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 強硬的兵部尚書,飛雷炮下的真理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說看!”
崇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中來了興趣。
群臣也都是好奇的看著侯恂,看看到底是什麽不成熟的建議。
侯恂沉聲道:“陛下,臣匯總過扶桑的情報,福岡、佐賀、濃尾、大阪、關東、越後五大平原合計差不多有三十九萬頃,
加上一些其他地方的小平原,估摸著至少有五十萬頃左右,折合下來是五千萬畝,
即便是除去三成的居住用地,那也還有三千五百萬畝,可如今他們隻開發出來不足兩千萬畝,
臣以為在控製扶桑人口數量的基礎上,保留有生力量,就算他一千萬人吧,除去兩成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那也還有八百萬人,讓他們開墾耕地並種植,
若是全部開墾出來,人均四畝半,由我們提供一些技術和農具等等,問題不大。
即便是畝產兩石,也是七千萬石,征收五成,也能得到三千五百萬石,能極大的緩解我們大災的問題。”
嘶……
聽著侯恂的想法,群臣倒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是驚駭之色。
要知道根據統計扶桑是一千五百萬左右的人口,他這麽一算賬,東征大軍至少要屠掉五百萬人,東征軍大軍人均要幹掉十六七人。
這是五百萬人,不是五十萬人。
他們東征的口號是覆滅扶桑,但這也隻是喊一喊而已,打殘並奴役他們。
縱觀華夏曆史,中原王朝征伐周邊敵國,是打殘了不少,但從未有過一次大戰屠戮敵國數百萬人口的。
史書上記載的所謂滅國就是指國家被其他國家以軍事手段完全摧毀或征服,國家的實體不存在,或者統治者不存在了,不是將整個敵國的百姓徹底給屠滅了。
即便是去年的對建奴的犁庭掃穴,但那也隻是將建奴的貴族、軍士、騎兵、旗人等有生力量給幹掉了。
驚駭過後,眾人麵露思索之色,連禮部尚書、農業研究院等幾個平日裏少殺伐的都隱約有意動之色。
扶桑帶給大明的傷痛,以及在大明數百萬百姓和扶桑數百萬百姓麵前,他們毫不他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岐黃研究院院長張景嶽臉上一陣糾結過後,也是麵露殺機。
他是救死扶傷的醫士,在他的眼中應該是無國界、無身份的,但他曾經是一名遼東的底層武將。
看著眾人思索的神色,崇禎很是欣慰,在大災麵前,大臣們很是團結。
東征最終會幹掉多少扶桑人,他不清楚,但截止送迴的戰報,已經是一百三四十萬了,估摸著最後兩百萬應該是有的。
“東征的事情,朕自有打算,諸位愛卿也都記著,對外的戰爭,我們絕對不能帶著某種目的去殺戮,多考慮考慮軍士退伍之後的生活。
現在商討的是如何應對未來三年可能出現的持續性旱災的問題。”
崇禎說完這話,心中歎息了一聲。
後世的警察等處決或者擊斃歹徒後都得進行心理輔導,有些戰後活下來的老兵頂不住心理壓力自殺了。
到底是因為後世和平少殺伐的接受能力問題,還是國家比較重視,還是說真的會產生心理問題。
這些東西他不清楚,軍士也不同於專門行刑的劊子手等等,所以,他寧願眼光放的長遠一些。
“陛下,前兩條是沒問題,扶桑那邊肯定能提供,是多與少的問題,海外諸國這邊就不好說了。”
“咱們的瓷器、漆器、絲綢、茶葉等等都是他們最需要的,這些咱們這邊根本就不缺,咱們運過去,隻要糧食!”
“海外諸國到底有多少,咱們不清楚,但鄭和下西洋有清晰記載的是四十五個,其中不少都是盛產水稻的,
一個國家買個五十萬石,也有兩千萬石糧食了,咱們有戰船,運輸根本不是問題。”
“對,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即便是不能徹底的解決大災的問題,但大幅度的緩解還是可以做到的。”
“諸位太樂觀了一些!”
孫承宗一句話打斷了眾人的討論,不待眾人詢問,孫承宗繼續道:“諸位,本閣是擔心若是海外諸國得知我們大旱,刻意提高糧價,
或者直接不賣給我們,等著我們內亂,趁機在沿海搞事情,
畢竟他們對我們虎視眈眈很久了,巴不得我們亂,好渾水摸魚!”
“哼!”
兵部尚書侯恂冷哼了一聲:“孫閣老,他們若是賣給我們,哪怕價格高一些,我們也能接受,大家互惠互利,
可他們若是刻意針對、等待我們內亂,那就別怪我們三大水師一起南下了,
我就不信,三五百艘的蒼山戰船在,這些海外諸國還能翻起什麽浪花,將他們打老實了、打殘了,到時候就不是買了,而是直接讓他們賠償我們出兵所耗費的軍需了。
若是不主動賠償,那就別怪我們直接動手將他們的國土給打下來了,到時候奴役了他們。”
我艸……
眾人心中又是一陣粗口的聲音,看著侯恂眼中滿是古怪之色。
不過眾人心中卻是莫名的安定了下來,因為他們有絕對的底氣所在。
崇禎很是滿意,侯恂的態度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讓他想起了後世那句極其出名的話: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大明的火器至少已經領先了海外諸國一代以上了,有絕對的底氣麵對任何的敵對武力。
解決了大旱的後顧之憂後,年終總結的氣氛就輕鬆多了。
“陛下,工部今年的主要工作除了完成東征所需物資之外,就是寧遠互市的建造和遼東遼河分支人工運河的開鑿,
目前寧遠互市已經進入了收尾的階段,最遲一個月就能徹底的完成,
運河的開鑿目前是一切順利,現在參與的百姓是十萬餘人,按照如今的進度,三年內肯定完成,到時候遼河流域出現洪水的可能性降低,遼澤將徹底的成為曆史。
不僅如此,寧遠互市的物資可以沿著運河北上,抵達沈陽,然後在沈陽那邊分流進入遼河往東北,進入柳河往西北,
沿途物資都可以沿著運河南下到達寧遠或者進入大海沿著海岸線過鴨綠江後進入朝鮮,遼東區域將徹底盤活。”
工部尚書範景文很是興奮:“臣和欽天監監正商議過,寧遠互市的開啟定為崇禎五年的穀雨!”
眾人微微錯愕,穀雨離著現在還有近四個月,除去過年休沐,加上清理和收尾,最多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空出兩個月做什麽?
對此,崇禎好奇道:“有什麽說法?”
崇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中來了興趣。
群臣也都是好奇的看著侯恂,看看到底是什麽不成熟的建議。
侯恂沉聲道:“陛下,臣匯總過扶桑的情報,福岡、佐賀、濃尾、大阪、關東、越後五大平原合計差不多有三十九萬頃,
加上一些其他地方的小平原,估摸著至少有五十萬頃左右,折合下來是五千萬畝,
即便是除去三成的居住用地,那也還有三千五百萬畝,可如今他們隻開發出來不足兩千萬畝,
臣以為在控製扶桑人口數量的基礎上,保留有生力量,就算他一千萬人吧,除去兩成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那也還有八百萬人,讓他們開墾耕地並種植,
若是全部開墾出來,人均四畝半,由我們提供一些技術和農具等等,問題不大。
即便是畝產兩石,也是七千萬石,征收五成,也能得到三千五百萬石,能極大的緩解我們大災的問題。”
嘶……
聽著侯恂的想法,群臣倒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是驚駭之色。
要知道根據統計扶桑是一千五百萬左右的人口,他這麽一算賬,東征大軍至少要屠掉五百萬人,東征軍大軍人均要幹掉十六七人。
這是五百萬人,不是五十萬人。
他們東征的口號是覆滅扶桑,但這也隻是喊一喊而已,打殘並奴役他們。
縱觀華夏曆史,中原王朝征伐周邊敵國,是打殘了不少,但從未有過一次大戰屠戮敵國數百萬人口的。
史書上記載的所謂滅國就是指國家被其他國家以軍事手段完全摧毀或征服,國家的實體不存在,或者統治者不存在了,不是將整個敵國的百姓徹底給屠滅了。
即便是去年的對建奴的犁庭掃穴,但那也隻是將建奴的貴族、軍士、騎兵、旗人等有生力量給幹掉了。
驚駭過後,眾人麵露思索之色,連禮部尚書、農業研究院等幾個平日裏少殺伐的都隱約有意動之色。
扶桑帶給大明的傷痛,以及在大明數百萬百姓和扶桑數百萬百姓麵前,他們毫不他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岐黃研究院院長張景嶽臉上一陣糾結過後,也是麵露殺機。
他是救死扶傷的醫士,在他的眼中應該是無國界、無身份的,但他曾經是一名遼東的底層武將。
看著眾人思索的神色,崇禎很是欣慰,在大災麵前,大臣們很是團結。
東征最終會幹掉多少扶桑人,他不清楚,但截止送迴的戰報,已經是一百三四十萬了,估摸著最後兩百萬應該是有的。
“東征的事情,朕自有打算,諸位愛卿也都記著,對外的戰爭,我們絕對不能帶著某種目的去殺戮,多考慮考慮軍士退伍之後的生活。
現在商討的是如何應對未來三年可能出現的持續性旱災的問題。”
崇禎說完這話,心中歎息了一聲。
後世的警察等處決或者擊斃歹徒後都得進行心理輔導,有些戰後活下來的老兵頂不住心理壓力自殺了。
到底是因為後世和平少殺伐的接受能力問題,還是國家比較重視,還是說真的會產生心理問題。
這些東西他不清楚,軍士也不同於專門行刑的劊子手等等,所以,他寧願眼光放的長遠一些。
“陛下,前兩條是沒問題,扶桑那邊肯定能提供,是多與少的問題,海外諸國這邊就不好說了。”
“咱們的瓷器、漆器、絲綢、茶葉等等都是他們最需要的,這些咱們這邊根本就不缺,咱們運過去,隻要糧食!”
“海外諸國到底有多少,咱們不清楚,但鄭和下西洋有清晰記載的是四十五個,其中不少都是盛產水稻的,
一個國家買個五十萬石,也有兩千萬石糧食了,咱們有戰船,運輸根本不是問題。”
“對,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即便是不能徹底的解決大災的問題,但大幅度的緩解還是可以做到的。”
“諸位太樂觀了一些!”
孫承宗一句話打斷了眾人的討論,不待眾人詢問,孫承宗繼續道:“諸位,本閣是擔心若是海外諸國得知我們大旱,刻意提高糧價,
或者直接不賣給我們,等著我們內亂,趁機在沿海搞事情,
畢竟他們對我們虎視眈眈很久了,巴不得我們亂,好渾水摸魚!”
“哼!”
兵部尚書侯恂冷哼了一聲:“孫閣老,他們若是賣給我們,哪怕價格高一些,我們也能接受,大家互惠互利,
可他們若是刻意針對、等待我們內亂,那就別怪我們三大水師一起南下了,
我就不信,三五百艘的蒼山戰船在,這些海外諸國還能翻起什麽浪花,將他們打老實了、打殘了,到時候就不是買了,而是直接讓他們賠償我們出兵所耗費的軍需了。
若是不主動賠償,那就別怪我們直接動手將他們的國土給打下來了,到時候奴役了他們。”
我艸……
眾人心中又是一陣粗口的聲音,看著侯恂眼中滿是古怪之色。
不過眾人心中卻是莫名的安定了下來,因為他們有絕對的底氣所在。
崇禎很是滿意,侯恂的態度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讓他想起了後世那句極其出名的話: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大明的火器至少已經領先了海外諸國一代以上了,有絕對的底氣麵對任何的敵對武力。
解決了大旱的後顧之憂後,年終總結的氣氛就輕鬆多了。
“陛下,工部今年的主要工作除了完成東征所需物資之外,就是寧遠互市的建造和遼東遼河分支人工運河的開鑿,
目前寧遠互市已經進入了收尾的階段,最遲一個月就能徹底的完成,
運河的開鑿目前是一切順利,現在參與的百姓是十萬餘人,按照如今的進度,三年內肯定完成,到時候遼河流域出現洪水的可能性降低,遼澤將徹底的成為曆史。
不僅如此,寧遠互市的物資可以沿著運河北上,抵達沈陽,然後在沈陽那邊分流進入遼河往東北,進入柳河往西北,
沿途物資都可以沿著運河南下到達寧遠或者進入大海沿著海岸線過鴨綠江後進入朝鮮,遼東區域將徹底盤活。”
工部尚書範景文很是興奮:“臣和欽天監監正商議過,寧遠互市的開啟定為崇禎五年的穀雨!”
眾人微微錯愕,穀雨離著現在還有近四個月,除去過年休沐,加上清理和收尾,最多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空出兩個月做什麽?
對此,崇禎好奇道:“有什麽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