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繼文剛抬腳進門,就聽見這句,氣定神閑地迴道:“永濟堂的郎中,自然是迴永濟堂去了。等醫者這麽多,我怎麽能把郎中扣在自己家裏?”
道貌岸然!靜姝在心裏罵道,麵上卻不顯,隻淡淡地吩咐鷹揚:“去,把這位郎中給我請來,若是不知道哪位來的蘇府,便把永濟堂的郎中都給我請了來。”
“你這孽障,分明就是不信我。騙你我能有什麽好處?”,蘇繼文吹胡子瞪眼。
靜姝對自己偏心到沒邊的父親沒有什麽話好說,隻把他的話當做一陣風吹過去了便是。
果然,鷹揚迴來報:“永濟堂隻有兩位郎中,我都請了來。隻是我問了負責跑腿的活計,沒有蘇府的人來請過郎中。兩位郎中也說自己沒去蘇府看過病。”
靜姝示意吳媽媽:“去認認,當日是哪位給母親瞧的。”
吳媽媽到了院子裏,一一辨認:“迴小姐的話,沒有那天看病的郎中。”
靜姝皺著眉,這下事情可難辦了。看了眼床腳的太醫:“太醫,如今診治之人已經找不到了,您看如何是好?我聽聞包紮的傷口也是有換藥的說法的,不知我母親這?”
太醫沉吟了片刻:“有的傷口可見風,有的不可,若是能知道知道如何受傷的,老朽也能對症下藥。”
吳媽媽聽了就趕緊迴話:“那天我們夫人從莊子裏迴來,剛一進了內院,二小姐就拿著個瓶子衝上來砸暈了夫人。”
☆、41.人為?(捉蟲)
“砸暈,這位夫人是當場就暈倒了?哪種器皿?”
吳媽媽想了想,肯定道:“當時就暈倒了,後來也一直都沒有醒。就是那種青花瓷的。”說著就指了指抱廈桌上放的花瓶。”,不等人問,就補充道:“我按照郎中的方子,煎三碗水成一碗,一日為夫人喂兩次藥,還按照郎中的吩咐,每日熬魚頭湯給夫人。至於頭上的藥,是郎中上的,吩咐我等不能拆開,以免惡化。”
“這……”太醫忍不住開口。
看樣子,仿佛事情有異,靜姝連忙道:“您但說無妨,我母親就拜托您了。”
“有外傷的人,怎能喝魚湯,這不是對病情有益,反而雪上加霜。雖有以形補形之說,卻不該配魚湯來服。”說著,太醫看起了吳媽媽遞來的藥方,“這藥方缺了一味治跌打的主藥,七裏香。反而主要起靜神助眠的功效。我這就重開個方子,你找人抓藥來煎。”
“太醫您是說是這藥方讓我母親長睡不醒?”
太醫點了點頭:“可否拆開這位夫人的包紮,讓老朽看看。”
靜姝自然同意。
蘇繼文剛還得意洋洋,聽了這話,冷汗直冒,不等別人說話,自己個就先溜了。
太醫仔細看過後,又粘了些藥膏聞了聞:“這藥倒是有助於夫人傷口愈合,隻是每三日需要換一次藥,等下還是把方子給你。”,說著頓了頓,“若是能輔以針灸,能好的更快些。”
“那我母親未醒,可有礙?”
“無妨,等藥效過去自然會醒。這樣紮針效果更好些。”
太醫一番針灸下來,累的夠嗆。見他著急離開,靜姝也不好再留,吩咐給了藥錢又包了些西湖龍井就讓鷹揚送太醫迴去了:“不知太醫喜歡喝什麽,這西湖龍井是今年新上的,請您嚐嚐。今日我就不送您了,等我母親好些了再登門拜謝。”
太醫擺擺手,一溜煙地走了。
靜姝看著昏昏沉沉的吳夫人,心中氣急了卻不做聲,隻給她掖了掖被子,留霽月在這照顧,就把屋裏人都集到了抱廈。
“吳媽媽,剛才太醫在場,我沒有細問,蘇靜彤是怎麽衝到母親麵前的。跟前服侍的都是死人嗎?”說著靜姝‘啪’的把茶盞重重地放到桌子上。
吳媽媽早知自己闖了大禍,灰頭土臉道:“都是奴婢的疏忽。二小姐自打孫姨娘出了事後,整個人都瘋瘋癲癲地,在院子裏撒潑打滾那是常事,奴婢剛開始還注意些。後來見她總是這樣失心瘋,也就沒放在心上了。那日她看著沒什麽不同,隻是突然就對著夫人砸了下來,等我們反應過來,夫人就已經暈倒了。”
靜姝握著拳思索:“莫非蘇靜彤一直都是在是裝瘋賣傻不成?”
“奴婢看著不像,應該是真的瘋了,來的郎中也好,太醫也好,都說二小姐瘋了。”
現在追究她瘋了沒有也沒什麽用,靜姝有些奇怪,“外祖母呢?這麽大的事你怎麽不報與外祖母知道?過了這麽些日子了才讓人報給我。”
吳媽媽聽了這話卻傷心地哭了起來:“剛出了事,奴婢就請人去了吳府。結果去的小丫鬟卻說老夫人帶著兒媳去了世交家中喝喜酒,這幾日都不在京中。”
靜姝攤在椅子上,“想必外祖父和舅舅也有事通知不上了。”
“正是,小廝說近日要對異域用兵,太傅他們一直在六部衙門忙著,叜家中,奴婢試了好幾次都沒能通知到太傅。”
這事情一樁樁一件件來著這麽巧合,讓吳媽媽求天不應、入地入門,定然是人為的了。
母親現在還等著自己撐腰,靜姝陡然升起一股勇氣來:“你把我出嫁後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說來。我就不信什麽有事能夠水過無痕。”
吳媽媽就開始仔細想了起來:“夫人平日裏也不和老爺多說話,偶爾去吳府坐坐,偶爾到莊子上散散心,沒什麽特別的。”,說著,有些含糊道,“就是有一日,老爺說自己已替大少爺相看好了一門親事,讓夫人去走個過場,做好嫡母的本分,夫人沒搭理。後來老爺也沒再提起了。”顯然不知道這件事有沒有用,語氣裏有幾分心虛。
“蘇靜禮?”怎麽又來了一個人,現在蘇繼文、蘇靜彤、蘇靜禮都牽涉其中,靜姝有些頭大,“那他知道這事後有什麽反應?”
“啊?”,吳媽媽驚愕地抬起頭,“沒聽說大少爺有什麽反應。”
“姑爺來了,姑爺來了。”
靜姝鬆了一口氣,周江遠可算來了,自己對這些事情是真的不那麽擅長。
見到周江遠,靜姝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細細分說了一通後,留下小蘋供他差遣,自己迴榻前照顧母親了。
“小姐,姑爺。”小蘋推門進來,“永濟堂的人問什麽時候能放他們迴去?”
周江遠慢條斯理道:“你去告訴他們,我懷疑他們蓄意謀害太傅大人的女兒、朝廷五品宜人。若是現在離開,我也隻能把這件事報到大理寺去了。”
果然外麵的人一聽就老實了。
周江遠不愧盛名在外,行事頗有章法,先讓鷹揚偷偷帶人到蘇府的各個角門守著,出入府的人都暗暗記個清楚,又詢問起了吳媽媽:“當時是誰去請的永濟堂的郎中啊?”
“是老爺的小廝。”
“姓甚名甚,家住何處?家中情況如何?鷹揚!去把人給我帶過來。若是我嶽父阻攔,便說著小廝勾結外人,蓄意暗害蘇府主母。”
“是。”
沒一會,蘇繼文急匆匆地就趕來了:“賢婿啊,你這是做什麽。你嶽母之事,隻是個意外。等你嶽母好了,我便立刻把這孽障發配到老家去。你怎麽查到我頭上去了。”
看著蘇繼文這推推嚷嚷、膽小如鼠又要擺泰山老丈人地樣子,周江遠不屑極了,臉上卻一副關切之色:“嶽父大人,我這可都是為了你好啊。”
蘇繼文不解:“此話怎講?”
周江遠就小聲道:“現在太傅大人他們忙於國事,還不知道嶽母受傷之事。等他們迴過神來嘛,您說,您的小廝請了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人,差點就讓嶽母命喪黃泉了。太傅大人,焉能罷休?還不如小胥把事情查清楚,還您一個清白。到時候,您也有話說嘛。”說著就挑了挑眉。
蘇繼文恍然大悟,連連點頭,看著周江遠的目光慈愛了許多:“還是賢婿你有辦法,這事就交給你了。”
道貌岸然!靜姝在心裏罵道,麵上卻不顯,隻淡淡地吩咐鷹揚:“去,把這位郎中給我請來,若是不知道哪位來的蘇府,便把永濟堂的郎中都給我請了來。”
“你這孽障,分明就是不信我。騙你我能有什麽好處?”,蘇繼文吹胡子瞪眼。
靜姝對自己偏心到沒邊的父親沒有什麽話好說,隻把他的話當做一陣風吹過去了便是。
果然,鷹揚迴來報:“永濟堂隻有兩位郎中,我都請了來。隻是我問了負責跑腿的活計,沒有蘇府的人來請過郎中。兩位郎中也說自己沒去蘇府看過病。”
靜姝示意吳媽媽:“去認認,當日是哪位給母親瞧的。”
吳媽媽到了院子裏,一一辨認:“迴小姐的話,沒有那天看病的郎中。”
靜姝皺著眉,這下事情可難辦了。看了眼床腳的太醫:“太醫,如今診治之人已經找不到了,您看如何是好?我聽聞包紮的傷口也是有換藥的說法的,不知我母親這?”
太醫沉吟了片刻:“有的傷口可見風,有的不可,若是能知道知道如何受傷的,老朽也能對症下藥。”
吳媽媽聽了就趕緊迴話:“那天我們夫人從莊子裏迴來,剛一進了內院,二小姐就拿著個瓶子衝上來砸暈了夫人。”
☆、41.人為?(捉蟲)
“砸暈,這位夫人是當場就暈倒了?哪種器皿?”
吳媽媽想了想,肯定道:“當時就暈倒了,後來也一直都沒有醒。就是那種青花瓷的。”說著就指了指抱廈桌上放的花瓶。”,不等人問,就補充道:“我按照郎中的方子,煎三碗水成一碗,一日為夫人喂兩次藥,還按照郎中的吩咐,每日熬魚頭湯給夫人。至於頭上的藥,是郎中上的,吩咐我等不能拆開,以免惡化。”
“這……”太醫忍不住開口。
看樣子,仿佛事情有異,靜姝連忙道:“您但說無妨,我母親就拜托您了。”
“有外傷的人,怎能喝魚湯,這不是對病情有益,反而雪上加霜。雖有以形補形之說,卻不該配魚湯來服。”說著,太醫看起了吳媽媽遞來的藥方,“這藥方缺了一味治跌打的主藥,七裏香。反而主要起靜神助眠的功效。我這就重開個方子,你找人抓藥來煎。”
“太醫您是說是這藥方讓我母親長睡不醒?”
太醫點了點頭:“可否拆開這位夫人的包紮,讓老朽看看。”
靜姝自然同意。
蘇繼文剛還得意洋洋,聽了這話,冷汗直冒,不等別人說話,自己個就先溜了。
太醫仔細看過後,又粘了些藥膏聞了聞:“這藥倒是有助於夫人傷口愈合,隻是每三日需要換一次藥,等下還是把方子給你。”,說著頓了頓,“若是能輔以針灸,能好的更快些。”
“那我母親未醒,可有礙?”
“無妨,等藥效過去自然會醒。這樣紮針效果更好些。”
太醫一番針灸下來,累的夠嗆。見他著急離開,靜姝也不好再留,吩咐給了藥錢又包了些西湖龍井就讓鷹揚送太醫迴去了:“不知太醫喜歡喝什麽,這西湖龍井是今年新上的,請您嚐嚐。今日我就不送您了,等我母親好些了再登門拜謝。”
太醫擺擺手,一溜煙地走了。
靜姝看著昏昏沉沉的吳夫人,心中氣急了卻不做聲,隻給她掖了掖被子,留霽月在這照顧,就把屋裏人都集到了抱廈。
“吳媽媽,剛才太醫在場,我沒有細問,蘇靜彤是怎麽衝到母親麵前的。跟前服侍的都是死人嗎?”說著靜姝‘啪’的把茶盞重重地放到桌子上。
吳媽媽早知自己闖了大禍,灰頭土臉道:“都是奴婢的疏忽。二小姐自打孫姨娘出了事後,整個人都瘋瘋癲癲地,在院子裏撒潑打滾那是常事,奴婢剛開始還注意些。後來見她總是這樣失心瘋,也就沒放在心上了。那日她看著沒什麽不同,隻是突然就對著夫人砸了下來,等我們反應過來,夫人就已經暈倒了。”
靜姝握著拳思索:“莫非蘇靜彤一直都是在是裝瘋賣傻不成?”
“奴婢看著不像,應該是真的瘋了,來的郎中也好,太醫也好,都說二小姐瘋了。”
現在追究她瘋了沒有也沒什麽用,靜姝有些奇怪,“外祖母呢?這麽大的事你怎麽不報與外祖母知道?過了這麽些日子了才讓人報給我。”
吳媽媽聽了這話卻傷心地哭了起來:“剛出了事,奴婢就請人去了吳府。結果去的小丫鬟卻說老夫人帶著兒媳去了世交家中喝喜酒,這幾日都不在京中。”
靜姝攤在椅子上,“想必外祖父和舅舅也有事通知不上了。”
“正是,小廝說近日要對異域用兵,太傅他們一直在六部衙門忙著,叜家中,奴婢試了好幾次都沒能通知到太傅。”
這事情一樁樁一件件來著這麽巧合,讓吳媽媽求天不應、入地入門,定然是人為的了。
母親現在還等著自己撐腰,靜姝陡然升起一股勇氣來:“你把我出嫁後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說來。我就不信什麽有事能夠水過無痕。”
吳媽媽就開始仔細想了起來:“夫人平日裏也不和老爺多說話,偶爾去吳府坐坐,偶爾到莊子上散散心,沒什麽特別的。”,說著,有些含糊道,“就是有一日,老爺說自己已替大少爺相看好了一門親事,讓夫人去走個過場,做好嫡母的本分,夫人沒搭理。後來老爺也沒再提起了。”顯然不知道這件事有沒有用,語氣裏有幾分心虛。
“蘇靜禮?”怎麽又來了一個人,現在蘇繼文、蘇靜彤、蘇靜禮都牽涉其中,靜姝有些頭大,“那他知道這事後有什麽反應?”
“啊?”,吳媽媽驚愕地抬起頭,“沒聽說大少爺有什麽反應。”
“姑爺來了,姑爺來了。”
靜姝鬆了一口氣,周江遠可算來了,自己對這些事情是真的不那麽擅長。
見到周江遠,靜姝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細細分說了一通後,留下小蘋供他差遣,自己迴榻前照顧母親了。
“小姐,姑爺。”小蘋推門進來,“永濟堂的人問什麽時候能放他們迴去?”
周江遠慢條斯理道:“你去告訴他們,我懷疑他們蓄意謀害太傅大人的女兒、朝廷五品宜人。若是現在離開,我也隻能把這件事報到大理寺去了。”
果然外麵的人一聽就老實了。
周江遠不愧盛名在外,行事頗有章法,先讓鷹揚偷偷帶人到蘇府的各個角門守著,出入府的人都暗暗記個清楚,又詢問起了吳媽媽:“當時是誰去請的永濟堂的郎中啊?”
“是老爺的小廝。”
“姓甚名甚,家住何處?家中情況如何?鷹揚!去把人給我帶過來。若是我嶽父阻攔,便說著小廝勾結外人,蓄意暗害蘇府主母。”
“是。”
沒一會,蘇繼文急匆匆地就趕來了:“賢婿啊,你這是做什麽。你嶽母之事,隻是個意外。等你嶽母好了,我便立刻把這孽障發配到老家去。你怎麽查到我頭上去了。”
看著蘇繼文這推推嚷嚷、膽小如鼠又要擺泰山老丈人地樣子,周江遠不屑極了,臉上卻一副關切之色:“嶽父大人,我這可都是為了你好啊。”
蘇繼文不解:“此話怎講?”
周江遠就小聲道:“現在太傅大人他們忙於國事,還不知道嶽母受傷之事。等他們迴過神來嘛,您說,您的小廝請了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人,差點就讓嶽母命喪黃泉了。太傅大人,焉能罷休?還不如小胥把事情查清楚,還您一個清白。到時候,您也有話說嘛。”說著就挑了挑眉。
蘇繼文恍然大悟,連連點頭,看著周江遠的目光慈愛了許多:“還是賢婿你有辦法,這事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