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皇上拿迴去,老奴受不起……”


    琉璃碎,玉甌裂,老婦人蒼涼虛弱的聲音從內殿傳出,伴隨著摔杯裂盞的聲音和侍女的驚唿。、qВ五.c0m/


    幾名侍女狼狽的退出來,轉身卻見殿上屏風後靜靜轉出一名女子,宮妝高髻,眉目溫婉。


    “越姑姑。”眾侍女忙俯身行禮,為首一人誠惶誠恐道,“趙國夫人摔了皇上賜下的丹參露,不肯就醫,奴婢等萬般惶恐。”


    越姑姑垂首不語,似有一聲低不可聞地歎息。


    她接過侍女手中藥碗托盤,淡倦道,“有我侍候趙國夫人,你們退下吧。”


    侍女們長舒一口氣,正欲退出,忽聽殿門侍監通傳,“承泰公主駕到——”


    眾人慌忙俯跪在地,卻聽環佩聲動,綺羅悉娑,一名鸞帔環髻的宮裝女子疾步而入,行走間袖袂紛揚,將身後侍從遠遠拋在後麵。


    “趙國夫人怎樣了?”承泰公主劈麵急問。


    殿內明燭光影,照在她因奔跑過急而緋紅的臉頰上,修眉薄唇,明眸轉輝,雖不若延熙公主絕色,卻自有一番皎皎風神,綽約不群。


    越姑姑看了一眼內殿,黯然搖頭。


    承泰公主咬唇,極力抑止眼底淚意。


    越姑姑揮手令左右退下,輕按住公主肩頭,柔聲歎道,“壽數天定,徐姑姑榮華半生,如今也算得享天年,公主不必太過憂傷,珍重自己才能令她老人家安心。”


    承泰公主閉目哽咽道,“母後一早去了,父皇身子一年不如一年,如今連徐姑姑也要拋下我們……姑姑,我著實怕了……”


    越姑姑緩緩撫過公主的鬢發,一時淒然無語。


    “公主,你勸勸徐姑姑服藥吧,她或許還肯聽你的。”越姑姑忍了淚,對公主笑笑,“人老了,越發倔強得很,隻怕我也勸不住她了。”


    承泰公主默然點頭,接了托盤,緩緩步入內殿。


    望著她纖削背影,越姑姑心下一陣恍惚,步出外殿,倚了迴廊闌幹怔怔出神。


    不覺經年……當初年方及笄的少女,早過了雙十年華,算起來,公主今年已經二十五了。


    二十五,敬懿皇後在這個年紀已經身為國母,助皇上踐登九五,江山在握了。


    自己的二十五呢,如今,連三十五也過了……如花年華,就在這深深宮闈裏逝去了。


    “越姑姑。”


    承泰公主不知何時來到她身後,悄無聲息,眼角猶有淚痕。


    越姑姑忙欠身道,“徐姑姑可曾服藥了?”


    “服下了,這會剛睡下。”承泰公主黯然低頭,兩人一時相對無語。


    半晌,承泰公主幽幽道,“徐姑姑還是怨怪父皇。”


    越姑姑默然。


    “這麽多年了,她還記恨著,總怪父皇累死了母後。”承泰公主驀然掩住麵孔。


    越姑姑掉過頭,強忍心中酸楚。


    自敬懿皇後薨逝,徐夫人便深恨皇上,若非為這帝王業所累,皇後也不至以風華茂盛之年,耗盡了一生的心血,溘然長逝。隨後,皇上下旨,封閉含章宮,任何人不得踏入,並將年僅七歲的太子與公主帶走,不再由徐夫人撫育,另賜徐夫人誥命之封,封趙國夫人。縱如此,徐夫人依然不肯原諒,動輒對皇上冷言譏諷。


    普天之下,隻有她敢對皇上如此無禮。


    也隻有她,不論如何無禮,皇上始終寬仁以待,更留她在宮中頤養天年。


    承泰公主哽咽道,“徐姑姑不肯諒解,澈兒也不懂事,他們個個都不懂得父皇的苦處……”


    “先皇後早逝,令徐姑姑傷心太過,她本無家人,一生伶仃,早將先皇後視作己出。”越姑姑澀然道,“她也是護犢心切,不忍見先皇後受累。”


    “母後自己是甘願的!”承泰公主脫口道。


    越姑姑怔怔凝望公主的眉目,雖然與風華無雙的先皇後並無相似,神態之間卻又依稀曾見。是了,她恍惚記起來,先皇後也總是這般決絕無悔的神色。


    看著公主從十一歲長到現在,她突然分不清應該欣慰,還是應該痛惜。


    “是甘願,這世間總有一人,肯為另一人甘願……”越姑姑終究忍不住,抬眸深深看她,“公主,已經十年了。”


    承泰公主一怔。


    越姑姑緩緩道,“長安侯也心甘情願等你十年了。”


    承泰公主的臉色漸漸變了,眸底湧上深濃悲哀。


    長安侯,征西大將軍……比起這些顯赫的名字,她卻隻願記得當初的稱唿,小禾哥哥。


    那個白衣銀槍的少年,從血火中凜然而來,向她伸出雙手。


    那個溫煦含笑的少年,陪著她在禦苑放飛紙鳶。


    那個沉默悲憫的少年,在母後大喪後日日分擔她的哀傷。


    可是,從什麽時候,一切都變了。


    “過去種種已經變了,再不一樣了……”承泰公主黯然一笑。


    “他並沒有變。”越姑姑靜靜看她,一語切中。


    不錯,他沒有變,改變的,隻是她一個人而已。


    “一個女人並沒有太多十年可以虛耗。”越姑姑垂下眸子,語聲飄忽,悵惘無盡。


    “十年……”承泰公主有些恍惚。


    原本母後已經擬了懿旨,隻待她及笄禮一過,便要為她和小禾哥哥賜婚了。她卻自請舍身往慈安寺帶發修行三年,為母後祈福,為生身父母超度。那是她第一次拒婚,從此承泰公主純孝之名傳揚天下。父皇大為感動,小禾哥哥也尊從她的意願。唯獨母後很生氣,整整三日沒有同她説話,最終也拗不過她的倔強。在她離宮前往慈安寺那日,母後隻説了一句話,“沁兒,若不能看清楚自己的心,離開宮廷也是躲不過的。”


    這一句,令她當場汗流浹背,也令她整整三年不敢麵對母後。


    她以為沒有人能看透她的秘密,沒人知道她拒婚的原由……原來,母後的眼睛早已洞察一切。


    三年之後,她仍未能掙脫心魔,卻已沒有了推脫的借口和退路。


    原本她已死了心,認了命,卻不料一夜之間,哀鍾驚徹六宮。


    母後的薨逝改變了一切,許多人的命運之轍從此轉向另一條軌跡。


    國喪,母喪,孝期又三年。


    她又一次躲過了天賜良緣,躲過了默默等待她的小禾哥哥。


    從此後,小禾再未求娶,孤身一人至今;其間父皇屢有賜婚之意,都被她托辭迴絕。


    “長安侯西征之日,皇上再度賜婚,公主卻拒絕了。”越姑姑長長歎息,“已經錯過兩次……公主,恕奴婢多言,人世無常,得珍惜處且珍惜。”


    承泰公主黯然垂眸,長久沉默。


    半年前,西疆外寇與北突厥暗中勾結,時有犯境。


    父皇震怒,深恨昔年未能盡誅突厥餘孽,欲領軍親征,踏平西疆。


    然而這兩年,父皇操勞政務,嘔心瀝血,加以年事漸高,昔年征戰中多有舊傷複發,群臣力諫,勸阻皇上親征。父皇憂及太子年少,不足十五,未敢留下太子監國,思慮再三,最後答允了小禾哥哥的請戰,任他為征西大將軍,領二十萬大軍討伐外寇。


    出征之日,小禾哥哥入宮辭行,來景桓宮見了她。


    他一反平日疏離,不稱公主,卻叫了她的閨名,“沁之,謝小禾雖不能英雄蓋世,也自有男兒熱血,此去西疆,馬踏山河,不立萬世功業必不迴來見你!”


    他説,不管多久,他總會等到她願意。


    他還説,“沁之,你心中自有英雄,謝小禾也不是庸人。”


    “公主——”


    越姑姑輕搖她肩頭,見她臉色蒼白,緊咬了唇,半晌不語,不由心中憂切。


    承泰公主迴過神來,悵惘一笑,“沒事……夜涼了,我去看看澈兒夜讀可曾添衣。”


    越姑姑欲言又止,望了她孑然離去的身影,隻餘一聲長歎。


    有情皆孽,她憐惜她,誰又來憐惜自己。


    一行清淚從越姑姑已染風霜的臉頰滑落。


    二月裏,趙國夫人逝於醴泉殿。


    四月季春,卻臨近敬懿皇後的忌辰。


    年年此時,宮中一月之內不聞絲竹,不見彩衣。


    三月裏西征大捷,長安侯平定邊關,揚威四疆,即將班師迴朝。


    太子殿下代天巡狩,親臨各地長秋寺遴選賢能,贏得世人稱頌,民間皆言年方十四的殿下必能承襲今上之賢,再啟煌煌盛世。


    下月初,延熙公主就要從寧朔迴京了。


    這幾日,皇上龍心甚悅,對臣下時有嘉賞,宮中諸人也罕有的熱鬧喜氣起來。


    景桓宮裏,承泰公主領了越姑姑,聽著內廷諸司監使的稟奏。


    越姑姑侍立在側,看著公主一一詢問,細致無遺,署理內廷事務越發從容練達,不由欣然。到底是敬懿皇後親自教養的,近幾年內廷事務逐漸由承泰公主一手掌管,大小繁雜事務打理得井然有序,亦為皇上分憂解勞不少。


    同為姐妹,延熙公主卻被皇上寵溺太過,整日遊戲人間,全然不知職責為何物。


    一個皇家公主,卻隨江夏王去邊荒大漠遊曆,一走半年,聽説在塞外樂不思歸,整日逐鷹走馬,彎弓射雕,不知成何體統——每每想到嬌憨烈性的小公主,越姑姑就覺得頭痛。


    實在不明白皇上是怎麽想的,三個子女之中,待太子嚴苛異常,卻待延熙公主寵溺無邊,唯獨對年長又非己出的承泰公主,才有君父的慈和威嚴。


    內廷監使逐一稟奏完畢,退出殿外,承泰公主這才卸下端肅神色,對越姑姑吐舌頭一笑,頑皮如小女孩,“真要命,這幫人説話總是這般冗長拖遝。”


    越姑姑笑著奉上參茶,忍不住念叨道,“這次延熙公主迴京,可不能再由著皇上那麽嬌慣她,十四歲的女孩兒家,轉眼要及笄了,總這樣野,成什麽樣子!公主可要好生勸勸皇上!”


    承泰公主爽然笑道,“越姑姑説話越來越像老夫子了!我倒覺得瀟瀟這樣子很好,無拘無束,自有天地,何嚐不是皇家公主的風範。”


    “話雖如此,延熙公主總歸有一天要下嫁,不能讓皇上寵一輩子……”越姑姑蹙眉。


    承泰公主莞爾,複又低眸,輕聲道,“越姑姑,帝王家中,自在無憂本就是奢求。我明白父皇的心意,他希望瀟瀟能做一個帝王家的例外,不受皇家之累,我亦如此盼望。”


    陡然湧上的心酸,令越姑姑霎時紅了眼眶。


    她又何嚐不明白,皇上竭盡所能給予延熙公主的縱容,多少是對亡妻的歉疚吧。


    先皇後生前曾渴盼過,卻終生未得的夢想,他要盡數給予她的女兒。


    “永陵已經落成,父皇前日巡視歸來,很是滿意。”承泰公主淡淡轉過頭,抬眸望向宮牆外的天空,恍若未見越姑姑的淚光。


    越姑姑歎道,“皇上一生儉肅,不興土木宮室,唯獨永陵整整修了七年。”


    母後已經葬入地宮最深處的寢殿,外宮和整個皇陵的修建卻耗時七年。


    七年……承泰公主悵然微笑,那是他們相約攜手於永恆的家園,七年又算得什麽。


    ——不知道永陵地宮會是怎樣的綺麗輝煌。


    除了父皇、監造官員與工匠,從來沒有人能踏進皇陵半步。


    四月廿日,風急,陰雨如晦。


    宮闈內外被風雨籠罩,各宮早早掛起純白宮燈,殿閣中飛揚的垂幔也已換作青紗素闈。


    十年間,年年今日,都是如此。


    入夜,含章殿,承泰公主素服而至。


    殿中沒有掌燈,唯有燭影深深。


    侍從遠遠侍立殿外廊下,殿中無人值守。


    含章宮,是六宮禁地,除了皇上,任何人不得踏入。


    承泰公主蹙眉問內侍,“聽太醫説,皇上今日不曾服藥?”


    內侍惶惶搖頭,“皇上吩咐,未得傳召,任何人不得打擾,奴才等不敢進藥。”


    “這藥一日也不可停的。”承泰公主憂切道,凝望殿中半晌,猶自惴惴,不知進還是不進。


    這含章殿,每年開啟一次。父皇平日不來此處,亦甚少見他流露思念之情,偶有提及母後,亦不見他有喜悲之色。然而一年之中,每逢母後忌日,他必定獨宿於此,不容旁人打擾。


    今日一早,上朝,議事,召太子問答國策,批閱奏章至深夜……她時時留心,卻見父皇依然淡定如常,勤勉理政,喜怒不形於色,除了穿戴黑衣素冠,與平日沒有半分不同,亦不見分外悲戚。她以為,七年過去,也該淡了……


    承泰公主長歎一聲,“傳太醫進藥。”


    言罷,不待內侍通稟,她徐步直入殿門。


    內侍呆呆望了她背影,手心裏滲出汗來,欲喚公主止步,卻不敢開口。


    推開那扇熟悉而久違的殿門,承泰公主有刹那遲疑。


    前殿,立柱,垂幔,屏風……時光仿佛驟然倒流,昨日重現眼前。


    殿內彌散著她再熟悉不過的優曇香氣,嫋嫋縈迴,似在身邊,又不可追尋。


    一切都沒有變,連琴案上那一貼未填完的曲譜還在原處,似乎墨跡仍未幹透。


    琴弦上不沾半點塵灰,仿佛片刻之前,還有人彈過。


    她有刹那的錯覺,好像母後還在這裏,就在那屏風後,綺窗下,閑閑倚了錦榻看書,聽到她或瀟瀟歡笑著跑進來,會莞爾抬眸,取了絲巾,輕輕為她們拭去奔跑間冒出的微汗。


    她會柔聲陪孩子們説話,聽他們彼此爭鬧,説得累了,總會輕輕咳嗽。


    每每此時,父皇就會將她們趕走,不許再纏住母後。


    恍惚間,那屏風後真有低低咳嗽聲傳來。


    “母後!”她幾乎脫口驚唿,轉念卻驚覺那是父皇的聲音,是他在咳嗽。


    她疾步趨近,到了屏風前,驟然駐足,沒有勇氣轉出來。


    父皇會生氣麽,她就這麽闖進來了……承泰公主陡然手足無措,似乎做錯事的孩子。


    “你來了。”


    父皇低沉含笑的聲音,從屏風後傳來,透著淡淡溫柔。


    她一驚,臉上頓時火燒一般發燙,心下急跳。


    “躲著就讓我瞧不見麽,還不過來!”父皇的聲音幾乎讓她不敢相信,這哪裏是平日冷肅的帝王,朦朧含笑間,濃濃暖意,深深纏眷,令她心中頓時如小鹿亂撞一般。


    承泰公主低頭步出屏風,含怯垂眸,不敢抬頭。


    良久,卻不聞動靜。


    她怔怔抬眼,卻見那鳳榻之上,繡帷低垂,榻前杯盞半傾,酒漿四溢。


    玄衣散發的父皇,脫冠敞衣醉臥於帷幔後,似醒非醒。


    “父皇?”她顫顫試著喚了一聲。


    不聞應答,卻聽他低低笑了聲,竟吟唱起斷斷續續的曲子。


    “綠兮衣兮,綠衣黃裏。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她一時呆了,從未聽過父皇吟唱,竟不知他的聲音如此深沉纏綿,聞之心碎。


    ——《綠衣》,竟是這首悼懷亡妻的悲歌。


    她再也聽不下去,驀地屈膝,重重跪在榻前,“父皇,求您珍重龍體。”


    帷幔後的吟唱停了,她看見父皇半支了身子,側首望過來,清峻容顏猶帶戚色,眼底似有淚光隱隱,霜白兩鬢散落了銀絲幾許,燭光下,竟顯出幾分落拓滄桑。


    “怎會是你?”他看見她,飛揚入鬢的濃眉立時深蹙。


    她亦怔住,不知如何作答。


    父皇忽而一笑,頹然躺下,喃喃道,“奇怪,朕怎會夢見沁兒……阿嫵,又是你在弄鬼?”


    他嗬嗬低笑,翻身向內而臥,“你不來入夢,我自會去見你。”


    承泰公主呆呆跪在原地,臉色轉白。


    “父皇……”她薄唇翕動,忽然再不能自抑,淚水潸然滑落。


    原來,他隻是誤將她當作了她,連夢裏也不願多見自己一眼。


    七年相守,她陪著他,伴著他,敬他如君,侍他如父,分擔他的孤寂哀傷……


    少年時,隻知敬畏,仰望他如凜凜天神;


    漸至成年,看著他與母後一路執手,兩情纏眷,方知世間果有情深至此;


    短短四年良辰如瞬,母後長逝,那高高在上的王座,從此隻餘他一個人,隻影向天闕,手握天下生殺予奪,卻挽不迴最重要的一個人。十年生死,天人永隔……一天天,一年年,她從豆蔻少女而至韶年芳華,他從雄姿英發,而至兩鬢染霜。


    他是君,是父,是她名義上的父皇……他收養她,予她榮寵親恩,親自教撫她和弟妹,不曾因母後早逝,而令他們少獲半分關愛。他永虛後位,不納六宮,世間女子再不曾入他眼裏。


    母後在時,她也有小女兒態,也曾承歡膝下。


    母後不在,她成了長姐,必須站出來,代替母後留下的空白,嗬護年幼弟妹,陪伴他身側。


    父皇,澈兒,瀟瀟,都已是她最重要的親人。


    不知從什麽時候,她已舍不得離他們而去,即便是小禾哥哥,也不能代替他們。


    旁人不懂,為什麽她會執意留在宮中,誤了嫁期,誤了年華,轉眼已是二十五的年紀。


    有人説承泰公主自負尊貴,連長安侯這般俊彥也不肯下嫁,也有人説承泰公主純孝無雙,甘願長留宮中以報親恩……是的,她真的甘願!甘願終身不嫁,隻願長伴在他身邊,陪他一起走這漫漫帝王路。


    “父皇,你沒有做夢,我是沁兒!”她哽咽著撲到榻邊,不顧一切抓住了父皇的手。


    “大膽!”蕭綦霍然驚醒,起身,拂袖將她甩開。


    她跌在地上,哀哀抬頭看他。


    “沁兒?”蕭綦愕然蹙眉,猶帶醉意,目中驚怒略消,隨即歸於疲憊,“誰讓你進來的?”


    承泰公主淒然一笑,“父皇真的不願看見我麽?”


    他揉住額角,閉了閉眼,“朕頭痛……你退下罷。”


    “沁之知罪!”她終於鼓足勇氣,顫聲説出深埋心底已久的話,“父皇的悲傷,沁兒感同身受,看著您這樣,沁兒……沁兒會心痛!”


    蕭綦眉峰一挑,緘默看她,起身披上外袍。


    那是一件洗得發白的舊袍,她認得,上麵有母後親手繡上的飛龍,燦金繡線已有些褪色。


    “你當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蕭綦語聲淡淡,透著憔悴和冷意,“平日你是最懂事的,今日卻這般不知輕重,朕與皇後寢居之處,可以任人擅入麽?”


    她咬緊了唇,倔強忍迴眼淚,“沁兒擅入寢殿,隻為提醒父皇進藥,太醫説,藥不可停。”


    蕭綦默然看她,目光稍見迴暖。


    “有這份孝心,朕很欣慰。”他仍沉下臉,“今次朕不罰你,下不違例。來人——”


    殿外侍衛不敢入內,在外麵高聲應諾。


    “將值守內侍廷杖二十。”蕭綦冷冷道。


    侍衛齊聲應是,連求饒聲也未聞,便將人拖了下去。


    承泰公主跪在地上,隻覺得手足發涼,全身微微顫抖。


    “下去吧。”蕭綦揮了揮手,神色盡是倦淡。


    承泰公主緩緩起身,一步步退至屏風處,卻又轉身站定。


    “父皇,我聽到你唱綠衣。”她噙了一絲笑容在唇邊,目光迷離,“沁兒還想再聽一次。”


    蕭綦一震,蹙眉看她,旋即黯然一笑。


    “那不是給你聽的。”他神色落寞,抬眼看了看眼前舉止反常的長女,微覺詫異,“沁兒,你可是有事要對朕説?”


    承泰公主笑了,目光瑩瑩,略帶小女兒嬌態,“父皇,你先告訴我,綠衣是什麽意思?”


    蕭綦深深看她,燭光下,這嬌嗔癡纏的小女兒模樣,隱隱掀起他心底一處久已塵封的記憶。


    曾經,他的阿嫵也會這般嬌蠻含嗔,會撒嬌説,蕭綦,你再講一個故事我就睡覺!


    那時候她也才雙十年華,比今日的沁兒更年少。


    她隻在他麵前流露小女兒的嬌癡,總愛纏住他講故事,愛聽他戎馬征戰的經曆,聽他少年時不為人知的趣事……她説,她想知道更多的他。


    他側過頭,不敢再看這樣一雙眼睛,不敢再迴想往日情狀。


    “綠衣,是一個男子懷念妻子的歌謠。”他緩緩開口,撫過身上舊袍的繡紋,淡淡而笑。


    “綠兮衣兮,綠衣黃裏。心之憂矣,曷維其已!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他的聲音低沉微啞,一聲聲,一字字,都似斷腸。


    “父皇永遠忘不了母後,永遠看不到旁人吧?”承泰公主含了一絲笑,低低探問。


    蕭綦卻未迴答,恍惚良久,喃喃道,“沁兒,你看,含章殿裏一切宛在……她還在這裏,不曾離開。”


    是的,即便母後不在了,她的影子卻永久留在這宮闈裏,留在父皇心裏,無處不在。


    承泰公主默默向蕭綦屈身,“請父皇千萬珍重,務必記得服藥。”


    “朕知道了。”蕭綦略點頭。


    “兒臣確有一事,想求父皇恩準。”她説著,盈盈下拜,行了端莊的大禮。


    蕭綦笑了,“何事如此鄭重?”


    承泰公主一字一句道,“兒臣願嫁與長安侯,請父皇賜婚。”


    四月廿九,聖旨下,承泰公主下嫁長安侯,待班師之日,即行大婚。


    這樁喜事令宮闈京華為之轟動。


    皇室已有許多年不曾有過婚嫁之喜。


    每個人都為這樁天賜良緣讚歎不已,更讚頌承泰公主孝德有嘉。


    父皇很有欣慰,但最高興的人,大概還是越姑姑和澈兒。


    澈兒説,皇姐終於嫁出去了,以後再沒人嘮叨了。


    越姑姑甚至流下淚來,“承泰公主得遇良人,皇後在天之靈必會賜福於你。”


    西疆已定,長安侯班師迴朝。


    五月初三,晴日,長空無雲。


    一道三百裏加急軍報飛速傳送入宮。


    禦書房裏,醉臥初起的承泰公主被急召入內。


    雲鬢微鬆,羅衫猶帶酒汙,承泰公主茫然踏進殿來。


    蕭綦負手立在窗下,鬢發如霜,軒昂身形在這一刻竟似有些僵直。


    他緩緩迴身,望定承泰公主。


    “父皇召兒臣何事?”她疏懶淡漠的笑笑,自賜婚之後,再未在父皇跟前撒嬌。


    蕭綦伸手,攬住她單薄肩頭,一語不發將她擁入懷抱。


    這一瞬間,威嚴的開國帝王,隻是一個痛心無奈的父親。


    承泰公主僵住,任由父皇擁住自己,忘記了應該説什麽,應該做什麽……


    他,第一次,擁抱她。


    自收養她為義女以來,十年有餘,今天第一次擁抱了她。


    雖是慈父,餘願已足。


    承泰公主顫抖著閉上眼睛,幾乎忘卻了一切,隻想父皇永遠這樣抱著自己。


    “沁兒,父皇對不住你。”父皇的聲音如此沉痛,“小禾,不能迴來了。”


    她還在迷離沉醉中,沒有聽懂父皇的話,怔怔問,“小禾哥哥要去哪?”


    蕭綦深深看進她眼底,一字一字道,“馬革裹屍,青山埋骨。”


    耳邊似乎嗡的一聲,她怔怔看著父皇,聽見他口中説出的八個字。


    突然之間,天旋地轉。


    眼前掠過那白衣少年的身影,掠過他溫煦笑容……


    他説,此去西疆,馬踏山河,不立萬世功業必不迴來見你。


    小禾哥哥,你騙了我。


    終究,我也錯過了你。


    ——征西將軍謝小禾於棘城決戰中孤軍殺入敵後,斬殺敵軍主帥,鼎定勝局,身受九處重傷,帶傷趕赴迴京,途中傷勢惡化,於三日前猝逝於安西郡。


    朝野震動,百官致哀。


    長安侯靈柩入京之日,皇上親率太子迎出城外,撫棺長慟,當郊灑酒,祭奠英魂。


    承泰公主以未亡人之身,服孝扶靈入城。


    永陵。


    沒有儀仗護衛,隻一架鸞車悄然自晨霧中馳來。


    素服玄裳的承泰公主緩緩步下車駕,滿頭青絲挽做垂髻,一支玉釵斜簪,通身上下再無珠翠。


    “這便是永陵麽?”她仰頭靜靜凝望眼前恢宏的皇家陵寢,眉目間一片疏淡。


    身後小侍女乍舌驚唿,“好宏偉的皇陵!”


    皇陵依山為穴,以麓為體,方圓幾十餘裏,入目一片鬆柏蒼鬱,四下曠野千裏,雄渾開闊。


    陵前神道寬數丈,筆直通往地宮之上的恢宏大殿。神道兩側列置巨大的靈獸石雕,東為天祿,西為麒麟。天祿目嗔口張,昂首寬胸,翼呈鱗羽長翎,卷曲如勾雲紋;麒麟居西,與天祿相對,意為皇帝受命於天,天威至高無上。


    皇家天威,震懾四方,也隻有這樣的地方才配作為一代開國帝後長眠之所。


    這裏,長眠著母後,長眠著一位千古傳奇的紅顏。


    仰望恢宏皇陵,承泰公主慨然微笑,心中終覺寧定。


    未嫁而先寡,誰愛過誰,誰守候誰……終逃不過命運弄人。


    宮裏處處傷情,再不是吾家。


    她倦了,世間竟沒有一處可依托的地方。


    從前悲傷時,孤苦時,總有母後在身邊,總有她能懂得。


    或許來到皇陵,與母後相伴,才能獲得些許平靜。


    父皇準了她自請赴皇陵侍奉先皇後的意願,破例允她進入地宮。


    她曾幻想過許多次,母後的地宮該是何等金壁輝煌,流光溢彩。


    真正踏入深閉地下的宮門,九九八十一盞長明燈亮起,她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地宮正殿中央,沒有她想象的華美宮室。


    隻有一座精巧的屋舍,門前搭有花苑、曲徑、小橋……竟是一戶民間宅院。


    翡翠雕出修竹,瑪瑙嵌作芍藥,滾落絹草綾葉間的露珠,卻是珍珠千斛。


    巧奪天工,鬼斧造化,錦繡繁花盛開於此,猶如長眠其中的敬懿皇後,紅顏不老,花木不凋,任它千秋萬世,風雲變幻,隻待他百年之後,相攜歸去。


    此間,再沒有紛爭、孤寂、別離,隻有獨屬於他們的永恆與寧定。


    附錄:


    綠兮衣兮,綠衣黃裏。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古人:故人,指亡妻。


    翻譯:


    綠色衣服,黃色襯裏。把亡妻所作的衣服拿起來看,妻子活著時的情景永遠不能忘記,悲傷也是永遠無法停止。細心看著衣服上的一針一線,每一針都是妻子深切的愛。妻子從前的規勸,使我避免了過失。想到這些,悲傷再不能停止。天氣寒冷之時,還穿著夏天的衣服。妻子活著的時候,四季換衣都是妻子操心,妻子去世後,我還沒有養成自己關心自己的習慣。蕭瑟秋風侵襲,更勾起我失去賢妻的無限悲慟。隻有妻子與自己心意相合,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對妻子的思念悲傷,都將無窮無盡的。(全本小說網)


    最新全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王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寐語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寐語者並收藏帝王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