隨即就精神奕奕地去了衙門視事。而張氏做好了打起精神伺候太婆婆和婆婆的準備,可她根本就尚未體會到朱家都有什麽規矩,就被當頭壓下來的重擔給砸懵了。
太夫人和九娘一致表示,既然她這個長媳已經過門,那麽,趙國公府主持中饋就交給她了。交到她手中的,除卻一匣子各式各樣的鑰匙,就是趙國公府內外所有仆從的花名冊。至於是不是接下來要去帳房盤賬還是要如何,全都由她做主。
饒是之前阿爹說過無數遍,趙國公府朱家是從不苛待媳婦的好人家,張氏也無數次告訴自己,朱廷芳也就是為人冷峻一點,餘下的無可挑剔,可她從昨晚到今天,實在是經曆了太多太多的驚喜——而驚喜太多,也就變成驚嚇了。
總算在她一再表明這擔子實在是太重之後,太夫人把身邊的江媽媽借給了她,九娘也把身邊一個喚作雲鵲的大丫頭撥給了她聽用,張氏這才鬆了一口大氣。可接下來太夫人說出的一句話,又再次讓她隻覺得壓力山大。
“大郎如今有了你,我們都放心了,但接下來家裏還有兩樁婚事要辦。一則是瑩瑩和阿壽的婚事,也就是接下來沒幾天的事。雖說是嫁女兒不是娶媳婦,但你懂的,這比大郎婚事更要緊。二則是明年二郎的婚事,他不像大郎這般讓人省心,你這個大嫂不妨多多提點他。”
哪怕在家裏也是常常管家,但一嫁過來就要幫忙操辦小姑子和小叔子的兩樁婚事,還被交付管家大權,張氏隻料到了前半截,沒想到後半截,因為這是信任,也是壓力……因此,答應之後迴到房裏,她自然是留著江媽媽開始惡補朱家的人事以及各種成例。
當她得知,朱瑩的月例錢號稱和太夫人平齊,都是一個月二十貫,但其實執行起來則是根本沒有上限,不論朱大小姐想要什麽,太夫人都會掏錢貼補,而宮中逢年過節都有豐厚賞賜,朱涇也素來對這個女兒極其大方,她還是不由為之咂舌。
相比之下,直到去年,二公子朱廷傑的月例銀子,還隻是可憐巴巴的兩貫零用錢,兩貫書本筆墨費……如此嬌慣縱容,朱瑩卻隻是驕縱任性一些,沒有被養歪,那真是太不容易了!
一邊翻看舊例,一邊提問,張氏算是了解了朱家的種種規矩,不免就一時起意問起了朱瑩此時的嫁衣預備得如何。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江媽媽自然是非常樂於迴答。
“大小姐的嫁衣是全京城最好的裁縫來大娘親自出手,量身定製,料子則是太夫人早就令人備好的。”說到這話,江媽媽知道必定會泄露出太夫人的鮮明傾向,畢竟那會兒朱涇不過剛迴來正式定下婚書,這邊太夫人卻連嫁衣料子都早早備好,但事到如今也不要緊了。
“大小姐從小對女紅都不怎麽感興趣,而吳娘子那邊則是早就表示,並不在乎這些俗禮,所以嫁衣的事就沒用大小姐費心。孝敬舅姑,送給壽公子的衣衫鞋襪,也都是來大娘親自動手。大少奶奶若要送大小姐什麽東西添箱的話,隻要不是女紅繡品就行了。”
張氏頓時感激地衝著江媽媽點了點頭。她的女紅功夫其實也不算非常出挑,尤其是繡花針,那真是繡個圖樣就費老大的勁……好在縫衣服卻還是能勝任的,所以對於孝敬給太婆婆和婆婆的衣衫鞋襪,她非常用心,隻是現在看來,人家好像並不在乎是否親手做的……
當然,會不會對朱瑩是一種要求,對她這長媳卻是另外一種要求,那就說不好了。
這一番家事了解和普及,一直持續到了快要黃昏。而在張氏正打算問問晚飯擺在哪兒,自己是否要侍奉婆婆或是祖婆婆,又或者要等朱廷芳迴來一同用飯時,江媽媽就又善意地提醒起了她:“老爺和大公子公務繁忙,晚飯常常是迴不來的,所以家裏晚飯大多是在慶安堂。”
“夫人和二少爺一般都會去陪太夫人,大少奶奶也一塊過去就行了。晚飯的時候沒那麽多規矩,太夫人也不喜歡一家人卻有的站有的坐。吃飯的時候雖說大多不說話,以免嗆著又或者積食,但偶爾大小姐或者二公子說笑話,那也是常有的。”
“哦,對了,大小姐這段日子也常常在外頭忙碌奔走,有時候晚飯也顧不得迴來吃,所以太夫人常常和夫人說,就盼著您和未來的二少奶奶早點進門,也免得她們被撇在家裏,那實在是悶得慌。”
張氏敏銳地聽出江媽媽這言下之意。朱瑩白天不在府裏,而是常常出去“忙”,這還算正常,畢竟她也聽說朱瑩竟是比永平公主還忙於女學的事情,已經請動了不少人,其中甚至有些人是當初參加過選妃過了複選的。然而,朱瑩連晚飯都來不及迴來吃,那就意義不同了。
晚飯不迴家,那是在哪吃的?
從朱瑩今天在太後麵前露出的口風看,答案恐怕隻有一個——她這位在京城名聲赫赫,出了名我行我素的小姑子,那真是對張壽這未婚夫喜歡到了骨子裏。因為張壽白天實在是太忙,也就是傍晚從公學迴去那段時間有點空閑,朱瑩肯定是去張園會如意郎君了。
她忍不住輕笑了一聲:“那不知道今晚妹妹可迴來了?”
江媽媽不禁歎氣:“大小姐今天是進宮去了,現在不迴來,大概晚飯也是不會迴來了。”
然而,哪怕秦氏不想張揚這件事,畢竟,那是她丟臉,卻給今天本來就很風光熱鬧的趙國公府錦上添花,奈何她不說,之前在慶安堂裏見過太後的命婦實在是太多了。
而下人給朱涇父子三人報信的時候,也並沒有特意避開同桌的人。一時間,婚宴四處全都在流傳太後親臨之事,也不知道多少人嘖嘖稱羨。
而原本打算抽空進去向太後行禮的朱涇和朱廷芳父子得知太後去了新房,知道人是去看新娘子的,他們這會兒追過去反而不妥當,因此商量過後,就打算等太後從新房迴到慶安堂再去拜謝。朱涇還有些擔心長媳麵對太後時是否會過分緊張又或者說謹慎,朱廷芳卻很淡定。
就憑他離去時張氏說得那番話,就足可見張氏聰明得體,不會因為新婚的緊張而出差錯。既然如此,哪怕太後是再挑剔的人,也不會挑剔這個孫外甥媳婦。
然而,就在喜宴上眾人議論紛紛太後親臨之際,又一個消息驟然傳來,卻是宮中頒賜。代表皇帝前來頒賜的,並不是司禮監中人,而是乾清宮管事牌子陳永壽。而他帶來的賜物,一是天子親筆手書“白頭偕老”,一是一對富貴滿堂紋樣的花瓶,最後一樣東西卻出人意料。
因為那赫然是一袋子吃食——麵對滿頭霧水的新郎官,陳永壽笑眯眯地複述了皇帝的話:“這袋子裏是紅棗桂圓蓮子等等,是皇上親自命禦膳房精心挑選,特地賜給一對新人吃的。說是討個好口彩。”
誰都知道趙國公府不會缺這種東西,因而對於天子這番賞賜究竟是何心意,不免都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張壽見朱廷芳鄭重其事地接過,隨即因為要親自去送陳永壽,就把這一袋東西遞給了旁邊的朱二捧著,他不禁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隨即麵色異常古怪。
見眾人都在那議論紛紛,他就開口問道:“這袋子裏除卻紅棗桂圓蓮子,還有什麽?是不是還有花生?”
“呃……”朱二微微一愣,伸手在那小袋子裏一抓一看,隨即立刻抬起頭來,“真的有不少花生,這東西在京城好像還沒種吧,現有的這些應該是從山東帶迴來的,倒是比紅棗桂圓蓮子要金貴。話說你怎麽知道有花生?莫非這賞賜的事情,皇上和你事先通過氣?”
張壽隻當沒察覺到四周圍那些驚疑的目光,哈哈大笑道:“不用皇上和我通氣,我剛剛聽到陳公公說討個好口彩,又聽到這袋子裏有紅棗桂圓蓮子,我就猜到了皇上是什麽意思。”
“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合在一起,可不就是早生貴子?”
因為這年頭花生這種美洲作物尚未普及推廣,因此後世常常被人撒在婚床上討口彩的四樣東西,如今並不是婚禮壓床必備。可被張壽道破這簡簡單單的諧音之意,四下裏頓時傳來了一陣善意的哄笑。
能夠這樣肆無忌憚用賞賜來調侃朱廷芳的,除了朱家那些長輩,也就是皇帝了!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誰起哄似的嚷嚷了一聲:“既然如此,那就趕緊去把這些紅棗花生桂圓蓮子扔到新人們的床上,這才對得起皇上一番苦心吧?”
然而,這人沒等到別人的附和,等到的卻是朱二那幽幽的聲音:“你既然這麽說,那你去扔這一袋子‘早生貴子’?”
朱二嘴裏說著,心裏冷笑。開什麽玩笑,就因為我之前作死地打趣嘲諷,朱廷芳惱羞成怒,那一番“教導”真是終身難忘。可是,阿六那一句“早生貴子”是發自肺腑的真心話,皇帝的“早生貴子”賞賜是作為長輩的調侃,其他人你在我大哥麵前說這種話試試?
果然,隨著朱二的反諷,剛剛那個起哄的家夥立時銷聲匿跡,而其他人也就是幹笑兩聲調侃兩句,隨即就紛紛散去了。而作為揭破這一點的始作俑者,張壽想到朱瑩也對他說過,在孫輩的問題上,朱家的長輩都打算順其自然,他不禁覺得皇帝這舉動頗可玩味。
也許,皇帝這賞賜隻是純粹的調侃,畢竟賞賜的親筆書卷上並沒有寫著“早生貴子”四個字;也許,皇帝是因為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事情心情鬱鬱,因此哪怕是麵對一貫很信賴倚重的朱家辦喜事,也禁不住來了點幺蛾子,幸災樂禍地哪壺不開提哪壺。
不過皇帝的心情也可以理解。都說男人一生的追求便是醉臥美人膝,醒掌殺人權……可就算權勢赫赫,如若子孫不肖,後繼無人,那晚景不是淒涼,便是落寞。畢竟,那種完全獨夫心態,妻兒親友部屬全都無所謂的皇帝,那是危機之下才暴露的,至少不包括當今皇帝。
果然,朱廷芳送走陳永壽迴來之後,聽說皇帝這賞賜的由來,不禁哭笑不得,卻又不能去怪揭破這一點的張壽——畢竟,這麽簡簡單單的諧音,人們隻要弄清楚袋子裏到底有什麽東西,不一會兒就能破解。到時候也一樣要在私底下流傳個沒完。
而且今天這賞賜的事如若傳開,說不定日後整個京城乃至於整個天下的婚俗都要添上一筆……他也不知道是該感到高興,還是感到無奈。
由於太後親臨,皇帝頒賜,這一夜趙國公府的這場婚宴,那自然是圓圓滿滿,賓客盡興而歸。當賓客各自散去之後,已經忙活了好幾天的仆婦下人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收拾的時候自然也打足了精神,每個人都覺得今日趙國公府如此榮寵,他們也麵上有光。
而張壽去慶安堂接吳氏時,這才得知太後從新房出來後,在慶安堂裏就小坐了一會兒,等得知皇帝頒賜之後,這位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沒有多停留就匆匆迴宮了。
仿佛人這次出宮,就隻是為了湊一湊朱廷芳婚禮的這番熱鬧——畢竟誰也不覺得人是特意來看新娘子的。作為太後,想要見哪個內外命婦,不是發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
而張壽自己今天在朱家忙活了老半天,也已經累了,對朱家眾人告辭之後,他和吳氏出門登車,他就不禁靠著引枕閉目假寐,就連吳氏說太後在新房外撞見朱家姻親秦氏那一行人的鬧劇,以及和張氏的那一番奏對,他也沒有太大的驚訝。
抄書這種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抄上十年八年,累計的數量甚至可以給嫁妝增加十抬八抬,確實很有毅力,也足可見其人品質。
但那是他大舅哥的媳婦,也是他未來要稱唿一聲大嫂的女人,好不好也輪不著他評判。
然而,當吳氏詞鋒一轉,說起朱瑩聲稱不用他練好字,日後若要寫什麽東西,她願意幫忙謄抄時,張壽那點睡意突然就無影無蹤了。他固然是能夠理解包容那位大小姐,也很喜歡她那性子,可她那種熾熱如火,且在人前也毫不掩蓋的情愫,總讓他覺得她付出更多。
最難消受美人恩,幸好再過沒幾天,他就可以抱得佳人歸了!
正如朱廷芳對下屬所言的那樣,次日一早,他隻用了半天時間和新婚妻子拜雙親和長輩,祭拜家廟,隨即就精神奕奕地去了衙門視事。而張氏做好了打起精神伺候太婆婆和婆婆的準備,可她根本就尚未體會到朱家都有什麽規矩,就被當頭壓下來的重擔給砸懵了。
太夫人和九娘一致表示,既然她這個長媳已經過門,那麽,趙國公府主持中饋就交給她了。交到她手中的,除卻一匣子各式各樣的鑰匙,就是趙國公府內外所有仆從的花名冊。至於是不是接下來要去帳房盤賬還是要如何,全都由她做主。
饒是之前阿爹說過無數遍,趙國公府朱家是從不苛待媳婦的好人家,張氏也無數次告訴自己,朱廷芳也就是為人冷峻一點,餘下的無可挑剔,可她從昨晚到今天,實在是經曆了太多太多的驚喜——而驚喜太多,也就變成驚嚇了。
總算在她一再表明這擔子實在是太重之後,太夫人把身邊的江媽媽借給了她,九娘也把身邊一個喚作雲鵲的大丫頭撥給了她聽用,張氏這才鬆了一口大氣。可接下來太夫人說出的一句話,又再次讓她隻覺得壓力山大。
“大郎如今有了你,我們都放心了,但接下來家裏還有兩樁婚事要辦。一則是瑩瑩和阿壽的婚事,也就是接下來沒幾天的事。雖說是嫁女兒不是娶媳婦,但你懂的,這比大郎婚事更要緊。二則是明年二郎的婚事,他不像大郎這般讓人省心,你這個大嫂不妨多多提點他。”
哪怕在家裏也是常常管家,但一嫁過來就要幫忙操辦小姑子和小叔子的兩樁婚事,還被交付管家大權,張氏隻料到了前半截,沒想到後半截,因為這是信任,也是壓力……因此,答應之後迴到房裏,她自然是留著江媽媽開始惡補朱家的人事以及各種成例。
當她得知,朱瑩的月例錢號稱和太夫人平齊,都是一個月二十貫,但其實執行起來則是根本沒有上限,不論朱大小姐想要什麽,太夫人都會掏錢貼補,而宮中逢年過節都有豐厚賞賜,朱涇也素來對這個女兒極其大方,她還是不由為之咂舌。
相比之下,直到去年,二公子朱廷傑的月例銀子,還隻是可憐巴巴的兩貫零用錢,兩貫書本筆墨費……如此嬌慣縱容,朱瑩卻隻是驕縱任性一些,沒有被養歪,那真是太不容易了!
一邊翻看舊例,一邊提問,張氏算是了解了朱家的種種規矩,不免就一時起意問起了朱瑩此時的嫁衣預備得如何。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江媽媽自然是非常樂於迴答。
“大小姐的嫁衣是全京城最好的裁縫來大娘親自出手,量身定製,料子則是太夫人早就令人備好的。”說到這話,江媽媽知道必定會泄露出太夫人的鮮明傾向,畢竟那會兒朱涇不過剛迴來正式定下婚書,這邊太夫人卻連嫁衣料子都早早備好,但事到如今也不要緊了。
“大小姐從小對女紅都不怎麽感興趣,而吳娘子那邊則是早就表示,並不在乎這些俗禮,所以嫁衣的事就沒用大小姐費心。孝敬舅姑,送給壽公子的衣衫鞋襪,也都是來大娘親自動手。大少奶奶若要送大小姐什麽東西添箱的話,隻要不是女紅繡品就行了。”
張氏頓時感激地衝著江媽媽點了點頭。她的女紅功夫其實也不算非常出挑,尤其是繡花針,那真是繡個圖樣就費老大的勁……好在縫衣服卻還是能勝任的,所以對於孝敬給太婆婆和婆婆的衣衫鞋襪,她非常用心,隻是現在看來,人家好像並不在乎是否親手做的……
當然,會不會對朱瑩是一種要求,對她這長媳卻是另外一種要求,那就說不好了。
這一番家事了解和普及,一直持續到了快要黃昏。而在張氏正打算問問晚飯擺在哪兒,自己是否要侍奉婆婆或是祖婆婆,又或者要等朱廷芳迴來一同用飯時,江媽媽就又善意地提醒起了她:“老爺和大公子公務繁忙,晚飯常常是迴不來的,所以家裏晚飯大多是在慶安堂。”
“夫人和二少爺一般都會去陪太夫人,大少奶奶也一塊過去就行了。晚飯的時候沒那麽多規矩,太夫人也不喜歡一家人卻有的站有的坐。吃飯的時候雖說大多不說話,以免嗆著又或者積食,但偶爾大小姐或者二公子說笑話,那也是常有的。”
“哦,對了,大小姐這段日子也常常在外頭忙碌奔走,有時候晚飯也顧不得迴來吃,所以太夫人常常和夫人說,就盼著您和未來的二少奶奶早點進門,也免得她們被撇在家裏,那實在是悶得慌。”
張氏敏銳地聽出江媽媽這言下之意。朱瑩白天不在府裏,而是常常出去“忙”,這還算正常,畢竟她也聽說朱瑩竟是比永平公主還忙於女學的事情,已經請動了不少人,其中甚至有些人是當初參加過選妃過了複選的。然而,朱瑩連晚飯都來不及迴來吃,那就意義不同了。
晚飯不迴家,那是在哪吃的?
從朱瑩今天在太後麵前露出的口風看,答案恐怕隻有一個——她這位在京城名聲赫赫,出了名我行我素的小姑子,那真是對張壽這未婚夫喜歡到了骨子裏。因為張壽白天實在是太忙,也就是傍晚從公學迴去那段時間有點空閑,朱瑩肯定是去張園會如意郎君了。
她忍不住輕笑了一聲:“那不知道今晚妹妹可迴來了?”
江媽媽不禁歎氣:“大小姐今天是進宮去了,現在不迴來,大概晚飯也是不會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