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看似尋常的祖孫對話,卻暗藏著玄機。
往小來說便是讓劉堯在前途和終身大事之上求其一,往大了說,便是江山和美人,劉堯究竟如何抉擇。
若說劉堯對這番話沒有任何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皇祖母允諾的瞬間,他感覺整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因為他清楚地知曉,若要將那姑娘娶迴家,究竟需費多大的心思,隻怕窮其一生也未能如願。
然而隻要他求到皇祖母麵前,懿旨今日就能傳達下去。
他沒有忘記,自己要做出改變的初衷。
他不會忘記,這份初心所在。
然而當江北的故事從他的口中闡述出來,他已經沒辦法無視肩上的那份責任。
於是稍作沉吟,他跪伏下去,誠摯開口:“請皇祖母賞孫兒一個恩典,任命孫兒所舉薦之人為江北知州。”
聽到這個訴求,太後的眼神倏然隼利。
很顯然,這個願望在太後的意料之外。
當初韋貴妃那麽一鬧,劉堯和白琇瑩之間的關係,瞞不過太後的眼睛。
太後也知道韋貴妃最近的小動作,生怕韋貴妃因為選皇子妃一事惹惱了皇帝,從而連累劉堯,所以才想著出手幹預。
然而此事得當事人自己開口,她才能做得師出有名,讓韋貴妃無法反駁。
就連她自己都覺得,劉堯會選擇求婚懿旨。
卻不曾想……
她一寸寸審視著劉堯,但那語氣卻一如適才那般溫和:“堯兒認為何人堪當大任?”
劉堯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名字:“韋氏家族,韋塬。”
太後眉頭輕輕蹙起:“韋塬?哀家不曾聽說這人的名字。”
劉堯解釋:“此人出身韋家旁支,如今隻是一名普通的縣官。然其品格與能力,孫兒早有觀察,孫兒認為他能當大任。”
太後聞言,陷入了沉思。
世家門閥內鬥時有常事,旁支有能力者被嫡係排擠打壓也很正常。
如此就能解釋為何韋家一位被認為有能力的人,如今卻隻是個小小的縣官。
默然片刻,太後說出自己的疑惑:“堯兒,你的母妃乃韋家嫡係所出,按理來說你應當與嫡係親厚,你為何要扶持旁支?”
劉堯不卑不亢地迴答:“孫兒這樣考量,有兩個必要的原因。其一,江北若是不交給品質高尚的有能之士,隻會走以往的老路,何談複興與未來?”
“其二,孫兒忝居楚王之位,倘若韋氏嫡係的勢力不加以抑製,怕是會仗著孫兒的地位惹出亂子。扶持旁支可以製衡嫡係,維持局勢穩定。”
太後不言不語,依舊默默地看著劉堯。
劉堯頓了片刻,繼續開口:“以上是公理道義,而現在孫兒要說的,卻是孫兒自己的私心。”
“嫡係本家無需孫兒為他們的權勢添磚加瓦,自然不會對孫兒死心塌地。旁支不一樣,他們想要出頭,就必須依附孫兒。”
“皇祖母,孫兒需要自己的勢力供孫兒驅使,不論是履行職責,還是……自保,孫兒都需要自己的勢力。”
太後忽然笑了起來,那笑聲意味深長,令人感受到莫大的威壓。
她道:“你倒是很坦白。”
劉堯沒有多說,隻是默默地跪在地上。
太後淡聲開口:“哀家記得先前你給哀家遞過一封信,信上就已經為江北新知州一事做了鋪墊。”
“如今你直言不諱,倒也有始有終。也罷,哀家不能食言,說過要賞你,便會賞你。”
“然而事關國事,以及江北的民生大計,倘若韋塬德不配位,哀家也不介意做那食言之人。”
“你把韋塬的背景信息交給哀家,哀家會判斷韋塬的能力以及品性,如若哀家認為他能勝任,便會應了你。”
劉堯畢恭畢敬地磕了個頭:“多謝皇祖母。”
太後點點頭:“起來吧,地上涼,不要一直跪著。”
劉堯起身,依言坐迴原來的位置。
太後又打量他幾眼,若有所思:“哀家聽聞你心悅白府的六姑娘,但是六姑娘為你母妃不喜,適才你為何不求哀家,讓哀家下旨賜婚六姑娘與你?”
劉堯笑了笑,卻是打了個馬虎眼:“孫兒還年輕,暫且不想把精力放在兒女私情之上。”
“哈哈哈……”他的話,卻逗得太後笑了起來,忍不住揶揄他,“是白家六姑娘看不上你吧?”
劉堯垂頭,無地自容:“真是什麽都瞞不過皇祖母的眼睛。”
太後笑了一會兒,這才開口:“男兒的確應當以建功立業為重,但兒女情長,也是人之常情。你若有喜歡的女子,那便去追求。”
“當初你皇祖父也是這般做的。隻要你能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便沒有所謂的紅顏禍水,隻會留下傳世佳話。”
“你要明白,魚和熊掌雖然不可兼得,然而追求喜歡的姑娘,與你建功立業不衝突。”
“然而你身為男子,需得有責任和擔當。這責任和擔當,不僅體現在大事臨頭之時,還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待人接物,對親人有情,對朋友有義,對陌生人有禮;家國大事,對國家忠義,對百姓恩養,對職責盡心;自身休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說到這裏,太後笑容慈藹:“如此,你便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劉堯鄭重點頭:“是,皇祖母的教誨,孫兒都記下了。”
太後打了個哈欠,麵露疲色:“時辰也不早了,哀家想要午睡,你先退下吧。”
劉堯起身行了個禮,恭恭敬敬地退下。
太後的看著那燃得正旺的火盆,目光卻像是穿越了時間,迴溯到遙遠的過去:
“這孩子,有幾分先帝的影子。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長成了這番模樣。”
給太後添茶飲的梅公公緩緩開口:“太後,九皇子如此,您應當欣慰才是。”
太後歎息一聲:“哀家應當欣慰,隻是他的崛起,意味著平衡被打破,這朝野怕是要掀起血雨腥風了。”
梅公公低聲問:“太後,您可是想要幹預?”
太後搖搖頭:“暫且不用,得讓他們先除去秦豐業才是。然後再觀察觀察,是否需要打壓抑製。”
梅公公含笑:“最近他們和秦豐業鬥得天翻地覆,而秦豐業節節敗退,隻是不知,這秦豐業是否還有反手乾坤的能力。”
太後的神色變得陰森:“他想要從陰溝裏爬起來,哀家可不許,必要時推一把,讓他萬劫不複!”
梅公公道:“秦豐業橫行那麽多年,曾經有老白相製約,加上他有實幹能力,所以太後您留著他。”
“可老白相退出中樞後,他變本加厲,行事愈發張狂乖戾,的確不該留著了,否則必成大患。”
太後端起茶盞,遮住眸底那片雪亮。
……
與此同時,劉堯剛出清寧宮,便碰到驚華殿的宮人。
那內侍恭敬行禮:“九殿下,貴妃娘娘有請。”
往小來說便是讓劉堯在前途和終身大事之上求其一,往大了說,便是江山和美人,劉堯究竟如何抉擇。
若說劉堯對這番話沒有任何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皇祖母允諾的瞬間,他感覺整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因為他清楚地知曉,若要將那姑娘娶迴家,究竟需費多大的心思,隻怕窮其一生也未能如願。
然而隻要他求到皇祖母麵前,懿旨今日就能傳達下去。
他沒有忘記,自己要做出改變的初衷。
他不會忘記,這份初心所在。
然而當江北的故事從他的口中闡述出來,他已經沒辦法無視肩上的那份責任。
於是稍作沉吟,他跪伏下去,誠摯開口:“請皇祖母賞孫兒一個恩典,任命孫兒所舉薦之人為江北知州。”
聽到這個訴求,太後的眼神倏然隼利。
很顯然,這個願望在太後的意料之外。
當初韋貴妃那麽一鬧,劉堯和白琇瑩之間的關係,瞞不過太後的眼睛。
太後也知道韋貴妃最近的小動作,生怕韋貴妃因為選皇子妃一事惹惱了皇帝,從而連累劉堯,所以才想著出手幹預。
然而此事得當事人自己開口,她才能做得師出有名,讓韋貴妃無法反駁。
就連她自己都覺得,劉堯會選擇求婚懿旨。
卻不曾想……
她一寸寸審視著劉堯,但那語氣卻一如適才那般溫和:“堯兒認為何人堪當大任?”
劉堯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名字:“韋氏家族,韋塬。”
太後眉頭輕輕蹙起:“韋塬?哀家不曾聽說這人的名字。”
劉堯解釋:“此人出身韋家旁支,如今隻是一名普通的縣官。然其品格與能力,孫兒早有觀察,孫兒認為他能當大任。”
太後聞言,陷入了沉思。
世家門閥內鬥時有常事,旁支有能力者被嫡係排擠打壓也很正常。
如此就能解釋為何韋家一位被認為有能力的人,如今卻隻是個小小的縣官。
默然片刻,太後說出自己的疑惑:“堯兒,你的母妃乃韋家嫡係所出,按理來說你應當與嫡係親厚,你為何要扶持旁支?”
劉堯不卑不亢地迴答:“孫兒這樣考量,有兩個必要的原因。其一,江北若是不交給品質高尚的有能之士,隻會走以往的老路,何談複興與未來?”
“其二,孫兒忝居楚王之位,倘若韋氏嫡係的勢力不加以抑製,怕是會仗著孫兒的地位惹出亂子。扶持旁支可以製衡嫡係,維持局勢穩定。”
太後不言不語,依舊默默地看著劉堯。
劉堯頓了片刻,繼續開口:“以上是公理道義,而現在孫兒要說的,卻是孫兒自己的私心。”
“嫡係本家無需孫兒為他們的權勢添磚加瓦,自然不會對孫兒死心塌地。旁支不一樣,他們想要出頭,就必須依附孫兒。”
“皇祖母,孫兒需要自己的勢力供孫兒驅使,不論是履行職責,還是……自保,孫兒都需要自己的勢力。”
太後忽然笑了起來,那笑聲意味深長,令人感受到莫大的威壓。
她道:“你倒是很坦白。”
劉堯沒有多說,隻是默默地跪在地上。
太後淡聲開口:“哀家記得先前你給哀家遞過一封信,信上就已經為江北新知州一事做了鋪墊。”
“如今你直言不諱,倒也有始有終。也罷,哀家不能食言,說過要賞你,便會賞你。”
“然而事關國事,以及江北的民生大計,倘若韋塬德不配位,哀家也不介意做那食言之人。”
“你把韋塬的背景信息交給哀家,哀家會判斷韋塬的能力以及品性,如若哀家認為他能勝任,便會應了你。”
劉堯畢恭畢敬地磕了個頭:“多謝皇祖母。”
太後點點頭:“起來吧,地上涼,不要一直跪著。”
劉堯起身,依言坐迴原來的位置。
太後又打量他幾眼,若有所思:“哀家聽聞你心悅白府的六姑娘,但是六姑娘為你母妃不喜,適才你為何不求哀家,讓哀家下旨賜婚六姑娘與你?”
劉堯笑了笑,卻是打了個馬虎眼:“孫兒還年輕,暫且不想把精力放在兒女私情之上。”
“哈哈哈……”他的話,卻逗得太後笑了起來,忍不住揶揄他,“是白家六姑娘看不上你吧?”
劉堯垂頭,無地自容:“真是什麽都瞞不過皇祖母的眼睛。”
太後笑了一會兒,這才開口:“男兒的確應當以建功立業為重,但兒女情長,也是人之常情。你若有喜歡的女子,那便去追求。”
“當初你皇祖父也是這般做的。隻要你能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便沒有所謂的紅顏禍水,隻會留下傳世佳話。”
“你要明白,魚和熊掌雖然不可兼得,然而追求喜歡的姑娘,與你建功立業不衝突。”
“然而你身為男子,需得有責任和擔當。這責任和擔當,不僅體現在大事臨頭之時,還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待人接物,對親人有情,對朋友有義,對陌生人有禮;家國大事,對國家忠義,對百姓恩養,對職責盡心;自身休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說到這裏,太後笑容慈藹:“如此,你便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劉堯鄭重點頭:“是,皇祖母的教誨,孫兒都記下了。”
太後打了個哈欠,麵露疲色:“時辰也不早了,哀家想要午睡,你先退下吧。”
劉堯起身行了個禮,恭恭敬敬地退下。
太後的看著那燃得正旺的火盆,目光卻像是穿越了時間,迴溯到遙遠的過去:
“這孩子,有幾分先帝的影子。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長成了這番模樣。”
給太後添茶飲的梅公公緩緩開口:“太後,九皇子如此,您應當欣慰才是。”
太後歎息一聲:“哀家應當欣慰,隻是他的崛起,意味著平衡被打破,這朝野怕是要掀起血雨腥風了。”
梅公公低聲問:“太後,您可是想要幹預?”
太後搖搖頭:“暫且不用,得讓他們先除去秦豐業才是。然後再觀察觀察,是否需要打壓抑製。”
梅公公含笑:“最近他們和秦豐業鬥得天翻地覆,而秦豐業節節敗退,隻是不知,這秦豐業是否還有反手乾坤的能力。”
太後的神色變得陰森:“他想要從陰溝裏爬起來,哀家可不許,必要時推一把,讓他萬劫不複!”
梅公公道:“秦豐業橫行那麽多年,曾經有老白相製約,加上他有實幹能力,所以太後您留著他。”
“可老白相退出中樞後,他變本加厲,行事愈發張狂乖戾,的確不該留著了,否則必成大患。”
太後端起茶盞,遮住眸底那片雪亮。
……
與此同時,劉堯剛出清寧宮,便碰到驚華殿的宮人。
那內侍恭敬行禮:“九殿下,貴妃娘娘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