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決定後。
白明微最後看了一眼滿地的屍首,眼底似琉璃碎裂。
她露出些許悲痛惋惜的神情。
隻是片刻過後,她深吸幾口氣,彎腰捧起小灰貂,準備離開。
“咻!”
下一刹那,小灰貂一躍而起。
猛然落在一具“屍首”的身上,揚起鋒利的爪子,對準脖頸猛力劃過。
那人的手指動了動,便歸於平靜。
原來他是兇匪之一,一息尚存。
但還是被聽覺敏銳的小灰貂發現,徹底了結了性命。
白明微朝小灰貂招手。
小灰貂躍到白明微的肩上。
“灰灰好樣的。”
白明微拍拍它的腦袋,隨後帶著它與白瑜一起走向隊伍。
滿地的屍體,散發著濃鬱的血腥味。
鮮血在低窪處匯聚,浮起枯枝亂葉。
不歇的零星冷雨灑下,昏沉的天空與逡巡不散的霧氣。
這裏,堪比人間地獄。
白明微兄妹很快就與隊伍匯合。
此時,護衛正在安撫幸存的流民。
劉堯早已在等候著他們。
他的身邊,站著麵色難看的俞劍淩。
“殿下。”
白明微兄妹二人拱手行禮。
劉堯微微頷首,隨即坐到了矮凳上。
他開口,語氣沉重:“本王已從幸存者那裏了解到大概的情況,他們說這夥暴徒是昨日才出現的。”
“這些暴徒已經對他們進行過一輪屠\/殺,無數人喪生於暴徒的斧鉞之下,他們是昨日僥幸逃出生天的幸存者。”
“昨夜雨夜他們不敢耽擱,仍舊在拚命奔逃,剛鬆了一口氣,便遇到我們的隊伍,所以才躲入林子裏,卻不曾想被發現。”
“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那群匪徒這麽快就追上來,想起昨日的慘劇,以及即將可能麵對的命運,他們才絕望到自殺。”
頓了頓,劉堯再度開口:“他們說,昨日明明已經逃出很遠的距離,但卻聞到肉香味,不是豬肉味,也不是家禽的肉味……”
剩下的話,他沒有說完。
他的聲音如同裹了什麽東西,又酸又澀。
這很可能是什麽肉味,從匪寇隻留下少女和孩子的性命,大概可以猜出來。
這些畜生在效仿曾經發生天災時,流民無可奈何之下選擇易子而食的情景。
俞劍淩聞言,忍不住幹嘔:“慘無人道!慘絕人寰!簡直就是畜生!畜生!”
劉堯深吸幾口氣,心情尚未平複,但他還是竭力讓自己冷靜。
倘若他隻是九皇子,他可以隨意發\/泄他的怒火與不滿。
可他如今是江北賑災的欽差大臣,不管遇到何種大風大浪,他都必須穩住。
因為他的肩頭,擔著千斤重擔,容不得他有半點恣意。
他問白明微:“此種情形,可在大將軍預料之中?”
白明微搖頭,又點頭:“迴殿下,情況有點複雜。”
劉堯聞言,這般迴應:“那你往簡單了說。”
白明微開口,聲音沉沉:“以往大災大難過後,確有百姓被逼無奈,落草為寇,甚至集結成隊,引發暴\/動。”
“所以江北出現匪寇和暴民,都在臣的預料之中,並且與身為兵部參事的兄長,時刻準備著應付這些情況。”
“災民落草為寇,甚至暴\/動的根本原因是生存問題,一直以來,臣都在緊鑼密鼓地推行救災章程,便是為了盡可能地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從臣近期收到的消息來看,江北情勢極為糟糕,卻還沒有到徹底失控的程度。”
“倘若我們走官道,會看到一批又一批的逃荒流民,卻還不會馬上就遇到由災民演變成的匪寇或者暴民。”
劉堯問:“那為何今日會發生如此情況?”
白明微神色凝重:“殿下,臣認為,這些匪寇並非真正的流民,而是有人假扮而成,目的就是為了促成江北災民的暴\/動。”
緊接著,白明微把適才與白瑜分析出來的結論一五一十道來。
劉堯沒有立即言語。
一旁的俞劍淩卻忍不住破口大罵:“我就知道元詢那蠻子不是個東西!要說這麽陰損的招數是出自他手,可真是半點都不意外。”
劉堯緩緩開口:“一將功成尚且萬骨枯,更何況兩國之爭,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江北鬧水患,正好讓他抓住了機會,他會這麽做,也在情理之中。”
“本王理解兩國之爭背後血淋淋的數字,以及數不清的悲劇與血淚,這些是無法避免的。”
“這筆賬本王會記下,但眼下不是討伐元詢的時候,本王最關心的是,此事的發生,是否有任何預防及解決方法。”
“能否預防將來一次又一次地發生,以及能否解決這種事情帶來的損害。”
白明微深深地看了劉堯一眼,隨即給予迴應:“微臣知曉元詢必定會借此機會出陰招,所以對他有所防範。”
“但臣的人手,多半都派去觀察江北的水情,無法顧及整個偌大的江北,這種情況防不勝防。”
“今日發生了這樣的事,如此洶湧且猝不及防,可見對方早有充足準備,更是無從防備。”
“而我們也難保這事會再度發生在江北的某個角落,所以徹底杜絕不大可能,隻能盡量避免。”
“為今之計,就是解決水患,推行賑災策略,隻有百姓能夠活下去,他們才不會破釜沉舟,背井離鄉還要與朝廷為敵。”
劉堯聞言,默默點頭:“本王讚同你的說法,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必須得解決江北的水患。”
“百姓得以生存,人心才會凝聚,如此不管蠻子用怎樣的挑撥招數,也很難離間百姓與朝廷。”
“但本王仍有疑惑,既然他們的目的是攪亂江北的局勢,催生暴\/動,為何他們不選擇官道以及人更多的地方,反而選擇在這陰森偏僻的地方動手?”
白瑜接過話茬:“這不難理解,首先官道連接各城各鎮,倘若發生這種事,很容易被官府盯上,想再次動手不太方便。”
“其次,在隱蔽的地方動手,才更能激發人的恐懼心理,隻要有一兩個幸存者泄露消息,勢必有人以訛傳訛。”
“反正沒有很多人看到,沒有人證實,真真假假難以分辨,這種情況下人本來就恐慌,聽到這些消息,必定更害怕。”
劉堯麵色冷凝:“如此說來,暴\/動也是遲早的事。但大將軍所言也有道理,我們的目標不能變,否則就會因小失大。”
“然而此事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到時候情況越演越烈,就算我們解決了水患,也會麵臨無法挽迴的後果。”
說到這裏,劉堯分外鄭重:“所以,這件事也要解決,而本王想聽聽你們的計劃。”
白明微最後看了一眼滿地的屍首,眼底似琉璃碎裂。
她露出些許悲痛惋惜的神情。
隻是片刻過後,她深吸幾口氣,彎腰捧起小灰貂,準備離開。
“咻!”
下一刹那,小灰貂一躍而起。
猛然落在一具“屍首”的身上,揚起鋒利的爪子,對準脖頸猛力劃過。
那人的手指動了動,便歸於平靜。
原來他是兇匪之一,一息尚存。
但還是被聽覺敏銳的小灰貂發現,徹底了結了性命。
白明微朝小灰貂招手。
小灰貂躍到白明微的肩上。
“灰灰好樣的。”
白明微拍拍它的腦袋,隨後帶著它與白瑜一起走向隊伍。
滿地的屍體,散發著濃鬱的血腥味。
鮮血在低窪處匯聚,浮起枯枝亂葉。
不歇的零星冷雨灑下,昏沉的天空與逡巡不散的霧氣。
這裏,堪比人間地獄。
白明微兄妹很快就與隊伍匯合。
此時,護衛正在安撫幸存的流民。
劉堯早已在等候著他們。
他的身邊,站著麵色難看的俞劍淩。
“殿下。”
白明微兄妹二人拱手行禮。
劉堯微微頷首,隨即坐到了矮凳上。
他開口,語氣沉重:“本王已從幸存者那裏了解到大概的情況,他們說這夥暴徒是昨日才出現的。”
“這些暴徒已經對他們進行過一輪屠\/殺,無數人喪生於暴徒的斧鉞之下,他們是昨日僥幸逃出生天的幸存者。”
“昨夜雨夜他們不敢耽擱,仍舊在拚命奔逃,剛鬆了一口氣,便遇到我們的隊伍,所以才躲入林子裏,卻不曾想被發現。”
“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那群匪徒這麽快就追上來,想起昨日的慘劇,以及即將可能麵對的命運,他們才絕望到自殺。”
頓了頓,劉堯再度開口:“他們說,昨日明明已經逃出很遠的距離,但卻聞到肉香味,不是豬肉味,也不是家禽的肉味……”
剩下的話,他沒有說完。
他的聲音如同裹了什麽東西,又酸又澀。
這很可能是什麽肉味,從匪寇隻留下少女和孩子的性命,大概可以猜出來。
這些畜生在效仿曾經發生天災時,流民無可奈何之下選擇易子而食的情景。
俞劍淩聞言,忍不住幹嘔:“慘無人道!慘絕人寰!簡直就是畜生!畜生!”
劉堯深吸幾口氣,心情尚未平複,但他還是竭力讓自己冷靜。
倘若他隻是九皇子,他可以隨意發\/泄他的怒火與不滿。
可他如今是江北賑災的欽差大臣,不管遇到何種大風大浪,他都必須穩住。
因為他的肩頭,擔著千斤重擔,容不得他有半點恣意。
他問白明微:“此種情形,可在大將軍預料之中?”
白明微搖頭,又點頭:“迴殿下,情況有點複雜。”
劉堯聞言,這般迴應:“那你往簡單了說。”
白明微開口,聲音沉沉:“以往大災大難過後,確有百姓被逼無奈,落草為寇,甚至集結成隊,引發暴\/動。”
“所以江北出現匪寇和暴民,都在臣的預料之中,並且與身為兵部參事的兄長,時刻準備著應付這些情況。”
“災民落草為寇,甚至暴\/動的根本原因是生存問題,一直以來,臣都在緊鑼密鼓地推行救災章程,便是為了盡可能地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從臣近期收到的消息來看,江北情勢極為糟糕,卻還沒有到徹底失控的程度。”
“倘若我們走官道,會看到一批又一批的逃荒流民,卻還不會馬上就遇到由災民演變成的匪寇或者暴民。”
劉堯問:“那為何今日會發生如此情況?”
白明微神色凝重:“殿下,臣認為,這些匪寇並非真正的流民,而是有人假扮而成,目的就是為了促成江北災民的暴\/動。”
緊接著,白明微把適才與白瑜分析出來的結論一五一十道來。
劉堯沒有立即言語。
一旁的俞劍淩卻忍不住破口大罵:“我就知道元詢那蠻子不是個東西!要說這麽陰損的招數是出自他手,可真是半點都不意外。”
劉堯緩緩開口:“一將功成尚且萬骨枯,更何況兩國之爭,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江北鬧水患,正好讓他抓住了機會,他會這麽做,也在情理之中。”
“本王理解兩國之爭背後血淋淋的數字,以及數不清的悲劇與血淚,這些是無法避免的。”
“這筆賬本王會記下,但眼下不是討伐元詢的時候,本王最關心的是,此事的發生,是否有任何預防及解決方法。”
“能否預防將來一次又一次地發生,以及能否解決這種事情帶來的損害。”
白明微深深地看了劉堯一眼,隨即給予迴應:“微臣知曉元詢必定會借此機會出陰招,所以對他有所防範。”
“但臣的人手,多半都派去觀察江北的水情,無法顧及整個偌大的江北,這種情況防不勝防。”
“今日發生了這樣的事,如此洶湧且猝不及防,可見對方早有充足準備,更是無從防備。”
“而我們也難保這事會再度發生在江北的某個角落,所以徹底杜絕不大可能,隻能盡量避免。”
“為今之計,就是解決水患,推行賑災策略,隻有百姓能夠活下去,他們才不會破釜沉舟,背井離鄉還要與朝廷為敵。”
劉堯聞言,默默點頭:“本王讚同你的說法,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必須得解決江北的水患。”
“百姓得以生存,人心才會凝聚,如此不管蠻子用怎樣的挑撥招數,也很難離間百姓與朝廷。”
“但本王仍有疑惑,既然他們的目的是攪亂江北的局勢,催生暴\/動,為何他們不選擇官道以及人更多的地方,反而選擇在這陰森偏僻的地方動手?”
白瑜接過話茬:“這不難理解,首先官道連接各城各鎮,倘若發生這種事,很容易被官府盯上,想再次動手不太方便。”
“其次,在隱蔽的地方動手,才更能激發人的恐懼心理,隻要有一兩個幸存者泄露消息,勢必有人以訛傳訛。”
“反正沒有很多人看到,沒有人證實,真真假假難以分辨,這種情況下人本來就恐慌,聽到這些消息,必定更害怕。”
劉堯麵色冷凝:“如此說來,暴\/動也是遲早的事。但大將軍所言也有道理,我們的目標不能變,否則就會因小失大。”
“然而此事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到時候情況越演越烈,就算我們解決了水患,也會麵臨無法挽迴的後果。”
說到這裏,劉堯分外鄭重:“所以,這件事也要解決,而本王想聽聽你們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