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姝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隻能默默的陪著。
----------
第二日,靜姝帶著霽月、小蘋,邀著王霏霏往桃花庵去了。
“雖叫桃花庵,卻不隻有桃花一種。如今正是百花爭豔的好時節,必然姹紫嫣紅。聽我母親和舅母講,這園子是請了大師來設計的,頗為巧妙。”靜姝一麵掀起左邊的轎簾,一邊跟王霏霏聊著。
王霏霏湊到小窗口往外張望,嘴裏也沒停,“我聽我父親說起過這桃花庵,說是仿了蘇州園林移步換景之術。”說著扁了扁嘴,瞟了靜姝一眼,打趣道,“你家的園子不也是這種的?”
靜姝偏著頭笑了笑,輕推了王霏霏肩膀一把:“我家那園子小得很。再說了,平日裏專門打理出來的花都匠氣得很,哪裏比得上這裏野趣盎然的。”,說完猶嫌不足,伸手撓起了王霏霏的癢癢,“我好心帶你來遊玩散心,你還笑話我。”
王霏霏不甘示弱,兩人鬧成一團。到了庵口,服侍的人等了好一會,兩人才互相收拾妥當下了轎。
兩人賞花還沒走了兩步,就見前麵有一群人圍在一起,人聲鼎沸。
靜姝派小蘋去前麵看看。一會小蘋就小跑著迴來稟報:“看著是有一個婦人病了,躺在地上起不來”
聞言,靜姝腳步匆匆往前走。小蘋見狀連忙微微撥開人群,讓出條道來。
隻見地上躺著一個老婦,旁邊還扔著一籃子雞蛋。這婦人麵色泛白,身形消瘦,唿吸急促,不住的張口抬肩,咳嗽不已。
靜姝一邊派人去請大夫,一邊蹲下細細查看。
看著這婦人怕是要不好,靜姝急忙問道:“不知哪位帶了薑來?”見眾人不應,方進一步解釋道:“看這位大娘張口抬肩,喉中又有水鳴之聲,怕是有哮喘之症。我曾在書中讀過,若遇哮喘病發,可取薑在背部用力擦洗發熱緩解。”
這時候才有一個紫衣婦人顫顫巍巍的站了出來:“俺,俺這裏有薑。”
若是大庭廣眾之下為這位老婦擦薑於背,隻怕便是病好了這老婦也活不得了。靜姝便讓隨著來的婆子把老婦用轎攆小心抬去附近香客留宿的客房去。順便將用薑之法告與隨行的婆子。
那紫衣婦人也跟著進了屋子。見老婦的哮喘似是緩解了許多,紫衣婦人便出了屋子向靜姝一行人一個個的作揖道謝:“多謝小姐,多謝小姐。”
靜姝見這婦人替老婦道謝,想著便是舊相識,便托她尋這老婦的家裏人報個信。
這紫衣夫人聽了便道:“她有個閨女叫大妞,在京中富貴人家當個小丫鬟。我這就給她捎信去。”說著歎了一口氣,“這婆娘和俺是一個村子的。說起來她也是命苦,她家那口子早就去了,剩她一個人拉扯她家的大妞和樹根。”
霽月聞言便問道:“那怎得不說於她兒子聽。她閨女給主家幹活,怕是一時三刻不能來吧。”
那夫人看了霽月一眼,迴道:“姑娘你跟了這位天仙似的小姐,哪裏知道俺們這些泥腿子的苦。她兒子呀,三年前從軍後便再也沒有消息啦。如今全靠大妞每個月的月錢過活呢。”
聽著這家人這麽慘,靜姝也不好說什麽,等請的大夫來看了診替付了藥錢便送這兩人迴村子去。
進了村子,家家戶戶門外都曬了許多草藥。那紫衣婦人見靜姝和王霏霏有些稀奇,便道:“俺們這村子背靠的山上藥材多,沒事了大家就上山找些草藥迴家賣錢去。那桃花庵前麵的周家莊裏就有集市,來來往往方便的很。”
到了一個土胚房前,紫衣婦人便扶著老婦進去歇下了。“俺看在這裏就使得,今晚大妞必然要迴來的。”
靜姝想了想,道:“我看你們村子裏草藥也不少。我這裏有個醫書上看到的古方,若是這位大娘的病未能根治,也可一試。”,見這婦人目光炯炯,接著道,“取十八錢白芥子、五錢細辛、三錢白芷、兩錢輕粉成末。再用蜂蜜調製成藥餅。每日用薑將背擦熱,將藥餅貼於大椎。二十貼內就可根治。”
紫衣婦人嘴裏念念叨叨的把藥方記下,跪下就要給靜姝磕頭。
不過舉手之勞,靜姝哪裏肯如此,隻趕緊扶起婦人便離開了。
在村子的大路上還看見一個女子蓮步輕移,長得頗有異域風情。王霏霏對著靜姝興致衝衝道:“你看那女子是不是不像我們中原人?”
那女子仿佛聽到了王霏霏的話,頭一低就匆匆走開了。
靜姝就嗔怪道:“你看看你,把人都給嚇跑了。”說著自己也有些話好奇,湊到窗邊看著那女子的背影,“不過她梳的可是婦人發髻,看樣子是也嫁到這個村裏了呢。”
這個小插曲兩人很快就忘了。
開開心心的在莊子上玩了幾天,直到王霏霏母親派了身邊的管事來催,兩人這才依依不舍的分開了。
----------
這日,周江遠準備去四時書局逛逛。
記得靜姝還是很喜歡看那些奇聞異事之類的書,周江遠暗暗想著,自己要找上幾本好看的給靜姝送去。
在書架上翻看了許多都沒有特別好看的,周江遠隻好隨手選了兩本遊記。到了結賬的時候,周江遠發現掌櫃的手邊放了本《普濟方》,有些奇怪便問道:“如今還上醫書了?這《普濟方》醫藥世家怕是都有,怕是賣的不好吧。”
周江遠常常來書局,掌櫃的自然是知道的,聞言也不遮掩,直道:“這是替位小姐留的。那小姐發話有關之書一概留下,我這才留了這一本。”
聽了這話,周江遠心口砰砰直跳,連忙問道:“不知是哪家小姐?”說完,又覺得自己實在唐突,便補充道,“愛看醫書的姑娘我還是第一次聽聞,因而有些好奇。是在下失禮了。”
掌櫃的擺擺手,並不以為意:“這位小姐上街戴帷帽,咱們哪裏能曉得。”
作者有話要說:
1.葛花解酲湯就是一種解酒湯。
2.女主撥弄的妝奩裏的蝴蝶觸角就是前文把蘇靜彤氣的跳腳的那枝累絲鑲紅寶石蝴蝶簪。讓它友情出鏡一下。
3.太常博士:明朝正七品的官職,是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員。
4.這個哮喘小偏方是我在百度上麵查到的,綜合了一下,大家看看就好,別當真啊。畢竟我不是醫學僧啊。
☆、21.掉馬
雖然掌櫃的語焉不詳,可周江遠直覺說的那個人就是靜姝。
靜姝從前隻愛看些話本或者奇聞異事之類的,如今竟然四處找醫書。看來靜姝和自己一樣重生了。不知道那天到底出了什麽差錯,鷹揚的書沒能吸引靜姝。也對,重活一迴,靜姝定然謹慎萬分。說起來路邊人賣的書很有可能來路不正,靜姝不願冒險也屬正常。
想到這裏,周江遠忍不住了。“備馬。”
等周江遠趕到吳夫人的莊子上時,得知靜姝同王大學士之女去了桃花庵,又馬不停蹄的趕去了桃花庵。
在桃花庵裏轉悠了半天,周江遠都沒能看見靜姝。正想著兩人是不是正巧錯過了,就見鷹揚疾步而來,行了一禮道:“少爺,聽來上香的村民說有兩位貌美心善的小姐用一塊薑就救了附近村來的村婦。現下隻怕送那老婦人往村裏去安置了。”
兩人多番打聽才知道了村子的具體地點。
鷹揚有些納悶:“少爺,如今蘇姑娘不在莊子上,我們等蘇姑娘迴來就是了。為何定要去村子裏?”
“你不懂。”有的人一刻都不能等,一定要馬上見到才行。要把上輩子自己沒說出口,沒勇氣說出口的話告訴她才行。
等二人騎馬揚鞭趕到村子口時,隻見村裏來來往往的都是青布衫褲的村民,哪裏還有靜姝一眾人的影子。
今天真的是奇了怪了,兩個人總是碰不上,周江遠搖搖頭,騎著馬兒慢慢悠悠的往迴走。
“少爺。”走到村口的時候迎麵來了一個穿桃紅色比甲背著石青色小包袱的丫鬟恭恭敬敬的行禮。
----------
第二日,靜姝帶著霽月、小蘋,邀著王霏霏往桃花庵去了。
“雖叫桃花庵,卻不隻有桃花一種。如今正是百花爭豔的好時節,必然姹紫嫣紅。聽我母親和舅母講,這園子是請了大師來設計的,頗為巧妙。”靜姝一麵掀起左邊的轎簾,一邊跟王霏霏聊著。
王霏霏湊到小窗口往外張望,嘴裏也沒停,“我聽我父親說起過這桃花庵,說是仿了蘇州園林移步換景之術。”說著扁了扁嘴,瞟了靜姝一眼,打趣道,“你家的園子不也是這種的?”
靜姝偏著頭笑了笑,輕推了王霏霏肩膀一把:“我家那園子小得很。再說了,平日裏專門打理出來的花都匠氣得很,哪裏比得上這裏野趣盎然的。”,說完猶嫌不足,伸手撓起了王霏霏的癢癢,“我好心帶你來遊玩散心,你還笑話我。”
王霏霏不甘示弱,兩人鬧成一團。到了庵口,服侍的人等了好一會,兩人才互相收拾妥當下了轎。
兩人賞花還沒走了兩步,就見前麵有一群人圍在一起,人聲鼎沸。
靜姝派小蘋去前麵看看。一會小蘋就小跑著迴來稟報:“看著是有一個婦人病了,躺在地上起不來”
聞言,靜姝腳步匆匆往前走。小蘋見狀連忙微微撥開人群,讓出條道來。
隻見地上躺著一個老婦,旁邊還扔著一籃子雞蛋。這婦人麵色泛白,身形消瘦,唿吸急促,不住的張口抬肩,咳嗽不已。
靜姝一邊派人去請大夫,一邊蹲下細細查看。
看著這婦人怕是要不好,靜姝急忙問道:“不知哪位帶了薑來?”見眾人不應,方進一步解釋道:“看這位大娘張口抬肩,喉中又有水鳴之聲,怕是有哮喘之症。我曾在書中讀過,若遇哮喘病發,可取薑在背部用力擦洗發熱緩解。”
這時候才有一個紫衣婦人顫顫巍巍的站了出來:“俺,俺這裏有薑。”
若是大庭廣眾之下為這位老婦擦薑於背,隻怕便是病好了這老婦也活不得了。靜姝便讓隨著來的婆子把老婦用轎攆小心抬去附近香客留宿的客房去。順便將用薑之法告與隨行的婆子。
那紫衣婦人也跟著進了屋子。見老婦的哮喘似是緩解了許多,紫衣婦人便出了屋子向靜姝一行人一個個的作揖道謝:“多謝小姐,多謝小姐。”
靜姝見這婦人替老婦道謝,想著便是舊相識,便托她尋這老婦的家裏人報個信。
這紫衣夫人聽了便道:“她有個閨女叫大妞,在京中富貴人家當個小丫鬟。我這就給她捎信去。”說著歎了一口氣,“這婆娘和俺是一個村子的。說起來她也是命苦,她家那口子早就去了,剩她一個人拉扯她家的大妞和樹根。”
霽月聞言便問道:“那怎得不說於她兒子聽。她閨女給主家幹活,怕是一時三刻不能來吧。”
那夫人看了霽月一眼,迴道:“姑娘你跟了這位天仙似的小姐,哪裏知道俺們這些泥腿子的苦。她兒子呀,三年前從軍後便再也沒有消息啦。如今全靠大妞每個月的月錢過活呢。”
聽著這家人這麽慘,靜姝也不好說什麽,等請的大夫來看了診替付了藥錢便送這兩人迴村子去。
進了村子,家家戶戶門外都曬了許多草藥。那紫衣婦人見靜姝和王霏霏有些稀奇,便道:“俺們這村子背靠的山上藥材多,沒事了大家就上山找些草藥迴家賣錢去。那桃花庵前麵的周家莊裏就有集市,來來往往方便的很。”
到了一個土胚房前,紫衣婦人便扶著老婦進去歇下了。“俺看在這裏就使得,今晚大妞必然要迴來的。”
靜姝想了想,道:“我看你們村子裏草藥也不少。我這裏有個醫書上看到的古方,若是這位大娘的病未能根治,也可一試。”,見這婦人目光炯炯,接著道,“取十八錢白芥子、五錢細辛、三錢白芷、兩錢輕粉成末。再用蜂蜜調製成藥餅。每日用薑將背擦熱,將藥餅貼於大椎。二十貼內就可根治。”
紫衣婦人嘴裏念念叨叨的把藥方記下,跪下就要給靜姝磕頭。
不過舉手之勞,靜姝哪裏肯如此,隻趕緊扶起婦人便離開了。
在村子的大路上還看見一個女子蓮步輕移,長得頗有異域風情。王霏霏對著靜姝興致衝衝道:“你看那女子是不是不像我們中原人?”
那女子仿佛聽到了王霏霏的話,頭一低就匆匆走開了。
靜姝就嗔怪道:“你看看你,把人都給嚇跑了。”說著自己也有些話好奇,湊到窗邊看著那女子的背影,“不過她梳的可是婦人發髻,看樣子是也嫁到這個村裏了呢。”
這個小插曲兩人很快就忘了。
開開心心的在莊子上玩了幾天,直到王霏霏母親派了身邊的管事來催,兩人這才依依不舍的分開了。
----------
這日,周江遠準備去四時書局逛逛。
記得靜姝還是很喜歡看那些奇聞異事之類的書,周江遠暗暗想著,自己要找上幾本好看的給靜姝送去。
在書架上翻看了許多都沒有特別好看的,周江遠隻好隨手選了兩本遊記。到了結賬的時候,周江遠發現掌櫃的手邊放了本《普濟方》,有些奇怪便問道:“如今還上醫書了?這《普濟方》醫藥世家怕是都有,怕是賣的不好吧。”
周江遠常常來書局,掌櫃的自然是知道的,聞言也不遮掩,直道:“這是替位小姐留的。那小姐發話有關之書一概留下,我這才留了這一本。”
聽了這話,周江遠心口砰砰直跳,連忙問道:“不知是哪家小姐?”說完,又覺得自己實在唐突,便補充道,“愛看醫書的姑娘我還是第一次聽聞,因而有些好奇。是在下失禮了。”
掌櫃的擺擺手,並不以為意:“這位小姐上街戴帷帽,咱們哪裏能曉得。”
作者有話要說:
1.葛花解酲湯就是一種解酒湯。
2.女主撥弄的妝奩裏的蝴蝶觸角就是前文把蘇靜彤氣的跳腳的那枝累絲鑲紅寶石蝴蝶簪。讓它友情出鏡一下。
3.太常博士:明朝正七品的官職,是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員。
4.這個哮喘小偏方是我在百度上麵查到的,綜合了一下,大家看看就好,別當真啊。畢竟我不是醫學僧啊。
☆、21.掉馬
雖然掌櫃的語焉不詳,可周江遠直覺說的那個人就是靜姝。
靜姝從前隻愛看些話本或者奇聞異事之類的,如今竟然四處找醫書。看來靜姝和自己一樣重生了。不知道那天到底出了什麽差錯,鷹揚的書沒能吸引靜姝。也對,重活一迴,靜姝定然謹慎萬分。說起來路邊人賣的書很有可能來路不正,靜姝不願冒險也屬正常。
想到這裏,周江遠忍不住了。“備馬。”
等周江遠趕到吳夫人的莊子上時,得知靜姝同王大學士之女去了桃花庵,又馬不停蹄的趕去了桃花庵。
在桃花庵裏轉悠了半天,周江遠都沒能看見靜姝。正想著兩人是不是正巧錯過了,就見鷹揚疾步而來,行了一禮道:“少爺,聽來上香的村民說有兩位貌美心善的小姐用一塊薑就救了附近村來的村婦。現下隻怕送那老婦人往村裏去安置了。”
兩人多番打聽才知道了村子的具體地點。
鷹揚有些納悶:“少爺,如今蘇姑娘不在莊子上,我們等蘇姑娘迴來就是了。為何定要去村子裏?”
“你不懂。”有的人一刻都不能等,一定要馬上見到才行。要把上輩子自己沒說出口,沒勇氣說出口的話告訴她才行。
等二人騎馬揚鞭趕到村子口時,隻見村裏來來往往的都是青布衫褲的村民,哪裏還有靜姝一眾人的影子。
今天真的是奇了怪了,兩個人總是碰不上,周江遠搖搖頭,騎著馬兒慢慢悠悠的往迴走。
“少爺。”走到村口的時候迎麵來了一個穿桃紅色比甲背著石青色小包袱的丫鬟恭恭敬敬的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