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並非朝政時辰,玄宗正在明德殿批閱奏章,聞姚崇有事求見,命人宣進殿來。


    姚崇進來時,看到薛武守在外堂,薛武躬身向其行禮:“姚丞相。”


    “嘖嘖,薛武啊,你要怎麽謝我啊?”姚崇樂嗬嗬的說道


    “這……不知丞相何意這是何意?”


    姚崇也不明言,捋著胡須笑著


    “姚愛卿何事如此高興啊?”玄宗從內堂走了出來


    姚崇和薛武一起參拜起身後,從袖中拿出兵部呈上的奏折


    “陛下,這是西域都護府奏折”說著遞給玄宗


    玄宗接過後邊看邊聽姚崇述說


    “據臣所知,雪下惠曾經兩度刺殺陛下,卻都未被捉拿,今在西域壞我大唐與西域往來客商,同時打起太平公主旗號,其用心可想而知”


    姚崇聽到雪下惠的名字,心裏也不自覺的多了一份注意,用心聽著丞相的述說


    玄宗點點頭


    “雪下惠,確實是一奇女子,雖兩次傷我,卻是為主盡忠。”


    “陛下聖明,不記前嫌,但此夥匪盜,常期騷擾我國與西域往來貿易之路線,不可不除。”


    “幾千人的亂匪,西域都護府無力剿除嗎?”


    “據臣所知,西域都護府曾多次出兵圍剿,匪盜均聞風而逃,循入鄰國躲避,加之雪下惠精通一些用兵之法,這才成為禍患。”


    “愛卿以為,該當如何才能滅此匪患?”玄宗合上奏折問道


    薛武看到丞相的目光投向自己,難道……


    “陛下,臣舉一人,必能除此匪患!”


    “噢?何人?”玄宗很感興趣


    “其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你是說薛武?”玄宗看向薛武


    姚崇點點頭


    “正是,臣知薛武雖為陛下書童,卻冠武天下,雪下惠兩次刺殺陛下亦是薛武阻攔,且雪下惠在當年大唐武試中被薛武擊敗,由此可知,論武,雪下惠不是薛武的對手”


    “愛卿說得極是”


    薛武對於丞相這番話不置可否,雪下惠當年兩度施放暗器,一次自己身受七處創傷,已無力戰勝對方;二次對方僅以一發簪做為暗器且是針對陛下,若是對付自己,雪下惠斷然不會出此無用之招。


    而大唐武試中,禁止使用暗器,而這又恰恰是雪下惠所長之處。真要生死相搏,自己也沒有超過五層的把握能贏對方。


    “薛武從小隨陛下一道,博攬眾家,對兵家之法亦深有所悟,缺的隻是一展才華的機會。”


    對於薛武有幾斤幾兩,唐玄宗是知根知底的,心裏也默認了姚崇的觀點。


    “容聯再考慮考慮,愛卿先下去吧。”


    姚崇斜眼眯笑地望了望薛武,躬身退出,徑自迴府去了。


    姚崇走後,玄宗來迴緩緩踱步,薛武迴味著丞相那番話的同時,也在迴想雪下惠在腦海中的記憶。


    “會再見麽?”薛武下意識的嘀咕


    玄宗隱約聽到


    “你說什麽?”


    薛武迴過神來


    “沒,沒說什麽”對於在皇帝麵前的失禮,薛武急忙否認


    “丞相所說之事,你怎麽看?”


    “陛下,臣雖與雪下惠兩度交手,卻並非丞相所言甚為了解對方,且此事關乎邊疆安定,大唐人才濟濟,小人乃無名之輩實不敢輕言前往,隻想陪伴陛下左右。”薛武叩首道


    “嗯,聯亦舍不得你離開聯,你先迴去休息吧,容聯再想想。”薛武領命而退。


    第二日清早,薛武入宮值守,玄宗將其招自身邊


    “來上,將準備的物品呈上。”


    貼身太監雙手揍著貢盤,急步來到了玄宗身前,隻見貢盤上,一抹紅布遮蓋著一長形物件,玄宗招唿薛武走到近前,伸手將紅布扯開,原是一柄極精致的寶劍,那劍通體暗黑,卻隱隱泛著青光。


    玄宗提劍握於手中,將劍從劍鞘中緩緩抽出


    薛武隻覺眼前寒光閃現,那劍端上用篆字細小的刻著文字,劍身上的絲絲紋理,暗含著青光,不斷映入眼簾。


    玄宗挑直了劍說道


    “薛武,知道王勃麽?”


    “微臣所知,王勃乃唐初四傑之一,人稱詩傑,隻可惜英年早逝”


    “嗯,你可知道此劍是何劍?”


    薛武癡迷武學,對於名家刀刃自然知之甚多。


    “看此劍,寒光泛青,鋒利無比,莫非,是王勃詩中提到過的‘青霜劍’?”


    “哈哈哈,薛武啊,你說的沒錯,此劍正是青霜,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玄宗將劍扣入劍鞘遞給薛武


    薛武自小與玄宗一起,自然明白玄宗此為何意


    “陛下,臣……臣……不願前往西域,願在陛邊,不求功名。”薛武並未接過寶劍,跪下懇求到。


    “薛武啊,聯與你從小相伴,國之武魁,你的能耐、為人聯是曉得的,去年又兩度救聯性命,聯若不身為帝王,定與你結為生死兄弟。”薛武惶惶隻道不敢。


    “以你之能本早可加官進爵,怪聯私心,想多留你幾年在身邊,然今西域與我國通商,事關天下蒼生福脂,當朝大將雖均有過人謀略,卻無你這般的了解對手,經我一夜思量,你確是最合適之人選,你若不去,置西域百姓於何處?置天下蒼生於何處?!”玄宗將此事提到了國家層麵,顯然是希望薛武能夠前往。


    薛武知道,這個差使是不接不行了


    “臣,薛武尊旨。”


    玄宗這才欣慰的拍拍薛武肩頭,將劍遞到了薛武手上。


    “你就用這把劍,將雪下惠的人頭斬下,帶迴京城!”


    薛武雙手將劍捧過頭頂跪謝到


    “臣,定不辱使命!”


    玄宗讚賞的點點頭。


    “陛下,還有一事望陛下能夠恩準。”


    “隻管說來”


    “臣此去,需將臣行蹤保密,隻要臣處於暗處,待機將雪下惠擒獲,這群太平公主的殘黨自然土崩瓦解。”


    玄宗知其做此判斷,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就準了薛武,此事亦秘密告知丞相,薛武行蹤隻向自己匯報即可,讓丞相在西域秘密安排接應之人,然而,姚崇卻欲借此機會對薛武下毒手。


    姚崇進宮受命,告知玄宗,為求不引人注意,協助此次行動的人將在玉門關等候薛武,均為自己家臣中武藝高強之輩,除此之外,姚崇還建議玄宗給予薛武一道可以令其調動西域都護府軍隊的秘旨,以備不測之需。


    玄宗對丞相的安排感到滿意。


    “丞相謀事周詳,聯甚為寬心,薛武,你看還有什麽需要,盡管說來。”


    薛武聽完丞相的安排後亦感周全,剩下的就完全看自己的能力了。


    “謝丞相費心,薛武定當凱旋而還!”向丞相躬身表示了謝意。


    玄宗又對薛武盤橫了一番兄弟間的關愛後,讓薛武迴家自行準備去了。


    自薛武進宮陪伴皇帝以來,每三個月才能迴家探望一次,此番即將遠出,雖準備周全,終是福禍未知,上香拜過已去逝多年的老父親,與母親一塊吃飯絮叨,待到半夜母親入睡後,薛武帶著包裹與青霜劍,悄悄地從薛府的後門走了。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朝時這裏就是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如今唐朝與西域各國的通商更為頻繁,此時的玉門關雖已和漢朝原址不同,卻仍是西域客商往來的休息要地,玉門關城牆高達百尺,連接東西走向的長城,城垣上迎風習習的軍旗上,威武的鐫繡著金色大字“唐”。


    大唐在此處的駐軍多達五千人,此處客商、閑雜、強盜雖往來不斷,治安卻很好。


    出關往西,麵對的就是一望無跡的大漠,出關的客商要在此整備行裝,雇人雇車。而入關客商,經曆了一路的艱辛,在此卸下滿身的疲憊,也正是有了這座沙漠中獨守要道的重要關卡,這裏成為了絲綢之路東方的起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官道的臨街茶鋪,五個人圍坐在一起喝茶閑聊,


    這五人中,西首一書生模樣的白衣少年,腰間懸掛著一柄通體白鞘的寶劍,聽著眾人說話,眼神不時的望著出入城關的人流。坐在白衣少年左手邊的,是這五人年紀較大的中年漢子,鋼針般地絡腮胡密密麻麻的掩蓋著他的腮幫子一直到下巴,剛才的《涼州詞》便是出自他的口中,在他一旁的長發男子樂嗬嗬的用手指叩著中年漢子那把放在桌上的唐刀,“我說大哥,要不是我們兄弟幾個相熟,就您這樣子,打死我也不相信您是個識文斷字之人。”


    長發男子打趣的說著,中年漢子歎了口氣,


    “我這也就是借別人的詩來念叨下,咱們幾個真談得上識文斷字的,還是四弟。”說著用嘴努了努坐在自己對麵的細小漢子。


    細小漢子用手習慣的模了模光頭,傻嗬嗬的說:“大哥,你就別取笑我了,我要是真有那能耐,當初早就考上狀元了,也不至於出家當了個渾和尚。”


    和細小漢子並排坐著的是一個身高力大的大漢,聽到小和尚這麽說他不高興了,手中的板斧用力一揮,啪的一聲,幾人圍坐著的桌角被砍掉了一大塊,大聲嚷嚷起來,


    “不是你不行,實是那此狗官不認人,隻認錢!大哥,我說咱哥幾個何必那麽聽話,我看咱到長安殺了那老狐狸,那才叫痛快!”


    長發男子急忙跳將過來捂著大漢的嘴,茶鋪的的人們都被這大漢的舉動給嚇了一跳,紛紛投來責怪的目光,小和尚笑臉對大夥賠罪。


    “對不住,對不住,家兄性格魯莽,莫怪莫怪”說罷用手猛的拍大漢的後腦,讓他道了個不是,賠了茶鋪的損失,這才無事。


    那帶頭的大漢見經此一鬧,多少也引起了旁人的側目,將白衣少年拉到身前道。


    “你換個地方繼續守著,我們幾個先迴客棧。”白衣少年點頭


    五人起身正欲結賬離開,白衣少年低聲說到


    “來了。”


    五人往城門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彼時西唐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草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草辦並收藏彼時西唐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