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天馬行空!
趙原柳莎小說閱讀免費 作者:醫路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原進入手術室之前,唐金低聲與趙原說道,“拜托你了。”
趙原在唐金的肩膀上拍了拍,“放心吧,不會讓你失望。”
唐金嘴角露出鼓勵之色,“等手術成功,我請你吃飯。”
趙原微笑,“行,你可以提前預定飯館了。”
唐金怔了怔,用力地拍了一下趙原的肩膀。
這台手術說實話,由唐金主刀的話,並沒有太大的勝算。
江強一直在觀察趙原,趙原顯得很放鬆。
他找了個機會提醒,“今天咱們醫院來了很多神經外科領域的專家,其中有些專家,我們曾以國際峰會名義邀請,當時他們拒絕了參會。”
趙原能夠理解這些專家,“說明他們很務實。國際峰會說起來高大上,歸根到底是形式主義。”
江強感慨良多,又提起另外一件事,“昨天有幾個國際醫學論壇希望我們能夠直播手術。不過,被我拒絕了。”
趙原笑道,“你做得沒錯!有時候要保持神秘感。”
手術開始倒計時!
趙原與王恩麟再次溝通了一下此次手術的難點。
王恩麟沉聲道,“你真的打算要加入那個步驟嗎?”
趙原沒有猶豫,“雖然會讓時間延長,程序變得更加繁瑣,但對患者而言,會起到保護作用。”
王恩麟眼中滿是欽佩之色,“行,我不勸你了,祝你好運。”
說完這些,王恩麟走到手術室的角落裏。
他沒有離開手術室,盡管不會參與手術,但他出現在那裏,可以讓所有人覺得特別安心,這就是院士的價值。
……
趙原拿起了骨鑽,首先在患者的顱底手術區打磨起來!
這個操作顯然有些非常規。
趙原打算做神經內鏡經鼻顱底手術。
常規做法是用高速磨鑽“粉碎”局部顱底形成一骨窗,隨後再進入顱內各個手術區域切除腫瘤。
“他在做什麽?做個入路,花了這麽長時間。”
“總覺得沒那麽簡單。他既然是天華神經外科主任,肯定有兩把刷子。”
“他不會是想在顱底取骨瓣吧?”
有人說出一個想法,讓周圍的人瞬間冷靜下來。
“不會吧,顱底的神經叢、血管那麽多,取骨瓣的風險太大了。”
“在顱底取骨瓣,這個想法實在太匪夷所思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將是別出心裁的創新術式。”
如同大家所猜測的那樣,趙原的確選擇了原位骨瓣術式。
按照常規操作,磨鑽打開了一個窟窿,顱底遭受破壞,為了填補這個破損處,隻能用各種脂肪、肌肉、筋膜、鼻粘膜做顱底的“膜性修複”。
也有少數專家使用自體其他部位的骨組織來修補,可依然有10-15%的概率會發生腦脊液漏或者嚴重顱內感染。
但是顱底的骨質跟頭部的骨質構成不一樣。
顱底骨厚薄不均,局部薄如蟬翼,部分堅實牢固。
而且,骨質裏穿插神經和血管,磨骨瓣時稍微一點點偏差,就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趙原必須要通過直徑一厘米的鼻孔,長度八厘米的管道,完成取出骨瓣的操作。
“趙原的想法天馬行空。”
“難度太大了。要換是我,絕對沒有這個魄力。”
“主要被梅奧羅本團隊逼的啊!如果按照之前的入路,進入病灶,指不定要陷入對方設計的坑道。趙原選擇一個新的入路,以及入路打開複原方式,可以降低對患者的大腦損傷。”
“我感覺汗毛孔都豎起來了。難怪王院士會千裏迢迢趕來台。他肯定是被這個想法給打動了。”
如同觀摩區的醫生所分析的那樣。
王恩麟的確是被趙原提到的顱底原位骨瓣新術式所吸引的。
但那也是在看到病人之前,王恩麟覺得勝算會很大。
隻是如今病人的腦部相當於有過一次創傷,如今想要執行這個新術式,誰也不知道需要承擔什麽風險。
沒有文獻支持,沒有類似的報道,全靠個人的直覺。
但趙原的性格如此,一旦決定做了,就會非常堅定。
如果說趙原製造入路的思路讓人驚豔,那麽接下來的操作讓人再次眼前一亮。
趙原采用的是筷子手法。
這個手法雖然自己寫過文獻,也有過推廣,但在國內的知名度甚至比不上國外。
緊張感伴隨著趙原穩步推進逐漸消失。
趙原不斷切換著手裏的工具,開始對腫瘤進行切除。
“出血了!”
“好大的血量啊。”
“據說羅本團隊發現血量太大,所以才會草草結束手術。”
“看來趙原要重蹈覆轍了。”
“大驚小怪做什麽,沒看到王院士的表情很鎮定嗎?不出意外,在術前他們就預料到了。”
“這麽大的出血量,嘿,真心是難啊!”
趙原一遍開始處理出血點,一遍同時切除腫瘤。
筷子手法展現出了優勢。
他比正常的外科醫生相當於多了一隻手,所以處理起來效率更高。
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點,感慨道,“他的手法雖然看上去有些奇怪,但在操作器械的時候,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有人看過趙原的介紹,迴憶起文獻關鍵詞,“這是筷子手法,趙原獨創的一種術式。當初唐金就是被趙原的這個術式所吸引,加入天華醫院的。”
“啊?這麽好用的手法,為什麽沒有普及宣傳啊?”
“……”
麵對這個疑問,眾人陷入沉默。
原因很簡單。
趙原有師門,但並非神經外科方向。
沒有進入神經外科的圈子,即使有再好的技術和想法,那也是無人問津!
倘若不是王恩麟帶來的熱度,有幾個人會關注這台手術呢?
王恩麟是頂尖學者專家,看了幾眼,立即意識到,這套手法的厲害之處。
自己若是年輕個十歲,肯定要下工夫學習一番。
可惜,他如今年齡不小,手術習慣已經成為肌肉記憶,想要修改操作手法,難度太大。
趙原的筷子手法更為科學。
伴隨著手術時間拉長,氣氛再次凝固起來。
“完了,怎麽出血量好像增加了!”
“盡管趙原的水平不俗,但這麽大的出血量,隨時可能會崩盤。”
“難怪梅奧的羅本團隊會選擇放棄,估計趙原要步後塵了!”
又過了半小時。
“趙原好像在努力控製出血。”
“唉,他能堅持到現在很不容易,要換做是我,半小時之前,就要結束手術了。”
“終究還是沒辦法超越梅奧。”
時間逐漸到了兩個小時。
外麵觀摩區人沒有減少。
“我靠!”
“一直在出血,病人竟然能保持生命體征平穩。”
“這……”
“好像還能做下去!”
趙原在唐金的肩膀上拍了拍,“放心吧,不會讓你失望。”
唐金嘴角露出鼓勵之色,“等手術成功,我請你吃飯。”
趙原微笑,“行,你可以提前預定飯館了。”
唐金怔了怔,用力地拍了一下趙原的肩膀。
這台手術說實話,由唐金主刀的話,並沒有太大的勝算。
江強一直在觀察趙原,趙原顯得很放鬆。
他找了個機會提醒,“今天咱們醫院來了很多神經外科領域的專家,其中有些專家,我們曾以國際峰會名義邀請,當時他們拒絕了參會。”
趙原能夠理解這些專家,“說明他們很務實。國際峰會說起來高大上,歸根到底是形式主義。”
江強感慨良多,又提起另外一件事,“昨天有幾個國際醫學論壇希望我們能夠直播手術。不過,被我拒絕了。”
趙原笑道,“你做得沒錯!有時候要保持神秘感。”
手術開始倒計時!
趙原與王恩麟再次溝通了一下此次手術的難點。
王恩麟沉聲道,“你真的打算要加入那個步驟嗎?”
趙原沒有猶豫,“雖然會讓時間延長,程序變得更加繁瑣,但對患者而言,會起到保護作用。”
王恩麟眼中滿是欽佩之色,“行,我不勸你了,祝你好運。”
說完這些,王恩麟走到手術室的角落裏。
他沒有離開手術室,盡管不會參與手術,但他出現在那裏,可以讓所有人覺得特別安心,這就是院士的價值。
……
趙原拿起了骨鑽,首先在患者的顱底手術區打磨起來!
這個操作顯然有些非常規。
趙原打算做神經內鏡經鼻顱底手術。
常規做法是用高速磨鑽“粉碎”局部顱底形成一骨窗,隨後再進入顱內各個手術區域切除腫瘤。
“他在做什麽?做個入路,花了這麽長時間。”
“總覺得沒那麽簡單。他既然是天華神經外科主任,肯定有兩把刷子。”
“他不會是想在顱底取骨瓣吧?”
有人說出一個想法,讓周圍的人瞬間冷靜下來。
“不會吧,顱底的神經叢、血管那麽多,取骨瓣的風險太大了。”
“在顱底取骨瓣,這個想法實在太匪夷所思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將是別出心裁的創新術式。”
如同大家所猜測的那樣,趙原的確選擇了原位骨瓣術式。
按照常規操作,磨鑽打開了一個窟窿,顱底遭受破壞,為了填補這個破損處,隻能用各種脂肪、肌肉、筋膜、鼻粘膜做顱底的“膜性修複”。
也有少數專家使用自體其他部位的骨組織來修補,可依然有10-15%的概率會發生腦脊液漏或者嚴重顱內感染。
但是顱底的骨質跟頭部的骨質構成不一樣。
顱底骨厚薄不均,局部薄如蟬翼,部分堅實牢固。
而且,骨質裏穿插神經和血管,磨骨瓣時稍微一點點偏差,就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趙原必須要通過直徑一厘米的鼻孔,長度八厘米的管道,完成取出骨瓣的操作。
“趙原的想法天馬行空。”
“難度太大了。要換是我,絕對沒有這個魄力。”
“主要被梅奧羅本團隊逼的啊!如果按照之前的入路,進入病灶,指不定要陷入對方設計的坑道。趙原選擇一個新的入路,以及入路打開複原方式,可以降低對患者的大腦損傷。”
“我感覺汗毛孔都豎起來了。難怪王院士會千裏迢迢趕來台。他肯定是被這個想法給打動了。”
如同觀摩區的醫生所分析的那樣。
王恩麟的確是被趙原提到的顱底原位骨瓣新術式所吸引的。
但那也是在看到病人之前,王恩麟覺得勝算會很大。
隻是如今病人的腦部相當於有過一次創傷,如今想要執行這個新術式,誰也不知道需要承擔什麽風險。
沒有文獻支持,沒有類似的報道,全靠個人的直覺。
但趙原的性格如此,一旦決定做了,就會非常堅定。
如果說趙原製造入路的思路讓人驚豔,那麽接下來的操作讓人再次眼前一亮。
趙原采用的是筷子手法。
這個手法雖然自己寫過文獻,也有過推廣,但在國內的知名度甚至比不上國外。
緊張感伴隨著趙原穩步推進逐漸消失。
趙原不斷切換著手裏的工具,開始對腫瘤進行切除。
“出血了!”
“好大的血量啊。”
“據說羅本團隊發現血量太大,所以才會草草結束手術。”
“看來趙原要重蹈覆轍了。”
“大驚小怪做什麽,沒看到王院士的表情很鎮定嗎?不出意外,在術前他們就預料到了。”
“這麽大的出血量,嘿,真心是難啊!”
趙原一遍開始處理出血點,一遍同時切除腫瘤。
筷子手法展現出了優勢。
他比正常的外科醫生相當於多了一隻手,所以處理起來效率更高。
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點,感慨道,“他的手法雖然看上去有些奇怪,但在操作器械的時候,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有人看過趙原的介紹,迴憶起文獻關鍵詞,“這是筷子手法,趙原獨創的一種術式。當初唐金就是被趙原的這個術式所吸引,加入天華醫院的。”
“啊?這麽好用的手法,為什麽沒有普及宣傳啊?”
“……”
麵對這個疑問,眾人陷入沉默。
原因很簡單。
趙原有師門,但並非神經外科方向。
沒有進入神經外科的圈子,即使有再好的技術和想法,那也是無人問津!
倘若不是王恩麟帶來的熱度,有幾個人會關注這台手術呢?
王恩麟是頂尖學者專家,看了幾眼,立即意識到,這套手法的厲害之處。
自己若是年輕個十歲,肯定要下工夫學習一番。
可惜,他如今年齡不小,手術習慣已經成為肌肉記憶,想要修改操作手法,難度太大。
趙原的筷子手法更為科學。
伴隨著手術時間拉長,氣氛再次凝固起來。
“完了,怎麽出血量好像增加了!”
“盡管趙原的水平不俗,但這麽大的出血量,隨時可能會崩盤。”
“難怪梅奧的羅本團隊會選擇放棄,估計趙原要步後塵了!”
又過了半小時。
“趙原好像在努力控製出血。”
“唉,他能堅持到現在很不容易,要換做是我,半小時之前,就要結束手術了。”
“終究還是沒辦法超越梅奧。”
時間逐漸到了兩個小時。
外麵觀摩區人沒有減少。
“我靠!”
“一直在出血,病人竟然能保持生命體征平穩。”
“這……”
“好像還能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