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賈母雖然偏疼賈寶玉到了寵溺的地步,到底還沒有失去理智,以前賈政教育孩子,她總是攔著,主要是因為賈政隻會棍棒教育,略微不合他意就非打即罵,嘴裏從來沒有好話,不是“孽障”就是“逆子”,把孩子管得見了他跟鵪鶉似的,賈母能看得過眼才怪。


    姚先生則不然,賈母仔細問過賈寶玉了,知道這位先生在課業上嚴格,但隻要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完成作業,學生們有疑問會耐心解答,有進步就誇獎,就算腦子不夠聰明,學起來比較慢,隻要態度積極誠懇,他也不會太苛刻。


    賈寶玉願意聽他講,也能聽得進去,這在賈母看來就是好老師了,因此,哪怕她心疼寶玉,覺得他上學太辛苦,也隻是嘴上絮叨兩句,在飲食起居上多下功夫,並不會不讓他去。


    賈母畢竟不是老糊塗,她疼賈寶玉,是真心希望他好,既然有賈寶玉不反感的好老師,能教導引領寶玉上進,她隻有高興的份,不會去阻攔拖後腿。


    好多人說賈寶玉想法怪誕,其實是因為他跟主流思想不大一致,他不慕名利不愛權勢,看不上為利益汲汲營營之人,平等的討厭每一個滿心市儈的俗人。


    賈寶玉所唾棄的“祿蠹”,是那些為了功名利祿去讀書的人,而不是說在他眼裏讀書人是“祿蠹”,隻是他說這話時年紀小,表達的不全麵;他表現的不喜歡讀書,除了小孩子貪玩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他樸素的觀念裏,讀書識字,是為了明白事理充實自己,可是周圍人都跟他說,讀書上進,就是為了將來考取功名好做官,一下子戳在他的雷點上,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偏偏他年紀又小,好多事隻是有個大致的概念,跟別人分辨不明白,隻能表現出對讀書的厭惡,就成了賈政眼中頑劣不成器的“孽障”。


    姚先生則不同,他是大儒,學問自不必說,哪怕認識的時間不長,也足以折服賈寶玉這個小少年,關鍵是姚先生心胸開闊,能包容各種觀點,賈寶玉試著表達過對仕途經濟的不喜,姚先生非但沒有批評他,反而有讚賞之意,這就讓他對姚先生好感大盛,升起知己之感。


    不過姚先生能被林如海請來,做林墨玉舉業的恩師,思想深度和為人處世都無可挑剔,他本人是個閑雲野鶴般的人物,出身書香世家,也曾考中過進士,卻沒有留在官場,而是開了家學堂教書育人,真正的心性高潔不慕名利,他認同賈寶玉的思想,更知道他的想法有許多偏頗之處,他會更嚴格的教導他,在他看來,這孩子是塊璞玉,精心雕琢必能大放光彩,他願意做這個雕琢之人。


    賈家的家學如何,賈家人其實都心中有數,他們不清楚家學亂成什麽樣,卻知道學裏的先生賈代儒的水平一般,並不是個多好的老師,隻是賈家人愛麵子是刻在骨子裏的,賈代儒再差勁,那也是本家的長輩,沒人好意思開口罷免他,之所以家裏這些孩子一直在學裏上課,並非他們請不到更好的先生,而是一大家子都得過且過慣了,沒有強大的外力幹涉,沒人願意去改變或改革,都是糊弄著過日子罷了。


    正好姚先生出現了,從賈母到李紈,上上下下都對林如海的眼光很有信心,覺得林如海請的先生,那肯定是個名師,都願意讓孩子去林家讀書,而姚先生果然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短短數日,就初見成效,因此對姚先生滿意之極。


    賈家人怎麽想,姚先生並不在意,他主要是對林家人負責,因此,針對這幾個學生的情況,他對賈敏點評說:“墨玉基礎牢固,人也聰慧勤勉,學習也足夠認真努力,隻要繼續保持,日後金榜題名不成問題;貴親家的幾個孩子各有優劣,最勤勉的要數賈蘭,他的天資也不錯,雖然為人略有些冷情,卻也影響不大;賈琮資質一般,勝在為人老實本分,從不偷懶耍滑,耐心教導,也能成器;賈環比較機靈,奈何小心思太多,嫉妒心也比較重,學業上不用費心,難的是要教他知事明理,將心思用在正道上,以免他日行差踏錯。”


    “這幾個孩子雖然或多或少有些問題,老夫尚且有把握將他們教好,最麻煩的卻是賈寶玉。”姚先生最後說到賈寶玉,既有讚賞也有惋惜,“這孩子稱得上是至情至性,其聰明才智遠超常人,有自己的思想,不肯屈從流俗,偏偏出身富貴,家人又愛護寵溺,養的天真不知世事,缺乏責任與擔當。這個倒也怪不得孩子,主要是從來沒有人給他正確的指引和教導,長此以往,再是良才美玉,也隻有美玉蒙塵一個結果。”


    賈敏歎道:“正如先生所言,孩子都是好孩子,偏偏被耽擱了,因此要勞煩先生多費心,也不求他們以後能有多大成就,隻要能有些安身立命的本事,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我們就謝天謝地了!這幾個孩子就托付給先生了,您想怎麽教導都行,我們都聽您的安排!”


    姚先生習慣性的捋著胡子,說:“夫人盡可放心,我既然應東翁之請,自會負起責任,盡全力教導他們,不敢稍有懈怠。”


    老師和家長充分交流意見,對學生們的安排達成共識,姚先生得到想要的允諾,自可放開手腳不受掣肘,賈敏對學生情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知道該怎麽跟娘家人溝通,雙方各有收獲。


    迴頭賈敏就跑了趟娘家,把賈母和賈赦賈政叫到一起,轉述了姚先生的評語,又添了些好話,力求把幾個孩子描述成可造之材,好讓他們放權,把孩子們的教育工作轉交給姚先生。


    賈赦和賈政都沒有意見,不管他們對兒子孫子的態度如何,希望孩子們成器的心是一樣的,他們其實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是那種會教孩子的父親,既然妹妹願意接手,而且已經看到成效,他們當然不會反對,答應的非常爽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紅樓開始的時空旅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瑋並收藏從紅樓開始的時空旅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