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秦王勸言,福王抉擇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王端著酒杯看著西安的方向,又看了看北京的方向,最後看著福王。
一仰頭,一杯酒灌進了口中。
隨後將酒杯重重的摔在地上,仿佛在發泄著心中的鬱悶。
對這一切,福王依舊麵色平淡。
“常洵王兄,早做打算,等你以後到了京城,王弟迴請您,告辭!”
ps:按照秦王世係排輩,秦王和福王是同一輩份的人,都是崇禎的叔叔輩。
秦王說完,朝著福王拱了一手,轉身離開了長亭。
一句話,讓臉色一直平淡的福王臉色微變。
想要說什麽的時候,秦王已經進入了馬車之中。
“福王殿下,末將等還有軍務在身,告辭!”
滕藻和陳權朝著福王一抱拳,轉身上馬,手一揮,車隊緩緩動了起來。
驛站旁邊一輛馬車也匯入了車隊之中,那車中就是他給秦王準備的一些糕點。
看著緩緩消失在自己視線中的秦王馬車,福王慢慢坐了下來,腦海中滿是秦王離去的那句話。
那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但卻是透露了很多的信息。
過了好一會兒,福王下意識的提起酒壺倒酒,卻是發現酒已經喝完了,這才驚醒。
轉頭看了看亭子外的王府文官:“秦王最後的話,你們怎麽看?”
王府左長史陳長安低聲道:“大王,秦王話裏有話,下官分析有幾層含義先說說,其他幾位再行補充。”
“第一,秦王似乎知道一些什麽內幕,所以才會勸大王好自為之,而且必定與朝廷有重大關係,
如果隻是針對平時的一些事情,不至於用早做打算來勸說。
其次,第二句話是「等王兄迴北京城」,這句話的意思是大王以後肯定會北京城,
可大明藩王律令,未得宣召,藩王不得迴京,大王已經來洛陽十四年了,也未迴京過,
細數大明兩百餘年六十餘位親王,迴過北京城的親王屈指可數,以大王的尊貴也不行,秦王這話是什麽意思?
是說陛下以後對其它親王動手,還是隻針對大王?或者說以後廢除大明律令未得宣召不得入京的規定?
第三,秦王最後「迴請您」,這就說明秦王不會死,
聖旨上說秦王府犯了九條大罪,其中有四項罪名都能廢除秦王爵位,但卻隻是押送迴京,
這究竟是陛下不敢殺,還是不能殺,或者說不想殺?
更是說以後親王之間還能經常見麵?”
陳長安每分析一個問題,王府眾人臉色都變了一分,到了最後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大王,這是下官的一些分析,或許其他大人還有別的想法。”
福王點了點頭,看著王府其他人,右長史薛明海眉頭緊皺。
“大王,對於秦王的話,下官認為重點在「早做打算」上,說句大不敬的話,大王這些年……”
薛明海話裏的意思很明顯了,沉頓了片刻後繼續道:“國庫空虛,九邊欠餉,衛所糜爛,朝臣結黨,
閹黨查抄了多少銀子我們不知道,但秦王府的車隊初略估算一下,起碼千萬左右,國庫至少兩三年內不缺銀子,
陛下又在整頓兵政,又有孫承宗、袁可立、韓癀等能臣,或許會挽迴大明的頹敗之勢,
銀子從哪裏來?肯定是抄家滅族來的快,所以……”
“所以,秦王話裏的意思是,趁著現在皇帝沒有對眾親王動手,讓大王早點做打算,
大王是皇帝的親叔叔,又捐獻了家產,皇帝網開一麵,保全大王?”
“下官是這麽猜測的。”
“可即便皇帝徹底掌控的朝局,他拿什麽名義來動眾親王呢?大明律令可不適用親王。”
“幼稚!”
薛明海怒喝了一聲:“扣個謀反的罪名行不行?魚腹藏書?洛河獻碑?這些能不能來一次?陛下兵權在手,還不是想怎麽說就怎麽說?”
“行了,都別吵了!”
福王揮了揮手:“此事本王總覺得有蹊蹺,陳長史,派人去西安府和北京城,查一查,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消息。”
“順便給本王寫一封請罪奏疏,責任都由本王承擔!”
福王說完,便出了長亭上了馬車,緩緩朝著城中而去。
上了馬車的福王臉色由平淡瞬間變的有些複雜,王府眾官的猜測不無道理。
他自己判斷,皇帝肯定會對親王動手的,隻是早晚的問題。
另一邊秦王的車隊中,滕藻和陳權兩人騎著馬並肩走著。
“滕兄,我還以為秦王會向福王訴苦呢,結果啥事也沒有。”
“的確,超乎我們的想象了!”
滕藻也鬆了口氣,他還真怕秦王對著福王訴苦,借著酒勁怒罵皇帝,那他們可就完蛋了,現在這種結果自然是最好的。
“陳兄,此事我覺得你還是寫封信立刻送迴……”
“陳指揮使、滕指揮使,請過來一趟!”
滕藻的話還沒有說完,秦王馬車的簾子就掀開了,傳來了秦王的聲音,
等兩人到了跟前後,秦王從窗戶遞出一封信:“這是本王與福王相見的前後經過,本王寫好了請罪的折子,你們看看有沒有問題,沒問題就派人送迴去北京城吧!”
兩人接過看了一遍後,陳權眼中滿是意外:“秦王,這……”
“此事是本王之過,自然由本王承擔責任,都有那麽多罪名了,也不在乎這一個。”
“多謝秦王殿下!”
兩人也不客套,隨後陳權又快速寫了一封信,連同秦王的請罪信一並安排人加急送往北京城。
幾天的後,秦王、福王、陳權、洛陽知府、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等人的信先後送到了東暖閣。
正被祭天事情忙的不可開交的崇禎聽見王承恩的稟報後,也很是奇怪。
當他拆開看完了眾人的信後,才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陳權的信是描述了福王與秦王相見的前因後果及過程,很是細致。
洛陽官府的信是說自己的無奈,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信則是彈劾福王違反了大明藩王律令,請皇帝責罰。
而福王和秦王的信則是向自己請罪,將罪責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崇禎將陳權的折子拿在手上,輕輕的拍打著,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容。
一仰頭,一杯酒灌進了口中。
隨後將酒杯重重的摔在地上,仿佛在發泄著心中的鬱悶。
對這一切,福王依舊麵色平淡。
“常洵王兄,早做打算,等你以後到了京城,王弟迴請您,告辭!”
ps:按照秦王世係排輩,秦王和福王是同一輩份的人,都是崇禎的叔叔輩。
秦王說完,朝著福王拱了一手,轉身離開了長亭。
一句話,讓臉色一直平淡的福王臉色微變。
想要說什麽的時候,秦王已經進入了馬車之中。
“福王殿下,末將等還有軍務在身,告辭!”
滕藻和陳權朝著福王一抱拳,轉身上馬,手一揮,車隊緩緩動了起來。
驛站旁邊一輛馬車也匯入了車隊之中,那車中就是他給秦王準備的一些糕點。
看著緩緩消失在自己視線中的秦王馬車,福王慢慢坐了下來,腦海中滿是秦王離去的那句話。
那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但卻是透露了很多的信息。
過了好一會兒,福王下意識的提起酒壺倒酒,卻是發現酒已經喝完了,這才驚醒。
轉頭看了看亭子外的王府文官:“秦王最後的話,你們怎麽看?”
王府左長史陳長安低聲道:“大王,秦王話裏有話,下官分析有幾層含義先說說,其他幾位再行補充。”
“第一,秦王似乎知道一些什麽內幕,所以才會勸大王好自為之,而且必定與朝廷有重大關係,
如果隻是針對平時的一些事情,不至於用早做打算來勸說。
其次,第二句話是「等王兄迴北京城」,這句話的意思是大王以後肯定會北京城,
可大明藩王律令,未得宣召,藩王不得迴京,大王已經來洛陽十四年了,也未迴京過,
細數大明兩百餘年六十餘位親王,迴過北京城的親王屈指可數,以大王的尊貴也不行,秦王這話是什麽意思?
是說陛下以後對其它親王動手,還是隻針對大王?或者說以後廢除大明律令未得宣召不得入京的規定?
第三,秦王最後「迴請您」,這就說明秦王不會死,
聖旨上說秦王府犯了九條大罪,其中有四項罪名都能廢除秦王爵位,但卻隻是押送迴京,
這究竟是陛下不敢殺,還是不能殺,或者說不想殺?
更是說以後親王之間還能經常見麵?”
陳長安每分析一個問題,王府眾人臉色都變了一分,到了最後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大王,這是下官的一些分析,或許其他大人還有別的想法。”
福王點了點頭,看著王府其他人,右長史薛明海眉頭緊皺。
“大王,對於秦王的話,下官認為重點在「早做打算」上,說句大不敬的話,大王這些年……”
薛明海話裏的意思很明顯了,沉頓了片刻後繼續道:“國庫空虛,九邊欠餉,衛所糜爛,朝臣結黨,
閹黨查抄了多少銀子我們不知道,但秦王府的車隊初略估算一下,起碼千萬左右,國庫至少兩三年內不缺銀子,
陛下又在整頓兵政,又有孫承宗、袁可立、韓癀等能臣,或許會挽迴大明的頹敗之勢,
銀子從哪裏來?肯定是抄家滅族來的快,所以……”
“所以,秦王話裏的意思是,趁著現在皇帝沒有對眾親王動手,讓大王早點做打算,
大王是皇帝的親叔叔,又捐獻了家產,皇帝網開一麵,保全大王?”
“下官是這麽猜測的。”
“可即便皇帝徹底掌控的朝局,他拿什麽名義來動眾親王呢?大明律令可不適用親王。”
“幼稚!”
薛明海怒喝了一聲:“扣個謀反的罪名行不行?魚腹藏書?洛河獻碑?這些能不能來一次?陛下兵權在手,還不是想怎麽說就怎麽說?”
“行了,都別吵了!”
福王揮了揮手:“此事本王總覺得有蹊蹺,陳長史,派人去西安府和北京城,查一查,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消息。”
“順便給本王寫一封請罪奏疏,責任都由本王承擔!”
福王說完,便出了長亭上了馬車,緩緩朝著城中而去。
上了馬車的福王臉色由平淡瞬間變的有些複雜,王府眾官的猜測不無道理。
他自己判斷,皇帝肯定會對親王動手的,隻是早晚的問題。
另一邊秦王的車隊中,滕藻和陳權兩人騎著馬並肩走著。
“滕兄,我還以為秦王會向福王訴苦呢,結果啥事也沒有。”
“的確,超乎我們的想象了!”
滕藻也鬆了口氣,他還真怕秦王對著福王訴苦,借著酒勁怒罵皇帝,那他們可就完蛋了,現在這種結果自然是最好的。
“陳兄,此事我覺得你還是寫封信立刻送迴……”
“陳指揮使、滕指揮使,請過來一趟!”
滕藻的話還沒有說完,秦王馬車的簾子就掀開了,傳來了秦王的聲音,
等兩人到了跟前後,秦王從窗戶遞出一封信:“這是本王與福王相見的前後經過,本王寫好了請罪的折子,你們看看有沒有問題,沒問題就派人送迴去北京城吧!”
兩人接過看了一遍後,陳權眼中滿是意外:“秦王,這……”
“此事是本王之過,自然由本王承擔責任,都有那麽多罪名了,也不在乎這一個。”
“多謝秦王殿下!”
兩人也不客套,隨後陳權又快速寫了一封信,連同秦王的請罪信一並安排人加急送往北京城。
幾天的後,秦王、福王、陳權、洛陽知府、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等人的信先後送到了東暖閣。
正被祭天事情忙的不可開交的崇禎聽見王承恩的稟報後,也很是奇怪。
當他拆開看完了眾人的信後,才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陳權的信是描述了福王與秦王相見的前因後果及過程,很是細致。
洛陽官府的信是說自己的無奈,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信則是彈劾福王違反了大明藩王律令,請皇帝責罰。
而福王和秦王的信則是向自己請罪,將罪責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崇禎將陳權的折子拿在手上,輕輕的拍打著,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