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小高?”


    過道裏傳來吳湘的聲音,“讓你給李定安打個電話,怎麽就不見人了?”


    高勝東猝然迴頭,李定安也轉過了身,看到吳教授站在門口。


    “老師!”


    “哈哈……正好要找你!”看到李定安,吳湘忙招了招手,“快進來,小高也來……”


    兩人點點頭,一前一後的走了過去,快到門口,李定安才發現這是學院的小會議室。


    不大,八九十個平方,很寬敞,三麵全擺著配有寬大扶手的單人沙發。布置的也很有格調,標準的接待室的風格。


    進去的時候,李定安看到白如也在,還有學院辦公室的兩位女老師,丁守義正在安排:水果擺在哪,煙缸擺在哪,待會泡什麽茶葉。


    看來是有接待,不過不是很正式,有點像是茶話會的樣子。


    “院長!”


    看到李定安,丁守義一臉驚奇:“你可算是迴來了!”


    學生一個多星期不到校,肯定是要請假的。但請假的電話直接打到他這個院長的手機上,而且還是部委的處長打來的,就不是一般的稀罕。


    好奇之餘,丁守義順口問了問王永謙,怎麽是他幫李定安請假。王永謙順口迴了一句:館長親自點名,要抓李定安幾天壯丁,又安排他給李定安請假,他總不能再安排給秘書吧?


    這樣對領導不尊重,對丁院長也不尊重,所以他就親自打了電話。


    這一下,委實把丁院長整不會了:就學校裏的老師,有多少想去部委幫忙,以求能混個臉熟,卻苦於沒有機會。


    李定安倒好,部裏是想去就去,領導是說見就見,感覺比在學校還熟悉。


    這一次更誇張,不但是正處級的實權處長幫他請假,更是上麵領導親自安排的?


    開什麽玩笑,他的身份隻是學生?


    丁守義不是一般的納悶,電話裏又不好問,就想著等李定安迴來後好好了解了解,結果這一等,就是一個星期。


    說是學生,在校外的時間比在學校多幾倍,感覺比校長還難見,學上成他這樣也是沒誰了……


    李定安也有些不好意思,欠了欠腰:“昨天晚上才忙完!”


    “這都一個星期了吧?”吳湘也很好奇,“忙什麽了?”


    “部委和保力要聯合成立一家藝術品研保中心,領導讓我幫他們設計一份草案!”


    丁守義都有點懵:什麽玩意……部委,保力?


    吳湘同樣吃驚,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是部委下屬的二級或是三級企業,或是對方也是保力集團下屬的那個公司?”


    李定安搖搖頭:“就是部裏,合作單位是保力總集團,不過以後的具體管理由文化集團負責。”


    這一下,兩個人都懵了:那還不是一迴事?


    而且還是藝術品、研究及保護中心……這算是部裏的職責管理範圍之內,對吧?


    但領導找李定安……是部裏沒人了嗎?


    好,不說部裏,那各設計院呢,集體關門了?


    還有保力,除開房地產和軍工,它還是國內最大的文化旅遊集團,最大的文化活動策劃與執行公司……


    注意,是最大……集團下屬與文化相關的設計部門沒有上千也有幾百,領先行業內的專家和學者沒有上萬也有幾千,全迴家種紅薯了?


    請一個學生設計方案……這完全超出了丁院長和吳副院長的理解和認知!


    兩個人直愣愣的看著李定安,好半天都沒迴過神來。


    還有白如和院辦的兩位女老師,表情更誇張,看李定安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事物。


    部委、保力、研保中心、設計方案……李定安?


    一時間,不論他們怎麽想,都感覺沒辦法聯係到一塊……離奇程度就跟美國人請高勝東造原子彈一樣……


    李定安想了想,又拿出了手機。


    他真沒想這樣,但總不能丁院長和吳教授問,他故意打哈哈,或是敷衍一頓吧?


    消息遲早都會傳迴學校,而且說不定還會和學院合作,該知道的遲早會知道。到那時候再一看:好嘛,這樣的事情都敢打馬虎眼?


    你這個學生是故作矜持呢,還是飄的找不到北了?


    還不如實事求是,該是什麽就是什麽。


    也好在方案過了,陳靜姝還發了一份電子版,不然他真沒辦法解釋,更不會讓人覺得他敢把牛皮都吹破天……


    李定安把手機往前一遞,吳湘下意識的接到手中,丁院長也偏過了頭。


    一瞬間,兩個人又瞪大了眼睛:


    不但是保力與部委合作,還是副處級的研究單位,而且光是一期投資,就是整整五個億?


    不但是由李定安設計,而且還是單獨署名?


    更不可思議的是,總集團已經通過審批,等於這份計劃已經遞交到了部裏。再仔細看,投資方隻有保力一家,錢全是人家花的,而李定安又是領導親自安排的,部裏基本不會挑毛病。


    也就等於,這份方案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實施階段。


    問題是,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麽發生的?


    丁守義和吳湘吃驚歸吃驚,但經驗很豐富,明白事情越是離譜,越是有深層次的原因。


    吳湘沉吟了一下:“具體怎麽迴事……哦,要是不方便,就當我沒問!”


    光明正大的事情,能有什麽不方便的?


    李定安整理了一下措辭,從頭開始講:“差不多一個月前,我去高師兄家裏吃飯,發現了一隻杯子……出於好奇就拿來研究了一下……發現竟然是國內沒有出現過的仿古瓷技術!”


    還和高勝東有關係?


    吳湘驚訝了一下:“從未出現過?”


    “對……後麵我又找到了一隻,發現技術還要更先進……然後,我追根溯源,順藤摸瓜,發現好像還有很多,就刻意找了一下……


    就上周,我又找迴來了十多件,發現確實有值得大力開發的新技術,然後就帶了迴來……結果下飛機的當天晚上,就接到了館長的電話……”


    意思就是:李定安通過一隻高仿的古瓷杯,發現了非常先進的仿古瓷技術,之後又找迴了好多同類型的瓷器,同時確定確實有極大的研發價值,然後就上報給了部裏。


    為此,部裏不惜於保力合作,專為這項技術建了一座研究中心。因為技術是李定安研發的,他比誰都要了解,所以才讓他親自設計……這樣好像也能解釋的通?


    “是什麽技術?”


    “薄胎瓷,而且非常薄,瓷胎厚度完全可以控製在一毫米之內……所以,也可以說是脫胎瓷……”


    “脫胎瓷……豈不就是卵幕杯?”


    “差不多!”李定安點點頭,“不論是釉質、瓷胎,還是著色與透光度,確實都與古籍中記載的‘卵幕杯’極為相似……”


    聽到這裏,吳湘的心髒狠狠的跳了一下,丁守義的眉毛也猛的往上一挑:就說,這技術得多有價值,需要部委與保力合作,甚至還要專門建一座研究中心?


    竟然是脫胎瓷?


    所以,別說一座,就是再建一座都值……


    兩個人都是瓷器專家,對這三個字的概念不要太清楚:都說汝瓷是宋代瓷器藝術的巔峰,其實汝瓷隻是燒製的年限短,傳世的少,所以隻是經濟價值高。


    藝術價值確實也高,但遠沒有達到第一的程度,所以這隻是民間的說法。


    在專業學者眼中,若論工藝和藝術,已失傳的窯變盞和脫胎瓷才是宋代瓷器的巔峰。


    好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國家與有關部門也開始著手複原許多失傳的技術。比如窯變盞,就是由輕工部、教育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fj省、np市、建陽市等多部門聯合成立恢複小組,並建立研究中心,最終複原成功。


    而這樣的案例還有好多好多,所以與之相比,這次隻是文旅部與保力合作研究,論重視力度和參與的重量級部門之多,還真就排不到最前麵,可能連前五都排不進去。


    如果這麽想的話,好像並不值得驚訝?


    但問題是,建窯盞是多部門先聯合成立小姐,先建研究中心,然後才著手研究。研究了多長時間先不說,就說參與單位:從中央兩部到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還要再加一座高等院校。


    而卵幕杯,卻是李定安發現技術、甚至可能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部委才開始重視……至少截止目前……哦不,截止保力的研保中心建成之前,研究單位就隻有一個李定安……


    兩者有本質性的區別,而且這才是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


    也就剛剛才看過那份計劃書,不然丁院長和吳教授絕對要說一聲扯淡。


    兩個人愣了好久,才算是恢複了一點鎮定。


    吳湘用力的吐了一口氣:“一件兩件還好說,竟然真被你找到了十多件……你從哪裏找到的?”


    “沈陽!”


    “脫胎瓷是宋代官窯瓷……竟然不是河南?”


    丁守義也驚訝了一下,“沈陽哪?”


    “故宮……”


    “沈陽故宮……不是,你不是去打假了嗎……唏……等會?”


    丁院長眼睛一突,“就算故宮敢答應,當地政府也絕不會答應……你怎麽要出來的?”


    “他們不知道!”


    頓了一下,李定安又揉了一下鼻子:“那個……我不是發現地圖有問題嗎?順便又發現了其它一些有問題的東西,其中就包括這批仿古瓷……他們為了……嗯……為了感謝我,就把這批瓷器贈送給了我……”


    一瞬間,丁院長和吳教授都驚呆了:意思就是……故宮什麽都不知道,隻以為這是一批贗品,壓根就不值什麽錢,所以才白送給了他?


    再聽他中間的那段話:又發現了一些其它有問題的東西,為了感謝我……


    感謝你個錘子?


    你這完全就是連威脅帶糊弄,騙出來的……不但騙了故宮,更騙了沈陽,更甚至是遼省?


    被盯的受不了,李定安低下了頭:“他們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搞:一是研究投入大,二是研究周期長,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土質不符合……況且,主要技術也並非是從這批瓷器中發現的,這些至多隻能當做後備的實驗樣本……”


    那也不是你騙人的理由啊?


    信不信以後你但敢踏進遼省,套你麻袋的人絕對比螞蟻還多?


    嗯,可能還不止遼省,還得加上那些被他當猴耍,自始至終都蒙在鼓裏的吃瓜大眾。


    之前鬧的最厲害,也就是李定安直播那天,丁院長還問過:感覺李定安平時挺謙虛,性格也很溫和,見誰都笑吟吟,也從來不張揚。


    這一次,怎麽突然就這麽高調了?


    吳湘還特意解釋了一下,給丁守義看了李定安轉發過來的那幾條威脅短信:泥人尚有三分火性,何況李定安正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時候?


    怎麽想都不可能忍氣吞聲。


    之前恰好學校也被網民質疑並衝擊過,丁院長就覺得高調點也好,至少得讓社會大眾看看:京大的學生是不是有真才實學,李定安到底是走了後門,還是有真本事?


    然後,事態就一發不可收拾,被李定安鬧了個天翻地覆,一地雞毛。


    事後,兩人還商量過:動靜確實有點大,影響不可謂不深遠,得罪的人不可謂不多。等李定安迴來後,一定得提醒一下他:盡量低調一段時間,以免被人抓住小辮子。


    結果,壓根就不是他們想的那麽迴事:什麽年輕氣盛,什麽血氣方剛,什麽一時衝動,全都是假象。


    原來從頭到尾,李定安都在耍花招,用高調、張揚做掩護,在所有人都罵他太囂張,讓無數人對他恨的牙癢癢的時候,不聲不響的就幹成了了不得的大事情。


    有多大?


    李定安的計劃書中沒有寫,但丁守義和吳湘至少會做對比:技術恢複後這幾十年來,建窯盞一直都是南平和建陽的支柱產業,年產值數百億,直接惠及數百萬人。帶動及輻射的周邊經濟和間接受惠人群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部委沒有直接給他頒個獎章,已經是夠含蓄了……


    震驚了好一陣,一群人才慢慢迴過神。同一時間,丁守義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是不是方案計劃,從頭到尾都是由你獨力完成?”


    “陳總也在,就保力藝術品公司的副總陳靜姝……同時,文化集團的領導也很重視,每天都會過問進度,並會索要樣稿上會討論……”


    陳靜姝……感覺這名字有點耳熟?


    稍稍狐疑了一下,丁院長又過濾掉了無用的信息:既然是副總,那就是行政管理人員,肯定不懂研究,隻是保力派來接洽和上傳下達的輔助人員。


    關注也是必然,因為這不單單是一個研究項目,更有可能形成一個產生鏈,惠及民生。所以,保力內部至少臨時成立了一個專家設計組,時刻準備著給李定安拾漏補缺。


    但最終能批複,而且聽李定安的意思,好像保力方麵並沒有提太多的意見,這就挺不可思議。


    這說明什麽?


    說明李定安不但研究能力強,既便是設計能力,也處於行業前列……


    感慨了一下,丁院長又問:“那批東西,確定是遼省捐贈給你個人的?”


    “對,手續很齊全,當地各部門的文件都有,而且當時王永謙處長也在場……”


    王處長也在……怪不得部裏知道的那麽快?


    轉著念頭,丁院長和吳教授對視了一眼:這情形,和當初李定安弄迴那批蒙古瓷的時候,何其相似?


    東西是他的;


    技術是他發現的;


    截止目前,隻有他研究的最深入……不,應該是除了他,其他人連這套技術的性質都不清楚。


    所以,上麵的用意不單單是讓他設計研究中心的成立草案,應該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在裏邊:十有八九,這個項目到時候還是會由他負責。


    更說不定,到時候這家研究中心也會由他負責。


    副處級的研究機構,負責人當然也是副處級……雖然是事業單位的管理崗,級別也隻是對應,但他才二十出頭?


    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暗暗感慨,丁院長又沉吟了起來:“我剛看了一下方案,人員編製也是由你計劃……這裏麵的四十人,都是在編,對吧!”


    李定安點頭:“是的院長!”


    “如果……我是說如果,建成後如果還是由你負責,不在編的能不能也招一些?比如你那些應屆畢業的師兄師姐,或是師弟師妹……”


    丁院長又歎了一口氣,“不敢讓他們上手,不敢讓他們操作儀器,那就讓他們搬搬東西、打掃打掃衛生、打打資料……哪怕不要工資跟著實習也行,至少能見見世麵!”


    既便是京大,文博專業的就業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也不論是本科還是碩博,畢業後從事本專業行業的學生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還是從業比例,如果計算具體從業人數,絕對沒有比這個再低的專業……


    李定安歎了口氣,用力的點了點頭:“院長放心,我明白!”


    其它不說,這好歹也是副處級的研究單位,就算跟著實習,起點也要超過絕大多數的同專業同學。


    至少實習報告上蓋的是部委和央企的章……這就是資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眀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眀智並收藏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