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些大臣緊緊地皺起眉頭,雙眼瞪得猶如銅鈴一般大,仿佛根本不敢相信眼前所見的這般場景。
而另一些大臣則隻能在暗地裏暗暗咬牙切齒,滿心憤恨地埋怨著自己為何沒能更早一些揣測到皇上真正的心意。
畢竟,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劃算了,隻可惜他們如今即便想要有所行動,也已然太遲了,因為在外人看來,他們好像純粹隻是為了得到獎賞才肯掏出銀子似的。
此刻,他們的內心肯定充滿了懊悔和恐懼,說不定還在想:“這皇上的心思實在是太過深沉難測了,誰能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這般田地呢?他們當時為何就沒有多考慮一下後果,如今真是後悔莫及啊!”
此刻若是不肯掏出這筆錢吧,恐怕後果不堪設想;但要是真的拿出來,又著實心疼不已,簡直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哇!
有些膽子稍大些的大臣,還時不時地偷瞄一眼坐在龍椅上的皇上,妄圖從其細微的表情變化之中捕捉到一線生機。
可惜的是,皇上始終麵沉似水,神色高深莫測,讓人根本無從揣測其真實想法。
麵對這樣的情形,大臣們愈發覺得惶恐不安,一顆心就像懸在了半空之中,七上八下地搖擺不定。
待此事暫且塵埃落定之際,皇帝微微側首,向身旁侍立的黃公公投去一道意味深長的目光。
此刻的宮廷內,氛圍猶如被厚重烏雲所籠罩般凝重且壓抑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皇帝端坐在那象征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其神色肅穆莊重,雙眸深沉如海、變幻莫測,讓人難以窺視其中真意。
黃公公則畢恭畢敬地站立於一側,他的身形微微前傾,略顯佝僂的背脊仿佛承載著無形的壓力。
隻見他雙手交疊於身前,頭稍稍低垂,時刻保持著謙卑之態,靜靜地等待著皇帝下達旨意。
終於,皇帝輕啟雙唇,發出一聲低沉卻極具穿透力的話語:“傳旨。”
簡簡單單兩個字,卻如同驚雷乍響,在這片寂靜的空間裏掀起一陣波瀾。
黃公公聞聲忙不迭地迴應道:“是,皇上。”
此次傳旨所要封賞之人,乃是原太上皇膝下的數位皇子。
想當年,太上皇在世時並未賜予這些皇子封號爵位,想必正是留作今日這般局麵,由當今聖上親自冊封,以彰顯皇恩浩蕩。
此時此刻,那幾位皇子正心急如焚地等了兩天了,每個人的心頭都像壓著一塊沉甸甸的巨石,七上八下地忐忑不安。
他們心裏清楚得很,此番封賞究竟會帶來福祉還是災禍,實在難以預料。
然而,即便是皇帝對於自己的這幾位兄弟心存芥蒂,但在當前的局勢之下,也隻能選擇將他們一一封為王爺。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朝局亦需穩定方能長治久安。
於是乎,黃公公打開了明黃的聖旨,先是深吸一口氣,然後清了清嗓子,用盡全身力氣高聲唿喊起來:“傳旨!”
刹那間,朝堂之上所有的朝臣皆聞風而動,紛紛誠惶誠恐地雙膝跪地,準備恭迎聖諭。
一時間,整個大殿內除了黃公公那洪亮的嗓音之外,再聽不到其他絲毫聲響。
黃公公神色肅穆地緩緩展開那明黃色的聖旨,用他那尖細而高亢的嗓音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莊重威嚴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在宏偉壯麗的宮廷之中久久迴蕩,每一個字都好似擁有千鈞之重,沉甸甸地壓在了在場眾人的心頭。
此時,諸位皇子皆屏息凝神,一顆顆心隨著聖旨的宣讀而劇烈地上下起伏。
隻聽得黃公公繼續高聲念道:“封三皇子為靖王,賜府邸一座、肥沃良田千頃,以顯皇恩浩蕩!”
話音剛落,三皇子臉上難以抑製地浮現出一抹驚喜之色,但很快便收斂起來,恭敬地跪地叩頭謝恩。
緊接著,黃公公又念道:“封五皇子為寧王,允擴充原府邸,賞賜金銀珠寶若幹,綾羅綢緞無數,望其能勤勉政事,不負聖望!”
五皇子聞言亦是心中一喜,趕忙磕頭謝主隆恩。
最後,黃公公宣讀到:“封六皇子為康王,特賜精銳護衛百人,護其周全!”
六皇子連忙叩首謝恩,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
待聖旨宣讀完畢,所有的皇子都封賞完畢,隻是沒有二皇子了。
幾位皇子紛紛站起身來。
此刻,他們雖表麵上畢恭畢敬,但內心卻各自懷揣著迥異的心思。
這件事情其實早就已經在眾多朝臣的意料範圍之內了,因此並沒有人認為其中存在任何不合適或者令人驚訝之處。
朝堂之上,氛圍顯得異常凝重,但同時又隱隱透露出一種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詭異平靜。
諸位大臣們的神情各異,有的一臉嚴肅,仿佛正麵臨著生死攸關的重大抉擇;而另一些則表現得十分漠然,似乎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他們毫無關係,完全是理所當然之事。
此時此刻,沒有一個人會主動提及那位二皇子。
盡管葉子芬的腦海裏確實浮現出了二皇子的身影,但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他還是覺得現在並不是重新提起這個人物的最佳時機。
葉子芬不禁微微皺起眉頭,記憶中的二皇子形象開始逐漸清晰起來。
那位二皇子也曾是個意氣風發、躊躇滿誌的翩翩少年郎啊!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他早已被人們遺忘在了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裏。
葉子芬輕輕地歎息了一聲,在內心深處默默地念叨著:“或許這便是宮廷鬥爭的殘酷本質吧,一旦失去權勢和地位,就如同那稍縱即逝的過眼雲煙一般,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不能繼續沉浸在這種多愁善感的情緒當中,畢竟當前的局勢容不得他有絲毫的分心。
突然之間,一句古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湧上了葉子芬的心頭,並不斷地在她的腦海中盤旋迴蕩。
而另一些大臣則隻能在暗地裏暗暗咬牙切齒,滿心憤恨地埋怨著自己為何沒能更早一些揣測到皇上真正的心意。
畢竟,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劃算了,隻可惜他們如今即便想要有所行動,也已然太遲了,因為在外人看來,他們好像純粹隻是為了得到獎賞才肯掏出銀子似的。
此刻,他們的內心肯定充滿了懊悔和恐懼,說不定還在想:“這皇上的心思實在是太過深沉難測了,誰能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這般田地呢?他們當時為何就沒有多考慮一下後果,如今真是後悔莫及啊!”
此刻若是不肯掏出這筆錢吧,恐怕後果不堪設想;但要是真的拿出來,又著實心疼不已,簡直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哇!
有些膽子稍大些的大臣,還時不時地偷瞄一眼坐在龍椅上的皇上,妄圖從其細微的表情變化之中捕捉到一線生機。
可惜的是,皇上始終麵沉似水,神色高深莫測,讓人根本無從揣測其真實想法。
麵對這樣的情形,大臣們愈發覺得惶恐不安,一顆心就像懸在了半空之中,七上八下地搖擺不定。
待此事暫且塵埃落定之際,皇帝微微側首,向身旁侍立的黃公公投去一道意味深長的目光。
此刻的宮廷內,氛圍猶如被厚重烏雲所籠罩般凝重且壓抑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皇帝端坐在那象征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其神色肅穆莊重,雙眸深沉如海、變幻莫測,讓人難以窺視其中真意。
黃公公則畢恭畢敬地站立於一側,他的身形微微前傾,略顯佝僂的背脊仿佛承載著無形的壓力。
隻見他雙手交疊於身前,頭稍稍低垂,時刻保持著謙卑之態,靜靜地等待著皇帝下達旨意。
終於,皇帝輕啟雙唇,發出一聲低沉卻極具穿透力的話語:“傳旨。”
簡簡單單兩個字,卻如同驚雷乍響,在這片寂靜的空間裏掀起一陣波瀾。
黃公公聞聲忙不迭地迴應道:“是,皇上。”
此次傳旨所要封賞之人,乃是原太上皇膝下的數位皇子。
想當年,太上皇在世時並未賜予這些皇子封號爵位,想必正是留作今日這般局麵,由當今聖上親自冊封,以彰顯皇恩浩蕩。
此時此刻,那幾位皇子正心急如焚地等了兩天了,每個人的心頭都像壓著一塊沉甸甸的巨石,七上八下地忐忑不安。
他們心裏清楚得很,此番封賞究竟會帶來福祉還是災禍,實在難以預料。
然而,即便是皇帝對於自己的這幾位兄弟心存芥蒂,但在當前的局勢之下,也隻能選擇將他們一一封為王爺。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朝局亦需穩定方能長治久安。
於是乎,黃公公打開了明黃的聖旨,先是深吸一口氣,然後清了清嗓子,用盡全身力氣高聲唿喊起來:“傳旨!”
刹那間,朝堂之上所有的朝臣皆聞風而動,紛紛誠惶誠恐地雙膝跪地,準備恭迎聖諭。
一時間,整個大殿內除了黃公公那洪亮的嗓音之外,再聽不到其他絲毫聲響。
黃公公神色肅穆地緩緩展開那明黃色的聖旨,用他那尖細而高亢的嗓音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莊重威嚴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在宏偉壯麗的宮廷之中久久迴蕩,每一個字都好似擁有千鈞之重,沉甸甸地壓在了在場眾人的心頭。
此時,諸位皇子皆屏息凝神,一顆顆心隨著聖旨的宣讀而劇烈地上下起伏。
隻聽得黃公公繼續高聲念道:“封三皇子為靖王,賜府邸一座、肥沃良田千頃,以顯皇恩浩蕩!”
話音剛落,三皇子臉上難以抑製地浮現出一抹驚喜之色,但很快便收斂起來,恭敬地跪地叩頭謝恩。
緊接著,黃公公又念道:“封五皇子為寧王,允擴充原府邸,賞賜金銀珠寶若幹,綾羅綢緞無數,望其能勤勉政事,不負聖望!”
五皇子聞言亦是心中一喜,趕忙磕頭謝主隆恩。
最後,黃公公宣讀到:“封六皇子為康王,特賜精銳護衛百人,護其周全!”
六皇子連忙叩首謝恩,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
待聖旨宣讀完畢,所有的皇子都封賞完畢,隻是沒有二皇子了。
幾位皇子紛紛站起身來。
此刻,他們雖表麵上畢恭畢敬,但內心卻各自懷揣著迥異的心思。
這件事情其實早就已經在眾多朝臣的意料範圍之內了,因此並沒有人認為其中存在任何不合適或者令人驚訝之處。
朝堂之上,氛圍顯得異常凝重,但同時又隱隱透露出一種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詭異平靜。
諸位大臣們的神情各異,有的一臉嚴肅,仿佛正麵臨著生死攸關的重大抉擇;而另一些則表現得十分漠然,似乎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他們毫無關係,完全是理所當然之事。
此時此刻,沒有一個人會主動提及那位二皇子。
盡管葉子芬的腦海裏確實浮現出了二皇子的身影,但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他還是覺得現在並不是重新提起這個人物的最佳時機。
葉子芬不禁微微皺起眉頭,記憶中的二皇子形象開始逐漸清晰起來。
那位二皇子也曾是個意氣風發、躊躇滿誌的翩翩少年郎啊!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他早已被人們遺忘在了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裏。
葉子芬輕輕地歎息了一聲,在內心深處默默地念叨著:“或許這便是宮廷鬥爭的殘酷本質吧,一旦失去權勢和地位,就如同那稍縱即逝的過眼雲煙一般,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不能繼續沉浸在這種多愁善感的情緒當中,畢竟當前的局勢容不得他有絲毫的分心。
突然之間,一句古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湧上了葉子芬的心頭,並不斷地在她的腦海中盤旋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