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醫生誤診誤治或者說是用藥來檢測病因,其實在臨床上還是比較常見。有時候a和b分不清楚,用藥試試就知道了。a藥用了無效,那肯定是b病了。


    就像這個患者之前被懷疑可能是癌症,既不能確診,也不能排除。那就用化療藥試試,看看用藥之後贅生物會不會縮小,或者各項指標會不會下來,以此來確定。


    不過許陽還是挺自責的,雖然他並沒有造成延誤治療或者誤診惡果,但他還是很慚愧。


    事後,許陽也仔細地反省了自己。


    治病還是應當慎之又慎,切不可有半點先入為主的觀念。他也是在看到了用藥效果不佳,才注意到這一點。


    真正的中醫用藥,向來都是追求一劑知,二劑已。


    中醫院的小中醫們也被許陽誠懇的態度所打動,要知道現在多少醫生明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死活不肯承認呢。


    許陽如此坦誠自己的過失,這也讓在場眾人紛紛動容。


    ……


    但不管怎麽說,他們都非常完美地控製住了病情,很快就全縣醫生都知道了,大家第一反應是吃驚,第二反應就各不相同了。


    欣喜者,有之;質疑者,有之;膩歪者,亦有之。


    人生百態,各不相同。


    但不管怎麽說,這一次他們學術中心確實露了大臉了,完全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證明了中醫的實力。


    杜月明也趕緊屁顛屁顛拿著這個案例去找上麵的領導做匯報了,有功不報,那是傻帽!


    許陽也迴到了明心堂坐診。


    但許陽的傳說卻沒有停下。


    中心公園的倔老頭又有了新素材,他道聽途說一部分,自己重新創作一部分,加以修整,弄了一部跌宕迴腸的醫療故事。


    當真是精彩絕倫!


    ……


    患痢疾的軍人小夥素來身體很棒,雖然被病邪攻擊百日之久,但經過許陽的扶正托透伏邪之後,他恢複的很快,當天就覺得肚子餓了。這個患者長達百日之久的痢疾,當天就基本止住了。


    逆流挽舟之法,確實有妙用,這是第一個用解表法來控製痢疾的治療辦法。所以還是那句話,不要小視汗解法,有時候垂危大症,用汗法都能起死迴生!


    許陽繼續用藥,到了第二天,患者都能下床稍微走走了,氣色也恢複了不少,也開始飲食了。


    第三天,繼續用藥。


    到第四天,近乎痊愈了。麵色紅潤了不少,精氣神也迴來了,身上也有勁兒了許多。


    其實要出院也可以,要繼續留院觀察也可以。


    患者畢竟是一個大小夥子,早在醫院裏待膩了,他都待半年了,現在哪裏待得住啊。所以也就讓他出院了,許陽也另外給他開了一些藥,讓他迴家慢慢調養,其他方麵還是需要慢慢恢複的。


    許陽也囑咐了患者,讓他過段時間,身體恢複好一些了,再去醫院裏檢查一下他腸道的贅生物還在不在。


    小夥子跟聽任務似的,大聲地答應了。


    老李卻顯得有些憂心忡忡,現在是談癌色變的年代,任誰聽見可能得了癌症,都會被嚇得惶惶不可終日。


    這倆父子究竟是軍人出身,心態和情緒已經非常穩了。


    其實許陽內心也隱隱有了猜測,而且現在患者脈象和緩,不似有病。但保險起見還是讓他們再去查查,大家都放心一些。


    老李的那些老戰友們也過來跟許陽道別。


    ……


    一個多禮拜之後,老李父子倆和高興亮來到了明心堂。


    他們去查過了,腸道內的贅生物全部消失了。


    許陽露出了笑……


    先前小夥的腸道內發現了贅生物,切了活檢之後,也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癌症。化療藥吃了兩個月,結果反而又長了。


    而許陽上手,沒幾天贅生物自動消失了。這就是中醫治病的邏輯,不管是不是癌症,亦或者是其他什麽病。


    無論如何,中醫一定不能見病治病。隻要是人生病了,那一定是患者體內有了不平衡,你用藥把人身體不平衡矯正過來,他也就好了。


    你不是把身體內在的不平衡矯正過來,你割一次,它還會再長一次的,跟韭菜似的。


    不過話也說過來,有些癌症或者疾病,特別頑固和厲害的,靠著中藥調整的速度和力度確實沒有直接手術切除那麽快。


    其實也是應當切除的,但是中醫可以在術後繼續扶正祛邪,調整患者的體內平衡。幫助恢複,清除餘邪,防止複發。同時,也要降低化療的弊端。


    這也是中西醫配合治療的優勢之一。


    還有人老是說中醫治本,西醫治標,其實這話也不對。要說治本,西醫的疫苗,那是真治本,這是真厲害!


    不管中醫還是西醫,誰治病都是標本同治。隻不過西醫認為的本和中醫認為的本是不一樣,這是因為二者的醫學理論不同而造成的。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說提倡中西醫配合醫治啊,因為這樣才能互補不足啊。


    小夥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馬上就可以歸隊了,兩人又過來感謝許陽。老李很樸實,也不知道怎麽表達自己的謝意。


    就聽村裏人的建議,在家裏拿了很多土特產過來,還找店裏定做了一麵錦旗。跑過來,紅著臉,要送給許陽。


    高興亮也過來了。


    許陽沒要他們的東西,但是錦旗他收下了。


    張可美滋滋地想把錦旗掛在最顯眼的位置,但許陽卻不同意,他把錦旗掛在了自己座位旁邊,隻要坐下他就能時刻看見,以此來時刻警醒自己。


    ……


    小縣城真的藏不住什麽秘密,沒過多久,中醫院中醫科治好了省醫院都治不好的病人的事情就傳出去了。


    當然了,這個事兒也跟倔老頭在公園裏的宣傳脫不了幹係。


    大家都知道了中醫科,自然也知道了在裏麵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許陽,也知道了許陽平日坐診的地方是明心堂。


    明心堂的生意更好了,許陽也更忙了。


    所以他們推出了掛號機製,提前預約。


    掛號的話,他們照著古時老傳統,每日的號從六號開始,前五個號是善號,不對普通病人開放。


    然後明心堂高層商量了一下,恢複了診費製度。這個製度本來就有的,很多中醫診所掛號費和診費是分開的。


    中醫治病又沒有什麽設備,沒有別的收費方式。你要是不從這上麵保證診所和醫生的收入,那他隻能在藥上賺你的錢了,這就不好了。


    掛號費和診費,他們以前就有。隻不過後來生意那麽差,他們就隻收掛號費了,診費沒敢收。因為其他小診所,連掛號費都不收呢,人家就從藥上賺你錢了。


    書閱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醫許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甲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甲甲並收藏中醫許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