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軒話音一落,支持太子和二皇子的朝臣們就紛紛開始表明自己的立場和看法。
“皇上,臣以為李大人所言不虛。”
“皇上,臣覺得裴大人所言,方是正理。”
“皇上……”
“皇上……”
爭端一起,這金鑾殿上竟然比市集還要熱鬧。
若論私心,這一次皇帝實際上是站在太子一方的。不管他多麽寵愛二皇子,在他心中,除了這江山社稷、黎明百姓之外,最重要的人,始終還是他自己。
隻是,既然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的位置,排在他自己之前,那麽這事關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的朝堂之爭,也就要排在他自己之前。
不以一己好惡來判定是非對錯。
這是當今天子於天下事、朝堂事上麵,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在眾人爭論不休,等待他聖裁獨斷的時候,他開口了:“諸卿之言各有道理,朕亦難分真假。”
“適才沈愛卿不是說過,那戶人家將除了留種的彩繭之外的彩繭,都送到了他沈家作坊了嗎?”
“也就是說,那戶人家家中尚有蠶種。既如此,便讓他們帶著蠶種到京城來,到朕的皇宮之中來,就在朕的眼皮底下,養一次蠶。若蠶真能吐出彩繭,那沈愛卿所言,自然是句句屬實。若不能……你們再說他欺君罔上,也不晚。”
“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金口一開,所有人都滿意了。
太子一係滿意是因為,看太子的適才的神情就知道,這彩繭之事多半是真的。真金不怕火來煉,他們自然不怕讓人到皇帝的眼皮底下來養蠶。
而二皇子一係滿意則是因為,不管這彩繭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隻要毀了蠶種,那就算是真的,也要變成假的了。
所以,不由得雙方不滿意。
當今天子乃是聖明天子,對於這朝中的勢力分布,其實可以算得上是門清,為了公平起見,他決定選一位中立的大臣前往。
聖天子俯視群臣,視線一一在諸位臣工身上掃過,最終,將視線落在都察院正四品僉督禦史武廣濤身上。
皇帝緩緩開口:“僉督禦史武廣濤。”
武廣濤躬身出列:“臣在。”
皇帝道:“著你為欽差大臣,前往樂途縣,將那戶人家家中養彩蠶的人和彩蠶蠶種一並帶迴。即日啟程,不得延誤。”
武廣濤揚聲道:“臣領旨。”
皇帝微微頷首,又對自己身邊的太監總管說道:“黃安。”
總管太監黃安連忙躬身:“奴婢在。”
皇帝又道:“去錦衣衛指揮使衙門,讓莫風來選一隊武藝精湛的錦衣衛,隨行護衛武廣濤去樂途縣。”一邊說,一邊微微搖頭。
心中暗付:這個風來,今日居然又不來朝。
放眼望去,這滿朝文武之中,隻有錦衣衛指揮使莫淩雲,可以遇到大朝都不上朝。
當然,其實也不是可以,隻是皇帝允準而已。至於這文武百官,倒是樂得莫淩雲不來上朝。
畢竟,誰都不願意這大冷的天,在這還沒有燒地火龍,通風極好的大殿上,自己身邊還站著一個活冰塊。
隻是想想,都會忍不住打寒顫的好麽?
皇帝儉省,除了數九寒天之外,這大殿一律不燒地火龍。皇帝自己是行伍出身,大冬天的,爬在雪地裏頭一兩個時辰都沒問題,更別說是坐在屋子裏了。可,這卻苦了下頭的文武百官。當然,主要是文官。
聽到皇帝的話,黃安連忙說道:“奴婢領旨。”隨即,就退了下去,往錦衣衛指揮使衙門給莫淩雲傳旨去了。
因為惦記著樂途縣的事情,無論是太子一係還是二皇子一係,今日的大朝都有些心不在焉了。除了確實是很重要的國事之外,往日裏無論大朝小朝,都要借著由頭爭論不休、‘你踩我一腳’,‘我給你一拳’的雙方人馬居然不約而同的偃旗息鼓。
嗯,吵起來太浪費時間了,今日有大事,還是早早退朝的好。
巳時末,就散了朝。
一下朝,雙方人馬就各自離去。
英國公跟著太子去了東宮。
簡短的商議之後,太子和英國公府遣派了一切能派得出去的死士、暗衛,馬不停蹄的,往樂途縣而去。
太子令: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蠶種和養蠶人的安全,必要時,可以用他們自己的性命去換。
祺國公同二皇子一道,去了二皇子府。
也是一陣簡短的商議。二皇子和祺國公府也派出了一切能抽得出來的人手,日夜兼程,往樂途縣而去。
二皇子令:不惜一切帶價毀掉蠶種,哪怕要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
武廣濤要慢一些,他還要等皇帝的聖旨,以及迴去準備一些東西。
所以,太子和二皇子的人,差不多是午時就出了發,武廣濤和莫淩雲選出來的一行十二名錦衣衛,卻是未時末才出發。
當然了,武廣濤還算是忠君事,這一路緊趕慢趕的,倒也不至於落下太遠。
……
……
這一切,遠在樂途縣的有福一家,並不知情。
入冬之後,地裏的活就不多了,但是有福他們卻還是有事情要做的。為了來年桑樹能枝繁葉茂,這個時候必須要進行桑枝的修剪。有福也在幫忙。
不過了,她倒不用幫忙修剪,隻是幫著把修剪下來的桑枝撿到一起,齊整成一捆一捆的。
“阿嚏……阿嚏……”
有福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一聽到有福打噴嚏,顧長庚就不由得擔心起來,說道:“天冷了,坡上風大,有福啊,要不,你還是先迴去吧。這些桑枝有我們來弄就行了。”
“是啊有福,要不,你還是迴去吧。”
其他人也紛紛說道。
“不用不用。”有福連忙搖頭,又看著顧長庚說道:“阿爺,我不冷,今天的太陽這麽暖和,我又是活動著的,怎麽會冷呢。”
顧成信忍不住嬉笑著道:“哎,有福,你要不是冷,那會不會是有人在罵你啊?”
顧李氏說道:“老四你盡瞎說,我們有福可得人歡喜了,哪裏有人舍得罵她。要我說啊,必定是有望在家裏頭,念叨他阿姐了。”
說著,頓了頓,又道:“有福啊,聽三嬸的,你還是迴去帶著有望玩吧,撿桑枝這種事情,那就需要你一個小姑娘幫忙了啊?別迴頭,把你的手給磨起繭了。”
有福失笑搖頭,說道:“三嬸,我隻是幫著撿個桑枝而已,哪就會把手磨起繭了……”
“皇上,臣以為李大人所言不虛。”
“皇上,臣覺得裴大人所言,方是正理。”
“皇上……”
“皇上……”
爭端一起,這金鑾殿上竟然比市集還要熱鬧。
若論私心,這一次皇帝實際上是站在太子一方的。不管他多麽寵愛二皇子,在他心中,除了這江山社稷、黎明百姓之外,最重要的人,始終還是他自己。
隻是,既然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的位置,排在他自己之前,那麽這事關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的朝堂之爭,也就要排在他自己之前。
不以一己好惡來判定是非對錯。
這是當今天子於天下事、朝堂事上麵,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在眾人爭論不休,等待他聖裁獨斷的時候,他開口了:“諸卿之言各有道理,朕亦難分真假。”
“適才沈愛卿不是說過,那戶人家將除了留種的彩繭之外的彩繭,都送到了他沈家作坊了嗎?”
“也就是說,那戶人家家中尚有蠶種。既如此,便讓他們帶著蠶種到京城來,到朕的皇宮之中來,就在朕的眼皮底下,養一次蠶。若蠶真能吐出彩繭,那沈愛卿所言,自然是句句屬實。若不能……你們再說他欺君罔上,也不晚。”
“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金口一開,所有人都滿意了。
太子一係滿意是因為,看太子的適才的神情就知道,這彩繭之事多半是真的。真金不怕火來煉,他們自然不怕讓人到皇帝的眼皮底下來養蠶。
而二皇子一係滿意則是因為,不管這彩繭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隻要毀了蠶種,那就算是真的,也要變成假的了。
所以,不由得雙方不滿意。
當今天子乃是聖明天子,對於這朝中的勢力分布,其實可以算得上是門清,為了公平起見,他決定選一位中立的大臣前往。
聖天子俯視群臣,視線一一在諸位臣工身上掃過,最終,將視線落在都察院正四品僉督禦史武廣濤身上。
皇帝緩緩開口:“僉督禦史武廣濤。”
武廣濤躬身出列:“臣在。”
皇帝道:“著你為欽差大臣,前往樂途縣,將那戶人家家中養彩蠶的人和彩蠶蠶種一並帶迴。即日啟程,不得延誤。”
武廣濤揚聲道:“臣領旨。”
皇帝微微頷首,又對自己身邊的太監總管說道:“黃安。”
總管太監黃安連忙躬身:“奴婢在。”
皇帝又道:“去錦衣衛指揮使衙門,讓莫風來選一隊武藝精湛的錦衣衛,隨行護衛武廣濤去樂途縣。”一邊說,一邊微微搖頭。
心中暗付:這個風來,今日居然又不來朝。
放眼望去,這滿朝文武之中,隻有錦衣衛指揮使莫淩雲,可以遇到大朝都不上朝。
當然,其實也不是可以,隻是皇帝允準而已。至於這文武百官,倒是樂得莫淩雲不來上朝。
畢竟,誰都不願意這大冷的天,在這還沒有燒地火龍,通風極好的大殿上,自己身邊還站著一個活冰塊。
隻是想想,都會忍不住打寒顫的好麽?
皇帝儉省,除了數九寒天之外,這大殿一律不燒地火龍。皇帝自己是行伍出身,大冬天的,爬在雪地裏頭一兩個時辰都沒問題,更別說是坐在屋子裏了。可,這卻苦了下頭的文武百官。當然,主要是文官。
聽到皇帝的話,黃安連忙說道:“奴婢領旨。”隨即,就退了下去,往錦衣衛指揮使衙門給莫淩雲傳旨去了。
因為惦記著樂途縣的事情,無論是太子一係還是二皇子一係,今日的大朝都有些心不在焉了。除了確實是很重要的國事之外,往日裏無論大朝小朝,都要借著由頭爭論不休、‘你踩我一腳’,‘我給你一拳’的雙方人馬居然不約而同的偃旗息鼓。
嗯,吵起來太浪費時間了,今日有大事,還是早早退朝的好。
巳時末,就散了朝。
一下朝,雙方人馬就各自離去。
英國公跟著太子去了東宮。
簡短的商議之後,太子和英國公府遣派了一切能派得出去的死士、暗衛,馬不停蹄的,往樂途縣而去。
太子令: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蠶種和養蠶人的安全,必要時,可以用他們自己的性命去換。
祺國公同二皇子一道,去了二皇子府。
也是一陣簡短的商議。二皇子和祺國公府也派出了一切能抽得出來的人手,日夜兼程,往樂途縣而去。
二皇子令:不惜一切帶價毀掉蠶種,哪怕要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
武廣濤要慢一些,他還要等皇帝的聖旨,以及迴去準備一些東西。
所以,太子和二皇子的人,差不多是午時就出了發,武廣濤和莫淩雲選出來的一行十二名錦衣衛,卻是未時末才出發。
當然了,武廣濤還算是忠君事,這一路緊趕慢趕的,倒也不至於落下太遠。
……
……
這一切,遠在樂途縣的有福一家,並不知情。
入冬之後,地裏的活就不多了,但是有福他們卻還是有事情要做的。為了來年桑樹能枝繁葉茂,這個時候必須要進行桑枝的修剪。有福也在幫忙。
不過了,她倒不用幫忙修剪,隻是幫著把修剪下來的桑枝撿到一起,齊整成一捆一捆的。
“阿嚏……阿嚏……”
有福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一聽到有福打噴嚏,顧長庚就不由得擔心起來,說道:“天冷了,坡上風大,有福啊,要不,你還是先迴去吧。這些桑枝有我們來弄就行了。”
“是啊有福,要不,你還是迴去吧。”
其他人也紛紛說道。
“不用不用。”有福連忙搖頭,又看著顧長庚說道:“阿爺,我不冷,今天的太陽這麽暖和,我又是活動著的,怎麽會冷呢。”
顧成信忍不住嬉笑著道:“哎,有福,你要不是冷,那會不會是有人在罵你啊?”
顧李氏說道:“老四你盡瞎說,我們有福可得人歡喜了,哪裏有人舍得罵她。要我說啊,必定是有望在家裏頭,念叨他阿姐了。”
說著,頓了頓,又道:“有福啊,聽三嬸的,你還是迴去帶著有望玩吧,撿桑枝這種事情,那就需要你一個小姑娘幫忙了啊?別迴頭,把你的手給磨起繭了。”
有福失笑搖頭,說道:“三嬸,我隻是幫著撿個桑枝而已,哪就會把手磨起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