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姝和霽月對望了一眼,猜著是當時通風報信的小丫鬟,便叫進來問話。
----------
小丫鬟估計也是第一次進夫人的屋子,戰戰兢兢的行了個禮,就低著頭等吩咐。能看出來雖然緊張,小丫鬟的動作大致上卻也得體。
隻是這小丫鬟一進來,靜姝就認出來了,上輩子母親病重,這丫鬟就在屋裏侍奉,很是用心。心中有些感慨,原來兩人竟有這個緣分在。
靜姝喝了口茶,親切的問道:“小蘋你今年多大了?”
小丫鬟迴到:“奴婢今年十四了。”
“哦?那你是個霽月同歲了,聽說你和霽月還是老鄉,那你是怎麽進府的啊。”
“奴婢十歲那年和母親逃荒來的京城,聽說夫人和善,就和母親自賣為奴進了府裏。”
靜姝抬頭,吳媽媽補充道:“她母親擅長蘇繡,在針線上當值。”
靜姝點點頭,道:“我看你說話做事都挺有章法,讀過書?”
“奴婢的祖父是名童生,因而奴婢聽過他讀書,自己卻不認得幾個字。”
靜姝問道:“現下,我想把你要到我房裏當個二等丫鬟,不知道你樂不樂意啊?”
小蘋喜出望外,趕緊跪下磕頭:“奴婢自是願意的。”
吳媽媽就趕緊拉小蘋起來,定睛一看:“呦,這孩子也忒實誠了,這就哭啦。”
霽月一本正經的辯駁吳媽媽:“媽媽,這是喜極而泣。”
吳媽媽看著霽月呆頭呆腦的,連連點頭。
靜姝也打趣道:“看見沒有,我屋子裏的丫鬟都要會掉書袋才成。”
小蘋就趕緊應道:“奴婢定然好好讀書認字。”
靜姝這就領著小蘋迴屋裏去了。
----------
迴到屋裏,靜姝想了想,叫霽月把屋子裏的丫鬟們都叫來和小蘋認識一下。
丫鬟們姐姐妹妹的叫了一通,靜姝看著氣氛差不多了,便問小蘋道:“小蘋,當丫鬟最重要的是什麽?”
小蘋擲地有聲道:“自然是忠心,對主子忠心對第一要緊的。”
“那你的主子是誰?”
“奴婢的主子自然是小姐您。”
“那你可要聽夫人的話?”
“自然是要聽的。”,小蘋很是上道,“夫人是這家裏的當家主母,她的話自然人人都要聽得。小姐卻是我的主子,自然要視小姐的話為最重要的才對。”
靜姝環顧四周,看著小丫鬟們都聽了進去,便話中有話道:“那你可要記住這話才是。”
等人都散了,小蘋這又重重的磕了一個頭:“還沒能感謝小姐救我母親的大恩大德。”
“我不過是隨手而為,你不必放在心上。說到底當時你們母女已經是我們家的人了,我有所照應也是應該的。”
“奴婢定然會好好做事。”
靜姝把小蘋扶起來,指她坐在旁邊的杌子上,“我也不是突然間要你過來。當時讓你幫忙盯著前院,覺得你挺機靈的,這才想著提了你的等好替我幹活。”
小蘋想了想,低聲道:“奴婢從前掃院子並不總在那掃,遇見孫姨娘到前院的時候也不太多,隻是孫姨娘每次都挺正常的,奴婢等人見了也隻當是夫人派她來的,沒有多想過。”
“嗯,我知道了。”靜姝想了想,道,“現下你雖然來我院子裏了,隻從前的丫鬟婆子也要常聯係。府裏的下人們是個什麽脾氣秉性你都要了解一二才是。這就是我托付給你的第一件事。”
“奴婢懂得,定然會辦好這件事。”小蘋重重的點頭。
“我看書的時候,你就來書房跟著一起認字練字吧。讀書寫字對做事有幫助,對你自身也有裨益,你要放在心上才是。”
小蘋早已經熱淚盈眶:“奴婢知道,從前看著祖父讀書都羨慕的很,沒想到奴婢也能有這麽一天。”
作者有話要說:
寫孫姨娘和蘇靜姝互相拚命製造煙霧|彈,不知道為什麽,我自己突然感到好搞笑。
(搖頭晃腦)
知道男主好幾章都沒出來,表著急,下章就來趕場啦。畢竟要讓男主‘金榜題名時’才能‘洞房花燭夜’啊。( ̄▽ ̄)/
☆、12.再求
這日一大早,蘇靜彤就掀了簾子進來:“大姐姐,這是我讓廚房特意給你煮的梅粥呢,這雪也是是我今早才收的。聽聞姐姐今日不思飲食,用些梅粥是最好不過的了。”
靜姝有些感慨,上輩子蘇靜彤也是這樣,每日為自己做些養生的膳食,自己也承她的情,想著等自己出嫁了定然要給妹妹也找個好去處。結果自己成了天大的笑話。
“多謝妹妹了。這幾日正下著雪,天又冷,妹妹實在不必費心為我做這些。”說著,靜姝攪了攪勺子,誇讚道:“妹妹這吃食做的真是雅致有新奇。”
誰知道蘇靜彤聽了這話竟然紅了眼眶,抽噎道:“這些個藥膳方子都是姨娘教我的,姐姐吃著好也是姨娘的福氣。”
聽得此話,靜姝腦袋裏仿佛閃過一道光,隻是細想又想不起自己剛剛想到了什麽。
沒等靜姝想出個一二三來,蘇靜彤就衝著靜姝跪了下來:“這些日子姨娘已經知錯了,還望姐姐能在夫人麵前求求情。”
靜姝趕緊下榻把蘇靜彤扶起來坐下,‘情真意切’道:“好妹妹,你開口了我沒有不應的,隻是不知道姨娘犯了什麽錯?我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啊。”
這一句把蘇靜彤堵得說不出話來,蘇靜彤暗惱,平日裏覺得這大姐是個沒心計的,如今簡直是腦子裏缺根弦,根本就沒辦法交流。
吃食也送了,跪也跪了,全然無用,蘇靜彤再也待不下去,勉強行了禮就告辭了。
----------
霽月看著靜姝隻拿著勺子在小碗裏撥弄,卻不張口,咽了咽唾沫,就問:“小姐,你怎麽不吃啊,奴婢覺得蘇靜彤做的還真的挺好吃的。”
“我一想到這梅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吃不下去。”說完又拿勺子戳了兩下就放到桌子上去了。
霽月見狀道:“既然小姐不吃那我可吃了。”,等靜姝點了頭就歡歡喜喜的自去吃了。
----------
“小姐,夫人從大佛寺迴來了,請您過去呢,說是給您帶了七寶五味粥。”
靜姝整理了一番就去了正屋。
一進屋子,吳夫人就叫丫鬟:“趕緊給陶陶上粥。今天大佛寺施粥,叫你去,你偏不跟我去。”
靜姝就調皮的眨了眨眼睛,笑道:“哎呀,母親,今日臘八,佛寺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我最不愛和人擠了。”
吳夫人戳戳她的額頭,道:“你以為我不知道啊,你就是要看著院子,才不肯離開半步。”說著撇了撇嘴,“你父親這幾日定然是火急火燎的,等著我消氣好去西廂呢。若不是你守著院子,隻怕你父親早都悄悄去過了。”
“隻怕是堵不如疏。還是要孫姨娘她們放下戒心來才能看出來誰是幕後之人。”
----------
小蘋見靜姝總是愁眉不展的,便有些躊躇不決,雙手絞著自己的帕子直把帕子絞成了一朵花,猶猶豫豫道:“小姐是不是不放心孫姨娘那邊?”
“其實也不光是孫姨娘的事,總覺得這府裏有很多事情都影影綽綽的,不夠清楚明白。”
小蘋斟酌了半天,道:“既然有事不明白,找個明白人問問就是了。每年府裏都有放出去的丫鬟婆子,費些心思找幾個老人問問。再不濟,還有孫姨娘房裏的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有那見錢眼開的,就不愁撬不開嘴。”
靜姝聽了,連連點頭:“是我鑽牛角尖了。你和院子裏的丫鬟婆子都熟識,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來辦。”
好些日子,事情都沒有進展。凡是放出去的丫鬟婆子不是迴了老家看宅子榮養,就是音訊全無,襯的整件事情更加撲朔迷離起來。蘇老夫人掌家的十幾年來,蘇府放出來的下人竟然沒有一個留在京城能被找到的。
----------
小丫鬟估計也是第一次進夫人的屋子,戰戰兢兢的行了個禮,就低著頭等吩咐。能看出來雖然緊張,小丫鬟的動作大致上卻也得體。
隻是這小丫鬟一進來,靜姝就認出來了,上輩子母親病重,這丫鬟就在屋裏侍奉,很是用心。心中有些感慨,原來兩人竟有這個緣分在。
靜姝喝了口茶,親切的問道:“小蘋你今年多大了?”
小丫鬟迴到:“奴婢今年十四了。”
“哦?那你是個霽月同歲了,聽說你和霽月還是老鄉,那你是怎麽進府的啊。”
“奴婢十歲那年和母親逃荒來的京城,聽說夫人和善,就和母親自賣為奴進了府裏。”
靜姝抬頭,吳媽媽補充道:“她母親擅長蘇繡,在針線上當值。”
靜姝點點頭,道:“我看你說話做事都挺有章法,讀過書?”
“奴婢的祖父是名童生,因而奴婢聽過他讀書,自己卻不認得幾個字。”
靜姝問道:“現下,我想把你要到我房裏當個二等丫鬟,不知道你樂不樂意啊?”
小蘋喜出望外,趕緊跪下磕頭:“奴婢自是願意的。”
吳媽媽就趕緊拉小蘋起來,定睛一看:“呦,這孩子也忒實誠了,這就哭啦。”
霽月一本正經的辯駁吳媽媽:“媽媽,這是喜極而泣。”
吳媽媽看著霽月呆頭呆腦的,連連點頭。
靜姝也打趣道:“看見沒有,我屋子裏的丫鬟都要會掉書袋才成。”
小蘋就趕緊應道:“奴婢定然好好讀書認字。”
靜姝這就領著小蘋迴屋裏去了。
----------
迴到屋裏,靜姝想了想,叫霽月把屋子裏的丫鬟們都叫來和小蘋認識一下。
丫鬟們姐姐妹妹的叫了一通,靜姝看著氣氛差不多了,便問小蘋道:“小蘋,當丫鬟最重要的是什麽?”
小蘋擲地有聲道:“自然是忠心,對主子忠心對第一要緊的。”
“那你的主子是誰?”
“奴婢的主子自然是小姐您。”
“那你可要聽夫人的話?”
“自然是要聽的。”,小蘋很是上道,“夫人是這家裏的當家主母,她的話自然人人都要聽得。小姐卻是我的主子,自然要視小姐的話為最重要的才對。”
靜姝環顧四周,看著小丫鬟們都聽了進去,便話中有話道:“那你可要記住這話才是。”
等人都散了,小蘋這又重重的磕了一個頭:“還沒能感謝小姐救我母親的大恩大德。”
“我不過是隨手而為,你不必放在心上。說到底當時你們母女已經是我們家的人了,我有所照應也是應該的。”
“奴婢定然會好好做事。”
靜姝把小蘋扶起來,指她坐在旁邊的杌子上,“我也不是突然間要你過來。當時讓你幫忙盯著前院,覺得你挺機靈的,這才想著提了你的等好替我幹活。”
小蘋想了想,低聲道:“奴婢從前掃院子並不總在那掃,遇見孫姨娘到前院的時候也不太多,隻是孫姨娘每次都挺正常的,奴婢等人見了也隻當是夫人派她來的,沒有多想過。”
“嗯,我知道了。”靜姝想了想,道,“現下你雖然來我院子裏了,隻從前的丫鬟婆子也要常聯係。府裏的下人們是個什麽脾氣秉性你都要了解一二才是。這就是我托付給你的第一件事。”
“奴婢懂得,定然會辦好這件事。”小蘋重重的點頭。
“我看書的時候,你就來書房跟著一起認字練字吧。讀書寫字對做事有幫助,對你自身也有裨益,你要放在心上才是。”
小蘋早已經熱淚盈眶:“奴婢知道,從前看著祖父讀書都羨慕的很,沒想到奴婢也能有這麽一天。”
作者有話要說:
寫孫姨娘和蘇靜姝互相拚命製造煙霧|彈,不知道為什麽,我自己突然感到好搞笑。
(搖頭晃腦)
知道男主好幾章都沒出來,表著急,下章就來趕場啦。畢竟要讓男主‘金榜題名時’才能‘洞房花燭夜’啊。( ̄▽ ̄)/
☆、12.再求
這日一大早,蘇靜彤就掀了簾子進來:“大姐姐,這是我讓廚房特意給你煮的梅粥呢,這雪也是是我今早才收的。聽聞姐姐今日不思飲食,用些梅粥是最好不過的了。”
靜姝有些感慨,上輩子蘇靜彤也是這樣,每日為自己做些養生的膳食,自己也承她的情,想著等自己出嫁了定然要給妹妹也找個好去處。結果自己成了天大的笑話。
“多謝妹妹了。這幾日正下著雪,天又冷,妹妹實在不必費心為我做這些。”說著,靜姝攪了攪勺子,誇讚道:“妹妹這吃食做的真是雅致有新奇。”
誰知道蘇靜彤聽了這話竟然紅了眼眶,抽噎道:“這些個藥膳方子都是姨娘教我的,姐姐吃著好也是姨娘的福氣。”
聽得此話,靜姝腦袋裏仿佛閃過一道光,隻是細想又想不起自己剛剛想到了什麽。
沒等靜姝想出個一二三來,蘇靜彤就衝著靜姝跪了下來:“這些日子姨娘已經知錯了,還望姐姐能在夫人麵前求求情。”
靜姝趕緊下榻把蘇靜彤扶起來坐下,‘情真意切’道:“好妹妹,你開口了我沒有不應的,隻是不知道姨娘犯了什麽錯?我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啊。”
這一句把蘇靜彤堵得說不出話來,蘇靜彤暗惱,平日裏覺得這大姐是個沒心計的,如今簡直是腦子裏缺根弦,根本就沒辦法交流。
吃食也送了,跪也跪了,全然無用,蘇靜彤再也待不下去,勉強行了禮就告辭了。
----------
霽月看著靜姝隻拿著勺子在小碗裏撥弄,卻不張口,咽了咽唾沫,就問:“小姐,你怎麽不吃啊,奴婢覺得蘇靜彤做的還真的挺好吃的。”
“我一想到這梅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吃不下去。”說完又拿勺子戳了兩下就放到桌子上去了。
霽月見狀道:“既然小姐不吃那我可吃了。”,等靜姝點了頭就歡歡喜喜的自去吃了。
----------
“小姐,夫人從大佛寺迴來了,請您過去呢,說是給您帶了七寶五味粥。”
靜姝整理了一番就去了正屋。
一進屋子,吳夫人就叫丫鬟:“趕緊給陶陶上粥。今天大佛寺施粥,叫你去,你偏不跟我去。”
靜姝就調皮的眨了眨眼睛,笑道:“哎呀,母親,今日臘八,佛寺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我最不愛和人擠了。”
吳夫人戳戳她的額頭,道:“你以為我不知道啊,你就是要看著院子,才不肯離開半步。”說著撇了撇嘴,“你父親這幾日定然是火急火燎的,等著我消氣好去西廂呢。若不是你守著院子,隻怕你父親早都悄悄去過了。”
“隻怕是堵不如疏。還是要孫姨娘她們放下戒心來才能看出來誰是幕後之人。”
----------
小蘋見靜姝總是愁眉不展的,便有些躊躇不決,雙手絞著自己的帕子直把帕子絞成了一朵花,猶猶豫豫道:“小姐是不是不放心孫姨娘那邊?”
“其實也不光是孫姨娘的事,總覺得這府裏有很多事情都影影綽綽的,不夠清楚明白。”
小蘋斟酌了半天,道:“既然有事不明白,找個明白人問問就是了。每年府裏都有放出去的丫鬟婆子,費些心思找幾個老人問問。再不濟,還有孫姨娘房裏的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有那見錢眼開的,就不愁撬不開嘴。”
靜姝聽了,連連點頭:“是我鑽牛角尖了。你和院子裏的丫鬟婆子都熟識,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來辦。”
好些日子,事情都沒有進展。凡是放出去的丫鬟婆子不是迴了老家看宅子榮養,就是音訊全無,襯的整件事情更加撲朔迷離起來。蘇老夫人掌家的十幾年來,蘇府放出來的下人竟然沒有一個留在京城能被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