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尼山論道,南宗態度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意思,這孔家南宗在孔家的地盤不去講孔聖語錄和儒家經典,竟然講起了陽明先生的心學,不怕被打嘛!”
“陽明先生雖然創立心學,但本質還是儒學,萬曆十二年,從祀孔廟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是朝廷認可的一名真儒。”
“安靜點,你不聽就走人,不要打擾我們,好好做你的生意不行嘛,非要來攪和讀書人的事兒!”
李若漣還待說什麽,附近的一名讀書人低聲訓斥了一聲,言語間滿是鄙視。
若非場合不對,李若漣非得好好懟他們一頓。
足足小半個時辰,孔貞運引經論典,舉例結合自己的感悟將知行合一給講了一遍。
下麵的讀書人個個聽的那是如癡如醉,個個都是麵露思索之色
崇禎很是無語,如果讓來講那就是:知道並不重要,做到才重要,不僅要做到,還有做好,做精,做大,做強,做成事業,則需要非凡的毅力。
陽明心學在後世的影響極大,下至企業家,上到掌權者,有事沒事都拿著這個說事情。
吐槽過後,崇禎心中卻是思索著,孔貞運在這種場合講陽明心學是什麽意思?
是單純的讓讀書人務實,還是在向朝廷表達南宗的態度?
陽明心學三大核心,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今天講了知行合一,那前麵肯定是講過心即理和致良知的。
對這兩點,崇禎是真沒啥研究,實在是太過於唯心了一些,但不妨礙他試探一番,低聲和李若漣嘀咕了幾聲後,李若漣聽的是滿臉的詭異之色。
約莫過了兩刻鍾的時間,一道低沉的鍾聲響起,驚醒了還在思索的眾人,眾人慢慢的抬起頭,將目光看向了高台之上。
“諸位同窗,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孔師,晚輩有一個問題!”
孔貞運的話音剛落,李若漣就站了起來:“孔師,晚輩今日才到,聽說前兩日孔師講了陽明先生的心即理,
陽明先生反對把孔、孟儒家思想是看成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
強調個人的能動性,並說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孔師既然在公開場合講陽明心學,那就是認可陽明心學,從另一個方麵講,陽明先生是反對孔孟之道的。
現在私下裏都在傳皇帝要廢除孔家,您這是借此場合向朝廷表態嗎?還是說,曲阜孔家在於不在,對您或者南宗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靜!
無比的安靜!
每一個聽著李若漣提出的問題時,都被驚到了。
這種公開場合問這種問題,還是把殺孔說出來,這是不想活了嗎?
但也陷入沉思之中,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話的意思就是人在成為聖人的過程中,隻需向自己的內心尋找力量,尋求道理,內心具足一切,無需外求,從外部尋找事物的道理是錯誤的。
如果這話是對的,那他們還讀什麽孔孟經典,那還要孔家做什麽?如果不承認這話,那這幾日所講都是一個笑話。
“放肆,你說這話,安的是什麽心?將孔家、朝廷放在什麽位置?”
“你這是在挑撥曲阜孔家、衢州孔家和朝廷的關係!”
“小友,今日是學問討論,不牽扯政治,不要胡鬧!”
“說,你到底是誰派來攪亂孔師開講的?”
“孔師,不要理他,他就是一介商人,懂什麽陽明心學,純屬於胡扯!”
……
震驚過後,在場眾人紛紛怒斥李若漣,不少人已經擼起袖子,準備揍他一頓了。
李若漣負手而立,怡然不懼,雙眼緊緊的盯著孔貞運:“請孔師解惑!”
“孔師,您……”
“無妨!”
孔貞運擺了擺手,阻止了其他的勸說,看著李若漣,沉聲道:“這位小友,這裏有兩個問題,
第一,讀孔孟和其他學派的書籍不是為了成為聖賢的,是為了明理開智,豐富自己,
古往今來,成聖者有幾人?又有幾人是靠前人的路成為聖賢的?
各學派的創始者,哪個不是在前人基礎上總結,思考的?從這點看,不就是吾性自求嗎?
第二點,孔家在於不在,與老夫而言、與衢州孔家、與天下讀書人而言都不重要,孔府不在了,難道孔聖之道、儒家思想就不存在了嗎?
儒家至今兩千餘年了,出現了多少大儒,他們也沒有立廟,他們的思想不是也傳承下來了嗎?
話又說迴來,在衍聖公稱號出現前,孔聖思想不也傳承了千年了嗎?
孔聖傳承的是思想,不是孔府承載的,所以在與不在,不重要,或者說,孔府的存在是曆代朝廷逼出來。
老夫這麽說,小友能理解嗎?”
李若漣沉默了片刻,低聲道:“孔師既然這樣說,那衢州孔府的意義是什麽?”
“傳承!”
孔貞運不假思索的迴應著:“老夫說的傳承不是傳承孔聖血脈,而是曆代儒家思想的收集和傳承,
或者你可以理解為一座藏書閣、一座可以探討學問的地方,它在哪裏無所謂,姓什麽更無所謂。
這些觀點,隻是老夫如此認為,至於前輩先祖、後世子孫怎麽認為,那不是老夫能控製的。”
“前輩豁達,晚輩受教了!”
說到這裏,李若漣行了個弟子禮後便不再說話,實在是不知道該咋說了。
老頭的態度很明確的,朝廷怎麽處置孔府,他管不到,也不想管。
但他這話讓下麵的讀書人們迷茫了,他們實在是沒有想到孔貞運竟然是這種態度。
如果是這種態度,那皇帝親臨孔府時,也就沒有了為孔府爭取的人了,那孔府就完了,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行了,今日先到這裏,知行合一,諸位同窗暫時不必想太多、想太深,先做到第一層,
記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行了,都散了吧!”
看著逐漸散去的人群,崇禎卻是笑了,甭管孔貞運這話是不是出自內心,今天在這個場合說了,那過幾日廢除孔家的時候阻力就小了很多了。
待周邊沒有了人之後,崇禎低沉道:“去孔府傳旨吧!”
“陽明先生雖然創立心學,但本質還是儒學,萬曆十二年,從祀孔廟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是朝廷認可的一名真儒。”
“安靜點,你不聽就走人,不要打擾我們,好好做你的生意不行嘛,非要來攪和讀書人的事兒!”
李若漣還待說什麽,附近的一名讀書人低聲訓斥了一聲,言語間滿是鄙視。
若非場合不對,李若漣非得好好懟他們一頓。
足足小半個時辰,孔貞運引經論典,舉例結合自己的感悟將知行合一給講了一遍。
下麵的讀書人個個聽的那是如癡如醉,個個都是麵露思索之色
崇禎很是無語,如果讓來講那就是:知道並不重要,做到才重要,不僅要做到,還有做好,做精,做大,做強,做成事業,則需要非凡的毅力。
陽明心學在後世的影響極大,下至企業家,上到掌權者,有事沒事都拿著這個說事情。
吐槽過後,崇禎心中卻是思索著,孔貞運在這種場合講陽明心學是什麽意思?
是單純的讓讀書人務實,還是在向朝廷表達南宗的態度?
陽明心學三大核心,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今天講了知行合一,那前麵肯定是講過心即理和致良知的。
對這兩點,崇禎是真沒啥研究,實在是太過於唯心了一些,但不妨礙他試探一番,低聲和李若漣嘀咕了幾聲後,李若漣聽的是滿臉的詭異之色。
約莫過了兩刻鍾的時間,一道低沉的鍾聲響起,驚醒了還在思索的眾人,眾人慢慢的抬起頭,將目光看向了高台之上。
“諸位同窗,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孔師,晚輩有一個問題!”
孔貞運的話音剛落,李若漣就站了起來:“孔師,晚輩今日才到,聽說前兩日孔師講了陽明先生的心即理,
陽明先生反對把孔、孟儒家思想是看成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
強調個人的能動性,並說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孔師既然在公開場合講陽明心學,那就是認可陽明心學,從另一個方麵講,陽明先生是反對孔孟之道的。
現在私下裏都在傳皇帝要廢除孔家,您這是借此場合向朝廷表態嗎?還是說,曲阜孔家在於不在,對您或者南宗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靜!
無比的安靜!
每一個聽著李若漣提出的問題時,都被驚到了。
這種公開場合問這種問題,還是把殺孔說出來,這是不想活了嗎?
但也陷入沉思之中,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話的意思就是人在成為聖人的過程中,隻需向自己的內心尋找力量,尋求道理,內心具足一切,無需外求,從外部尋找事物的道理是錯誤的。
如果這話是對的,那他們還讀什麽孔孟經典,那還要孔家做什麽?如果不承認這話,那這幾日所講都是一個笑話。
“放肆,你說這話,安的是什麽心?將孔家、朝廷放在什麽位置?”
“你這是在挑撥曲阜孔家、衢州孔家和朝廷的關係!”
“小友,今日是學問討論,不牽扯政治,不要胡鬧!”
“說,你到底是誰派來攪亂孔師開講的?”
“孔師,不要理他,他就是一介商人,懂什麽陽明心學,純屬於胡扯!”
……
震驚過後,在場眾人紛紛怒斥李若漣,不少人已經擼起袖子,準備揍他一頓了。
李若漣負手而立,怡然不懼,雙眼緊緊的盯著孔貞運:“請孔師解惑!”
“孔師,您……”
“無妨!”
孔貞運擺了擺手,阻止了其他的勸說,看著李若漣,沉聲道:“這位小友,這裏有兩個問題,
第一,讀孔孟和其他學派的書籍不是為了成為聖賢的,是為了明理開智,豐富自己,
古往今來,成聖者有幾人?又有幾人是靠前人的路成為聖賢的?
各學派的創始者,哪個不是在前人基礎上總結,思考的?從這點看,不就是吾性自求嗎?
第二點,孔家在於不在,與老夫而言、與衢州孔家、與天下讀書人而言都不重要,孔府不在了,難道孔聖之道、儒家思想就不存在了嗎?
儒家至今兩千餘年了,出現了多少大儒,他們也沒有立廟,他們的思想不是也傳承下來了嗎?
話又說迴來,在衍聖公稱號出現前,孔聖思想不也傳承了千年了嗎?
孔聖傳承的是思想,不是孔府承載的,所以在與不在,不重要,或者說,孔府的存在是曆代朝廷逼出來。
老夫這麽說,小友能理解嗎?”
李若漣沉默了片刻,低聲道:“孔師既然這樣說,那衢州孔府的意義是什麽?”
“傳承!”
孔貞運不假思索的迴應著:“老夫說的傳承不是傳承孔聖血脈,而是曆代儒家思想的收集和傳承,
或者你可以理解為一座藏書閣、一座可以探討學問的地方,它在哪裏無所謂,姓什麽更無所謂。
這些觀點,隻是老夫如此認為,至於前輩先祖、後世子孫怎麽認為,那不是老夫能控製的。”
“前輩豁達,晚輩受教了!”
說到這裏,李若漣行了個弟子禮後便不再說話,實在是不知道該咋說了。
老頭的態度很明確的,朝廷怎麽處置孔府,他管不到,也不想管。
但他這話讓下麵的讀書人們迷茫了,他們實在是沒有想到孔貞運竟然是這種態度。
如果是這種態度,那皇帝親臨孔府時,也就沒有了為孔府爭取的人了,那孔府就完了,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行了,今日先到這裏,知行合一,諸位同窗暫時不必想太多、想太深,先做到第一層,
記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行了,都散了吧!”
看著逐漸散去的人群,崇禎卻是笑了,甭管孔貞運這話是不是出自內心,今天在這個場合說了,那過幾日廢除孔家的時候阻力就小了很多了。
待周邊沒有了人之後,崇禎低沉道:“去孔府傳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