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我對世界抱有惡意[快穿] 作者:長空無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給祖父祖母與唯一的妹妹買了豪宅,給他們的賬戶裏存上花不完的錢,然後把剩下的錢都捐贈出去。當然這並不能增加老人的生命。年輕時過度勞累耗費了太多心力的人,老來即使是再精細的調理,也隻能有限地延緩死亡的步伐,但終究是會離開的。
在失去祖父與祖母之後,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相依為命的妹妹,而自己常年就住在一家廉價的汽車旅館。很多時候甚至身無分文。除非必要場合,身上的衣服、靴子一穿多年。旅館的鄰居經常都可以看到他彎著腰地坐在附近的公園椅上啃漢堡,喊他的名字,會看到他抬起頭對他們微笑,露出一雙純淨憂鬱如詩人般的藍眼睛。
他在三十二歲的那年談了戀愛,有了女友,女友還懷了身孕。他終於願意結束猶如苦行僧的生活。他重新買起了房子,規劃了自己的人生,他忙碌於即將成為一個父親,未來或許還要結婚,還要有更多的孩子……這個美夢破碎在懷孕八個月的女友出車禍被迫流產的時候。女友因此精神失常,在傷愈後選擇離開他。
他尊重她的選擇,依然如朋友一般愛著她。可是不久之後,他的妹妹在體檢中查出胃部的惡性腫瘤,唯一幸運的是早期。然後又是手術,療程……就像他第一個妹妹一樣輾轉在病房。如果這個痛苦他還尚能忍受,得知前女友在一段短暫又失敗的婚姻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件事,就成為壓彎他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在參加完她的遺體告別儀式之後就失去了蹤影,甚至沒有等她安葬。
完全消失在公眾的麵前並沒有帶來什麽好奇,他的古怪與另類幾乎是與他的英俊一樣為人津津樂道的存在,他的影迷們甚至滿懷期望地等待著他的深造亦或是沉澱會帶來更大的驚喜……隻有他唯一的親人與他的經紀人朋友焦急得幾乎瘋了魔。
半年後她的妹妹終於找到了他。他衣衫襤褸流落街頭,長時間流浪的生活讓他蓬頭垢麵,毛發糾結,身體不正常地消瘦,她幾乎認不出這是她那英俊逼人光輝耀眼的哥哥。
他經曆了一段時間的治療,似乎已經痊愈。在百老匯待了兩年,然後重返影圈,遠勝常人的同理心與共情的能力錘煉了他的演技,這讓他輕而易舉重迴巔峰並且超越巔峰。
所有人都欣喜他的突破,他的親人與朋友也覺得苦難並沒有打倒他,反而給予了他新的力量,但他們都沒想到,有那麽一天,這個實在難以忍受鉛心在胸膛中重量的快樂王子出了門,就再也沒迴去。
他的妹妹找不到他了。所有人都找不到他了。
碎了一顆鉛心的快樂王子流浪在遠方,懷抱著痛苦,疾病纏身,行屍走肉,然後遇到一個人,陌生的人,執著到頑固地想將他從地獄拽出來。
*
俞雅想過了所有的可能,結果卻還是出乎她的意料了。
一位好萊塢明星,a list的明星——巨星!
她收留的流浪漢,那個曾奄奄一息被死神扣了門的流浪漢,竟然是一位好萊塢的巨星!
不過也是地位相差的懸殊叫人驚訝而已,說到底明星也僅是一個職業而已,勉強也能算是藝術的一部分,至少俞雅分析他的心理狀態時,並不因此而有絲毫的偏離。
這世上的兩麵派足夠多了,一個光鮮輝煌的好萊塢巨星另一麵是個精神障礙的流浪漢這種事,也不是不能接受。
從站立起來到可以帶狗出門溜,流浪漢先生用了將近八個月的時間。
是的,這確實是一個艱難的複健的過程。心理的病態影響到了生理,甚至在生理上定了型,當這種狀況已經變成生理性的病態,那便已經不是心理的振作與意誌能夠輕易挽迴的了。即使這意誌再頑強這想要痊愈的心再強烈也一樣。
他要服用大量的藥物,做大量的嚐試,跨越種種的難關,克服種種的困難。
最重要的是,快樂王子的心已經被他自己強行粘合起來,貼著膠布,綁著繩索,留下縫隙是不可避免的事,醒目的疤痕也沒法消除幹淨——但畢竟是願意正視那些痛苦的過往,並且努力去接受它們克服它們了。
就算吃下去的食物因為厭食一次次地嘔吐出來,還是會艱難咽下新的食物;就算時不時出現的深度抑鬱叫他無法自控,叫他沒法做任何事,他還是在一點一點縮短失控的時間,艱難地去戰勝身體的本能,去改變自己。
有時候俞雅也在想,到底是什麽信念促使他改變的呢?
她一步一步地主導他的病程,一步一步引導他走向出路,但這反應的滯後性實在太強烈了,她隻能籠統將其歸功於之前所有的努力,而無法分辨確切的契機到底是什麽……所以她依然有著足夠的好奇心,存在著嶄新的樂趣。
無論如何,即使是陷在泥底的人,也會有想要更好的欲望。不管支撐他重新站起來的緣由是什麽,她的實驗依然繼續得很成功。
俞雅與他討論哲學,剖析他這個人以及他人生的方方麵麵。
最先開始的時候他的反應依然遲鈍,要過上很久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或者說,身體完全跟不上思維的速度,所思所想太過迅捷而語言如此貧乏且艱難。幸運的是,俞雅有著足夠的時間與耐心去等待他說出想要說的話。
慢慢的,他沉默的時間少了。雖然還不能實時地將想法表達出來,說的話也斷斷續續偶有語無倫次,但這對於擅長管中窺豹舉一反三的俞雅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然後他的語言逐漸追上了他的思維——叫俞雅看到了一個完整的純粹的靈魂。
這樣坦然無懼甚至是無畏的態度,簡直是剖開胸膛袒露出心髒,懇求著“請閱讀我”一般的謙卑與虔誠——他願意信任她,全身心、用靈魂去信任她,即便依然本能地抗拒自己憎厭自己,即便仍舊會失控,但對於她,他竟是全然無害、毫無遺漏的。
在俞雅的生命中,她大概曾遇到無數個向她敞開心懷的人,光明麵,陰暗麵,表象,隱私,記憶,幻想,屬於一個人的全部……至少她並不認為這是一件有多稀奇的事。
但這樣透徹到極點的閱讀,絕對是極少的。
就算是作為心理專家、精神科醫生,就算是有這個能力,俞雅也不認為,需要一覽無餘地將一個人看透了。她不會主動去觸碰那些與治療無關的隱秘,也沒有太多的窺探的好奇心,事實上當一樣事物成為工作,成為職業,而不是興趣的時候,任何事都會變得索然無味。
可是這個狼狽的快樂王子,他就是興趣所在。
俞雅不會拒絕他所表現出來的一切意願,當然,也就必然要全盤接納一切副作用——當一個人願意與你分享人生的時候,意味著你就必須承擔這種信任所需要的代價。
這種信任太珍貴。而一個人的一生,能夠背負多少這樣的代價?
對於俞雅這樣討厭麻煩的人來說,最好是一個都不要。因為她知道要承擔一個人生是多艱辛的事,唯一能迴報的就是愛,如對方一樣全身心的愛——這同樣艱辛。
但凡事總是有例外的。她在接納了一個人奉獻給她的所有靈性時,她也願意以自己的靈性來愛他。
恩利斯太太不止一次撞見俞雅收留的那位先生枕在她的腿上酣睡的場景,不止一次撞見她撫摸他的臉,親吻他的額,恩利斯太太會訝異,會尷尬,然後又在那平靜到近乎坦然的氛圍中陷入困惑。
——她看不到任何曖昧。
很多親密的舉動,明明該是再曖昧不過的,可是出現得又太過於自然。她思考了很久,才隱約覺出自己驚訝的是什麽——不是驚訝於這些親密舉動,而是俞雅與那位先生之間,就像母親對孩子,甚至是……神對世人。
恩利斯太太強行忽略這些別扭感覺,大概是對於他曾為流浪漢的身份太過根深蒂固,所以在對方漸漸康複,極度瘦削的身體像是充了氣般豐盈,毛發淩亂的腦袋重又顯露出過去的輪廓時,她也沒有意識到什麽不對勁。
在失去祖父與祖母之後,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相依為命的妹妹,而自己常年就住在一家廉價的汽車旅館。很多時候甚至身無分文。除非必要場合,身上的衣服、靴子一穿多年。旅館的鄰居經常都可以看到他彎著腰地坐在附近的公園椅上啃漢堡,喊他的名字,會看到他抬起頭對他們微笑,露出一雙純淨憂鬱如詩人般的藍眼睛。
他在三十二歲的那年談了戀愛,有了女友,女友還懷了身孕。他終於願意結束猶如苦行僧的生活。他重新買起了房子,規劃了自己的人生,他忙碌於即將成為一個父親,未來或許還要結婚,還要有更多的孩子……這個美夢破碎在懷孕八個月的女友出車禍被迫流產的時候。女友因此精神失常,在傷愈後選擇離開他。
他尊重她的選擇,依然如朋友一般愛著她。可是不久之後,他的妹妹在體檢中查出胃部的惡性腫瘤,唯一幸運的是早期。然後又是手術,療程……就像他第一個妹妹一樣輾轉在病房。如果這個痛苦他還尚能忍受,得知前女友在一段短暫又失敗的婚姻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件事,就成為壓彎他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在參加完她的遺體告別儀式之後就失去了蹤影,甚至沒有等她安葬。
完全消失在公眾的麵前並沒有帶來什麽好奇,他的古怪與另類幾乎是與他的英俊一樣為人津津樂道的存在,他的影迷們甚至滿懷期望地等待著他的深造亦或是沉澱會帶來更大的驚喜……隻有他唯一的親人與他的經紀人朋友焦急得幾乎瘋了魔。
半年後她的妹妹終於找到了他。他衣衫襤褸流落街頭,長時間流浪的生活讓他蓬頭垢麵,毛發糾結,身體不正常地消瘦,她幾乎認不出這是她那英俊逼人光輝耀眼的哥哥。
他經曆了一段時間的治療,似乎已經痊愈。在百老匯待了兩年,然後重返影圈,遠勝常人的同理心與共情的能力錘煉了他的演技,這讓他輕而易舉重迴巔峰並且超越巔峰。
所有人都欣喜他的突破,他的親人與朋友也覺得苦難並沒有打倒他,反而給予了他新的力量,但他們都沒想到,有那麽一天,這個實在難以忍受鉛心在胸膛中重量的快樂王子出了門,就再也沒迴去。
他的妹妹找不到他了。所有人都找不到他了。
碎了一顆鉛心的快樂王子流浪在遠方,懷抱著痛苦,疾病纏身,行屍走肉,然後遇到一個人,陌生的人,執著到頑固地想將他從地獄拽出來。
*
俞雅想過了所有的可能,結果卻還是出乎她的意料了。
一位好萊塢明星,a list的明星——巨星!
她收留的流浪漢,那個曾奄奄一息被死神扣了門的流浪漢,竟然是一位好萊塢的巨星!
不過也是地位相差的懸殊叫人驚訝而已,說到底明星也僅是一個職業而已,勉強也能算是藝術的一部分,至少俞雅分析他的心理狀態時,並不因此而有絲毫的偏離。
這世上的兩麵派足夠多了,一個光鮮輝煌的好萊塢巨星另一麵是個精神障礙的流浪漢這種事,也不是不能接受。
從站立起來到可以帶狗出門溜,流浪漢先生用了將近八個月的時間。
是的,這確實是一個艱難的複健的過程。心理的病態影響到了生理,甚至在生理上定了型,當這種狀況已經變成生理性的病態,那便已經不是心理的振作與意誌能夠輕易挽迴的了。即使這意誌再頑強這想要痊愈的心再強烈也一樣。
他要服用大量的藥物,做大量的嚐試,跨越種種的難關,克服種種的困難。
最重要的是,快樂王子的心已經被他自己強行粘合起來,貼著膠布,綁著繩索,留下縫隙是不可避免的事,醒目的疤痕也沒法消除幹淨——但畢竟是願意正視那些痛苦的過往,並且努力去接受它們克服它們了。
就算吃下去的食物因為厭食一次次地嘔吐出來,還是會艱難咽下新的食物;就算時不時出現的深度抑鬱叫他無法自控,叫他沒法做任何事,他還是在一點一點縮短失控的時間,艱難地去戰勝身體的本能,去改變自己。
有時候俞雅也在想,到底是什麽信念促使他改變的呢?
她一步一步地主導他的病程,一步一步引導他走向出路,但這反應的滯後性實在太強烈了,她隻能籠統將其歸功於之前所有的努力,而無法分辨確切的契機到底是什麽……所以她依然有著足夠的好奇心,存在著嶄新的樂趣。
無論如何,即使是陷在泥底的人,也會有想要更好的欲望。不管支撐他重新站起來的緣由是什麽,她的實驗依然繼續得很成功。
俞雅與他討論哲學,剖析他這個人以及他人生的方方麵麵。
最先開始的時候他的反應依然遲鈍,要過上很久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或者說,身體完全跟不上思維的速度,所思所想太過迅捷而語言如此貧乏且艱難。幸運的是,俞雅有著足夠的時間與耐心去等待他說出想要說的話。
慢慢的,他沉默的時間少了。雖然還不能實時地將想法表達出來,說的話也斷斷續續偶有語無倫次,但這對於擅長管中窺豹舉一反三的俞雅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然後他的語言逐漸追上了他的思維——叫俞雅看到了一個完整的純粹的靈魂。
這樣坦然無懼甚至是無畏的態度,簡直是剖開胸膛袒露出心髒,懇求著“請閱讀我”一般的謙卑與虔誠——他願意信任她,全身心、用靈魂去信任她,即便依然本能地抗拒自己憎厭自己,即便仍舊會失控,但對於她,他竟是全然無害、毫無遺漏的。
在俞雅的生命中,她大概曾遇到無數個向她敞開心懷的人,光明麵,陰暗麵,表象,隱私,記憶,幻想,屬於一個人的全部……至少她並不認為這是一件有多稀奇的事。
但這樣透徹到極點的閱讀,絕對是極少的。
就算是作為心理專家、精神科醫生,就算是有這個能力,俞雅也不認為,需要一覽無餘地將一個人看透了。她不會主動去觸碰那些與治療無關的隱秘,也沒有太多的窺探的好奇心,事實上當一樣事物成為工作,成為職業,而不是興趣的時候,任何事都會變得索然無味。
可是這個狼狽的快樂王子,他就是興趣所在。
俞雅不會拒絕他所表現出來的一切意願,當然,也就必然要全盤接納一切副作用——當一個人願意與你分享人生的時候,意味著你就必須承擔這種信任所需要的代價。
這種信任太珍貴。而一個人的一生,能夠背負多少這樣的代價?
對於俞雅這樣討厭麻煩的人來說,最好是一個都不要。因為她知道要承擔一個人生是多艱辛的事,唯一能迴報的就是愛,如對方一樣全身心的愛——這同樣艱辛。
但凡事總是有例外的。她在接納了一個人奉獻給她的所有靈性時,她也願意以自己的靈性來愛他。
恩利斯太太不止一次撞見俞雅收留的那位先生枕在她的腿上酣睡的場景,不止一次撞見她撫摸他的臉,親吻他的額,恩利斯太太會訝異,會尷尬,然後又在那平靜到近乎坦然的氛圍中陷入困惑。
——她看不到任何曖昧。
很多親密的舉動,明明該是再曖昧不過的,可是出現得又太過於自然。她思考了很久,才隱約覺出自己驚訝的是什麽——不是驚訝於這些親密舉動,而是俞雅與那位先生之間,就像母親對孩子,甚至是……神對世人。
恩利斯太太強行忽略這些別扭感覺,大概是對於他曾為流浪漢的身份太過根深蒂固,所以在對方漸漸康複,極度瘦削的身體像是充了氣般豐盈,毛發淩亂的腦袋重又顯露出過去的輪廓時,她也沒有意識到什麽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