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二營經過八日苦戰,最後還是靠著攻心計攻破了王李寨。正當劉勇興衝衝的清查繳獲之時,王李寨內的潰兵忽然放起火來,現在正是秋高馬壯、天氣幹燥的時候。大火熊熊燃起一發而不可收拾,最後靠著俘虜兵奮力救火,才保住了一多半的庫房。
這一次劉勇幾乎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盡管王李寨中繳獲了不少瓷器、木器,甚至還有王登庫家七千餘畝田莊的房契地契。但是相對於劉宣大軍最要緊的糧食,卻僅僅隻有六百餘石,還比不上山下小王寨的數目。
這六百石糧食,大部分都是多年的陳糧,糧倉底部的糧食早已經發黴,看起來最少已經存放了十多年。這種發黴的糧食,居然占據了三分之一,超過了二百石。
發黴如此厲害的糧食,人根本不能食用,就連戰馬大牲畜,隻怕也消受不起,隻能曬幹以後喂豬。
劉勇一臉晦氣,讓俘虜將糧食物資全部搬下山寨,然後分類存放在一起,與大軍一同運迴靈石縣城。
就在劉勇攻破王李寨迴到靈石縣城後,同時的趙魯早在三天前就攻破了韓信嶺老寨,還抓住了王家家主王登庫。
本來韓信嶺地勢險要,遠比王李寨難以攻打,但是一來趙魯所部都是步卒,更善於攻打城池。二來,趙魯部下哨長高孝恭腦子靈活,他查探韓信嶺的地形,想出了一條火攻的妙計。
王登庫修建的韓信嶺老寨雖然地勢險要。但是老寨的四周都是茂密的山林。高孝恭仔細挑選了點火的地點,他在寨牆百餘步外燃起大火,大火借著順風的優勢。滾滾的濃煙熱浪飄入寨中。
在趙魯部千餘人連續不斷的添柴加火下,火勢越來越大,濃煙越來越密。隨著濃煙籠罩了整個韓信嶺老寨,寨中的守兵終於忍受不住,隻能冒死突圍。
一番激烈的戰鬥之後,王登庫麾下的家丁被趙魯擊潰,王登庫本人也被趙魯當場俘虜。這一仗。除了王登庫十幾個族人家丁帶著兩個幼子逃出重圍外,整個王家的骨幹也被趙魯一網打盡。
趙魯清點了韓信嶺老寨的庫房,繳獲了千餘石糧草。然後壓著俘虜迴到了靈石縣城。
劉宣站在城樓上,看著劉勇部迴到縣城,他指了指劉勇運糧的糧隊說道:“從騎二營運糧的規模看,騎二營幾乎沒有多少收獲。最多也就五百石糧食。這可是大大少於我們以前的估計。”
隨身在側郭文斌臉色發白,正是因為他的建議,劉宣才下定決心在靈石縣內決戰。沒想到靈石縣首富王登庫,家中糧倉的糧草還不足三千石,隻有預估數目的十分之一。
現在靈石縣城,劉宣大索全城才繳獲了三千石糧草。加上王家的存糧也隻有六千石。再加上各營查獲反叛士紳的田莊,也隻有不到八千石糧食。
八千石糧食雖然不少,但是劉宣麾下上萬大軍的人吃馬嚼。每日消耗的糧食最少也要二百石,八千石糧草僅僅能夠大軍吃上四十天。
現在敵強我弱。如果官軍長時間圍城,那麽四十天後,劉宣就會麵臨最兇險的局麵。
郭文斌臉上發白,身體還有輕微發抖,他麵帶愧疚的低下了頭顱,麵對劉宣的歎息不知道如何開口。
最後還是同僚趙瑨說道:“這幾天雜七雜八的繳獲的糧草,大約隻有八千石,現在我們也應該做好雙手準備了。第一要堅壁清野,繼續收繳城外士紳的糧草。第二加大從霍州城運糧的力度,趁著官軍主力未至,從霍州城抓緊時間運送一部分軍糧。”
聽了趙瑨這番話,劉宣頷首笑道:“良璧說的不錯,但是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何靈石縣的縉紳都沒有多少餘糧?按理說靈石縣遠比陝北富庶,但是從靈石縣繳獲的糧食還不如陝北的縣城。”
郭文兵是山西本地人,對靈石縣也比較熟悉,聽了劉宣這番話,他隻能硬著頭皮說道:“迴稟將軍,不僅靈石縣,整個三晉之地,士紳家都是沒有存糧的習慣的。”
“眾所周知,晉地商人,大部分都是鹽商。這些鹽商為了換取鹽引,隻能將大量的糧草運送到邊關。西北的甘肅、陝西、延綏、寧夏四鎮,到宣府、山西、大同三鎮,這七鎮的軍糧幾乎都途徑晉省運送。”
“這些大鹽商為了節省銀兩,都是就近征集購買糧草,三番幾次搜刮之下,晉省的餘糧幾乎都被搜刮一空了。剩下的一部分貿易商人,運往塞外遼東的貨物也都是鹽鐵糧等違禁物品,這樣一裏一外,就弄得山西的糧價居高不下,現在太原府內,每石糧食的價格就不下於三兩白銀。”
聽了郭文斌的這番話,劉宣馬上就明白了過來,這是因為開中法的緣故。從洪武四年開始,朱元璋製定中鹽例,根據裏程遠近﹐一至五石糧食可向朝廷換取一小引鹽引。
如今正是小冰河時期,整個北方的糧食都大規模減產,九邊大軍的糧荒也越來越嚴重。而晉省的鹽商都非常善於發這種國難財,他們在家鄉都有大量的土地,生產的糧食也全部囤積居奇,用來換取大量的鹽引。
對於這種全省缺糧的情況,劉宣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他隻能狠下心來,狠狠地搜刮靈石縣的百姓。
劉宣知道,明末這個時代,即是比爛的時代,也是比狠的時代。曆史上的滿清,就因為遠比農民軍對待百姓兇狠,才能打敗對手,高高在上的坐上了龍庭。
到了危急關頭,劉宣也不會有一點兒婦人之仁,該手狠的時候劉宣也不會心軟,更不會像曆史上田見秀一樣因為婦人之仁,給八旗軍留下了大量的糧草,讓阿濟格沒有缺糧的隱患,輕易的追上了李自成大軍。
眼見官軍的大隊人馬越來越靠近,留給劉宣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劉宣馬上下達了嚴令,除了讓後勤司從霍州全力運糧之外,還下令李旭升、劉勇、趙勝三個騎兵營四散而出到各處鄉紳的田莊打糧,順便執行堅壁清野的任務,將靈石縣境內的百姓向南驅趕,免得他們被官軍所用。(未完待續。。)
這一次劉勇幾乎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盡管王李寨中繳獲了不少瓷器、木器,甚至還有王登庫家七千餘畝田莊的房契地契。但是相對於劉宣大軍最要緊的糧食,卻僅僅隻有六百餘石,還比不上山下小王寨的數目。
這六百石糧食,大部分都是多年的陳糧,糧倉底部的糧食早已經發黴,看起來最少已經存放了十多年。這種發黴的糧食,居然占據了三分之一,超過了二百石。
發黴如此厲害的糧食,人根本不能食用,就連戰馬大牲畜,隻怕也消受不起,隻能曬幹以後喂豬。
劉勇一臉晦氣,讓俘虜將糧食物資全部搬下山寨,然後分類存放在一起,與大軍一同運迴靈石縣城。
就在劉勇攻破王李寨迴到靈石縣城後,同時的趙魯早在三天前就攻破了韓信嶺老寨,還抓住了王家家主王登庫。
本來韓信嶺地勢險要,遠比王李寨難以攻打,但是一來趙魯所部都是步卒,更善於攻打城池。二來,趙魯部下哨長高孝恭腦子靈活,他查探韓信嶺的地形,想出了一條火攻的妙計。
王登庫修建的韓信嶺老寨雖然地勢險要。但是老寨的四周都是茂密的山林。高孝恭仔細挑選了點火的地點,他在寨牆百餘步外燃起大火,大火借著順風的優勢。滾滾的濃煙熱浪飄入寨中。
在趙魯部千餘人連續不斷的添柴加火下,火勢越來越大,濃煙越來越密。隨著濃煙籠罩了整個韓信嶺老寨,寨中的守兵終於忍受不住,隻能冒死突圍。
一番激烈的戰鬥之後,王登庫麾下的家丁被趙魯擊潰,王登庫本人也被趙魯當場俘虜。這一仗。除了王登庫十幾個族人家丁帶著兩個幼子逃出重圍外,整個王家的骨幹也被趙魯一網打盡。
趙魯清點了韓信嶺老寨的庫房,繳獲了千餘石糧草。然後壓著俘虜迴到了靈石縣城。
劉宣站在城樓上,看著劉勇部迴到縣城,他指了指劉勇運糧的糧隊說道:“從騎二營運糧的規模看,騎二營幾乎沒有多少收獲。最多也就五百石糧食。這可是大大少於我們以前的估計。”
隨身在側郭文斌臉色發白,正是因為他的建議,劉宣才下定決心在靈石縣內決戰。沒想到靈石縣首富王登庫,家中糧倉的糧草還不足三千石,隻有預估數目的十分之一。
現在靈石縣城,劉宣大索全城才繳獲了三千石糧草。加上王家的存糧也隻有六千石。再加上各營查獲反叛士紳的田莊,也隻有不到八千石糧食。
八千石糧食雖然不少,但是劉宣麾下上萬大軍的人吃馬嚼。每日消耗的糧食最少也要二百石,八千石糧草僅僅能夠大軍吃上四十天。
現在敵強我弱。如果官軍長時間圍城,那麽四十天後,劉宣就會麵臨最兇險的局麵。
郭文斌臉上發白,身體還有輕微發抖,他麵帶愧疚的低下了頭顱,麵對劉宣的歎息不知道如何開口。
最後還是同僚趙瑨說道:“這幾天雜七雜八的繳獲的糧草,大約隻有八千石,現在我們也應該做好雙手準備了。第一要堅壁清野,繼續收繳城外士紳的糧草。第二加大從霍州城運糧的力度,趁著官軍主力未至,從霍州城抓緊時間運送一部分軍糧。”
聽了趙瑨這番話,劉宣頷首笑道:“良璧說的不錯,但是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何靈石縣的縉紳都沒有多少餘糧?按理說靈石縣遠比陝北富庶,但是從靈石縣繳獲的糧食還不如陝北的縣城。”
郭文兵是山西本地人,對靈石縣也比較熟悉,聽了劉宣這番話,他隻能硬著頭皮說道:“迴稟將軍,不僅靈石縣,整個三晉之地,士紳家都是沒有存糧的習慣的。”
“眾所周知,晉地商人,大部分都是鹽商。這些鹽商為了換取鹽引,隻能將大量的糧草運送到邊關。西北的甘肅、陝西、延綏、寧夏四鎮,到宣府、山西、大同三鎮,這七鎮的軍糧幾乎都途徑晉省運送。”
“這些大鹽商為了節省銀兩,都是就近征集購買糧草,三番幾次搜刮之下,晉省的餘糧幾乎都被搜刮一空了。剩下的一部分貿易商人,運往塞外遼東的貨物也都是鹽鐵糧等違禁物品,這樣一裏一外,就弄得山西的糧價居高不下,現在太原府內,每石糧食的價格就不下於三兩白銀。”
聽了郭文斌的這番話,劉宣馬上就明白了過來,這是因為開中法的緣故。從洪武四年開始,朱元璋製定中鹽例,根據裏程遠近﹐一至五石糧食可向朝廷換取一小引鹽引。
如今正是小冰河時期,整個北方的糧食都大規模減產,九邊大軍的糧荒也越來越嚴重。而晉省的鹽商都非常善於發這種國難財,他們在家鄉都有大量的土地,生產的糧食也全部囤積居奇,用來換取大量的鹽引。
對於這種全省缺糧的情況,劉宣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他隻能狠下心來,狠狠地搜刮靈石縣的百姓。
劉宣知道,明末這個時代,即是比爛的時代,也是比狠的時代。曆史上的滿清,就因為遠比農民軍對待百姓兇狠,才能打敗對手,高高在上的坐上了龍庭。
到了危急關頭,劉宣也不會有一點兒婦人之仁,該手狠的時候劉宣也不會心軟,更不會像曆史上田見秀一樣因為婦人之仁,給八旗軍留下了大量的糧草,讓阿濟格沒有缺糧的隱患,輕易的追上了李自成大軍。
眼見官軍的大隊人馬越來越靠近,留給劉宣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劉宣馬上下達了嚴令,除了讓後勤司從霍州全力運糧之外,還下令李旭升、劉勇、趙勝三個騎兵營四散而出到各處鄉紳的田莊打糧,順便執行堅壁清野的任務,將靈石縣境內的百姓向南驅趕,免得他們被官軍所用。(未完待續。。)