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民帶頭說道:“葉姑娘你放心吧,如果我們感覺自己勝任不了這項工作,自然不會參與進來。”
葉子芬認可地點了點頭。
“行,那符合條件的人先去張高義那裏報一下名,讓他再核查一下你們的情況。等你們報完名之後,我再同你們說其他的事情。”
本來那些有漁船的村民已經站了起來打算要走了,卻聽到葉子芬說,猜到肯定還有其他事情要與他們商量,便又乖乖地坐了迴去。
等張高義那邊核實好人名,並對他們進行完評估之後,眾人又坐迴了原來的位置。
至於契約,等他們上船的時候,張高義再找他們簽就可以了。
見大家都迴來,張高義坐到了自己的身邊,葉子芬開口道:“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我離開的時候和你們打聽了咱們這裏有什麽適合生長的貝殼類海鮮的事。”
那些曾經被葉子芬打聽過的人,趕緊點頭,表示他們並沒有忘記這件事。
“等下次我來的時候會帶一些籠子過來,大家趁這段時間沒事的時候多準備一些小的貝類,咱們放在籠子裏麵試著養一下,如果能夠養成最好。養不成,我也給大家一個辛苦錢!”
聽到這眾人終於興奮了,這些小的東西其實並不難搞,海邊有很多,即使他們不能去,也可以讓家裏帶孩子去弄。
一個村民問道:“什麽貝類都可以嗎?”
葉子芬想了一下說道:“反正咱們是試著養一下,不過你們最好是分好類。不要大雜燴的給我。”
葉子芬笑著說的,裏麵還有一絲開玩笑的成分。
眾人一聽也跟著笑了。
葉子芬又想到了另一個情況,害怕他們弄來的東西死了,不好養殖。
於是又提醒大家:“大家弄的時候注意一點,千萬別給我弄死的,臭的我可不給錢。”
葉子芬的話說完,眾人又哄笑起來。
隨後有一個人說道:“葉姑娘放心,咱們都是在海邊長大的人,怎麽會不知道這點事呢!保證各個都是活的。”
得到了大家的保證,葉子芬也不多說什麽?
站起來說道:“行,等我把籠子放下海的時候,還需要大家幫忙!”
大家見葉子芬站起來了,知道今天已經把事情都說完了,於是眾人都站了起來。
紛紛說道:“你姑娘有事喊一聲就行,到時候我們一定全來。”
看著熱情的漁民,葉子芬和張高義對著他們點頭致意。
隨後把那些有漁船的漁民送走之後,葉子芬同即將上船的村民說:“咱們是根據你們捕撈海鮮的重量,拿出賣價的兩成作為你們的工錢,到時候我直接給船長。你們迴去之後平分。至於賬本,大家可以隨時過來找這邊的負責人查看。”
眾人沒想到是這樣的結算方式,也就是說他們捕撈的東西越多,越值錢,他們就掙得更多。
葉子芬見大家不說話,問道:“你們有沒有意見?”
眾人齊齊搖頭。
葉子芬隻好對大家說:“既然沒有意見,那麽今天大家就散了吧!”
終於把他們送走了,夜已深,天上繁星璀璨。
葉子芬忍不住抬起頭來欣賞。
張高義走過來,抓著葉子芬的手,放在自己的唇邊,哈了兩口熱氣。
說道:“行了,大家都走了,你也趕緊迴去休息,明天還要趕路。”
葉子芬感覺手心有些癢,忍不住要抽迴來,沒想到張高義又把她的手包到了他的手裏。
她突然問張高義:“這次要不要和我們一起迴去?”
張高義搖了搖頭:“不了,本來你們這次來得就早,離我們年前的計劃提前了好多天。再加上你還要做第二,第三艘漁船。總要有人在這盯著才行,除了我你還放心別人嗎?再說我已經全程參與過這個過程,在這裏也不閑著,能夠給大家幫幫忙。”
葉子芬也點了點頭,馬逢春這次跟著他們一起迴去,這邊要有人先做著他所負責的那一部分,總不能等馬家的人從老家那邊來了之後再開始吧,那多影響進度呀!
葉子芬手心傳來的溫度,葉子芬不舍得看著對麵的人,突然感覺他如此的高大,能夠為她遮風擋雨的同時,還能夠成為她堅強的後盾。
“可是你已經好久沒迴家了,難道不想家嗎?”葉子芬再次不好意思地問張高義,語氣裏麵有一點撒嬌。
張高義輕笑,很喜歡葉子芬現在的樣子。
想了一下這個問題,反而問她:“你覺得我會想家裏的誰?又有誰值得我想呢?不僅我不想他們,估計他們也沒有時間想起我!”
不知道葉子芬是不是感覺錯誤,她從話裏麵聽出了些許落寞。
“你能提前這麽多天過來,解我的相思之苦,已經很難得了。隻是下次來的時候不用這麽早,現在還有點冷,我擔心你在路上吃苦。”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個男人竟然學會了花言巧語。葉子芬非常懷疑是和馬逢春學的。
人家都說外甥肖舅,果然不假。
葉子芬曾經看到過馬逢春哄媳婦。
不過對葉子芬來說,不得不承認他的話令她心中有了那麽一絲絲甜蜜。
天色實在不早了,兩個人今天又累得不行,所以各自迴了自己的帳篷,開始休息。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之後,所有的馬車都排著隊,一輛一輛地往村口而去,原本密密麻麻的帳篷還剩下一角幾個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
因為昨天已經商量好了上漁船的人選,所以他們便有些急不可耐了。
一大早,葉子芬剛起床的時候,船長就找了過來。
據說大家提議從今天開始他們就要出海了,畢竟船在碼頭上拴著,閑著也是閑著。
馬車上路,四位老人在馬車裏麵你一句我一句說個不停。
尤其是莫老的媳婦兒,這還是他第一次離開這裏,去別的地方看一看。
不過畢竟上了年紀,到了下午的時候就沒有什麽精氣神兒了,葉子芬怕四個人在一輛馬車裏麵比較擁擠,所以又安排了一輛車給他們。
葉子芬認可地點了點頭。
“行,那符合條件的人先去張高義那裏報一下名,讓他再核查一下你們的情況。等你們報完名之後,我再同你們說其他的事情。”
本來那些有漁船的村民已經站了起來打算要走了,卻聽到葉子芬說,猜到肯定還有其他事情要與他們商量,便又乖乖地坐了迴去。
等張高義那邊核實好人名,並對他們進行完評估之後,眾人又坐迴了原來的位置。
至於契約,等他們上船的時候,張高義再找他們簽就可以了。
見大家都迴來,張高義坐到了自己的身邊,葉子芬開口道:“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我離開的時候和你們打聽了咱們這裏有什麽適合生長的貝殼類海鮮的事。”
那些曾經被葉子芬打聽過的人,趕緊點頭,表示他們並沒有忘記這件事。
“等下次我來的時候會帶一些籠子過來,大家趁這段時間沒事的時候多準備一些小的貝類,咱們放在籠子裏麵試著養一下,如果能夠養成最好。養不成,我也給大家一個辛苦錢!”
聽到這眾人終於興奮了,這些小的東西其實並不難搞,海邊有很多,即使他們不能去,也可以讓家裏帶孩子去弄。
一個村民問道:“什麽貝類都可以嗎?”
葉子芬想了一下說道:“反正咱們是試著養一下,不過你們最好是分好類。不要大雜燴的給我。”
葉子芬笑著說的,裏麵還有一絲開玩笑的成分。
眾人一聽也跟著笑了。
葉子芬又想到了另一個情況,害怕他們弄來的東西死了,不好養殖。
於是又提醒大家:“大家弄的時候注意一點,千萬別給我弄死的,臭的我可不給錢。”
葉子芬的話說完,眾人又哄笑起來。
隨後有一個人說道:“葉姑娘放心,咱們都是在海邊長大的人,怎麽會不知道這點事呢!保證各個都是活的。”
得到了大家的保證,葉子芬也不多說什麽?
站起來說道:“行,等我把籠子放下海的時候,還需要大家幫忙!”
大家見葉子芬站起來了,知道今天已經把事情都說完了,於是眾人都站了起來。
紛紛說道:“你姑娘有事喊一聲就行,到時候我們一定全來。”
看著熱情的漁民,葉子芬和張高義對著他們點頭致意。
隨後把那些有漁船的漁民送走之後,葉子芬同即將上船的村民說:“咱們是根據你們捕撈海鮮的重量,拿出賣價的兩成作為你們的工錢,到時候我直接給船長。你們迴去之後平分。至於賬本,大家可以隨時過來找這邊的負責人查看。”
眾人沒想到是這樣的結算方式,也就是說他們捕撈的東西越多,越值錢,他們就掙得更多。
葉子芬見大家不說話,問道:“你們有沒有意見?”
眾人齊齊搖頭。
葉子芬隻好對大家說:“既然沒有意見,那麽今天大家就散了吧!”
終於把他們送走了,夜已深,天上繁星璀璨。
葉子芬忍不住抬起頭來欣賞。
張高義走過來,抓著葉子芬的手,放在自己的唇邊,哈了兩口熱氣。
說道:“行了,大家都走了,你也趕緊迴去休息,明天還要趕路。”
葉子芬感覺手心有些癢,忍不住要抽迴來,沒想到張高義又把她的手包到了他的手裏。
她突然問張高義:“這次要不要和我們一起迴去?”
張高義搖了搖頭:“不了,本來你們這次來得就早,離我們年前的計劃提前了好多天。再加上你還要做第二,第三艘漁船。總要有人在這盯著才行,除了我你還放心別人嗎?再說我已經全程參與過這個過程,在這裏也不閑著,能夠給大家幫幫忙。”
葉子芬也點了點頭,馬逢春這次跟著他們一起迴去,這邊要有人先做著他所負責的那一部分,總不能等馬家的人從老家那邊來了之後再開始吧,那多影響進度呀!
葉子芬手心傳來的溫度,葉子芬不舍得看著對麵的人,突然感覺他如此的高大,能夠為她遮風擋雨的同時,還能夠成為她堅強的後盾。
“可是你已經好久沒迴家了,難道不想家嗎?”葉子芬再次不好意思地問張高義,語氣裏麵有一點撒嬌。
張高義輕笑,很喜歡葉子芬現在的樣子。
想了一下這個問題,反而問她:“你覺得我會想家裏的誰?又有誰值得我想呢?不僅我不想他們,估計他們也沒有時間想起我!”
不知道葉子芬是不是感覺錯誤,她從話裏麵聽出了些許落寞。
“你能提前這麽多天過來,解我的相思之苦,已經很難得了。隻是下次來的時候不用這麽早,現在還有點冷,我擔心你在路上吃苦。”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個男人竟然學會了花言巧語。葉子芬非常懷疑是和馬逢春學的。
人家都說外甥肖舅,果然不假。
葉子芬曾經看到過馬逢春哄媳婦。
不過對葉子芬來說,不得不承認他的話令她心中有了那麽一絲絲甜蜜。
天色實在不早了,兩個人今天又累得不行,所以各自迴了自己的帳篷,開始休息。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之後,所有的馬車都排著隊,一輛一輛地往村口而去,原本密密麻麻的帳篷還剩下一角幾個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
因為昨天已經商量好了上漁船的人選,所以他們便有些急不可耐了。
一大早,葉子芬剛起床的時候,船長就找了過來。
據說大家提議從今天開始他們就要出海了,畢竟船在碼頭上拴著,閑著也是閑著。
馬車上路,四位老人在馬車裏麵你一句我一句說個不停。
尤其是莫老的媳婦兒,這還是他第一次離開這裏,去別的地方看一看。
不過畢竟上了年紀,到了下午的時候就沒有什麽精氣神兒了,葉子芬怕四個人在一輛馬車裏麵比較擁擠,所以又安排了一輛車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