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園的龜奴包興氣喘籲籲地跑進來大廳,叫道:“十一少來了,十一少爺來啦!”
鴇母翠娘正好自內房出來,斥道:“包興,你亂嚷什麽的,老娘罵你多少次了,你還是這麽冒失!到底是哪位十一少來了?”
“便是名聞江南舞榭歌台,青樓花街的倪家十一少爺!”
也難怪包興這般激動,想那無錫倪家莊,勢力龐大,在武林中赫赫有名,而且富可敵國,那十一少爺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文武雙全,琴棋歌藝無一不精,更兼出手不凡。流連勾欄一拋千金,簡直是個財神爺。
平日他隻到秦淮河上的樓船流連,他作曲填詞,綺豔纏綿,幾許名妓欲得其一曲,甘願免費薦枕,猶不可求,今日居然光臨這二三流的翠園,怎不教包興激動興奮?
徐娘半老的鴇母翠娘,臉上厚厚的粉也因她咧嘴大笑,幾乎掉下來。扯著嗓門喊道:“樓上樓下的姑娘們,通通出來見客!”
她喊聲剛落,隻見一個身材頎長、麵目俊朗、一身白色絲蘿衣褲的青年,手執描金折扇,瀟灑地跨進廳來,背後還跟著幾個身穿錦衣、風華正茂的青年。
“十一爺大駕光臨,翠園身價十倍,多謝捧場,多謝捧場!小玉,還不倒茶!”莫怪她從心頭喜出來,從今以後,她也可以在同行中抬起頭來,誰再敢說翠園是二三流貨色!連倪十一少爺都來光臨,哪還會比人差?
包興叫道:“牡丹、芍藥、香荷、玉蓮、紅梅、白菊、水仙……”
倪十一紙扇刷一聲打開,道:“不用叫了,今日是聞倚翠芳名而來造訪的!聞說她來了兩個多月,竟無一人可親香澤,可是真的?”
“怎能有假?”翠娘眉開眼笑,“讓咱倚翠姑娘陪吃一頓飯的,也數不上七位,十一少爺真有眼光!”
倪立喝了一口茶,道:“倪立是否有眼光,如今言之尚早,今日我一定要跟她共謀一醉,如果少爺高興的,也一定要一親香澤,隻要讓少爺達成心願,銀子絕對不成問題!”
翠娘露出為難的神色,道:“十一少爺如果要別的姑娘,老身必能滿足所求,但這個倚翠姑娘嘛,可就難哪!”
倪立冷哼一聲,道:“若人人可得之的賤貨,我倪立還會屈就你這窯子?”
翠娘忙福了一福:“十一少有所不知,倚翠來我此處隻是寄寓,既非賣身,又不借錢,因此遇到她不想見的客人,賤妾也不能勉強。”
倪立負手於背,望著壁上掛的那幅石頭城風吹柳動的畫,反問道:“她既然如此,又怎會身入風塵?”
包興接口答道:“她雖不用賣身救急,但人總得吃飯,她便利用自己的姿色才藝換口飯吃。”
一個穿鵝黃色衣衫的青年道:“真是討打,說不定你報上十一少的大名,她要倒履相迎哩!”
翠娘忙賠罪道:“諸位公子爺,賤妾先失陪一下,這就上樓去勸勸她,相信可令她陪公子吃一頓飯,至於其他的,便要看十一少的本事了!”
倪立揚揚手道:“別囉唆,快去!”
翠娘提起裙子,快走奔上樓去,人未到已先扯著嗓門叫道:“倚翠我兒,快開門,鼎鼎大名的倪家十一少爺來看你了!”
包興道:“十一少有所不知,翠園雖不響亮,但這倚翠可與一般姑娘不同,多少少爺公子在此苦等三天三夜,卻得不到她一顧呢!”
倪立背後一個穿黑衣的青年斥道:“廢話!咱們若不是聽到有關她的種種傳說,還會來麽?”
“是,是!”包興恭聲附和,迴首又吩咐丫頭送上香茗。過了一陣,才見鴇母探身出欄杆向十一少招手,道:“請十一少上樓,不過倚翠隻肯見你一人,多一個她便避席!”
倪立迴身抱拳道:“諸位兄弟,小弟有僭了,你們請隨便在翠園玩樂,一切開支算在小弟的賬上!”言畢抬步上樓。
翠娘連忙引路,樓上建得頗為雅致,倚翠的香閨在最裏頭,外麵還加了一道矮門。翠娘推門而進,通過一道短短的走廊,再推開一扇門,裏麵是一座小廳,布置簡潔,卻甚清雅。牆上隻掛著一具七弦琴,另有一幅對聯:
長劍一杯酒,
高樓萬裏心。
這是倪立在他處所未見過者,心中忖道:“這倚翠果然與眾不同,掛此一聯……莫非她是個巾幗英雌?”
“十一少且先坐一下,倚翠在梳妝,小翠,還不出來招唿十一少?”
“來了!”旁邊一扇門打開,走出一位清麗活潑的少女來,想不到連一個丫頭都有些氣質,玉人如何,已可想見矣。
小翠先向倪立襝衽行了一禮,道:“公子請先坐。”開門喊道,“小蝶,快拿些瓜果來招待倪公子!”
俄頃,一個略具姿色的丫頭手捧漆盤上來,上麵有一碟瓜果,一碟瓜子,一碟鹵花生,一壺龍井茶,另外有四隻白瓷杯子,並隨手斟茶。
翠娘長身道:“你們稍坐,小蝶,咱們下樓去。”
房門關上後,小翠舉杯道:“小婢不勝酒力,唯有以茶代酒,先敬公子一杯了!”
倪立將茶喝了,抓了一把瓜子在手,笑問道:“你是倚翠的貼身丫頭?”
小翠邊削梨邊道:“承姑娘青睞,收為義妹,這梨不錯,請公子嚐嚐。”
倪立故意道:“這兆頭不好,還沒合就要‘離’了,小翠你可缺少點文化呀!”
小翠道:“婢子家貧讀書不多,公子月旦甚為中肯,說到文化,不知曆朝詩詞,詠金陵者,令公子最難忘的是哪幾句?”
倪立隨口道:“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小翠姑娘又有何見解?”
“不知公子可否知原因?”
“世人隻管玩樂,大部分人都像台城上的柳樹,有幾個人會感慨六朝古都的滄桑?”
“公子說得十分老實,你自己也是一棵台城柳樹哩!小婢卻對杜牧的《泊秦淮》最感深刻——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倪十一是個浪蕩子,不如姑娘愛國愛民良多!慚愧慚愧。”倪立舉茶道,“十一不肖,也以茶代酒敬姑娘一杯。”這倒是他衷心之言。時北方大部國土已為遼國蠶食,又有崛起的金國虎視眈眈,亡國在即,想不到一位青樓小婢,竟有此胸襟及見識。
“小婢久聞十一少之大名,憑你家勢力及身手,大可幹一番事業,我請你吃梨的意思,是希望你脫離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
倪立嘿然一笑:“既如此,你兩姐妹又怎會廁身風塵?姑娘剛才那幾句話,是否倚翠托你說的?”
小翠忙道:“那是小婢信口胡謅的,姑娘溫柔迷人,滿腹經綸,才不會說這種掃興的話呢!”
“你又在背後說我的閑話了,看我不掌你的嘴?”房門開處,香風襲人。一位身穿翠綠色衣裙、淡掃蛾眉的麗人,婷婷娉娉走了出來。
倪立抬頭一望,心頭登時怦怦亂跳起來,這位姑娘美得讓人不敢正視,且有一股風塵佳麗缺乏的高尚氣質,臉上雖然掛著一縷微笑,但眉宇之間,卻透出冷傲之色。
倪立不由自主地長身而起,結結巴巴地道:“姑娘請坐。”
倚翠嫣然一笑:“人人都說倪十一少如何風流,秦淮名妓對之如蟻趨膻,今日一見,傳言似乎有誤。”
倪立輕吸一口氣,強懾心神,打了個哈哈,道:“但姑娘卻名不虛傳,不過卻不該出現於此。”
“十一少是認為賤妾該到秦淮河上設館會客?”
“非也,你應該是在深閨內的大家閨秀,風塵中豈能容你?”
“多謝十一少盛讚,不過賤妾卻無此福份。”
“姑娘說笑了,聽鴇母說,你並沒有賣身,以天下之大,豈無一佳地容你納身?”
“世人眼中,美人納身之處,無非為人妻妾,成為富貴中人家中的一具器皿罷了,可惜倚翠雖然命運多蹇,卻還是有點勇氣,寧願自食其力。”倚翠坐在倪立對麵,問道,“十一少要喝酒嗎?”
倪立含笑道:“麵對庸脂俗粉,當佐以醇醪,與姑娘共席,隻宜以龍井香茗助興了!”
倚翠敬了他一杯,婷婷立起,道:“既然十一少如此抬舉賤妾,賤妾便獻醜奏一曲,為公子助興了。”小翠連忙將牆上的七弦琴摘下,擱在幾上,倚翠坐下,先調撥一下琴弦,便撥彈起來。
倪立覺得琴曲有點耳熟,便擊掌附和。細聽之下,才發覺她奏的是詩經的《兔爰》,詩雲:
有兔爰爰,雉離於羅。
我生之初,尚無位。
我生之後,逢此百罹。
尚寐,無吪!
此為《兔爰》之第一章,全詩之意乃訴說百姓苦於勞役,不願活下去。他們覺得在世上時時受壓榨,處處受欺侮,隨時隨地都是災難,逃脫的辦法隻有一死。
倪立心情忽然激動起來,道:“請容十一放肆,也奏一曲,請姑娘賜教!”
倚翠長身讓位,道:“十一少聲名遠播,舞榭歌台,一眾佳麗,眾口交譽,琴技必有過人之處,賤妾願洗耳恭聽。”
倪立一笑坐下,略調一下音調,便如流水般彈奏起來。他奏的也是《詩經》,倚翠輕啟朱唇,低低和著琴音唱起來。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這是《柏舟》之第一章,全詩之意思為敘說詩人為“群小”所製,不能奮飛,懷著滿腔之憂憤,無可告語。隱指他倪立放蕩是另有別情。
倚翠又接手彈了一曲,這次輪到倪立和唱:
叔於田,乘乘馬。
執轡如組,兩驂如舞。
叔在藪,火烈具舉。
袒裼暴虎,獻於公所。
將叔勿狃,戒其傷女!
這是詩經《大叔於田》之第一章,全詩意思是歌頌一位武士,他既是騎射好手,又勇猛善戰。隱含倚翠對倪立之期望及勸佐。
倪立笑道:“看來今夜十一得在此與姑娘聯席暢飲,聆受教益了!”
“公子有雅興,妾身當舍身相陪。”倚翠迴首道,“小翠,把牌子掛出去,並吩咐小蝶把酒菜送上來。嗯,不知十一少喜歡吃什麽菜?”
“十一浪跡花叢久矣,什麽佳肴美酒,未曾嚐過?但求清淡可口即可!”
三人竟隻說些風花雪月的風流韻事,倪十一長年在花叢中打滾,恢複本色之後,談笑風生,這頓飯吃得十分愉快。倚翠忽然推席道:“小翠,你去備洗澡水,今夜我要留客了!”
小翠睜大了雙眼,一臉難以置信的神色,但看倚翠堅定的眼神,她知道沒法改變她的主意,便轉身出房去。
倚翠留客過夜的消息,迅速傳遍翠園,惹來許多唏噓及怨歎聲,奈何今晚的摘花郎,是大名鼎鼎的倪十一少,暗比條件,也隻能羨慕而已。
由來春宵苦短。天未亮,倚翠的房門已被人扣得震天價響。
小翠今夜隻能在小廂房裏睡覺,她第一個跳起來罵道:“瞎了眼的冒失鬼,倚翠姑娘早已把牌子掛出去,還拍什麽門!”
門外那人道:“姑娘,我是倪家的護院鄭曉景,有急事要找我家少爺。”
“你想得倒美,也不想想,這時候,你家少爺跟倚翠姑娘身在溫柔鄉,居然敢敲門!”
那人氣急敗壞地道:“好姐姐,我求求你剛接到家裏派人來,倪老莊主病重,看情況這幾天可能不行了,請你告訴我家少爺一聲,多謝多謝!”
小翠聽了果然不敢怠慢,忙道:“你且等等!”
× × ×
一陣急遽的馬蹄聲,打破了石頭城的寧靜。
天未亮,三騎人便像箭一般衝出城門,向南急馳。他們便是倪立、鄭曉景及來報信的家丁倪信。
倪家莊在無錫城西之惠山附近,倪家在此發跡,至倪立這一代已是第三代了。經過兩三代人之苦心經營,倪家莊占地數百畝,莊內食客、家丁、女仆及長工,竟近千人。倪家既做生意,也買田買地,富可敵國。
第二代莊主倪揚譽一共娶了三房妻妾,共生十二個兒子、八個女兒。倪立是大妾司徒氏生的唯一一個兒子,自小得父愛,其他子女之行徑,倪揚譽必嚴加管製,唯獨對倪立十分放縱。
倪立上麵的十個哥哥,已死了三個(一個病死,兩個是為了保護倪家莊的聲譽而戰死的);餘下的七個,有三個替父親掌管生意,其餘在莊內以武術協助乃父揚威江湖。
倪立隻敬重他大哥,最鍾愛今年才十八歲的弟弟倪雲。
倪家的坐騎,全是千中選一的良駒,一路急馳,至第三天下午便到達了。但見家門外一切如常,沒半點辦喪事的模樣。倪立是聰明人,立即迴首問倪信道:“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倪信亦是一頭霧水,結結巴巴地道:“小奴也不知道,是大主母吩咐我去金陵把你找迴來的,也許遇到良醫,將老爺的病治好也未可知!”
不管如何,總還能見上父親的最後一麵,倪立心頭略鬆,一進莊門,門公便道:“十一少,二主母請您到了之後,先去見她。”
倪立懷著一團疑惑,三步並作兩步去找他生母司徒煥之,不料司徒氏正與小妾範明珠聊天,見到兒子迴來,立即起身道:“你爹在書房裏等你,快去吧!”
倪立一怔,脫口道:“原來爹沒有病,是娘誆孩兒迴家的!”
“這些年你在外麵還玩不夠嗎?”司徒煥之瞪了愛兒一眼,“娘怕你心散了,不用此作借口,你還不肯迴家!”
“怎會呢?隻要娘要看兒,孩兒就算在千裏之外,也會立即趕迴來,你看,急得也沒替兩位娘親買禮物了!”
三娘範明珠笑罵道:“你這小滑頭,幾時給三娘買過心愛的禮物?有買你也是送給秦淮河上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
倪立叫起撞天屈來:“去年孩兒不是為三娘買了一串珍珠鏈子,還有胭脂水粉……”
“對呀,那是去年,現在已經是秋天了……”
範明珠未說畢,司徒煥之已道:“三妹不要跟他囉唆了,大哥大概已等得不耐煩了!”
倪立向兩位母親扮了個鬼臉,道:“孩兒迴來再跟兩位母親敘天倫!”說罷一溜煙跑了。
到了父親的書房外,想起父親嚴肅的神態、嚴厲的目光,一顆心不由自主地往下一沉,拉了衣襟,再伸手敲門。也許真的在外麵野久了,乍迴家拜見父親,心情居然十分緊張,也不知父親因何用那“十萬火急”的借口,召自己迴家。
門內傳來父親的聲音:“進來!”
倪立推門進去,隻見父親坐在椅上看書,見兒子進來才將書放下,道:“你比我想像中早到了一兩個時辰,說明你還是孝順的,聽到父親病危的消息,便日夕趕路迴家!”
倪立雙腳一軟,跪在地上道:“孩兒不孝,從未替爹分憂,爹這樣說我,孩兒比死還難受,請爹懲罰我吧!”
“起來,將門關上!”
倪立關好房門,坐在爹身旁,他父親道:“你既然有此孝心,想必為父要你做什麽事,你都十分樂意了!”
倪立大喜,忙道:“能為父親分憂,正是孩兒之所願,不但樂意,且絕不會推辭!”
倪揚譽目光灼灼地望著他,道:“這幾年,咱父子少見麵,我這個做父親的幾連兒子也不了解了,隻怕你嘴上說得響亮,屆時心中卻未必樂意……”
他話未說畢,倪立已急急道:“爹,你要孩兒跪下賭咒發誓嗎?孩兒雖然不肖,卻從未騙過爹!”
“誓倒不用發,這就要看你自己的良心了!”
“爹要孩兒赴湯蹈火,孩兒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胡說,那是件喜事,怎會讓你赴湯蹈火!”
倪立怔了一怔,囁嚅地問道:“爹,您說什麽喜事?孩兒一點也不明白。”
“你今年二十四歲了,已屆成婚之年,武功亦學得差不多了,難道不該成家立室?”
這刹那間,倪立的腦海裏立即浮上倚翠的倩影來,他與她隻有一夕之緣秦淮河上的名妓,少說也有十來個侍寢超過十次者,這刹那卻沒想到她們。
“爹問你,你在外麵可有遇到合意的女子嗎?”倪揚譽未等他迴答又道,“若是青樓歌榭的女子,便免談了,那種女人能進我倪家大門嗎?即使她是清倌人,也沒有資格!”
倪立輕吸一口氣,道:“爹,咱們不是有一個計劃嗎?大丈夫事業未成,豈能輕易成家立室?”
“幹那事業危險性極高,故必須先有香火繼承,方可進行!”倪揚譽一瞪眼,道,“你剛才是怎麽說著來的?爹記性不好,你再說一遍?為父早知你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了!”
倪立垂淚跪下道:“孩兒不敢,但憑爹作主,不知爹是否已有對象?”
“沒有對象會立刻召你迴來嗎?她明天便要離開了,此刻還住在莊內,晚飯時,你便能見到她了,溫柔體貼,武藝相當,也不會辱沒你。”
“爹還未告訴孩兒,她是誰?”
“邵穀音,乃雪山童姥的關門弟子,今年僅滿二十歲,你娘看了也很滿意!起來吧,先去洗個澡,換件衣服,不要讓人看不上你!”
澡一定要洗,但衣服卻故意挑一件看來樸實無華的換上。晚飯設在內廳,吃飯的人不多:倪揚譽及大夫人蕭雲、二夫人司徒煥之、倪立、倪立的大哥倪劭;另外便是滿頭白發,但臉色紅嫩如同小孩、身材矮小的雪山童姥。童姥身邊那位姑娘,臉如圓月,卻也動人,身材略為豐滿,料是邵穀音了。
酒過三巡,倪揚譽道:“童姥,犬子對令徒極之心儀,若童姥不反對,這門婚事便早日訂下來吧!”
雪山童姥道:“老身不愛鋪張,就近挑個吉日,讓他們早日成親吧!老身了卻牽累,便可遨遊四海了!”
倪立食不知其味,偶爾望過去,不料那邵穀音也偷眼望他,看其神態便知她是一萬個願意嫁給他了!倪立心中暗歎一聲苦也。耳際又聽父親道:“劭兒,你立即挑個好日,隻請附近的好友來喝杯喜酒。童姥,我這犬子性情好動,有人看著他,希望能多點在家裏。”
雪山童姥看了倪立一眼道:“小家夥,老身看你這副風流相,要你終生隻守住我徒兒一個,是沒有指望了,隻希望你不要始亂終棄,否則老身可要不客氣了!”
倪立含含糊糊地應了,這頓飯吃得十分沒味。
三更時分,倪立敲開大哥的房門。
“大哥,小弟有事跟你商量,請你出來一下。”
倪劭披上外衣出門道:“這麽晚了,有事明早說不行麽?”
倪立歎了一口氣,道:“大哥當知小弟心情。”
倪劭道:“這也難怪,大哥婚前幾天也是睡不著。”
倪立苦笑道:“大哥誤會了,小弟……咳咳,你對雪山童姥及其徒兒,到底了解多少,可否告知小弟?”
倪劭道:“雪山童姥少在江湖走動,知道其人的不多,她在江湖上經常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也不留名號,不過據爹說她武功極高,且另辟蹊徑,輕功、內功、步法、身法均臻上乘。前幾天,老三跟她徒兒切磋武藝,鬥了一百招還不分勝負,但據爹說,看情況邵穀音是未盡全力哩!”
老三是三哥倪升,他武功猶在老大之上。倪立不由聳然動容,沉吟一下方問:“童姥最厲害的是哪門功夫?”
“她說隻要你娶了她徒兒,便教你兩套武功——‘縮骨功’口訣不算,那兩門功夫是‘踏雪追風’——這是輕功,亦是我家武功之短;另一套‘隨風擺柳’則是閃展騰挪的小巧功夫!”
倪立歎息道:“原來爹要孩兒娶卲穀音,乃是為了學其武功!”
倪劭道:“其實邵姑娘各方麵條件都不錯,將來為你持家可也是個好人選。”
倪立嗤地笑了出來:“大哥,你見她多少次,就這麽快了解她?”
倪劭反問:“難道你能夠改變命運?”
倪立又歎了一口氣,拱手道:“夜深了,大哥請迴房休息,小弟不能再打擾了!”
× × ×
成親吉日終於選定,是在十日之後,倪家莊立即忙碌起來。倪揚譽兒子眾多,且已抱孫,倒也不太注重鋪張,而雪山童姥也隻要意思意思就行。因此,倪家莊隻向外發了一百張帖,大多是附近的武林英雄。
雪山童姥果然守信,請帖一發出去,便開始教倪立“縮骨功”口訣及入門功夫。
倪立把心一橫,忖道:“大丈夫三妻四妾,乃平常事,大不了以後再娶個合意的……隻是委屈了倚翠。嗯,且將老虔婆的武功學上手再說!”
他性格使然,立定決心之後,竟能摒除雜念,專心學習。雪山童姥看他如此好學,又能吃苦,十分欣賞。乃道:“婚前,老身教你‘縮骨功’,能學多少,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婚後再教你‘踏雪追風”及‘隨風擺柳’身法。婚後一個月,老身便要走了!”
“姥姥放心,晚輩一定盡力學習,不敢使你失望。”
接觸之後,雪山童姥對倪立功力之深,暗吃一驚,忖道:“外麵人都說倪家老三的武功最高,看來是錯了!”她一動疑,便暗存試探之心。倪立非常聰明,故意隱藏了實力。
× × ×
大喜日子終於屆臨,倪家莊自有一番熱鬧。倪立勞累了一整天,才能進房。邵穀音對這個夫婿,十分滿意,刻意遷就奉承,奈何倪立的心早已另有所屬,每每勉強應付。夫妻間話語不多,若有交談,也是問她雪山派的武功。邵穀音倒十分樂意,盡所知傾囊相授。倪立為了學其武功,態度才稍放軟。
雪山童姥教得認真,要求又高,倪立每天都學上五個時辰,累得晚上倒在床上喘氣,看得嬌妻十分心疼,又知師父鍾愛倪立,不敢勸其師。
日月如梭,一個月已過去。“踏雪追風”輕功需內功配合,成就在以後;但“隨風擺柳”身法配合步法,卻異常實用,因此倪立下功最多。雪山童姥果然守諾,一月之期經屆,便即告辭。連倪揚譽要為其餞行,亦為其所拒。
雪山童姥去後,倪立便拉嬌妻喂招切磋,進展甚快。又一個月,“隨風擺柳”已被其練熟。邵穀音又羨又喜,道:“立哥,小妹練這套功夫,足足花了三年時間哩!”
“你不一樣,我是早有根基才學,自然易上手!”
這以後,倪立經常到惠山練習輕功。一日,倪揚譽到惠山找他,道:“立兒,咱父子倆比比腳程!”
倪家輕功較差,倪揚譽內力雖強,但也快不過倪立。倪揚譽不怒反喜,父子倆在山上談了半天話才相繼下山。
眨眼間,冬盡春來,邵穀音夢熊有兆,一家大小莫不高興。倪立也露出久已不見的笑容。
正月十五過後,倪揚譽把兒子叫到書房裏,談了一陣,倪立便迴房收拾行裝,告訴妻子要去杭州看顧生意,卻與鄭曉景又迴到六朝古都的金陵。
一到金陵,如龍歸大海。倪立去找倚翠,她卻在倪立離開當日,與小翠不辭而別,倪立心頭惆悵之極,玩得更兇。
鴇母翠娘正好自內房出來,斥道:“包興,你亂嚷什麽的,老娘罵你多少次了,你還是這麽冒失!到底是哪位十一少來了?”
“便是名聞江南舞榭歌台,青樓花街的倪家十一少爺!”
也難怪包興這般激動,想那無錫倪家莊,勢力龐大,在武林中赫赫有名,而且富可敵國,那十一少爺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文武雙全,琴棋歌藝無一不精,更兼出手不凡。流連勾欄一拋千金,簡直是個財神爺。
平日他隻到秦淮河上的樓船流連,他作曲填詞,綺豔纏綿,幾許名妓欲得其一曲,甘願免費薦枕,猶不可求,今日居然光臨這二三流的翠園,怎不教包興激動興奮?
徐娘半老的鴇母翠娘,臉上厚厚的粉也因她咧嘴大笑,幾乎掉下來。扯著嗓門喊道:“樓上樓下的姑娘們,通通出來見客!”
她喊聲剛落,隻見一個身材頎長、麵目俊朗、一身白色絲蘿衣褲的青年,手執描金折扇,瀟灑地跨進廳來,背後還跟著幾個身穿錦衣、風華正茂的青年。
“十一爺大駕光臨,翠園身價十倍,多謝捧場,多謝捧場!小玉,還不倒茶!”莫怪她從心頭喜出來,從今以後,她也可以在同行中抬起頭來,誰再敢說翠園是二三流貨色!連倪十一少爺都來光臨,哪還會比人差?
包興叫道:“牡丹、芍藥、香荷、玉蓮、紅梅、白菊、水仙……”
倪十一紙扇刷一聲打開,道:“不用叫了,今日是聞倚翠芳名而來造訪的!聞說她來了兩個多月,竟無一人可親香澤,可是真的?”
“怎能有假?”翠娘眉開眼笑,“讓咱倚翠姑娘陪吃一頓飯的,也數不上七位,十一少爺真有眼光!”
倪立喝了一口茶,道:“倪立是否有眼光,如今言之尚早,今日我一定要跟她共謀一醉,如果少爺高興的,也一定要一親香澤,隻要讓少爺達成心願,銀子絕對不成問題!”
翠娘露出為難的神色,道:“十一少爺如果要別的姑娘,老身必能滿足所求,但這個倚翠姑娘嘛,可就難哪!”
倪立冷哼一聲,道:“若人人可得之的賤貨,我倪立還會屈就你這窯子?”
翠娘忙福了一福:“十一少有所不知,倚翠來我此處隻是寄寓,既非賣身,又不借錢,因此遇到她不想見的客人,賤妾也不能勉強。”
倪立負手於背,望著壁上掛的那幅石頭城風吹柳動的畫,反問道:“她既然如此,又怎會身入風塵?”
包興接口答道:“她雖不用賣身救急,但人總得吃飯,她便利用自己的姿色才藝換口飯吃。”
一個穿鵝黃色衣衫的青年道:“真是討打,說不定你報上十一少的大名,她要倒履相迎哩!”
翠娘忙賠罪道:“諸位公子爺,賤妾先失陪一下,這就上樓去勸勸她,相信可令她陪公子吃一頓飯,至於其他的,便要看十一少的本事了!”
倪立揚揚手道:“別囉唆,快去!”
翠娘提起裙子,快走奔上樓去,人未到已先扯著嗓門叫道:“倚翠我兒,快開門,鼎鼎大名的倪家十一少爺來看你了!”
包興道:“十一少有所不知,翠園雖不響亮,但這倚翠可與一般姑娘不同,多少少爺公子在此苦等三天三夜,卻得不到她一顧呢!”
倪立背後一個穿黑衣的青年斥道:“廢話!咱們若不是聽到有關她的種種傳說,還會來麽?”
“是,是!”包興恭聲附和,迴首又吩咐丫頭送上香茗。過了一陣,才見鴇母探身出欄杆向十一少招手,道:“請十一少上樓,不過倚翠隻肯見你一人,多一個她便避席!”
倪立迴身抱拳道:“諸位兄弟,小弟有僭了,你們請隨便在翠園玩樂,一切開支算在小弟的賬上!”言畢抬步上樓。
翠娘連忙引路,樓上建得頗為雅致,倚翠的香閨在最裏頭,外麵還加了一道矮門。翠娘推門而進,通過一道短短的走廊,再推開一扇門,裏麵是一座小廳,布置簡潔,卻甚清雅。牆上隻掛著一具七弦琴,另有一幅對聯:
長劍一杯酒,
高樓萬裏心。
這是倪立在他處所未見過者,心中忖道:“這倚翠果然與眾不同,掛此一聯……莫非她是個巾幗英雌?”
“十一少且先坐一下,倚翠在梳妝,小翠,還不出來招唿十一少?”
“來了!”旁邊一扇門打開,走出一位清麗活潑的少女來,想不到連一個丫頭都有些氣質,玉人如何,已可想見矣。
小翠先向倪立襝衽行了一禮,道:“公子請先坐。”開門喊道,“小蝶,快拿些瓜果來招待倪公子!”
俄頃,一個略具姿色的丫頭手捧漆盤上來,上麵有一碟瓜果,一碟瓜子,一碟鹵花生,一壺龍井茶,另外有四隻白瓷杯子,並隨手斟茶。
翠娘長身道:“你們稍坐,小蝶,咱們下樓去。”
房門關上後,小翠舉杯道:“小婢不勝酒力,唯有以茶代酒,先敬公子一杯了!”
倪立將茶喝了,抓了一把瓜子在手,笑問道:“你是倚翠的貼身丫頭?”
小翠邊削梨邊道:“承姑娘青睞,收為義妹,這梨不錯,請公子嚐嚐。”
倪立故意道:“這兆頭不好,還沒合就要‘離’了,小翠你可缺少點文化呀!”
小翠道:“婢子家貧讀書不多,公子月旦甚為中肯,說到文化,不知曆朝詩詞,詠金陵者,令公子最難忘的是哪幾句?”
倪立隨口道:“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小翠姑娘又有何見解?”
“不知公子可否知原因?”
“世人隻管玩樂,大部分人都像台城上的柳樹,有幾個人會感慨六朝古都的滄桑?”
“公子說得十分老實,你自己也是一棵台城柳樹哩!小婢卻對杜牧的《泊秦淮》最感深刻——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倪十一是個浪蕩子,不如姑娘愛國愛民良多!慚愧慚愧。”倪立舉茶道,“十一不肖,也以茶代酒敬姑娘一杯。”這倒是他衷心之言。時北方大部國土已為遼國蠶食,又有崛起的金國虎視眈眈,亡國在即,想不到一位青樓小婢,竟有此胸襟及見識。
“小婢久聞十一少之大名,憑你家勢力及身手,大可幹一番事業,我請你吃梨的意思,是希望你脫離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
倪立嘿然一笑:“既如此,你兩姐妹又怎會廁身風塵?姑娘剛才那幾句話,是否倚翠托你說的?”
小翠忙道:“那是小婢信口胡謅的,姑娘溫柔迷人,滿腹經綸,才不會說這種掃興的話呢!”
“你又在背後說我的閑話了,看我不掌你的嘴?”房門開處,香風襲人。一位身穿翠綠色衣裙、淡掃蛾眉的麗人,婷婷娉娉走了出來。
倪立抬頭一望,心頭登時怦怦亂跳起來,這位姑娘美得讓人不敢正視,且有一股風塵佳麗缺乏的高尚氣質,臉上雖然掛著一縷微笑,但眉宇之間,卻透出冷傲之色。
倪立不由自主地長身而起,結結巴巴地道:“姑娘請坐。”
倚翠嫣然一笑:“人人都說倪十一少如何風流,秦淮名妓對之如蟻趨膻,今日一見,傳言似乎有誤。”
倪立輕吸一口氣,強懾心神,打了個哈哈,道:“但姑娘卻名不虛傳,不過卻不該出現於此。”
“十一少是認為賤妾該到秦淮河上設館會客?”
“非也,你應該是在深閨內的大家閨秀,風塵中豈能容你?”
“多謝十一少盛讚,不過賤妾卻無此福份。”
“姑娘說笑了,聽鴇母說,你並沒有賣身,以天下之大,豈無一佳地容你納身?”
“世人眼中,美人納身之處,無非為人妻妾,成為富貴中人家中的一具器皿罷了,可惜倚翠雖然命運多蹇,卻還是有點勇氣,寧願自食其力。”倚翠坐在倪立對麵,問道,“十一少要喝酒嗎?”
倪立含笑道:“麵對庸脂俗粉,當佐以醇醪,與姑娘共席,隻宜以龍井香茗助興了!”
倚翠敬了他一杯,婷婷立起,道:“既然十一少如此抬舉賤妾,賤妾便獻醜奏一曲,為公子助興了。”小翠連忙將牆上的七弦琴摘下,擱在幾上,倚翠坐下,先調撥一下琴弦,便撥彈起來。
倪立覺得琴曲有點耳熟,便擊掌附和。細聽之下,才發覺她奏的是詩經的《兔爰》,詩雲:
有兔爰爰,雉離於羅。
我生之初,尚無位。
我生之後,逢此百罹。
尚寐,無吪!
此為《兔爰》之第一章,全詩之意乃訴說百姓苦於勞役,不願活下去。他們覺得在世上時時受壓榨,處處受欺侮,隨時隨地都是災難,逃脫的辦法隻有一死。
倪立心情忽然激動起來,道:“請容十一放肆,也奏一曲,請姑娘賜教!”
倚翠長身讓位,道:“十一少聲名遠播,舞榭歌台,一眾佳麗,眾口交譽,琴技必有過人之處,賤妾願洗耳恭聽。”
倪立一笑坐下,略調一下音調,便如流水般彈奏起來。他奏的也是《詩經》,倚翠輕啟朱唇,低低和著琴音唱起來。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這是《柏舟》之第一章,全詩之意思為敘說詩人為“群小”所製,不能奮飛,懷著滿腔之憂憤,無可告語。隱指他倪立放蕩是另有別情。
倚翠又接手彈了一曲,這次輪到倪立和唱:
叔於田,乘乘馬。
執轡如組,兩驂如舞。
叔在藪,火烈具舉。
袒裼暴虎,獻於公所。
將叔勿狃,戒其傷女!
這是詩經《大叔於田》之第一章,全詩意思是歌頌一位武士,他既是騎射好手,又勇猛善戰。隱含倚翠對倪立之期望及勸佐。
倪立笑道:“看來今夜十一得在此與姑娘聯席暢飲,聆受教益了!”
“公子有雅興,妾身當舍身相陪。”倚翠迴首道,“小翠,把牌子掛出去,並吩咐小蝶把酒菜送上來。嗯,不知十一少喜歡吃什麽菜?”
“十一浪跡花叢久矣,什麽佳肴美酒,未曾嚐過?但求清淡可口即可!”
三人竟隻說些風花雪月的風流韻事,倪十一長年在花叢中打滾,恢複本色之後,談笑風生,這頓飯吃得十分愉快。倚翠忽然推席道:“小翠,你去備洗澡水,今夜我要留客了!”
小翠睜大了雙眼,一臉難以置信的神色,但看倚翠堅定的眼神,她知道沒法改變她的主意,便轉身出房去。
倚翠留客過夜的消息,迅速傳遍翠園,惹來許多唏噓及怨歎聲,奈何今晚的摘花郎,是大名鼎鼎的倪十一少,暗比條件,也隻能羨慕而已。
由來春宵苦短。天未亮,倚翠的房門已被人扣得震天價響。
小翠今夜隻能在小廂房裏睡覺,她第一個跳起來罵道:“瞎了眼的冒失鬼,倚翠姑娘早已把牌子掛出去,還拍什麽門!”
門外那人道:“姑娘,我是倪家的護院鄭曉景,有急事要找我家少爺。”
“你想得倒美,也不想想,這時候,你家少爺跟倚翠姑娘身在溫柔鄉,居然敢敲門!”
那人氣急敗壞地道:“好姐姐,我求求你剛接到家裏派人來,倪老莊主病重,看情況這幾天可能不行了,請你告訴我家少爺一聲,多謝多謝!”
小翠聽了果然不敢怠慢,忙道:“你且等等!”
× × ×
一陣急遽的馬蹄聲,打破了石頭城的寧靜。
天未亮,三騎人便像箭一般衝出城門,向南急馳。他們便是倪立、鄭曉景及來報信的家丁倪信。
倪家莊在無錫城西之惠山附近,倪家在此發跡,至倪立這一代已是第三代了。經過兩三代人之苦心經營,倪家莊占地數百畝,莊內食客、家丁、女仆及長工,竟近千人。倪家既做生意,也買田買地,富可敵國。
第二代莊主倪揚譽一共娶了三房妻妾,共生十二個兒子、八個女兒。倪立是大妾司徒氏生的唯一一個兒子,自小得父愛,其他子女之行徑,倪揚譽必嚴加管製,唯獨對倪立十分放縱。
倪立上麵的十個哥哥,已死了三個(一個病死,兩個是為了保護倪家莊的聲譽而戰死的);餘下的七個,有三個替父親掌管生意,其餘在莊內以武術協助乃父揚威江湖。
倪立隻敬重他大哥,最鍾愛今年才十八歲的弟弟倪雲。
倪家的坐騎,全是千中選一的良駒,一路急馳,至第三天下午便到達了。但見家門外一切如常,沒半點辦喪事的模樣。倪立是聰明人,立即迴首問倪信道:“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倪信亦是一頭霧水,結結巴巴地道:“小奴也不知道,是大主母吩咐我去金陵把你找迴來的,也許遇到良醫,將老爺的病治好也未可知!”
不管如何,總還能見上父親的最後一麵,倪立心頭略鬆,一進莊門,門公便道:“十一少,二主母請您到了之後,先去見她。”
倪立懷著一團疑惑,三步並作兩步去找他生母司徒煥之,不料司徒氏正與小妾範明珠聊天,見到兒子迴來,立即起身道:“你爹在書房裏等你,快去吧!”
倪立一怔,脫口道:“原來爹沒有病,是娘誆孩兒迴家的!”
“這些年你在外麵還玩不夠嗎?”司徒煥之瞪了愛兒一眼,“娘怕你心散了,不用此作借口,你還不肯迴家!”
“怎會呢?隻要娘要看兒,孩兒就算在千裏之外,也會立即趕迴來,你看,急得也沒替兩位娘親買禮物了!”
三娘範明珠笑罵道:“你這小滑頭,幾時給三娘買過心愛的禮物?有買你也是送給秦淮河上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
倪立叫起撞天屈來:“去年孩兒不是為三娘買了一串珍珠鏈子,還有胭脂水粉……”
“對呀,那是去年,現在已經是秋天了……”
範明珠未說畢,司徒煥之已道:“三妹不要跟他囉唆了,大哥大概已等得不耐煩了!”
倪立向兩位母親扮了個鬼臉,道:“孩兒迴來再跟兩位母親敘天倫!”說罷一溜煙跑了。
到了父親的書房外,想起父親嚴肅的神態、嚴厲的目光,一顆心不由自主地往下一沉,拉了衣襟,再伸手敲門。也許真的在外麵野久了,乍迴家拜見父親,心情居然十分緊張,也不知父親因何用那“十萬火急”的借口,召自己迴家。
門內傳來父親的聲音:“進來!”
倪立推門進去,隻見父親坐在椅上看書,見兒子進來才將書放下,道:“你比我想像中早到了一兩個時辰,說明你還是孝順的,聽到父親病危的消息,便日夕趕路迴家!”
倪立雙腳一軟,跪在地上道:“孩兒不孝,從未替爹分憂,爹這樣說我,孩兒比死還難受,請爹懲罰我吧!”
“起來,將門關上!”
倪立關好房門,坐在爹身旁,他父親道:“你既然有此孝心,想必為父要你做什麽事,你都十分樂意了!”
倪立大喜,忙道:“能為父親分憂,正是孩兒之所願,不但樂意,且絕不會推辭!”
倪揚譽目光灼灼地望著他,道:“這幾年,咱父子少見麵,我這個做父親的幾連兒子也不了解了,隻怕你嘴上說得響亮,屆時心中卻未必樂意……”
他話未說畢,倪立已急急道:“爹,你要孩兒跪下賭咒發誓嗎?孩兒雖然不肖,卻從未騙過爹!”
“誓倒不用發,這就要看你自己的良心了!”
“爹要孩兒赴湯蹈火,孩兒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胡說,那是件喜事,怎會讓你赴湯蹈火!”
倪立怔了一怔,囁嚅地問道:“爹,您說什麽喜事?孩兒一點也不明白。”
“你今年二十四歲了,已屆成婚之年,武功亦學得差不多了,難道不該成家立室?”
這刹那間,倪立的腦海裏立即浮上倚翠的倩影來,他與她隻有一夕之緣秦淮河上的名妓,少說也有十來個侍寢超過十次者,這刹那卻沒想到她們。
“爹問你,你在外麵可有遇到合意的女子嗎?”倪揚譽未等他迴答又道,“若是青樓歌榭的女子,便免談了,那種女人能進我倪家大門嗎?即使她是清倌人,也沒有資格!”
倪立輕吸一口氣,道:“爹,咱們不是有一個計劃嗎?大丈夫事業未成,豈能輕易成家立室?”
“幹那事業危險性極高,故必須先有香火繼承,方可進行!”倪揚譽一瞪眼,道,“你剛才是怎麽說著來的?爹記性不好,你再說一遍?為父早知你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了!”
倪立垂淚跪下道:“孩兒不敢,但憑爹作主,不知爹是否已有對象?”
“沒有對象會立刻召你迴來嗎?她明天便要離開了,此刻還住在莊內,晚飯時,你便能見到她了,溫柔體貼,武藝相當,也不會辱沒你。”
“爹還未告訴孩兒,她是誰?”
“邵穀音,乃雪山童姥的關門弟子,今年僅滿二十歲,你娘看了也很滿意!起來吧,先去洗個澡,換件衣服,不要讓人看不上你!”
澡一定要洗,但衣服卻故意挑一件看來樸實無華的換上。晚飯設在內廳,吃飯的人不多:倪揚譽及大夫人蕭雲、二夫人司徒煥之、倪立、倪立的大哥倪劭;另外便是滿頭白發,但臉色紅嫩如同小孩、身材矮小的雪山童姥。童姥身邊那位姑娘,臉如圓月,卻也動人,身材略為豐滿,料是邵穀音了。
酒過三巡,倪揚譽道:“童姥,犬子對令徒極之心儀,若童姥不反對,這門婚事便早日訂下來吧!”
雪山童姥道:“老身不愛鋪張,就近挑個吉日,讓他們早日成親吧!老身了卻牽累,便可遨遊四海了!”
倪立食不知其味,偶爾望過去,不料那邵穀音也偷眼望他,看其神態便知她是一萬個願意嫁給他了!倪立心中暗歎一聲苦也。耳際又聽父親道:“劭兒,你立即挑個好日,隻請附近的好友來喝杯喜酒。童姥,我這犬子性情好動,有人看著他,希望能多點在家裏。”
雪山童姥看了倪立一眼道:“小家夥,老身看你這副風流相,要你終生隻守住我徒兒一個,是沒有指望了,隻希望你不要始亂終棄,否則老身可要不客氣了!”
倪立含含糊糊地應了,這頓飯吃得十分沒味。
三更時分,倪立敲開大哥的房門。
“大哥,小弟有事跟你商量,請你出來一下。”
倪劭披上外衣出門道:“這麽晚了,有事明早說不行麽?”
倪立歎了一口氣,道:“大哥當知小弟心情。”
倪劭道:“這也難怪,大哥婚前幾天也是睡不著。”
倪立苦笑道:“大哥誤會了,小弟……咳咳,你對雪山童姥及其徒兒,到底了解多少,可否告知小弟?”
倪劭道:“雪山童姥少在江湖走動,知道其人的不多,她在江湖上經常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也不留名號,不過據爹說她武功極高,且另辟蹊徑,輕功、內功、步法、身法均臻上乘。前幾天,老三跟她徒兒切磋武藝,鬥了一百招還不分勝負,但據爹說,看情況邵穀音是未盡全力哩!”
老三是三哥倪升,他武功猶在老大之上。倪立不由聳然動容,沉吟一下方問:“童姥最厲害的是哪門功夫?”
“她說隻要你娶了她徒兒,便教你兩套武功——‘縮骨功’口訣不算,那兩門功夫是‘踏雪追風’——這是輕功,亦是我家武功之短;另一套‘隨風擺柳’則是閃展騰挪的小巧功夫!”
倪立歎息道:“原來爹要孩兒娶卲穀音,乃是為了學其武功!”
倪劭道:“其實邵姑娘各方麵條件都不錯,將來為你持家可也是個好人選。”
倪立嗤地笑了出來:“大哥,你見她多少次,就這麽快了解她?”
倪劭反問:“難道你能夠改變命運?”
倪立又歎了一口氣,拱手道:“夜深了,大哥請迴房休息,小弟不能再打擾了!”
× × ×
成親吉日終於選定,是在十日之後,倪家莊立即忙碌起來。倪揚譽兒子眾多,且已抱孫,倒也不太注重鋪張,而雪山童姥也隻要意思意思就行。因此,倪家莊隻向外發了一百張帖,大多是附近的武林英雄。
雪山童姥果然守信,請帖一發出去,便開始教倪立“縮骨功”口訣及入門功夫。
倪立把心一橫,忖道:“大丈夫三妻四妾,乃平常事,大不了以後再娶個合意的……隻是委屈了倚翠。嗯,且將老虔婆的武功學上手再說!”
他性格使然,立定決心之後,竟能摒除雜念,專心學習。雪山童姥看他如此好學,又能吃苦,十分欣賞。乃道:“婚前,老身教你‘縮骨功’,能學多少,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婚後再教你‘踏雪追風”及‘隨風擺柳’身法。婚後一個月,老身便要走了!”
“姥姥放心,晚輩一定盡力學習,不敢使你失望。”
接觸之後,雪山童姥對倪立功力之深,暗吃一驚,忖道:“外麵人都說倪家老三的武功最高,看來是錯了!”她一動疑,便暗存試探之心。倪立非常聰明,故意隱藏了實力。
× × ×
大喜日子終於屆臨,倪家莊自有一番熱鬧。倪立勞累了一整天,才能進房。邵穀音對這個夫婿,十分滿意,刻意遷就奉承,奈何倪立的心早已另有所屬,每每勉強應付。夫妻間話語不多,若有交談,也是問她雪山派的武功。邵穀音倒十分樂意,盡所知傾囊相授。倪立為了學其武功,態度才稍放軟。
雪山童姥教得認真,要求又高,倪立每天都學上五個時辰,累得晚上倒在床上喘氣,看得嬌妻十分心疼,又知師父鍾愛倪立,不敢勸其師。
日月如梭,一個月已過去。“踏雪追風”輕功需內功配合,成就在以後;但“隨風擺柳”身法配合步法,卻異常實用,因此倪立下功最多。雪山童姥果然守諾,一月之期經屆,便即告辭。連倪揚譽要為其餞行,亦為其所拒。
雪山童姥去後,倪立便拉嬌妻喂招切磋,進展甚快。又一個月,“隨風擺柳”已被其練熟。邵穀音又羨又喜,道:“立哥,小妹練這套功夫,足足花了三年時間哩!”
“你不一樣,我是早有根基才學,自然易上手!”
這以後,倪立經常到惠山練習輕功。一日,倪揚譽到惠山找他,道:“立兒,咱父子倆比比腳程!”
倪家輕功較差,倪揚譽內力雖強,但也快不過倪立。倪揚譽不怒反喜,父子倆在山上談了半天話才相繼下山。
眨眼間,冬盡春來,邵穀音夢熊有兆,一家大小莫不高興。倪立也露出久已不見的笑容。
正月十五過後,倪揚譽把兒子叫到書房裏,談了一陣,倪立便迴房收拾行裝,告訴妻子要去杭州看顧生意,卻與鄭曉景又迴到六朝古都的金陵。
一到金陵,如龍歸大海。倪立去找倚翠,她卻在倪立離開當日,與小翠不辭而別,倪立心頭惆悵之極,玩得更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