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官道上,一行近百人,車馬煩勞,安然地向南邊行走。
“殿下,王爺這麽做,太不近人情了!”
一個身穿黑色武士服的先天武者騎著駿馬,憤恨不平道。
“父王所做自有他的理由,我們無需怨天尤人。元齊,你是在南都跟隨我的,不了解父王的習性也是正常。”朱厚烈神色自若道。
元齊,全名劉元齊,是朱厚烈在南都時的一名先天武者供奉。在朱厚烈完成神墨世界的任務,安全返迴大乾並成功奉上太一偽神的元核之後,朱厚烈便帶著他的幾個心腹人手,迴到了安國,這其中便有劉元安此人。
朱厚烈之所以帶上劉元安,不僅是他現在就這一個先天宗師級別的武者,更重要的是此人還是長老府派給他的人。而朱厚烈有些時候要和長老府在地方上的勢力打交道,還需要劉元安的聯係。
“但是,王爺讓殿下您參軍是不錯,可他老人家卻把您置於清海郡指揮使這個位置上,這不是貶謫冷落的意思是什麽?”
朱厚烈在成功完成長老府的最頂級任務之後,他便在長老府內部引起了轟動。而且為南都長老府的最高執掌者朱瞻壁也有意推高朱厚烈的聲望,所以不少長老府的內部外圍人士,都將將其視為長老府的新星,日後的掌權長老。
雖然朱厚烈在完成神墨任務之後,便離開南都迴到了安國,但跟隨朱厚烈一起去安國的劉元齊卻隱約知道長老府此舉的意思。長老府的那些長老想要把朱厚烈推上安王王世子的大位,想讓這位安王庶子繼承安王的王爵!
作為朱厚烈的屬下,劉元齊是非常支持長老府的這個提議,因為一旦朱厚烈成為了安王,那麽他作為朱厚烈左膀右臂的他也將會水漲船高,成為安國重臣,他的前途將會一片光明。
可是在他們到達安國首都興安城之後,劉元齊卻發現事情的發展完全超過了他的預計。安王讓朱厚烈成為實權將軍,看似尊崇的長老府的意願,但他卻讓朱厚烈離開了興安城,成為了清海郡的衛指揮使!
衛指揮使在大乾的武官體係重是正四品實職武官,而清海衛指揮使的級別比清海郡最高行政長官清海郡守,還要高那麽半籌。因為清海郡不是大郡,清海郡守隻是從四品的官員。
不過現在國家承平久矣,除了邊軍武將和禁軍將領地位沒變外,絕大多數地方武官地位比之國初都降了不止一點。但即便如此,清海衛指揮使和郡守兩人一掌軍一管民,一同管理著安國的清海郡。
安國隻是大乾的藩國,其下屬行政單位沒有道州兩級,隻有郡府縣這三級。所以在一般人眼中,清海衛指揮使在安國絕對是大官,因為為安國國相也才是三品大員
如果的普通人,那麽成為清海衛指揮的官職那沒有什麽好抱怨的。但對於朱厚烈來說,卻完全不一樣,他可是安王之子,大乾皇族,如果朱厚烈隻是想要成為一個普通的宗室,那麽這沒什麽,但他可是長老府推出來,想要繼承安王王爵的人啊!
如果說清海衛指揮使地處抗蠻邊境,那麽朱厚烈還可以借著抗擊妖蠻的戰功,學著安王年輕時崛起的情況,一步步成為大乾實權藩王。
可是清海郡地靠南海,位於南海道和安南道的交界處,但卻並非位於邊疆前線。所以清海衛的職責也就隻是屯田和清理清海郡的海患。這等清閑的職位,怎麽可能積累軍功呢?
這明用實貶的手段,實在讓劉元齊看不下去,要知道朱厚烈可不是什麽沒有後台支持者的普通王子,長老府可是大乾最頂級的勢力之一,不說在江湖上的影響力,就是大乾任何藩王、親王和郡王都不敢無視長老府的話語。
而安王這種明目張膽地否決長老府意見的王爺,劉元齊還是第一個見到的。
“父王的意思,我大概明了。”朱厚烈笑了笑說道,“所以不要抱怨,現在說什麽都沒有任何意義,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職才是正理。”
“如果您能力不強也就算了,但您可是武道大宗師啊,諸多王子中有哪一個王子的武道超過您了的,他們那些有誌於武道和軍職的王子可都不如您啊!”劉元齊又道。
長老府的支持暫且不說,但在劉元齊心中,朱厚烈這般大才怎麽也該放在重要崗位之上,而不是一個清閑武職,所以劉元齊現在的主公朱厚烈抱不平。
“你呀,就是眼界不開闊。父王武道高深,其壽元不增添了多少,他可不是普通的親王,光是耗壽命,我的那些弟兄不知道有多少要被父王耗死。凡是要往前看,不要隻著眼於眼前。”朱厚烈哈哈笑道。
“讓後麵的車馬快一點,不然今天找不到驛站休息了!”朱厚烈揚起馬鞭,催促著胯下的靈馬。
如果是幾個人的話,朱厚烈還是可以用飛舟帶著他們飛到清海郡的。可是這一次安王允許他帶著家眷上任,雖然他現在的親屬,就綠兒這一個小妾,連個正妻都還沒有。
但作為一個有誌於王位的王子,不管是府裏的仆人還是與其一同赴任的親兵,跟著他一起去清海郡的絕不會少。即使他再三裁剪,也有近百人,所以朱厚烈隻能摒棄空中飛行,和這大批人馬走陸路。
“是,殿下!”劉元齊迴應道。
“父王啊,你這一手即是表達你對長老府插手的不滿,同時也想打磨我嗎?”朱厚烈心中笑道,“不過你要磨,我就讓你磨。在興安城和南都我還有些顧忌,不敢肆無忌憚。可在清海郡,那就未必了。”
“而且我耗得起,我的那些哥哥們耗得起嗎?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武道上麵有天賦,到時候別在出現太宗皇帝繼位的情況!”
太祖皇帝在位時,最初的太子並非四子朱棣,而是嫡長子朱標。可是不管是朱標,還是後來的皇太孫朱允炆體質偏弱,武道天賦也是一般。太祖在位一百多年,將這兩爺活生生地耗死了。
而皇四子朱棣卻達到了無上大宗師之境,最後為了避免皇家內耗,主弱臣強,太祖在臨終前隻好立四子為太子。
現在大乾立國八百多年,大多數王爺都沒有練武的堅韌和需求,畢竟這麽多年下來大乾的主要依靠早就從武者變成了鬼神,所以對於皇族子弟練武朝廷已經沒有那麽迫切了。所以大多數習武的王爺多是卡在了先天一境,就再難往上了,所以太祖太宗之事,很難重演。
但凡是總有例外!
“殿下,王爺這麽做,太不近人情了!”
一個身穿黑色武士服的先天武者騎著駿馬,憤恨不平道。
“父王所做自有他的理由,我們無需怨天尤人。元齊,你是在南都跟隨我的,不了解父王的習性也是正常。”朱厚烈神色自若道。
元齊,全名劉元齊,是朱厚烈在南都時的一名先天武者供奉。在朱厚烈完成神墨世界的任務,安全返迴大乾並成功奉上太一偽神的元核之後,朱厚烈便帶著他的幾個心腹人手,迴到了安國,這其中便有劉元安此人。
朱厚烈之所以帶上劉元安,不僅是他現在就這一個先天宗師級別的武者,更重要的是此人還是長老府派給他的人。而朱厚烈有些時候要和長老府在地方上的勢力打交道,還需要劉元安的聯係。
“但是,王爺讓殿下您參軍是不錯,可他老人家卻把您置於清海郡指揮使這個位置上,這不是貶謫冷落的意思是什麽?”
朱厚烈在成功完成長老府的最頂級任務之後,他便在長老府內部引起了轟動。而且為南都長老府的最高執掌者朱瞻壁也有意推高朱厚烈的聲望,所以不少長老府的內部外圍人士,都將將其視為長老府的新星,日後的掌權長老。
雖然朱厚烈在完成神墨任務之後,便離開南都迴到了安國,但跟隨朱厚烈一起去安國的劉元齊卻隱約知道長老府此舉的意思。長老府的那些長老想要把朱厚烈推上安王王世子的大位,想讓這位安王庶子繼承安王的王爵!
作為朱厚烈的屬下,劉元齊是非常支持長老府的這個提議,因為一旦朱厚烈成為了安王,那麽他作為朱厚烈左膀右臂的他也將會水漲船高,成為安國重臣,他的前途將會一片光明。
可是在他們到達安國首都興安城之後,劉元齊卻發現事情的發展完全超過了他的預計。安王讓朱厚烈成為實權將軍,看似尊崇的長老府的意願,但他卻讓朱厚烈離開了興安城,成為了清海郡的衛指揮使!
衛指揮使在大乾的武官體係重是正四品實職武官,而清海衛指揮使的級別比清海郡最高行政長官清海郡守,還要高那麽半籌。因為清海郡不是大郡,清海郡守隻是從四品的官員。
不過現在國家承平久矣,除了邊軍武將和禁軍將領地位沒變外,絕大多數地方武官地位比之國初都降了不止一點。但即便如此,清海衛指揮使和郡守兩人一掌軍一管民,一同管理著安國的清海郡。
安國隻是大乾的藩國,其下屬行政單位沒有道州兩級,隻有郡府縣這三級。所以在一般人眼中,清海衛指揮使在安國絕對是大官,因為為安國國相也才是三品大員
如果的普通人,那麽成為清海衛指揮的官職那沒有什麽好抱怨的。但對於朱厚烈來說,卻完全不一樣,他可是安王之子,大乾皇族,如果朱厚烈隻是想要成為一個普通的宗室,那麽這沒什麽,但他可是長老府推出來,想要繼承安王王爵的人啊!
如果說清海衛指揮使地處抗蠻邊境,那麽朱厚烈還可以借著抗擊妖蠻的戰功,學著安王年輕時崛起的情況,一步步成為大乾實權藩王。
可是清海郡地靠南海,位於南海道和安南道的交界處,但卻並非位於邊疆前線。所以清海衛的職責也就隻是屯田和清理清海郡的海患。這等清閑的職位,怎麽可能積累軍功呢?
這明用實貶的手段,實在讓劉元齊看不下去,要知道朱厚烈可不是什麽沒有後台支持者的普通王子,長老府可是大乾最頂級的勢力之一,不說在江湖上的影響力,就是大乾任何藩王、親王和郡王都不敢無視長老府的話語。
而安王這種明目張膽地否決長老府意見的王爺,劉元齊還是第一個見到的。
“父王的意思,我大概明了。”朱厚烈笑了笑說道,“所以不要抱怨,現在說什麽都沒有任何意義,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職才是正理。”
“如果您能力不強也就算了,但您可是武道大宗師啊,諸多王子中有哪一個王子的武道超過您了的,他們那些有誌於武道和軍職的王子可都不如您啊!”劉元齊又道。
長老府的支持暫且不說,但在劉元齊心中,朱厚烈這般大才怎麽也該放在重要崗位之上,而不是一個清閑武職,所以劉元齊現在的主公朱厚烈抱不平。
“你呀,就是眼界不開闊。父王武道高深,其壽元不增添了多少,他可不是普通的親王,光是耗壽命,我的那些弟兄不知道有多少要被父王耗死。凡是要往前看,不要隻著眼於眼前。”朱厚烈哈哈笑道。
“讓後麵的車馬快一點,不然今天找不到驛站休息了!”朱厚烈揚起馬鞭,催促著胯下的靈馬。
如果是幾個人的話,朱厚烈還是可以用飛舟帶著他們飛到清海郡的。可是這一次安王允許他帶著家眷上任,雖然他現在的親屬,就綠兒這一個小妾,連個正妻都還沒有。
但作為一個有誌於王位的王子,不管是府裏的仆人還是與其一同赴任的親兵,跟著他一起去清海郡的絕不會少。即使他再三裁剪,也有近百人,所以朱厚烈隻能摒棄空中飛行,和這大批人馬走陸路。
“是,殿下!”劉元齊迴應道。
“父王啊,你這一手即是表達你對長老府插手的不滿,同時也想打磨我嗎?”朱厚烈心中笑道,“不過你要磨,我就讓你磨。在興安城和南都我還有些顧忌,不敢肆無忌憚。可在清海郡,那就未必了。”
“而且我耗得起,我的那些哥哥們耗得起嗎?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武道上麵有天賦,到時候別在出現太宗皇帝繼位的情況!”
太祖皇帝在位時,最初的太子並非四子朱棣,而是嫡長子朱標。可是不管是朱標,還是後來的皇太孫朱允炆體質偏弱,武道天賦也是一般。太祖在位一百多年,將這兩爺活生生地耗死了。
而皇四子朱棣卻達到了無上大宗師之境,最後為了避免皇家內耗,主弱臣強,太祖在臨終前隻好立四子為太子。
現在大乾立國八百多年,大多數王爺都沒有練武的堅韌和需求,畢竟這麽多年下來大乾的主要依靠早就從武者變成了鬼神,所以對於皇族子弟練武朝廷已經沒有那麽迫切了。所以大多數習武的王爺多是卡在了先天一境,就再難往上了,所以太祖太宗之事,很難重演。
但凡是總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