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荀易和成元帝各自想事,一陣涼風吹過,驚醒成元帝。直接將荀易提溜到寢宮一間臨時屋子。申威二人不好靠近,隻能在門口守著。


    “你在路上跟朕見過,朕也不瞞你。的確,那劉氏是朕的女兒。當年還是跟你父一起去和花酒時,無意間留下的龍種。”


    “咳咳……咳咳……”荀易喝水差點嗆到:“陛下說自己的風流事,能不能別帶上臣父?”


    成元帝沒理他,開門見山:“你確定見到皇族玉佩?”


    “當然,皇族的徽章,臣還會認錯?”荀易心思飛轉,見成元帝眉頭緊鎖,小心試探問:“難道這不是陛下給的?”


    “朕知曉輕重,豈會輕易出麵?”成元帝看了眼前少年一眼,又不再說話。


    這次成元帝前往隴川郡,一是為私生女、二是為隴川郡削郡之事親自考察,三則是前往荀家尋找古趙秘庫的下落。


    隻可惜古趙秘庫在荀家老宅底部,外人根本察覺不了。而隴川郡之事目前已經了結。至於私生女,成元帝隻在遠處偷偷探望一番,根本沒有親自上前。


    “那劉耀的名字也不是您取得?”


    “不是。”成元帝派術士去打探,不久之後傳來消息。劉家一片狼藉,三人不知所蹤。


    “朕一直不知道這個女兒的下落。直到年初聽到風言風語,才趁靜思的機會微服私訪。如今看來,是被奸人給陰了。”


    荀易沉默,他漸漸琢磨明白。他能誤以為成元帝微服私訪,那麽其他人難道聯想不出來?加上那塊玉佩,恐怕要在這個私生女身上做文章。


    “罷了,左不過是認下一個女兒,萬幸不是兒子。”成元帝仰天一歎:“見招拆招吧,你小子就當不知道這件事,免得牽扯你們荀家。”


    “哦。”荀易默默退下,有宮人給他們三人帶路前往神樂司。


    神樂司,是新建的一個機構。選了一處宮殿作為樂師們駐紮的地方,從朝廷樂署挑選相應的樂師進行編排組合。


    祭神之樂有其規製,以八音之器為奏,少則十六人,多則五百人,操練合奏之樂。


    荀易前來神樂司,立刻有四位祭酒和一位樂典官來迎接。


    四位祭酒是太廟之人,神色淡然。但那位樂典官出身樂署,看到荀易後一臉諂媚巴結。這可是荀家的家主啊,隻要他略略一點頭,自己的位置隻能提一提。樂署最高品級的樂正不過正五品,這位典官不過從六品之位。


    “公子總算來了。”那位典官請荀易入內,又看向荀易身邊兩個大漢。這倆人渾身煞氣,典官不敢多言,請三人入內而坐。


    “陛下有旨,請您監管樂司。小的和四位禮官都聽您調派。”樂典官自我介紹,他姓烏,名烏子鄴。


    “烏大人無須多禮,在下一身白丁,當不得大人如此。”話這麽說,荀易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坐在主位上。他掃視大殿,殿上擺著各種樂器,各種樂師站在樂器旁等他發話。


    殿兩側各有一堵編鍾,門口有一座青銅鍾,另一側有三支大鼓。此外還有土塤、玉磬、弦琴、古箏、木柷、黃笙、排簫等等樂器。


    侯成雖然傳承之器司掌禮樂,但他對音樂一竅不通。隻看到殿中有六十四人:“沒有人習武,看樣子都是普通人,不足為懼。”


    “六十四人,八音各八人?”荀易略略一看,漸漸明白:“這次用六十四人的合奏樂?”


    “是。太常寺已經列下流程。”烏子鄴將文案呈給荀易。


    申威偷偷一瞥,不由乍舌。整套禮儀規製十分繁瑣,從一開始的旗幡、木車,到祭祀用的玉幣錦帛、全牲祭品,再到後麵的大樂、神酒等等。這一切的一切太麻煩了。這些都屬於事前準備,太常寺給神樂司列下三曲。


    “一個是單純以編鍾演奏的《大輝上樂》,一個是合奏的《大靈朝聖樂》,還有一個是專門祭天的《天龍神奏曲》。”荀易看過單子,不覺露出苦笑。


    “李老七不坑我一頓,他心裏不爽吧?”大輝上樂是一次荀易在祭神時聽到的樂曲,後來討要樂譜在家研究。如果用功德鍾,他自己就能彈奏。但是在大周嘛,一切按照凡人的規矩來。


    “聽說《大輝上樂》是宮中貴人親口點的,指明公子要親自出席。”烏子鄴猶豫下,又道:“鍾乃諸樂之禮,樂署擅長編鍾演奏的人不多,尤其是《大輝上樂》這種難度極高的樂曲,我們找的八個樂師,也隻有寥寥三人演奏過。”


    “《大輝上樂》極難演奏,小時候我還是聽張木子先生演奏過一次。”荀易托著下巴:“你等可能將他再請來?”


    烏子鄴搖頭苦笑。“張木子先生周遊列國,我等根本無緣得見。不過劉師傅得張師指點,可以進行彈奏。”


    這時,右側編鍾處有一位儒雅樂師站出來和荀易見過。


    “我們見過?”荀易看到此人,仔細想了想:“當年我聽張木子先生演奏時,貌似你在旁邊配樂?”


    “十年不見,難得公子還記得在下。”劉師傅道:“記得公子還從張師處討要樂譜,而且公子學的便是鍾呂之音,不知這《大輝上樂》可還記得幾分?”


    “《大輝上樂》我能演奏。”荀易信心滿滿,他在地府的時候曾嚐試演奏此樂。不過那次用的是神器,現在用凡器編鍾,不知可不可行。


    聞言,劉師傅神色一鬆:“《大輝上樂》需要五十律編鍾將將可以演奏。按照估算,四個人勉強可以操控。”


    沉思一番,荀易對其他人道:“你們先演奏《大靈朝聖樂》,讓我聽聽音色。《大輝上樂》迴頭再說。”


    諸樂師坐下開始演奏。


    一開始,從青銅大鍾開始。隨著第一聲響起,象征祭神之樂的開始。以特定的時間和節奏,鍾聲一聲接著一聲,當第三下鍾聲響起,旁邊編鍾組開始跟著伴奏。清脆低鳴的編鍾和青銅大鍾配合,直到第七聲時,鼓聲開始唿應。到第九聲,琴箏、竽簧等古樂紛紛奏響。


    眾樂師排練三日,漸成規模,配合緊密。荀易在旁聆聽,不時用定雲錘敲擊節拍,等一曲終了後指著旁邊奏排簫的二人。


    排簫,古有“伶倫製簫”的說法。以參差不齊的竹管做成組合類的樂器。如果當初荀易不是手中那副排簫丟失,恐怕他會專精簫樂而不是學編鍾之樂。


    “你們倆將《朝聖樂》第三節重新奏一下。”


    二人聞言,重新演奏第三節。沒有眾人合奏,一下子就讓人聽出兩人之間的參差感。


    “誰演奏錯了,自己明白吧?再來一次。”


    又演奏了一邊,兩人的簫聲漸漸合拍。


    “左邊那個吹竽的,對,就是你。第八小節重新奏一下,你轉接吐氣上有問題。”荀易從小接觸合奏樂,對此方麵極為精通。哪怕一丁點的瑕疵,都能聽出問題。


    然後指著一個吹塤的人,“迴頭你讓烏大人給你換一個土塤,我聽著你手中這件塤的音質不對。”


    手持定雲錘,漫不經心指出不少人演奏中的缺點。馬上就讓這些老牌樂師心服口服,再不敢輕視這位少年。


    接下來的天龍曲也勉強可用。唯獨在《大輝上樂》上,根本湊不齊相應的人。


    演奏大輝上樂要用到五十柄編鍾。一個大木架,分三層。中間二十五柄中型編鍾,下方十口大型編鍾。最上一層分列兩組,一組七律,一組八律。四人分工,一人在下奏長音,一人居中演主音,兩人在上各有一組小鍾配奏。


    荀易和其他三人之間根本不認識,其他三個人彼此間也沒配合過。四個人掌握五十編鍾,勉勉強強能夠演奏,但彼此之間還無配合感,奏樂完全沒有節奏。


    “不成,四個人根本奏不了。”荀易無奈放棄,隻好另謀他策。(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極書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極書蟲並收藏太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