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對世襲動刀子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位愛卿,你們中有一部分都是十年寒窗苦讀出來的,然後為政一方,經曆多次升遷,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如今的你們,又何嚐不是當初你們還在微末之中仰望的大人物呢?
你們是不是在年輕的時候,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曾指天罵地:等老子考中進士,主政一方的時候,一定要給普通百姓一條活路?
你們是不是忘了,當初在遇見這種被人頂替、打壓的時候曾發下誓言,等老子進入中樞的時候,一定要改變這種操蛋的現狀?
現在你們成了大人物,就要阻斷曾經如你們一樣微末的底層百姓們向上的路?
你們是不是就活成了你們曾經最討厭的存在?
把持著向上的路,你們就成了世家門閥、異黨,而自古以來世家門閥的下場都不怎麽好。”
皇帝剛開始的幾句話,群臣眼神微動,似乎想起了曾經挑燈夜戰、寄居籬下的自己。
可不待他們仔細迴味皇帝的話,皇帝最後的一句話卻是讓他們心神巨震,身體都輕微的哆嗦著。
門閥世家沒什麽好下場,這不就是在警告他們?
更何況,他們離門閥世家還差的遠,強如傳承兩千年的孔家還不是翻手之間,分崩離析了?
他們在孔家麵前算個啥?在皇帝眼中更不是什麽了。
看著群臣變化的臉色,崇禎淡淡道:“既然話已經說到這裏了,那朕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了,武將世襲必須要加以調整,
這不僅是節約軍餉,也是釋放武官空間,更是為了大明軍隊長久、健康、穩定的發展,希望諸位愛卿能理解朕的一番良苦用心。”
“請陛下示下!”
“請陛下示下!”
袁可立和孫承宗對視了一眼,站了出來,聲音驚醒了還在猶豫的群臣。
而後英國公、李邦華、騰驤四衛、禁軍的武將也迅速的站了出來。
到了這一刻,群臣已經沒有選擇了,也隻能站了出來。
看到這一幕,崇禎笑了,沉聲道:“當然了朕也不是不近人情,畢竟他們的先輩為大明做出了貢獻,朕思考再三,有幾點想法,
第一,即日起,嚴格限製武將世襲的封賞,不能隨隨便便上奏一下就能給一個,哪怕是掛職的也不行。
第二,提高武將世襲的標準線,隻有衛所指揮使、指揮使同知級別的武將才可以世襲,且世襲降一等錄用,且無論什麽功勞隻能有一子世襲;
第三,現有的世襲武將,朕給他們一次機會,自詔書頒發之日起,他們可以自行選擇一個兵科學習,學習地點就是所屬衛學。
給他們一年的時間,考核達標的,可以補實缺,
考核未達標的,直接廢除世襲資格,
大考時間定位明年十月初一,地點在北京講武堂,朕親自出題、監考。
錦衣衛會對考過的人全麵調查,嚴防暗中走關係的。
第四,在明年大考出來之前,暫停發放蒙蔭和世襲掛職官員的俸祿,考過的補發並加半年俸祿,未過的就不發了。
嗯……先這麽四點吧,諸位有什麽想法、疑問可以先交流一下,等會提出來!”
群臣聽完後,開始小聲嘀咕著。
好一會兒後,吏部尚書房壯麗出班道:“陛下,第二點降一級錄用,是不是意味著衛指揮使可以世襲兩次,指揮同知隻能世襲一次?”
“對!”
“陛下,關於第三點臣也有些疑問,武將世襲大多都是一個官職,無實際職權,也不掌印,想要掌印就必須要參加每五年一次的‘軍政選賢能’的考核,
可八成以上的世襲武將都不會參加,而是繼續掛著頭銜拿一份俸祿而已。
如果他們不參加陛下給的一年考核,繼續拿俸祿呢?”
“嗬嗬……”
崇禎冷笑了一聲:“不願意參加的,那就視為考核不合格,自然是直接廢除世襲資格了,大明軍政不養閑人。”
“陛下,臣對第三點也有疑惑,馬、歩、炮、工、水、軸、術六個兵科,術兵科是實操演武,蒙蔭和世襲之人是隻考理論,還是要考術科?”
“先考理論,術科作為加分項,分數決定著補缺優先!”
“陛下,現在既然都已經定下來了,但臣擔心蒙蔭、世襲的人會反對,畢竟這兩者有一兩萬人,萬一再閃動一些文官武將,到時候鬧騰起來?”
“朕這是通知,不是征求他們的意見和想法。
按照朕的要求來則罷了,敢鬧騰,輕則廢除資格,重則直接砍了!”
……
一連十幾個問題後,群臣安靜了下來。
崇禎背負雙手:“既然諸位都沒有意見了,那武將世襲標準之事交由內閣製定,英國公和幾位勳貴也一並參加。
明日先將蒙蔭、世襲之事刊印在大明日報上且明詔各州縣,讓所有人提前準備好!”
“臣等遵旨!”
內閣和勳貴齊刷刷的迴應著。
自此,蒙蔭、世襲兩件事情就此定了下來。
他這兩件事情標準的製定安排很有意思,蒙蔭文官交給了武將為首的英國公,世襲和蒙蔭武官的卻是交給了文官為首的內閣,相互製約。
武將世襲雖然大多數數是一個頭銜,領個俸祿,想掌印需要參加選賢,但並不是絕對的。
隻要家族實力夠嗆,也不用參加選賢,就能直接世襲實缺。
若是考中武舉人也能立刻就能補缺。
武將世家,隻要老子稍微管的嚴一些,考中武舉人的概率比普通人大太多了,畢竟練武沒有一些家底可是扛不住消耗的。
或者疏通關係,也是可以的,且這一類的是最多的。
群臣以為這其中的貓膩他不清楚,可惜有錦衣衛這把刀,他知道的遠比群臣都清楚。
皇權需要絕對鐵杆集團的擁護,這不假,也是為什麽太祖封那麽多公侯伯爵的一個原因。
但並不是說需要如此龐大的世襲武將來維護。
隻要他想,隨時都能扶持幾個絕對忠心的家族來維護皇權。
他始終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隻要百姓認可皇權,造反的可能就越低。
世襲、蒙蔭將中高層武將官職堵死了,下麵的人上不來,還怎麽收獲民心?
可若是上來的這群人能有真才實學倒也罷了,正如李邦華整頓兵備調查的結果一樣,十個裏麵九個都是紈絝子弟,啥都不懂。
可以這麽說,曆史上大明亡國,絕對有這一群王八蛋的部分‘功勞’。
這就是為什麽他強勢對蒙蔭和世襲改變的主要原因了。
而且對這兩個製度加以限製,還關係到他接下來的一個大動作,一個事關大明數百年國運穩固、華夏屹立世界之巔的大動作。
雖然時不成熟,但提前準備總是好的。
一念至此,崇禎沉聲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事上奏?”
話音剛落,英國公張維賢站再次出班:“陛下,臣還有事上奏!”
如今的你們,又何嚐不是當初你們還在微末之中仰望的大人物呢?
你們是不是在年輕的時候,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曾指天罵地:等老子考中進士,主政一方的時候,一定要給普通百姓一條活路?
你們是不是忘了,當初在遇見這種被人頂替、打壓的時候曾發下誓言,等老子進入中樞的時候,一定要改變這種操蛋的現狀?
現在你們成了大人物,就要阻斷曾經如你們一樣微末的底層百姓們向上的路?
你們是不是就活成了你們曾經最討厭的存在?
把持著向上的路,你們就成了世家門閥、異黨,而自古以來世家門閥的下場都不怎麽好。”
皇帝剛開始的幾句話,群臣眼神微動,似乎想起了曾經挑燈夜戰、寄居籬下的自己。
可不待他們仔細迴味皇帝的話,皇帝最後的一句話卻是讓他們心神巨震,身體都輕微的哆嗦著。
門閥世家沒什麽好下場,這不就是在警告他們?
更何況,他們離門閥世家還差的遠,強如傳承兩千年的孔家還不是翻手之間,分崩離析了?
他們在孔家麵前算個啥?在皇帝眼中更不是什麽了。
看著群臣變化的臉色,崇禎淡淡道:“既然話已經說到這裏了,那朕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了,武將世襲必須要加以調整,
這不僅是節約軍餉,也是釋放武官空間,更是為了大明軍隊長久、健康、穩定的發展,希望諸位愛卿能理解朕的一番良苦用心。”
“請陛下示下!”
“請陛下示下!”
袁可立和孫承宗對視了一眼,站了出來,聲音驚醒了還在猶豫的群臣。
而後英國公、李邦華、騰驤四衛、禁軍的武將也迅速的站了出來。
到了這一刻,群臣已經沒有選擇了,也隻能站了出來。
看到這一幕,崇禎笑了,沉聲道:“當然了朕也不是不近人情,畢竟他們的先輩為大明做出了貢獻,朕思考再三,有幾點想法,
第一,即日起,嚴格限製武將世襲的封賞,不能隨隨便便上奏一下就能給一個,哪怕是掛職的也不行。
第二,提高武將世襲的標準線,隻有衛所指揮使、指揮使同知級別的武將才可以世襲,且世襲降一等錄用,且無論什麽功勞隻能有一子世襲;
第三,現有的世襲武將,朕給他們一次機會,自詔書頒發之日起,他們可以自行選擇一個兵科學習,學習地點就是所屬衛學。
給他們一年的時間,考核達標的,可以補實缺,
考核未達標的,直接廢除世襲資格,
大考時間定位明年十月初一,地點在北京講武堂,朕親自出題、監考。
錦衣衛會對考過的人全麵調查,嚴防暗中走關係的。
第四,在明年大考出來之前,暫停發放蒙蔭和世襲掛職官員的俸祿,考過的補發並加半年俸祿,未過的就不發了。
嗯……先這麽四點吧,諸位有什麽想法、疑問可以先交流一下,等會提出來!”
群臣聽完後,開始小聲嘀咕著。
好一會兒後,吏部尚書房壯麗出班道:“陛下,第二點降一級錄用,是不是意味著衛指揮使可以世襲兩次,指揮同知隻能世襲一次?”
“對!”
“陛下,關於第三點臣也有些疑問,武將世襲大多都是一個官職,無實際職權,也不掌印,想要掌印就必須要參加每五年一次的‘軍政選賢能’的考核,
可八成以上的世襲武將都不會參加,而是繼續掛著頭銜拿一份俸祿而已。
如果他們不參加陛下給的一年考核,繼續拿俸祿呢?”
“嗬嗬……”
崇禎冷笑了一聲:“不願意參加的,那就視為考核不合格,自然是直接廢除世襲資格了,大明軍政不養閑人。”
“陛下,臣對第三點也有疑惑,馬、歩、炮、工、水、軸、術六個兵科,術兵科是實操演武,蒙蔭和世襲之人是隻考理論,還是要考術科?”
“先考理論,術科作為加分項,分數決定著補缺優先!”
“陛下,現在既然都已經定下來了,但臣擔心蒙蔭、世襲的人會反對,畢竟這兩者有一兩萬人,萬一再閃動一些文官武將,到時候鬧騰起來?”
“朕這是通知,不是征求他們的意見和想法。
按照朕的要求來則罷了,敢鬧騰,輕則廢除資格,重則直接砍了!”
……
一連十幾個問題後,群臣安靜了下來。
崇禎背負雙手:“既然諸位都沒有意見了,那武將世襲標準之事交由內閣製定,英國公和幾位勳貴也一並參加。
明日先將蒙蔭、世襲之事刊印在大明日報上且明詔各州縣,讓所有人提前準備好!”
“臣等遵旨!”
內閣和勳貴齊刷刷的迴應著。
自此,蒙蔭、世襲兩件事情就此定了下來。
他這兩件事情標準的製定安排很有意思,蒙蔭文官交給了武將為首的英國公,世襲和蒙蔭武官的卻是交給了文官為首的內閣,相互製約。
武將世襲雖然大多數數是一個頭銜,領個俸祿,想掌印需要參加選賢,但並不是絕對的。
隻要家族實力夠嗆,也不用參加選賢,就能直接世襲實缺。
若是考中武舉人也能立刻就能補缺。
武將世家,隻要老子稍微管的嚴一些,考中武舉人的概率比普通人大太多了,畢竟練武沒有一些家底可是扛不住消耗的。
或者疏通關係,也是可以的,且這一類的是最多的。
群臣以為這其中的貓膩他不清楚,可惜有錦衣衛這把刀,他知道的遠比群臣都清楚。
皇權需要絕對鐵杆集團的擁護,這不假,也是為什麽太祖封那麽多公侯伯爵的一個原因。
但並不是說需要如此龐大的世襲武將來維護。
隻要他想,隨時都能扶持幾個絕對忠心的家族來維護皇權。
他始終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隻要百姓認可皇權,造反的可能就越低。
世襲、蒙蔭將中高層武將官職堵死了,下麵的人上不來,還怎麽收獲民心?
可若是上來的這群人能有真才實學倒也罷了,正如李邦華整頓兵備調查的結果一樣,十個裏麵九個都是紈絝子弟,啥都不懂。
可以這麽說,曆史上大明亡國,絕對有這一群王八蛋的部分‘功勞’。
這就是為什麽他強勢對蒙蔭和世襲改變的主要原因了。
而且對這兩個製度加以限製,還關係到他接下來的一個大動作,一個事關大明數百年國運穩固、華夏屹立世界之巔的大動作。
雖然時不成熟,但提前準備總是好的。
一念至此,崇禎沉聲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事上奏?”
話音剛落,英國公張維賢站再次出班:“陛下,臣還有事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