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麵已經有幾個醫生在了,幾人都有些錯愕。醫院裏這些醫生基本上都相互認識了,但也僅限於認識名字和長相還有所在科室而已。


    所以見蒲老進來,大家還是有點意外的。


    蒲老嗬嗬笑了笑,說:“聽說裏麵病人有點麻煩,我進來看一哈。”


    裏麵幾人更是皺眉,你一個婦科醫生進來看這個病人幹嘛?


    雖然裏麵幾個醫生都有些腹誹,但也沒明著說什麽,畢竟都在一個醫院裏共事,把關係弄僵了也不好。


    “嗬嗬……”


    “嗬嗬……”


    裏麵醫生都幹笑了兩聲。


    裏頭的白大夫比較隨和一些,他是中醫,他道:“那蒲大夫就一起過來看一下吧。”


    蒲老點點頭,帶人上前。


    那個西醫看了看病人,又看了看蒲老,忍不住小聲問道:“外麵那個家屬是你親戚還是朋友啊?”


    “啥子?”蒲老一怔。


    “沒事沒事,隨便問問。”西醫笑著擺了擺手,他以為蒲老是因為礙不過病人關係情麵才不得已進來的。


    蒲老嗬嗬笑了笑,問道:“病人是啥子時候生病的?”


    白大夫說道:“昨天發燒,今天住院。這是病例本,蒲大夫你看看吧。”


    蒲老接過來看了幾眼,基本上都是西醫的診斷和治療過程。然後他看完之後,又把病曆本遞給了許陽。


    那邊那兩個醫生都微微一愣,這還帶著教徒弟呢。


    許陽也看病曆,病人三歲,是個小男孩。昨天晚上開始發燒的,一直到今天早上都不退燒,而且病得越來越重,他們就趕緊把孩子送醫院來了。


    許陽看住院記錄的相關信息。男孩發育營養中等,體溫39.7度,左肺後下濁音,唿吸音低,全肺很多喘鳴音,有散在中、小水泡音,心跳160-170次/分,肝在右肋下4厘米。


    因為小男孩不合作,所以沒做神經反射檢查。剩下的就是血化驗的信息了,白細胞、中性和淋巴的數據!


    患兒昨晚發燒,到今日喘息煩躁,唿吸困難,麵部發青,神識已經不清醒了,一直在嗯啊說著胡話,喘息急促,鼻子也因此快速煽動。


    西醫立即給與氧氣吸入,和毛地黃毒甙肌注,也給與了鏈黴素治療。


    但是效果不佳。


    現在這位白大夫剛剛給患兒十宣穴上進行了放血。


    好像也沒什麽效果。


    這便此前的全部診療信息了。


    蒲老也上前查看患者。


    西醫大夫和白大夫則是到一邊討論了起來,這個西醫大夫是內科的,白大夫則是醫院中醫兒科的。


    許陽在看完了病例之後,把病例交給高華信,然後也上前查看起了患兒。


    此時的患兒高燒煩躁,嘴裏一直在說著胡話,神情煩躁不安,氣息喘促。他麵紅,額頭有汗,但身上卻沒有汗水。


    許陽又壓了壓孩子的腹部,腹部滿而不實。


    蒲老掰開了患兒的嘴巴,觀察他的舌象。許陽也湊過去觀察。


    舌苔白膩微黃。


    再診其脈。


    患兒脈象為浮數之脈。


    許陽思索了起來。浮脈主表病,腑病所居。有力為風,無力血虛。浮脈可主風熱。


    《傷寒論》也曰: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汗出乃解。


    中醫治病的一個大原則就是不管什麽情況,隻要有表證出現,那必須一定要先解表,諸症需當先解表!其他誤攻、誤補、誤下都會出事!


    然後《傷寒論》又曰: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許陽皺緊了眉,這個病人,似乎有點不一樣。患兒煩躁若狂,身大熱,看似應當用苦寒冰伏,但他表證未解,若是真用了,怕是立時會生變,尤其是他現在是重症肺炎,恐怕立馬要出事。


    傷寒論曾說: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


    可若是用麻黃湯……似乎也不對,患兒也不單純是風寒之證。患兒脈象浮數,有風熱……


    患兒是很明顯的肺氣鬱閉,所以才會如此唿吸喘急。而且大熱而無汗,僅額頭微汗。實則內熱而外寒,肺氣鬱閉,因此而致如此重症!


    我明白了!


    許陽恍然大明白了,可隨機他又皺緊了眉頭,可為什麽這樣得病呢?


    蒲老則是微微頷首之後,對許陽道:“許陽,你出去問一哈患兒的婆婆,就是奶奶,問一哈患兒是咋個生病的?”


    “好。”許陽答應一聲,馬上出去了。


    高華信還在這裏麵一臉萌萌噠。


    許陽出去詢問之後,迴來跟蒲老說了一下。


    而那邊白大夫和西醫還在商量,白大夫想要寫方子,可是真等落筆了,寫了幾個,卻又猶豫了。


    蒲老道:“要不讓我來一起會診一下?”


    西醫扭頭看白大夫,兩人都微微有些錯愕,你還真要來治?


    白大夫點點頭:“那行,蒲大夫你也參謀參謀。”


    蒲老說道:“剛剛患兒奶奶說,患兒是昨日來京在坐火車的時候生病的,旅途很長,車內又很悶熱,患兒先是受熱又兼風寒,類似冬溫……”


    白大夫忍不住打斷道:“溫病學派?”


    蒲老被問的一怔:“則個……也不算是……主要是這個病情啊,絕對不能用單純的辛溫法。”


    白大夫皺眉問:“那你打算用什麽方子?”


    蒲老答道:“麻杏石甘湯加味。”


    白大夫反倒是愣了一下:“你溫病學派也用傷寒的方子?”


    蒲老一時無語。


    許陽也無奈笑了,這就是學派之爭,雙方撕逼數百年了,互相看不順眼。蒲老說的冬溫,就是溫病學派的提法,屬於時病。


    大概意思是什麽呢,就是冬日本應當是寒冷的,但卻感受溫暖,人感其氣而病,稱之為冬溫。


    中醫是講究天地人和的,秋收冬藏,冬日本就應該要寒冷封藏。冬日不寒反溫,其實反而容易得病。就像有些暖冬之年,冬天非常暖和,反而容易有疫情發生。


    此為時病,溫病學派治療冬溫的方子基本是桑菊飲和銀翹散。


    書閱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醫許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甲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甲甲並收藏中醫許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