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我對世界抱有惡意[快穿] 作者:長空無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俞雅直到踏上去莫斯科的飛機之前,還在思索自己對於伊萬的理解出現了哪些偏差,是否有能調和的部分。想來想去,還是表示無能為力。壞人可能僅僅隻是做了件不好的事,並不意味著無藥可救,但伊萬是從裏到外,從靈魂到外在都踩在危險失控的臨界點。
他曾手染鮮血,卻並不因作出極行而羞愧;他曾主導災禍,卻並不因牽連無辜而悔過。他高高在上,身為人,卻沒有人該有的同理之心,俞雅不畏懼挑戰,但是卻不能接受這樣一個對社會與世界充滿惡意的人存在於自己身側——她不至於有多喜歡這個世界,但是向往真善美是人的天性,不是嗎?
總之,不管是為了解惑,還是為了阻止伊萬拿她做引子有所圖謀,她直接殺到莫斯科,準備跟他掰扯清楚。
伊萬的手機裏有定位,所以他知道她身在哪,能密切關注到她的動向,反向追蹤找到他並不難。事實上俞雅一離開華國,那頭就接到信了,甚至她剛走出航站樓,接她的車就已經開到她麵前。
俞雅並不覺得貼心,反倒有種毛骨悚然的壓迫感。伊萬的好相貌並不能掩蓋他的無可救藥,作為被盯緊的獵物……實在覺得不舒服。
她抵達伊萬的莊園,下了車後,直奔他的會客廳。管家推開門,她幾乎是用衝的進入廳堂。她一抬頭,看到站在窗前看外麵花園的伊萬——所有的話語又被生生梗在喉嚨裏,咽不下,吐不出。
薛特!為什麽他會長得如此好看!
就算這個人正懨懨的、無聊的,猶如死水般靜寂又渾身灰暗地看著窗外,他依然好看得像是在發光。
俞雅停下腳步,伊萬迴過頭來,有那麽一瞬間,她以為自己看到的是一條瀕死的魚——失了水,暴露在空氣中,拚命鼓動著腮卻吸不到一點氧氣,奄奄一息的魚。
當然下一秒,那個人又變得如此冷漠而譏諷,隔絕世界、固若金湯,就仿佛你方才所見隻是錯眼的幻覺。
可俞雅卻不是會輕易承認自己出錯的人。她立在那兒一動不動,那一瞬間的畫麵在她的腦海中撼動如雷霆霹靂,她都有刹那的頭暈目眩。然後迷霧盡散,露出霧後緊閉殿堂的大門。大門洞開,她在停頓了好久以後,慢慢挪動步伐,走上前去,強烈的遺憾與憐憫讓她情不自禁伸出手,撫摸他的臉:“真是可憐啊……”
她一直在困惑,為什麽他總像是能先知先覺一樣,對某些會發生的事物有著超一般的篤定。她一直在迷茫,為什麽他能做到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他對自己的父親為什麽有超乎尋常的了解。
即將得到那一切的伊萬該是開心的,愉悅的,但是他並不開心,並不愉悅,他甚至無聊地看著已成既定事實的一切發生,沒有反應,毫無期待,更為破滅,更為空虛——他得到越多,就越空虛——因為這些被命運送到他手中的,其實並非他所願,這些唾手可得的,其實並不能滿足他。大概鮮血與混亂才是他所渴望的吧,但是瘋狂的欲望被他裝進了籠子,於是一切就都非他所願,一切都無法叫他滿足。
原來不是他分裂成了兩個部分,而是命運把兩個他合到了一條軌道上。
“真可憐啊,”俞雅的手從他的臉頰移到他的肩上,望著他靜寂的眼瞳,然後抬頭親吻他的嘴唇,“我始終不敢相信……但原來你真的是一條逆流而上的魚。”
——“你看到過未來。”她輕柔緩慢卻又無比篤定地說道。
第139章 心理專家17
這是幸運, 還是不幸?
所有人都一無所知地往前走著,隻有你清醒地看著一切重複發生。
你能任由其自然發展,也能擾亂正常的秩序,你能規避所有的風險,也能搶占所有的先機。所謂的命運將你擯棄在外,它的線路上沒有你固定留駐的痕跡, 沒有你必須要停靠的站台。你像一條脫離水塘的魚, 你看到了水塘外的陸地, 然後你又迴到了源頭, 可是這水已不是現在的你所能適應的, 這氧氣也不是你能汲取, 你在水中長久地窒息、幹渴, 你知道你正在走向自我破滅,但你無能為力。
——隻有你知道自己是一個怪物。
伊萬展開手臂, 死死地摟抱住她, 那種不自覺的力道, 仿佛是想將她的身體緊緊按進自己的血肉之中, 他外表所見的所有漠然與厭棄都為掠奪所取代,他迴過去的吻甚至帶著極端的兇狠與戾氣。
大概如果能借此將她吞下去, 整個人碾碎了吞下去,那他會是毫不猶豫的。
俞雅先感覺到骨頭隱隱作疼, 然後嚐到血腥的味道。分不清是誰的嘴唇被咬破,交換的吻混雜著血液與唾沫,纏錯的唿吸滾燙著熾熱又專斷的氣息。她的思維卻從沒有比這一刻更為清晰……仿佛靈魂已經脫離了軀殼, 不受一切環境幹擾,無比理智地注視著麵前的存在。
她以為不會再有她這樣的意外的——這個世界的秩序是如此穩定而不容變更——可是命運偏偏在這個角落陷入一個不知名的死循環,於是就有了伊萬。
可以說他看到了未來,也可以說他迴到了過去。但無疑是後者更為恰當。
世界是變化的,人也是變化的,性格可變,氣質難變,由此而生的人格也會隨著時間與境遇的不同而有顯著的變化。十歲的你與二十歲的你同樣是你,二十歲的你與五十歲的你同樣是你,五十歲的你與八十歲的你同樣是你,但是你真與舊時的你相同嗎?很少有人一輩子維持著同一種性格同一個氣質。所以時間跨度越長,人格越不相同。
大會吞沒小,深會合並淺,多會淹沒少。
時光是不會逆迴的,但如果真的出現了意外,脫離了命運的序列逆迴的一切,從本質來說都是種侵占。如果那所謂的“重生”真的發生在你身上,你會全然放棄抵抗,被你的未來取代,還是說激發你的自我意識,抗拒並且占據主導?
即便同樣是你,兩個人格交匯,除非先一個人格是最初幼時的如白紙般的你,那麽會為後來的你全然取代,悄無聲息渡過這場巨變,否則一個經曆了世事滄桑命運起伏的完整的人格降臨到了另一個已經有了獨立思維與評判標準的人格上,思維方式與行為風格衝突是必然會發生的,這實則不亞於一場災難。
能窺探到未來一角是所有人都妄想的事,可是未來的你全然迴到現在的你身上……你猜,你還會是你嗎?
接受了對伊萬這樣的判斷與認知,那麽所有的困惑都迎刃而解。
所以俞雅從他身上獲得的信息會是混亂複雜、時斷時續又矛盾衝突的;所以他身上偶爾會顯現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格偏向;所以伊萬總是冗雜著尖銳、壓抑、死寂又厭棄的氣質,他在與自己做抵抗,他在掙紮屬於自己的未來——這就是對自我意識的否定,所以他成為了一個虔誠的信徒。他必須把這種異變來源歸類為上帝,他必須用信仰的教義做成束縛住失控與瘋狂的囚牢,隻有這樣,他才能活得像一個人。
多麽可怕啊,未來的我也會是這麽一個敗類,一頭喪失了人性毫無倫理道德的野獸,我會變成一個瘋子,會成為魔鬼在此世的代行者!多麽可怕啊,我根本無法抗拒這種命運!
俞雅毫不懷疑伊萬的痛苦與掙紮。
他是真的發自內心地渴求著混亂與鮮血,真的由衷地渴望著秩序崩塌規則毀滅,這就是已經被驗證過一次的他的本質,但他始終克製著隱忍著掙紮著抗拒著……這既是痛苦所在。一個壞人不願成為一個壞人,多麽瘋狂。
俞雅情不自禁伸出手,纖長的手指探入那淺淡得幾乎無色的金發中,慢慢摩挲著他的後腦、頸項,帶著柔軟又縱容的安撫力道。
就像對待一個孩子,孩子很鬧騰很熊,可你知道他是一個孩子,他經過的教育收到的教訓是局限的,還不夠多,年齡就是一種寬容的理由。
他曾手染鮮血,卻並不因作出極行而羞愧;他曾主導災禍,卻並不因牽連無辜而悔過。他高高在上,身為人,卻沒有人該有的同理之心,俞雅不畏懼挑戰,但是卻不能接受這樣一個對社會與世界充滿惡意的人存在於自己身側——她不至於有多喜歡這個世界,但是向往真善美是人的天性,不是嗎?
總之,不管是為了解惑,還是為了阻止伊萬拿她做引子有所圖謀,她直接殺到莫斯科,準備跟他掰扯清楚。
伊萬的手機裏有定位,所以他知道她身在哪,能密切關注到她的動向,反向追蹤找到他並不難。事實上俞雅一離開華國,那頭就接到信了,甚至她剛走出航站樓,接她的車就已經開到她麵前。
俞雅並不覺得貼心,反倒有種毛骨悚然的壓迫感。伊萬的好相貌並不能掩蓋他的無可救藥,作為被盯緊的獵物……實在覺得不舒服。
她抵達伊萬的莊園,下了車後,直奔他的會客廳。管家推開門,她幾乎是用衝的進入廳堂。她一抬頭,看到站在窗前看外麵花園的伊萬——所有的話語又被生生梗在喉嚨裏,咽不下,吐不出。
薛特!為什麽他會長得如此好看!
就算這個人正懨懨的、無聊的,猶如死水般靜寂又渾身灰暗地看著窗外,他依然好看得像是在發光。
俞雅停下腳步,伊萬迴過頭來,有那麽一瞬間,她以為自己看到的是一條瀕死的魚——失了水,暴露在空氣中,拚命鼓動著腮卻吸不到一點氧氣,奄奄一息的魚。
當然下一秒,那個人又變得如此冷漠而譏諷,隔絕世界、固若金湯,就仿佛你方才所見隻是錯眼的幻覺。
可俞雅卻不是會輕易承認自己出錯的人。她立在那兒一動不動,那一瞬間的畫麵在她的腦海中撼動如雷霆霹靂,她都有刹那的頭暈目眩。然後迷霧盡散,露出霧後緊閉殿堂的大門。大門洞開,她在停頓了好久以後,慢慢挪動步伐,走上前去,強烈的遺憾與憐憫讓她情不自禁伸出手,撫摸他的臉:“真是可憐啊……”
她一直在困惑,為什麽他總像是能先知先覺一樣,對某些會發生的事物有著超一般的篤定。她一直在迷茫,為什麽他能做到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他對自己的父親為什麽有超乎尋常的了解。
即將得到那一切的伊萬該是開心的,愉悅的,但是他並不開心,並不愉悅,他甚至無聊地看著已成既定事實的一切發生,沒有反應,毫無期待,更為破滅,更為空虛——他得到越多,就越空虛——因為這些被命運送到他手中的,其實並非他所願,這些唾手可得的,其實並不能滿足他。大概鮮血與混亂才是他所渴望的吧,但是瘋狂的欲望被他裝進了籠子,於是一切就都非他所願,一切都無法叫他滿足。
原來不是他分裂成了兩個部分,而是命運把兩個他合到了一條軌道上。
“真可憐啊,”俞雅的手從他的臉頰移到他的肩上,望著他靜寂的眼瞳,然後抬頭親吻他的嘴唇,“我始終不敢相信……但原來你真的是一條逆流而上的魚。”
——“你看到過未來。”她輕柔緩慢卻又無比篤定地說道。
第139章 心理專家17
這是幸運, 還是不幸?
所有人都一無所知地往前走著,隻有你清醒地看著一切重複發生。
你能任由其自然發展,也能擾亂正常的秩序,你能規避所有的風險,也能搶占所有的先機。所謂的命運將你擯棄在外,它的線路上沒有你固定留駐的痕跡, 沒有你必須要停靠的站台。你像一條脫離水塘的魚, 你看到了水塘外的陸地, 然後你又迴到了源頭, 可是這水已不是現在的你所能適應的, 這氧氣也不是你能汲取, 你在水中長久地窒息、幹渴, 你知道你正在走向自我破滅,但你無能為力。
——隻有你知道自己是一個怪物。
伊萬展開手臂, 死死地摟抱住她, 那種不自覺的力道, 仿佛是想將她的身體緊緊按進自己的血肉之中, 他外表所見的所有漠然與厭棄都為掠奪所取代,他迴過去的吻甚至帶著極端的兇狠與戾氣。
大概如果能借此將她吞下去, 整個人碾碎了吞下去,那他會是毫不猶豫的。
俞雅先感覺到骨頭隱隱作疼, 然後嚐到血腥的味道。分不清是誰的嘴唇被咬破,交換的吻混雜著血液與唾沫,纏錯的唿吸滾燙著熾熱又專斷的氣息。她的思維卻從沒有比這一刻更為清晰……仿佛靈魂已經脫離了軀殼, 不受一切環境幹擾,無比理智地注視著麵前的存在。
她以為不會再有她這樣的意外的——這個世界的秩序是如此穩定而不容變更——可是命運偏偏在這個角落陷入一個不知名的死循環,於是就有了伊萬。
可以說他看到了未來,也可以說他迴到了過去。但無疑是後者更為恰當。
世界是變化的,人也是變化的,性格可變,氣質難變,由此而生的人格也會隨著時間與境遇的不同而有顯著的變化。十歲的你與二十歲的你同樣是你,二十歲的你與五十歲的你同樣是你,五十歲的你與八十歲的你同樣是你,但是你真與舊時的你相同嗎?很少有人一輩子維持著同一種性格同一個氣質。所以時間跨度越長,人格越不相同。
大會吞沒小,深會合並淺,多會淹沒少。
時光是不會逆迴的,但如果真的出現了意外,脫離了命運的序列逆迴的一切,從本質來說都是種侵占。如果那所謂的“重生”真的發生在你身上,你會全然放棄抵抗,被你的未來取代,還是說激發你的自我意識,抗拒並且占據主導?
即便同樣是你,兩個人格交匯,除非先一個人格是最初幼時的如白紙般的你,那麽會為後來的你全然取代,悄無聲息渡過這場巨變,否則一個經曆了世事滄桑命運起伏的完整的人格降臨到了另一個已經有了獨立思維與評判標準的人格上,思維方式與行為風格衝突是必然會發生的,這實則不亞於一場災難。
能窺探到未來一角是所有人都妄想的事,可是未來的你全然迴到現在的你身上……你猜,你還會是你嗎?
接受了對伊萬這樣的判斷與認知,那麽所有的困惑都迎刃而解。
所以俞雅從他身上獲得的信息會是混亂複雜、時斷時續又矛盾衝突的;所以他身上偶爾會顯現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格偏向;所以伊萬總是冗雜著尖銳、壓抑、死寂又厭棄的氣質,他在與自己做抵抗,他在掙紮屬於自己的未來——這就是對自我意識的否定,所以他成為了一個虔誠的信徒。他必須把這種異變來源歸類為上帝,他必須用信仰的教義做成束縛住失控與瘋狂的囚牢,隻有這樣,他才能活得像一個人。
多麽可怕啊,未來的我也會是這麽一個敗類,一頭喪失了人性毫無倫理道德的野獸,我會變成一個瘋子,會成為魔鬼在此世的代行者!多麽可怕啊,我根本無法抗拒這種命運!
俞雅毫不懷疑伊萬的痛苦與掙紮。
他是真的發自內心地渴求著混亂與鮮血,真的由衷地渴望著秩序崩塌規則毀滅,這就是已經被驗證過一次的他的本質,但他始終克製著隱忍著掙紮著抗拒著……這既是痛苦所在。一個壞人不願成為一個壞人,多麽瘋狂。
俞雅情不自禁伸出手,纖長的手指探入那淺淡得幾乎無色的金發中,慢慢摩挲著他的後腦、頸項,帶著柔軟又縱容的安撫力道。
就像對待一個孩子,孩子很鬧騰很熊,可你知道他是一個孩子,他經過的教育收到的教訓是局限的,還不夠多,年齡就是一種寬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