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請了中舉的讀書人之後,劉宣馬上又開始忙碌不停。


    現在他治下有縣城五十餘座,但是真正能控製安穩的也就霍州、隰州二地的九座縣城。這九座縣城劉宣治理已經超過一年時間,縣中的各級官員也全部深入基層。


    在這九個縣中,劉宣先後動員征集了一萬多新兵。可惜這九座縣城除了洪洞縣之外,大部分都在呂梁山兩側的山嶺之中。這些山區小縣,總人口加起來也不超過二十萬人。


    剩下的晉中府十縣雖然已經被劉宣占據半年,但是因為缺乏合格的文官治理,現在還是稍微有些混亂之中。


    至於剛剛攻下的南部三十縣,縣政還在當地的駐軍手中。所幸靠著臨汾縣以南的兩萬精兵,才能壓住治下鄉紳、胥吏蠢蠢欲動的野心。


    麵對這種嚴峻的局麵,劉宣隻能大開科舉,拉攏底層不得誌的讀書人。


    不僅如此,這段時間劉宣還要與麾下的文臣商議,盡快製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官製。以求迅速的擺脫流賊盜匪的名聲,讓一些願意配合的士紳投奔。


    臨汾城中,西河王府。


    自從劉宣攻破臨汾之後,西河王這種民憤極大的藩王自然而然的被劉宣砍了腦袋,用來拉攏民心。這個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西河王府,也成為劉宣駐節行轅之所。


    府中正堂,劉宣高坐主位之上。下麵兩旁坐著李昭雲、孫登、周建、種平、趙勝、李翰、胡寬、趙瑨、葉謬之、王慶仁、李自成、劉勇、劉宗敏,王雙喜等文武百官。


    除了臨汾縣總部的官員外,李翰、胡寬、趙勝、葉謬之、王慶仁等外放文官都是劉宣用書信相召而來。緊急參加這次會議的文臣骨幹。


    劉宣輕輕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嚨說道:“如今咱們初步在山西建立根基,隻要穩住了陣腳。就不怕朝廷的圍攻。但是現在各縣之中行政混亂,已經急需要咱們製定官製。派遣文官治理地方了。”


    劉宣這番話一說完,資格最老的李昭雲接話道:“明代的官製雖然有可以采取的長處,但是各種疏漏之處也有不少。尤其是重文輕武這一條,咱們可是萬萬不能照搬才行。”


    “現在正是咬緊牙關打天下的時候,曆朝曆代,開國之時總是重武將、輕文臣。到了坐穩了江山,文官的地位才會逐漸超過武將、慢慢上升。咱們也是如此,這一次製定官製,一定要彰顯將軍的功勳。”


    李昭雲這番話。劉宣也比較認同。從漢唐到宋明,哪怕是重文輕武的宋明兩朝,開國之時武將的地位也超過文臣。就連後世文官治國的紅朝,在建國之處,軍中的武將地位上也超過了地方上的文臣。


    況且現在他僅僅占據了半個山西,遠不是高枕無憂、馬放南山之時。更不可能自束手腳,讓文官指揮武臣。


    所以,聽了李昭雲這番話,劉宣馬上點了點頭說道:“老嶽父所言極是。明廷重文輕武,咱們不能與他們相同。咱們這裏要文武並重,要提倡出將入相。”


    “比如堂下的趙勝賢弟,本是秀才文人。卻能在在陝北統領大兵,屢敗官軍。如今更是能上馬打仗、下馬安民。這幾個月來,趙賢弟配合旭升在晉中就幹得不錯。”


    “晉中這段時間雖說不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是也是安然有序,平平穩穩。況且趙賢弟在晉中十縣興修水利。發動百姓五萬人疏通河道,修築水庫。可以說功莫大焉,定將被晉中百姓記在心中。”


    麵對劉宣的誇獎,趙勝謙虛的笑了笑道:“將軍言重了、言重了。仲德所為,皆是尋常,當不得將軍誇讚。”


    劉宣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咱們現在手中無糧,銀子也少得可憐,所以前期不得不從士紳手中搶奪。這樣一來,早已經與鄉紳交惡,治理地方就不能在交給鄉紳。如此一來,底層的鄉縣之中就需要數量極多的官員。”


    “況且自從宋明以來,向來是皇權不下縣、縣令不下鄉。鄉縣之中權利皆有胥吏鄉紳把持。這樣下來,朝廷根本不能動員鄉縣之中的力量。”


    “偌大一個明廷,廣有萬裏之地,下轄萬萬之民。居然奈何不了一個丁口六十萬,甲兵三萬的遼東八旗軍。這是為何,就是因為朝廷根本沒有絲毫動員能力。”


    “咱們建立新的官製,可不能與宋明相同。要將官吏派往最基層,在製定俸祿之時,官俸要定高一些,不要像明廷一樣一個縣令一年隻有二十多兩白銀。”


    “一個縣令,家中還有妻兒老小奉養,身邊還有家丁仆人,二十兩白銀能幹什麽。即便是最清廉的海瑞海青天,自己不納妾、不養不養家丁仆人,但是每年的俸祿仍然不夠生存。一年下來,堂堂縣令居然吃不起一頓豬肉,這樣下去成何體統。”


    聽了劉宣這番話,主持製定官製的李翰接話道:“將軍的意思下官等人已經明白,但是依照將軍的意願。一縣之中,吃皇糧的官員就有幾十人,再加上一些辦事的吏員,隻怕咱們並沒有那麽多銀兩發放俸祿。”


    聽了李翰這番話,劉宣豪氣幹雲的笑道:“文恭不必憂慮,咱們拿下平陽府,查抄了四家藩王,再加上一些為富不仁的鄉紳。繳獲的白銀已經超過兩百萬兩,況且這平陽府五十座縣城府庫中也多少有些積存。按照咱們現在的家底,支撐個兩三年問題還是不大的。”


    “兩三年之後,哪怕朝廷不來圍剿,咱們也要打出山西,奪取天下了。況且隻要官紳一體納糧,按照平陽府的田畝之數,咱們每年的稅收也有上百萬兩白銀。”


    劉宣這番話,大致製定了建立官製的原則。下麵的文臣互相商議了一番,大致拿出一個草案。


    劉宣看了看這個草案,最終還是將縣令這個親民官地位大大的提升了一番。


    在明代官製中,知縣一般為七品官。而劉宣為了加深對鄉縣的掌控,極大地提高了縣令的地位,將縣令定為五到六品官不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伐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泉隱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泉隱士並收藏伐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